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哲學
哲學(英語: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1)哲學的基本概念擴展閱讀
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
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
② 康德哲學的幾個基本概念,請教一下
感性:通過我們為對象所刺激的方式獲得表象的能力(接受力).感性是我們的意識活動的一個特殊方面,它是認識能力的一部分:被動接受的能力(另一部分是知性).感性的先天形式是:時間與空間.
直觀:直觀的所指與感覺有近似之處,但有區別.感覺主要表示主觀方面的感受,直觀是直接與對象聯系的表象.包括經驗直觀和純直觀.通過感覺與對象相聯系的直觀叫經驗直觀,而時間與空間的表象就是純直觀.
表象:凡意識到的、想到的一切都可以叫做表象
經驗:經驗是知性對感覺加工後的最初產物
經驗是一切知識的開始,就要從感覺說起。感性受對象刺激,對象按照感性的形式時間和空間呈現為表象。
③ 1.什麼是哲學它涉及哪些基礎性概念如何理解這些概念
哲學基本問題就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問題,即平時人們所說的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的問題。
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問題,在這兩個方面中,前者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准,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是哲學的最高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這是由哲學的性質所決定的,任何哲學都無法迴避而必須回答的問題,而物質和意思是人們最常見也最容易引起困惑的兩種基本現象。
第二,對哲學基本問題特別是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決定了一派哲學的性質,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就是根據對它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
第三,這個問題也是人們實際生活和實踐中的基本問題,堅持主觀主義的思想路線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歸根到底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密切相關的。
(3)哲學的基本概念擴展閱讀: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方面:存在和意識、物質和思維何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
第二個方面: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哲學
④ 康德哲學的基本概念
康德哲學框架分析命題是主語包含謂詞的命題;綜合命題是主詞不包含謂詞的命題分析命題都是先驗命題;綜合命題多是後驗命題;但存在先驗綜合命題,這論證了數學的可能康德認為這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學領域,即在物自體和現象界存在這樣的調和性概念:也就是他所謂的純粹理性將之類推在實踐中則是實踐理性 。將之類推在審美中則為批判力 。
康德寫了三本重要的書: 《純粹理性批判》 講人如何認識世界—真。《實踐理性批判》講人的倫理規則是如何—善。前者的對象是現象界,後者的對象是本體界。在現象與本體之間,有一道不可超越的鴻溝,在鴻溝上架起一坐橋,使現象過渡到本體。這座橋梁,便是自然的目的性。它包括了美感—美。意即自然界藉著人主觀的美感,過渡到其目的,即客觀的本體。這包括美感的自然目的性,便是第三本書《判斷力批判》的主要內容。
⑤ 什麼是哲學,它涉及哪些基礎性概念,如何理解這些概念
在現代,政治哲學形形色色,彼此有著根本差異。我們把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概括為兩派:即「不作正面回答」,我們把它叫做否定派;「正面回答」,我們把它叫為肯定派。否定派與肯定派僅僅類似於人為約定的定義。
⑥ 哲學的基本知識
哲學常識基礎知識
1. 人類有史以來從事的兩項基本活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2. 所謂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
3.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說,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4. 所謂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5.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偉大的認識工具。
6.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目的,在於以這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常識,有助於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於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助於在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時,得出正確的結論;有助於分析人生的重大問題,指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進;有助於搞好學習和指導工作。
7. 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因為:自然界先於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人類產生後,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也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8. 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第一,社會是客觀世界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二,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客觀的。
9.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叫做物質,指明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10. 意識: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意識的本質來看,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11.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第一,正確的思想意識與錯誤的思想意識都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第二,無論是人的具體感覺還是人的抽象思維,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第三,無論是人們對現狀的感受與認識,還是人們對過去的思考與總結,以至人們對未來的預測,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12. 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在,意識不僅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的能動作用還突出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以正確的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通過實踐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13. 從主觀方面看,意識能否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主要因素有:立場不同;世界觀不同,人生觀不同,思維方法不同;知識構成不同。
14. 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一句話,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15. 客觀規律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了解國情、立足國情
16.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首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其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地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再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17. 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確認識和把握這個基本國情,意義十分重大:第一,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第二,正確認識和把握基本國情,是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基礎。
18. 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19.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觀點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而形成的。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不僅是所有哲學必然遇到的問題,而且是所有哲學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物質和意識究竟哪個是本原,物質和意識究竟誰決定誰,是哲學基本問題最重要的方面,對這一方面回答的不同哲學的性質就不同。哲學的基本問題,也是實際工作中的基本問題,真正承認物質是本原、物質決定意識,那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20.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它對世界的看法,對人與世界關系的看法,不僅是唯物的而且是辯證的;不僅對自然界的觀察是既唯物又辯證的,而且對社會歷史的觀察也是既唯物又辯證的;它是科學的方法論。總之,在社會實踐成熟基礎上產生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優秀傳統思想長期積累基礎上形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科學的世界觀,又是科學的方法論;它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變革。
21. 學習唯物論,最重要的是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堅持從實際出發反對主觀主義:第一,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第二,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之上;第三,客觀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辦事情應當有認真的精神。第四,正確估量和對待自己。
