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言的辨析
緒言序言等的區別
緒論(即緒言)
緒言也叫緒論,導言,是學術著作開頭說明全書宗旨和內容等的部分。它隸屬於作品本身,不可獨立於作品之外。
前言(即序言)
序言古稱「序」或「引」,現在也叫序文、敘言、敘文、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以對作家作品進行評論,對有關問題進行研究闡發。它是一篇相對獨立的文章,應該隸屬於應用文的范疇。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語文》(修訂本)第一冊第四單元選用了四篇文章:《〈吶喊〉自序》、《胡同文化》、《〈寬容〉序言》、《〈名人傳〉序》。就文體來看,它們同屬於序言:《〈吶喊〉自序》是魯迅先生為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集《吶喊》作的序言,《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為攝影藝術作品集《胡同之沒》作的序言,《〈寬容〉序言》是荷裔美國人房龍為自己的作品《寬容》作的序言,《〈名人傳〉序》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為自己的《名人傳》作的序言。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把序言同緒言、跋、後記混為一談,其實,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
序言這種文體的文章我們在中學階段已經或將要接觸很多,除本單元的四篇序言外,還有《桃花源記》——陶淵明為自己的詩《桃花源詩》作的序,《魯迅的精神》——瞿秋白為《魯迅全集》作的序,《〈農村調查〉序言》——毛澤東為自己的《農村調查》作的序,《〈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孫中山為鄒魯的《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作的序,《伶官傳序》——歐陽修為《伶官傳》作的序言,《〈指南錄〉後序》——文天祥為自己的詩集《指南錄》作的序言等。
由於序言和緒言均置於卷首,都對書的內容或成書的目的及過程等方面情況作概括的介紹,不少人認為,緒言是序言的一種,其實,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很大的。 從二者概念的內涵來看:序言古稱「序」或「引」,現在也叫序文、敘言、敘文、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以對作家作品進行評論,對有關問題進行研究闡發。它是一篇相對獨立的文章,應該隸屬於應用文的范疇。緒言也叫緒論、導言,是學術著作開頭說明全書宗旨和內容等的部分。它隸屬於作品本身,不可獨立於作品之外。 從二者的外延來看:序言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它既可用於文學作品,如《〈吶喊〉自序》,也可用於學術著作,如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序》。而緒言只能用於學術著作。有時學術著作可以兼有序言和緒言,序言在前,緒言在後,功用不同,名司其職,如《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就是篇前有前言(即序言),篇首有緒論(即緒言)。
從作者來看:序言可以由原作者自己來寫,如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也可以請別人來寫,如孫中山的《〈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而緒言則一定要由作者本人來寫,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導言》。(J補:自序,他序) 從內容上看:序言的內容寬泛,對原作的內容可作說明,也可不作說明,如文天祥的《〈指南錄〉後序》就未涉及《指南錄》的內容;而導言必須用主要篇幅介紹正文的內容要點。(序言內容可涉及可以不涉及,緒言必須涉及) 從表達方式上看:序言的寫作可敘事,可議論,可抒情,均根據寫作目的的需要來決定,甚至可以綜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如毛澤東的《〈農村調查〉序言》以議論為主,《胡同文化》則以說明為主,房龍的《〈寬容〉序言》則以平靜的語言敘述了一個寓言故事,《〈吶喊〉自序》就運用了記敘、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而緒言一般側重說明,多用介紹性的語言,如《物種起源》導言。(序言表達方式多樣不固定,緒言多為介紹,固定為記敘和議論)
從篇目數量上看:一部著作的序言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有幾篇,原作出版幾次就可以有幾篇序言,有時根據需要還可刪掉舊序,重作新序。如《現代漢語辭典》(2002增補本,商務印書館出版)先有《2002年增補本說明》——是為序言一,再有《前言》——是為序言二,最後有《修訂說明》——是為序言三;《紅樓夢》的序言就進行了多次更換,每再版一次就更換新的序言。而學術著作的緒言不論再版多少次,只能是最初唯一的緒言。(序言可以是一篇或者多篇,緒言只能唯一為最初的)
