⑴ 為什麼我們都相信算命——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致入微、准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鍾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准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准」。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⑵ 算命與心理學有沒有什麼關聯
有關系,一般人都喜歡聽到自己的命運是好的。但人生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風順的,所以,算命先生也要加上一些注意點,讓算命的人加以注意。只到好的多,差的少,人的心理自然平衡,心情好,沒有顧慮,做事自然就順了。
⑶ 以心理學的角度解釋社會中的算命現象
算命是分析一個人的整體命運福禍的活動,屬玄學范疇。算命現象的存在緣於人們對不確定的未來的恐懼,個體希望通過算命能夠預知生命歷程,從而趨吉避凶,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受天命觀的影響,算命在中國廣大群眾中有著重要的影響,一些人甚至將其作為生活的重要指導,他們相信是神秘莫測的天意掌控著自己沒有把握、不能確定的未來,能夠預測天意則能知曉自己的命運。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社會競爭愈發激烈,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這驅使更多人走向算命活動。但算命並不是幫助個體有效應對生存和發展壓力的積極方式,可為何還有那麼多人希望通過算命來應對生活壓力哪?本文試圖從社會心理角度來探析算命這一現象背後的動機。
一、求助於算命的群體分析
求助於算命的群體主要由具有以下特徵的人構成:
(一) 陷入就業或戀愛婚姻問題的青年人即將進入社會或剛剛進入社會的青年人,需獨自面對生活,戀愛、婚姻、擇業等是這個時期的重要人生發展任務。這個時期的成敗將影響個體今後的發展。處在競爭越發激烈的當下社會,理想的工作並不易找到,現實和理想存在沖突,這成為青年人職業發展的重要困擾。求助於算命的大學生日趨增多,他們咨詢的問題主要是關於自己的未來,特別是就業問題。此外,還有一部分咨詢戀愛婚姻問題的,他們基本處於單身或戀愛的困擾中。青年人很多工作一兩年後,往往不得不面對來自父母長輩的逼婚,而理想的伴侶難覓。即使處在戀愛中的個體,難免不發生沖突磨擦,而個體以往成長經歷中學習到兩性相處之道又不足,當面對感情上的沖突摩擦時個體常常易陷入無力感之中。
(二) 陷入事業困頓中的中年人中年時期是人生從青年走向老年的轉折時期,中年人易感到時間日益緊迫。另一方面,中年也是人生中生產和創造的黃金時期。隨著子女的逐漸長大,不再需要父母投入太多精力去照顧,中年人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揮自己的才能,從而有所成就,並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社會資源有限,適齡就業者又日趨增多,為了取得更多的資源和更高的社會地位,中年人不得不更加努力。面對時代的這種競爭壓力,中年人也會感到力不從心,迷茫,無所適從。有些中年人會選擇求助於算命來幫助自己面對困擾,他們通常咨詢的主要問題即是事業及升遷問題。
(三) 憂心於子孫發展的老年人老年期,是個體漸趨衰老的一個人生階段,個體需要適應退休後的生活。處於這一階段的老年人,會將精力主要放在家庭生活上,注重與子女和孫輩的關系,關注子孫的發展。對於事業或婚姻尚未穩定的子女,父母會格外擔憂,可又常感無能為力,兒女的婚姻和事業發展便成為老年在算命中詢問的主要問題。有了孫子輩的老人會期望孫子輩有個美好的未來。中國人認為名字象徵著一個人一生運勢的好壞,包含著深刻的含義。老人們相信算命先生的取名趨利避害,這代表了長輩對孩子的祝福,也反映了面對社會競爭,很多人對未來充滿了彷徨與無助。
二、算命現象的社會動機分析
在社會生活中,人的行為無不受著社會動機的影響。社會動機是經由學習而獲得的以社會文化需要為基礎的引起、維持與促進個體行為的內在力量。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人的社會行為主要受三大社會動機支配:成就動機、親和動機和權力動機。
而當今社會人們求助於算命的行為和這三大動機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 青年人遇到就業困擾而求助於算命的青年人,其行為和成就動機密切相關。成就動機是一種想要做好事情的動力,它與個人對自己的高要求、高標准有關,與個人的報復水平有關。來算命的青年人,一般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不自信和彷徨。競爭激烈的社會,看重個體的成功,這對於沒有自主性和克服困難的毅力的個體是難以適應的。而且,傳統中國社會環境需要培養兒童的順從與依賴性,這種培養模式使個體成就動機一般,在社會競爭激烈時,沒有自主能力,生存力較差。並且,大學生在學校所學和社會所用不一致的情況也給其就業帶來困難,更增強其焦慮感。
因戀愛婚姻問題而來算命的青年人,他們內心深處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喜歡和接納的,這受個體的親和動機支配。親和動機是個體與他人結群、交往並希望有人陪伴的內在力量與需要。越來越多的單身男女渴望通過戀愛婚姻來滿足自己的親和需要。但現如今流行的自由戀愛模式,其具有的個人主義色彩使得婚姻的風險加劇,這大大降低了年輕人的婚姻安全感。因此,一方面單身男女們渴望著婚姻,另一方面卻又因種種原因猶豫不決。
(二) 中年人中年人希望發揮自己的才能,獲得社會成就,並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這主要受到個體的成就動機,尤其是權力動機的支配。權力動機是人們具有某種支配和影響他人以及周圍環境的動機,它和個體是否主動參與社會事業,並試圖在其中起到支配和領導作用有關。權力是一種支配、控制或影響的力量,其象徵著一種社會地位。來算命的中年人中,大多顯露出對財富和權力的渴望,而自己的事業發展卻並不盡如人意。在事業上發展不順的中年人,即渴望擁有代表社會地位的權力,但在面對有限的社會資源競爭時又易陷入掙扎無望的困境中。
(三) 老年人來算命的老人們,受傳統文化影響,通常會很關注子孫,希望子女婚姻美滿、事業平順,孫子輩也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趨利避害,順暢地成長。老人希望通過繼續關愛子孫,感覺自己依然被需要,沉浸在與子孫的密切互動,這正老年人親和動機的體現。
總之,青年人面臨就業與戀愛婚姻方面的問題,中年人面臨事業及升遷問題,老年人則為子孫的成長而擔憂,這其實是社會轉型期間人們的不適應性表現。處在社會轉型期,機會變得更多,但風險有增無減,人們面臨著愈發激烈而嚴重的競爭,個體難免會感到無力,陷入到迷茫和無助中,這種夾雜著迷茫的焦慮如果無法通過正常途徑得到釋放,個體便可能向算命先生求助,來轉嫁危機,使自己放鬆,得以解脫。
⑷ 心理學中關於星座等對號入座的叫什麼效應啊
是巴納姆效應,來它又源叫福勒效應,因為它最早是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於1948年通過試驗證明的。
他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准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4)算命心理學效應擴展閱讀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的作用。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在我們的頭腦中,「自我」占據了大部分的空間,所有關於「我」的東西都是很重要的。