22. 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現在:第一,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是互相聯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第三,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23.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同時又是客觀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們強加的。人們既無法否定一事物與周圍事物的客觀聯系,也無法割斷事物的昨天與今天、今天與明天的聯系。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並不是說人們對事物的聯系無法改變。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24. 聯系的多樣性表現在: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內部聯系與外部聯系;主要聯系與次要聯系;必然聯系與偶然聯系;因果聯系;整體與部分的聯系;主觀聯系與客觀聯系;現象聯系與本質聯系。
25. 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由其他現象所引起的。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叫做因果聯系。其中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叫做原因;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叫做結果。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必須既是先行後續的關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26. 在每一事物的具體因果聯系中,原因和結果有嚴格的區別。倒因為果、倒果為因都是錯誤的。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轉化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在這一關系中原因,在另一關系中則是結果;反之亦然。另一種情形是,在同一關系中,兩種現象互為因果。
27. 認識和掌握客觀事物的因果聯系,對於我們科學地認識事物和有效地進行實踐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方法論意義:首先,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其次,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28. 整體是指由事物的各內在要素相互聯系構成的有機統一體及其發展的全過程。部分是指組成有機統一體的各個方面、要素及其發展全過程的某一個階段。
29. 整體和部分及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區別:二者有嚴格的界限,地位和功能不同;聯系:一是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響。
30. 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和功能不同:第一種情形是,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第二種情形是,整體的功能大於各個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種情形是,整體的功能小於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31. 整體和部分的聯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整體由部分組成,整體只有對於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個確定的整體,沒有部分就無所謂整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只有相對於它速構成的整體而言,才是一個確定的部分,沒有整體也無所謂部分,任何部分離開了整體,它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二是二者相互影響。整體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反之,部分也制約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32. 理解整體和部分的相互關系,系統和要素的相互關系,對於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其次,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33.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哲學上講的運動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過程。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主體,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離開物質談運動或者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34. 哲學上講的靜止指的是兩種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保持不變;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基本不變。靜止不是絕對的不運動,不是完全的靜止,二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處於暫時穩定和平衡狀態。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因而,靜止是相對的。
35.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變化發展之中,都有其產生、變化和發展的歷史:首先,自然界是變化發展的;其次,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的;再次,人的認識也是一個又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膚淺到深刻的發展過程。
36. 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簡單重復和反復循環,也不是倒退下降的變化,而是事物具有前進上升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變化。這種變化的結果,都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發展就是指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即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37. 把握發展的概念要著重注意:第一,要正確理解發展的實質,事物是運動變化的。運動作為物質存在的方式,是一般的變化。而變化則側重於強調運動中所發生的狀態乃至性質的改變。發展是一種運動和變化,但決非任何變化都是發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進步的變化才是發展。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第二,要明確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准。所謂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東西。相反,那些同客觀規律背道而馳、正在日趨滅亡的東西,則是舊事物。判斷一個事物是新還是舊,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38. 三種判斷新舊事物的錯誤:第一,有的人常簡單地以事物出現時間的先後來判斷一個事物是新還是舊;第二,有的人以事物一時力量的強弱、發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來判斷新舊事物;有的人僅從事物的名稱、旗號等表面形式上判斷新舊事物,而不從本質上、內容上去作深入具體的分析,常常被一些表面現象甚至假象所迷惑,難以得出正確的結論,往往上當受騙。
39.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變化發展的,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人們要正確地認識事物、分析問題,就必須用發展的觀點觀察和處理問題,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必須做到以下三點:首先,要把事物如是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其次,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再次,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40. 規律就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的共同特性是:首先,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過程本身所固有的聯系;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中的本質聯系;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過程中的必然的聯系。
41. 唯心主義關於規律的觀點:一種是認為規律是客觀精神外加給事物的,規律不過是天命和神意的代名詞;一種是認為規律是人的主觀精神的產物,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42. 規律和規則的區別聯系:規則是人們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忠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二是性質不同。規則使人們制定的,可以修改、補充或廢除,它是主觀的;規律則不能被修改、補充或廢除,它是客觀的。因而,切不可把二者混為一談。當然,規律與規則也不是毫無聯系,一個正確的合理的規則總是根據客觀規律指定的,是對客觀規律的反映。
43. 規律客觀性的表現:規律是客觀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是客觀的,還指規律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客觀的,集中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規律是客觀的,不等於說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就無能為力。人們能認識規律並能利用規律。
44. 按規律辦事,就是實事求是。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實事求是,出發於實事,著眼於是,而用力於求。實事求是不僅是我們黨的科學態度、工作方法和優良傳統,而且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理論的基礎、精髓、出發點和根本點。
45. 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是思想和實際相符合,是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同實事求是是統一的。