⑸ 有哪些令人叫絕的心理學效應
1.瓦拉赫效應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材。」此後,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終於獲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發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能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稱這種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2.門坎效應
所謂門坎效應,是指一個人接受了較低層次的要求後,適當引導,往往會逐步接受更高層次的要求。該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在做無壓力屈從:登門坎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3.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事實上,我們人類群體中也存在「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傑出的典型。
4.刻板效應
社會心理學認為,那種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響稱為「刻板效應」。它是對人的一種固定而籠統的看法,從而產生一種刻板印象。在學校經常可見到這種現象,教師對那些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臉上往往流露出喜愛的神色,並受到器重和青睞。而天資愚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往往受到歧視,教師表現出急躁、厭煩的情緒,令人沮喪的話常掛在嘴邊。實踐證明,經常受到這種「待遇」的學生,會頓覺涼水澆身,喪失了學習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以至產生頹廢情緒。
5.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有時又稱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覺對象給知覺者留下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具體說,就是初次與人或事接觸時,在心理上產生對某人或某事帶有情感因素的定勢,從而影響到以後對該人或該事的評價。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決策中收集正確的情報加以分析而言,這種效應是不利的。無論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壞都是片面的,不利於全面地了解、分析。
第一印象所產生的作用稱之為首因效應。根據第一印象來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往往比較偏頗。如果在招聘考試和考察員工績效時,只憑第一印象,就會被某些表面現象蒙蔽。
首因效應在招聘過程中主要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以貌取人。對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的應聘者容易贏得主考官的好感,二是以言取人,那些口若懸河、對答如流者往往給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選拔人才時,既要聽其言、觀其貌,還要察其行、考其績。
6.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現在頭腦中占據優勢,從而改變了對該人或該事的一貫看法。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是相對應的兩種效應。首因效應一般在較陌生的情況下產生影響,而近因效應一般在較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影響。兩者都是對人或事的片面了解而主觀臆斷,使得決策信息失真。
7.暈輪效應(光環效應)
暈輪效應是指某人或某事由於其突出的特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視了其它的心理和行為品質。它有時會產生「積極肯定的暈輪」,有時會產生「消極否定的暈輪」,這都會干擾對信息的評價,要克服暈輪效應就必須堅持客觀,不摻雜主觀成分。
8.蝴蝶效應
196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洛倫茲研究「長期天氣預報」問題時,出現了疑難問題:她在計算機上用一組簡化數據模擬天氣的演變,原本是想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天氣預報的准確性。但是,事與願違,多次計算表明,初始條件的極微小差異,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心理情緒也是如此,有一組漫畫顯示,一個人在單位被領導訓了一頓,心裡很惱火,回家沖妻子發起了脾氣,妻子無來由地被訓,也很生氣,就摔門而去。走在街上,一條寵物狗攔住了去路,「汪汪」狂吠,妻子更生氣啦,就一腳踢過去,小狗受到踢打,狂奔路過一個老人面前,把老人嚇了一跳。正巧這位老人有心臟病,被突然沖出的小狗一嚇,當場心臟病發作,不治身亡。
洛倫茲發現了微小差異導致的巨大反差,她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表達這個發現,一隻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振動翅膀,它煽動起來的小小漩渦與其他氣流匯合,可能在一個月後的美國得克薩斯州會引起一場風暴——這就是混沌學中著名的「蝴蝶效應」。
在對人力資源的管理中,人事管理工作者如果靈活運用人事心理效應,就能充分調動下屬或人才的積極性,使人盡其才,才盡其能,從而使工作效能達到最優。
9.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查某校,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寫在一張表格上,交給校長,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智商很高。」事過半年,羅氏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表現超常。
羅森塔爾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運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領導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如領導在交辦某一項任務時,不妨對下屬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我想早點聽到你成功的消息。」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待的方向發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產生。
10.貝爾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天賦極高,有人說他畢業後若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定會贏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另一條道路,把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了科學高峰,此舉被稱為貝爾效應。
貝爾效應要求領導者具有伯樂精神和人梯精神,要以單位和集體為先,慧眼識才,放手用才,敢於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積極為有才乾的下屬創造機會。
11.鯰魚效應
從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們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只有一條漁船能做到帶活魚回港。後來,人們發現這條船的魚槽內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而已。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游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類」後,也會因緊張而加速游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延長了壽命。這就是「鯰魚效應」。
運用鯰魚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運行機制。目前,一些機關單位實行的公開招考和競爭上崗,就是很好的典型。這種方法能夠使人產生危機感從而更好地工作。
12.海潮效應
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此乃海潮效應。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系也是這樣。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才,人才便應運而生。對於一個單位來說,要通過調節對人才的待遇,以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大本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
13.名片效應
有一位求職青年,應聘幾家單位都被拒之門外,感到十分沮喪。最後,他又抱著一線希望到一家公司應聘,在此之前,他先打聽該公司老總的歷史,通過了解,他發現這個公司老總以前也有與自己相似的經歷,於是他如獲珍寶,在應聘時,他就與老總暢談自己的求職經理,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果然,這一席話博得了老總的賞識和同情,最終他被錄用為業務經理。這就是所謂的名片效應。也即兩個人在交往時,如果首先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願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這里,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對方所表明的態度和觀點如同名片一樣把你介紹給對方。
恰當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盡快促成人際關系的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應有的作用,首先,要善於捕捉對方的信息,把握真實的態度,尋找其積極的、你可以接受的觀點,"製作"一張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尋找時機,恰到好處地向對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這樣,你就可以達到目標。掌握"心理名片"的應用藝術,對於人際交往記憶處理人際關系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14.異性效應
李女士是某公司公關部經理。她聯系頗廣,出師必勝,為公司立下赫赫戰功。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處奔走,卻連連碰壁,而李女士外出聯系,不久問題便迎刃而解。公司資金周轉嚴重失靈,急需貸款,急得總經理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又是李女士風塵僕僕,周旋於銀行之間,竟獲得貸款上百萬元。李女士因此備受領導器重,工資、獎金一加再加。有人試圖總結李女士成功的秘訣,發現她除了具有清醒的頭腦,敏捷的口才,豐富的知識和閱歷,接物待人靈活之外,和她端莊的容貌、嫻雅的儀表也有很大的關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男營業員接待女顧客,一般要比接待男顧客熱情些。上述李女士成功的原因主要在於:如今的社會還是一個男性占很大優勢的社會,外出辦事多數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較為順利,這便是心理學上所謂?quot;異性效應"。這種現象是建立在異性相吸引的基礎上的。人們一般比較對異性感興趣,特別是對外表討人喜歡,言談舉止得體的異性感興趣,這點女性也不例外,只不過不如男性對女性那麼明顯。有時為了引起異性注意,男性還特別喜歡在女性面前表現自己,這也是"異性效應"在起作用。不過"異性效應"不能濫用。女性外表漂亮,討人喜歡,如果再加上交往得當,在異性面前辦事容易,這是正常的;反之,若為達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誘別人那就不道德了。男性對異性,尤其是年輕漂亮的異性熱情些,客氣些也無可非議,但把異性當作刺激,想入非非,讓人感?quot;色迷迷"的,就超過限度了,因此,與異性接觸要把握住"度"。
15.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吧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喊叫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盡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時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這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6.詹森效應
有一名運動員叫詹森,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在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人們藉此把那種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競技場上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力雄厚"與"賽場失誤"之間的惟一解釋只能是心理素質問題,主要原因是得失心過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時"戰績累累",卓然出眾,眾星捧月,造成一種心理定勢: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再加上賽場的特殊性,社會、國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劇,心理包袱過重,如此強烈的心理得失困擾自己,怎麼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產生怯場心理,束縛了自己潛能的發揮。