46.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叫做矛盾。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所謂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互相鬥爭。所謂統一是指如下兩種情形:第一,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47. 正確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義,還必須注意:首先,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關系,既指事物內部存在的這種關系,也指事物之間存在的這種關系。再次,不能把哲學上講辯證矛盾同邏輯矛盾混為一談。
48.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
49. 學習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對於我們科學地看問題、辦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於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其次,還要善於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50. 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兩點,而不是一點,那麼我們要如實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就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對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堅持兩分法、兩點論。
51. 堅持兩分法、兩點論:首先對自己要一分為二;要學會全面理解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和貫徹***一系列「兩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犯罪;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兩手不能變成一手,也不能一手硬、一手軟。
52.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個側面各有其特點。首先,矛盾的特殊性表現在不同事物的矛盾都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點;其次,矛盾的特殊性還表現在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再次,矛盾的特殊性還表現為事物矛盾的雙方也各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諸種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構成這個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53.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列寧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所以重要,首先在於它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所以重要,還在於它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第三,違背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方法,對具體問題不作具體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種方法去解決不同事物的矛盾,就必定要碰釘子、犯錯誤,給我們的事業帶來危害。
54.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個性)不是各不相乾的,而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一方面,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變的,在不同的場合又是可以變化的。
55.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對於我們正確地認識事物,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求我們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
56.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的哲學基礎,也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哲學依據。***理論鮮明地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
57.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辯證關系原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58. 主次矛盾及其相互關系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辦事情:首先,要善於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其次,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
59.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辯證關系原理:在事物內部居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它們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事物的性質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質就不同。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一定的影響,是事物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一定條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60.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時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
6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種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種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兩點論和重點論是緊密相聯的。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離開兩點談重點或離開重點談兩點,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起來,看問題、辦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於抓住重點和主流。
62.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哲學上把事物的內部矛盾叫做內因,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在事物的發展中,內因與外因同時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63. 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64. 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的發展中同時存在、缺一不可,觀察事物、分析問題時,就要既看到內因,又看到外因,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觀點:第一,在個人成長過程中,要學會正確地對待內因和外因。首先,要重視內因的作用:個人成長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觀努力、正確對待機遇、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其次,也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第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把內因和外因結合起來。堅持深化改革,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擴大對外開放相輔相成、辯證統一。
65.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在哲學上,把事物在數量和程度上的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叫做量變;把事物顯著的、根本性質的變化,叫做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准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引起質變。但是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並不等於事物發展變化的終結,新的事物又開始了新的量變,量變到一定程度時,又會引起新的質變,事物就是不斷地經過「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這樣兩種狀態的循環往復,由低級到高級,又簡單到復雜,永不停息地向前發展。
66. 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對於我們看問題、辦事情具有多方面的指導意義:第一,要堅持適度原則;第二,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第三,要重視量的積累。
67. 新事物必定能夠戰勝舊事物:第一,是因為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代表了事物的發展方向,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途,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它的成長壯大。第二,是因為新事物具有舊事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第三,在社會領域里,還因為新事物從根本上符合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利益,因而必然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68. 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一般都要經歷艱難曲折的過程,因為:第一,新事物的成長總要經歷一個有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第二,舊事物決不會自行消亡,為維護其自身的地位,它總是竭力扼殺和摧殘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長壯大。這在社會歷史領域中表現尤為明顯。第三,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人民群眾對新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個過程。
69. 事物發展的趨勢——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的原理: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則是迂迴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進,是一切新事物發展的和途徑。
70. 學習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的原理,要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遇到的困難:要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未來的共產主義前途充滿信心,要准備走曲折的路,滿腔熱情地支持社會主義事業,作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71. 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二者的分歧表現在:第一,聯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第二,發展的觀點與靜止的觀點的對立;第三,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最根本的分歧,就在於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
72. 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承認矛盾,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是否認矛盾,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看問題。學習唯物辯證法的基礎知識,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要努力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第一,學會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切忌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絕對化;第二,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要正確地觀察和分析形勢,學習和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總之,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唯物辯證法為我們正確的看問題、辦事情提供了一個總的指導方法,不能把它當作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須把它同實踐、同調查研究密切結合,加以靈活運用。只有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才能真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堅持辯證法與堅持唯物主義是統一的。逐步樹立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可以使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避免或減少失誤,少走彎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貢獻。
1. 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生產實踐為基礎考察人與物的區別指出:人區別於動物的特點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能夠有意識地自覺地想問題、辦事情。人們應該以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為基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2. 人的自覺能動性,又叫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能力與活動,它包括互相聯系著的三個方面:第一,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能動地認識世界的活動,突出地表現為我們通常說的「想」;第二,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的活動,即通常我們所說的「做」;第三,人類再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所具有的精神狀態,即通常所說的決心、意志、干勁等。
3. 人們要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有所建樹,就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為:第一,事物的本質與規律隱藏於現象之中,人們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抽象思維能力,才能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從而正確地指導人們的行動。第二,事物不會自動滿足人的需要,人們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利用規律和條件,才能改造世界,創造美好的生活。第三,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種種困難、挫折,甚至暫時的失敗者就需要堅強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勁,需要充滿活力的精神狀態。
4. 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做到:首先,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因素的制約,要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就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客觀實際條件出發;其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還受一系列主觀因素的制約,
⑦ 哲學的含義是什麼
1、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
2、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3、詞「哲」在華的起源很早,其歷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之謂。 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
4、西學東漸哲學進入中國後,學界發生了中國本土文化中有無哲學的論爭。其認為中國有哲學的人把哲學定義為關於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胡適在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5、哲學產生於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古代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索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在古代,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龐雜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給人以智慧、使人聰明的各種問題,都是哲學的研究對象。這時期的哲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具體科學的對象,哲學和科學渾然一體。
6、哲學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類研究世界的基本學科和手段。從歷史的角度看,哲學的產生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哲學根本問題又稱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最高問題,它是指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7、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
8、中國哲學分為古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古代哲學主要指「春秋百家爭鳴」「漢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學的發展」「近代中西融合」四個階段。現代哲學主要指「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和「對西方哲學的研究」可以說:「道家的審美理論代表了中國藝術的真精神。
9、中國哲學分為古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古代哲學主要指「春秋百家爭鳴」「漢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學的發展」「近代中西融合」四個階段。現代哲學主要指「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和「對西方哲學的研究」。
10、西方哲學是擁有相同歷史傳統和統一概念體系的統一的哲學體系,西方哲學的定義是模糊的。在美國哲學家梯利的《西方哲學史》中雖然提到了馬克思以前的社會主義哲學家像歐文,對馬克思卻隻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學史》寫的是從古希臘哲學到美國實證主義哲學其時間跨度包括馬克思)。
(7)哲學的基本概念擴展閱讀:
1、哲學源自人們的生活。空想不是研究哲學的方法,空洞的理論也不是哲學。真正的哲學是鮮活的,是實踐和思考的結合,到處散發著人性的光芒。
2、道家哲學是從天道運行的原理為基礎,展開以自然為義理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認識一個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道家哲學發展的社會哲學,認為社會的存在是個客體,人們是在其中生存的主體,所以應該要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
3、老子在總體上傾向治國方面,在人生觀上,老子主張「清虛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無為而治」,以無為而無不為。道家由人生觀和社會觀擴展至宇宙論,提出「道」、「氣」、「自然」等哲學概念。
⑧ 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的基本概念
一、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二、世界觀:版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權總體看法和基本觀點。
三、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學、世界觀、方法論之間的關系: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們不斷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對世界的認識由局部到整體、由現象到本質,逐步形成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世界觀。但世界觀並不是哲學,這種世界觀是樸素的、自發的、未經論證的,將這些對世界的看法和觀點加以分析、歸納、抽象、論證,形成理論體系,就是哲學。世界觀是哲學的樸素形態,哲學則是世界觀的系統理論。
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和觀點直接決定著人們用什麼方法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也就是說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世界觀與方法論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