如何走出"詹森效應"的怪圈呢?首先,要認清"賽場"的目的,克服恐懼感,賽場並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規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靜氣地走出狹隘的患得患失的陰影,不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發揮自己的水平。賽場是高層次水平的較量,同時也往往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樹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獲。最終定會交付滿意的答卷。
17.「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
「酸葡萄」心理是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東西就說是「酸」的,是不好的,這種方法可以緩解我們的一些壓力。比如:別人有一樣好東西,我沒有,我很想要,但實際上我不可能得到。這時不妨利用「酸葡萄」心理,在心中努力找到那樣東西不好的地方,說那樣東西的「壞話」,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檸檬」心理就是認為自己的檸檬就是甜的,「甜檸檬」是指自己所有而擺脫不掉的東西就是好的,要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優勢,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千萬不要輕易說自己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試試「甜檸檬」心理學會接納自己,逐漸增強自信。
18.「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解開鈕扣,繼而脫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這一社會心理學概念的出處。 「南風效應」給人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時,要特別注意講究方法。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於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徑庭。比如:有些同學與大家在一起時很兇很要強,一次、兩次可能因為你很兇,要了別人強,佔了上風,但不久你就會發現你已經失去了朋友。我們可以還看到,在與別人發生矛盾,各不相讓,到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想想如果學學「南風」兩人平心靜氣地好好談談,結果是否會好許多呢?
19.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
朋友一次問我世界上什麼事最難。我說掙錢最難,他搖頭。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搖頭。我說我放棄,你告訴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說是認識你自己。的確,那些富於思想的哲學家們也都這么說。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
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鍾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暗示性越強。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致入微、准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鍾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准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准」。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20.培哥效應
在有些電視節目中,曾有人做過所謂奇特的記憶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塊黑板,然後隨意讓觀眾說出一些詞語、數字、節目名稱、公式、外語單詞等等,並按序寫在黑板上。表演者在這一過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卻能根據觀眾的要求准確地講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內容,甚至還能把全部內容倒背出來。
這種表演看起來十分神奇,其實只不過是運用了培哥記憶術,產生了「培哥效應」罷了。這種方法實際上並不難,它是自創一套記憶編碼,比如,⑴——帽子,⑵——眼鏡,⑶——圍巾,⑷——衣服,⑸——腰帶,⑹——褲子……並熟練地記下來,然後通過聯想與要記的材料相連接。比如要求你記住這樣幾個詞:⑴大象,⑵打氣,⑶洗澡,⑷電風扇,⑸自行車,⑹水……這樣你就可以把大象與固定編碼的第一號帽子聯系起來,聯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頂帽子。要記住第六個詞「水」時,把它與褲子產生聯想——水把褲子弄濕了。
通過這樣的編碼聯想,記起來就不困難了。因為在聯想時,我們有意識地把聯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記住第四個詞——電風扇與衣服發生聯想時,如果表象是電風扇吹開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像成電風扇穿了一件羽絨服,就非常奇特,這就更便於記住這一對象。
培哥記憶術的固定編碼有很多種,如按照自己身體各部分的上下編號,按進門後能看到的東西編碼,按自己的親朋好友的姓名編號等等。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避免記憶的枯燥單調,使其妙趣橫生了。當然,這種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們去經常鍛煉,並盡可能地使自己的聯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21.遷移效應
在學習心理學中,先行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遷移效應」。它有三種效應方式:
先行學習A促進了後繼學習B的效應,稱為正效應;先行學習A 干擾和阻礙了後繼學習B的效應,稱為負效應;先行學習A促進了後繼學習B無任何影響,稱為零效應。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注意有關遷移條件產生的條件,就會發生不必要的遷移現象,如,日本司機在美國開車,常發生困難,甚至出現車禍。這主要是因為在日本是「車左、人右」,而在美國卻恰好相反。當然,如果運用好遷移效應就可能產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隊員中選撥出高爾夫球的集訓隊員;讓會英語的人去突擊學習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一般都有會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這一理論給學習的啟示是:
一是要注意發現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處。
二是注重學習方法的總結,即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規律性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三是要廣泛地積累各方面的學習經驗。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定勢。
22.反饋效應
反饋原來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輸出電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輸入電路中,以增強或減弱輸入訊號的效應。心理學借用這一概念,以說明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結果的了解,而這種對結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強化作用,促進了學習者更加努力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心理現象稱做「反饋效應」。
下面是一個著名的反饋效應的心理實驗:
心理學家羅西與亨利把一個班的學生分為三組,每天學習後就測驗。主試對第一組學習的結果每天都告訴學生,對第二組學生只是每周告訴他們一次,而對第三組,則一次也不告訴。如此進行了8周教學。然後改變做法,第一組與第三組對調,第二組不變,也同樣進行了8周教學。結果除第二組穩步地前進,繼續有常態的進度外,第一組與第三組的情況大為轉變:即第一組的學習成績逐步下降,而第三組的成績則突然上升。這說明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成果對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並且是即時反饋比遠時反饋效果更大。
心理學家布朗的實驗表明,反饋方式不同對學習的促進作用也不相同。一般來說,學生自己進行的主動反饋要優於教師的反饋。這給我們的啟示在於:
一是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及時地進行自我反饋,避免毫無目的的學習和不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的學習方式。
二是重視老師在作業或試卷上所作的評語,認真總結自己學習上存在的優缺點,從而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取得高分時不驕傲,仍堅持繼續努力;成績不理想時不要喪失信心,決心迎頭趕上。
23.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一詞是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默頓提出的。他以此來概括這樣一種社會現象——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出的貢獻所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還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肯承認他們的成績。
24.水桶效應
一個木製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的,所以在一個團隊、群體中,劣者的危害極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水桶效應」。
⑹ 血型測試和星座測試覺得很准,心理學上叫什麼效應
不知道聽了多少人說星座(血型、生肖、算命……)有多准,神乎其技,甚至偶爾還有星座派和血型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的情形出現,有時候感覺很有趣,有時候卻很感覺無聊。
當然,我並不是說這些東西毫無道理,畢竟許多所謂的「**性格」是由統計(無論是官方統計、學術統計還是民間統計)的來的,只要超過30個樣本,都會形成一個正態分布(常態分布),作為一個正常人、普通人來說是不會落在以千分記甚至萬分記的幾西格瑪里的。所以,覺得這些東西有道理是很正常的事,當然必須得準的,所有的性格評述都不準的話,那隻能證明不是這個東西錯了,而是這個人不正常了。但是如果說這些星座、血型、生肖就足以覆蓋一個人的性格全部,這也是老夫不敢苟同的。因此,有必要引入一個概念,來說明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對星座血型生肖之類的東西趨之若鶩。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是Paul Meehl為表對費尼爾司·泰勒·巴納姆的敬意而命名)是一種現象,人們會對於他們認為是為自己度身訂造的一些人格描述給予高度准確的評價,而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夠放諸四海皆準適用於很多人身上。巴納姆效應能夠對於為何不少偽科學如占星學、占卜或人格測試等被普遍接受提供一個不十分完全的解釋。[引用自維基網路] 有位心理學家曾經針對這種一效應做過一個實驗,他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准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這項研究告訴我們,每個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致入微、准確至極。
⑺ 心理常識:心理學家告訴你為什麼有的人為什麼會相信算命先生說的話~***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准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准。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致力於幫助您改善您的心理狀態,並培養優秀的心理咨詢師,
⑻ 巴納姆效應,解釋人為什麼會相信算命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
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鍾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暗示性越強。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
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致入微、准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
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准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准」。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
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