從與原作的關系來看:序言是原作之外的文章,去掉序言,原作仍可獨立;而緒言是原作的一部分,去掉緒言,著作就不完整。(序言在書文其外,緒言是書文的必構成分)
從在原作品中所處的位置來看:序言一般放在原作前面,而緒言只能放在卷首正文前。如中學教材《物理》、《化學》的第一章《緒言》。
可見,序言與緒言確實區別很大,把緒言歸為序言的一種是錯誤的。同樣,把序言等同於跋、後記也是錯誤的。
有人認為,書前為「序」,書後為「跋」,它們的內容、功用完全相同,只是所處的位置不同罷了。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跋一般寫在書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後面的短文,內容多屬於評介,鑒定,專釋之類。它應該是序言的一種,是隸屬於序言的一個子項,如《寬容》(房龍著,迮衛、靳翠微譯,1985年9月三聯書店出版)篇後的《關於房龍和他的著作》就是三聯書店編輯部為該書作的後序——跋。而後記則是寫在書籍、文章等後面的短文,它多用於文學作品,
既可以說明寫作目的、經過,也可以對作品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有時一部作品可以同時具有序、後記和跋,如顧城、雷米的遺作《英兒》(1993年1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篇前有《本書指南》——是為序言,篇後先有《後記》——是為後記,再有《愛的寬容》——是為跋。
總之,序言與緒言均居於作品前面,但功用不同;序言與跋、後記功能相近,但在作品中所處的位置不同,它們之間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需要我們在日常學習中注意區分。
2. 序言和緒言有什麼不一樣
序言和緒言的區別:
從二者概念的內涵來看:
序言古稱「序」或「引」,現在也叫序文、敘言、敘文、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以對作家作品進行評論,對有關問題進行研究闡發。它是一篇相對獨立的文章,應該隸屬於應用文的范疇。
緒言也叫緒論、導言,是學術著作開頭說明全書宗旨和內容等的部分。它隸屬於作品本身,不可獨立於作品之外。
從二者的外延來看:
序言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它既可用於文學作品,如《〈吶喊〉自序》,也可用於學術著作,如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序》。
而緒言只能用於學術著作。有時學術著作可以兼有序言和緒言,序言在前,緒言在後,功用不同,名司其職,如《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就是篇前有前言(即序言),篇首有緒論(即緒言)。
從作者來看:
序言可以由原作者自己來寫,如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也可以請別人來寫,如孫中山的《〈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而緒言則一定要由作者本人來寫,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導言》。
從內容上看:
序言的內容寬泛,對原作的內容可作說明,也可不作說明,如文天祥的《〈指南錄〉後序》就未涉及《指南錄》的內容;
而導言必須用主要篇幅介紹正文的內容要點。
從表達方式上看:
序言的寫作可敘事,可議論,可抒情,均根據寫作目的的需要來決定,甚至可以綜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
如毛澤東的《〈農村調查〉序言》以議論為主,《胡同文化》則以說明為主,房龍的《〈寬容〉序言》則以平靜的語言敘述了一個寓言故事,《〈吶喊〉自序》就運用了記敘、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
而緒言一般側重說明,多用介紹性的語言,如《物種起源》導言。(序言表達方式多樣不固定,緒言多為介紹,固定為記敘和議論)。
從篇目數量上看:
一部著作的序言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有幾篇;
而學術著作的緒言不論再版多少次,只能是最初唯一的緒言。
從與原作的關系來看:
序言是原作之外的文章,去掉序言,原作仍可獨立;
而緒言是原作的一部分,去掉緒言,著作就不完整。
從在原作品中所處的位置來看:
序言一般放在原作前面,而緒言只能放在卷首正文前。
(2)吶喊的引言擴展閱讀:
有人認為,書前為「序」,書後為「跋」,它們的內容、功用完全相同,只是所處的位置不同罷了。
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跋一般寫在書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後面的短文,內容多屬於評介,鑒定,專釋之類。
它應該是序言的一種,是隸屬於序言的一個子項,如《寬容》(房龍著,迮衛、靳翠微譯,1985年9月三聯書店出版)篇後的《關於房龍和他的著作》就是三聯書店編輯部為該書作的後序——跋。
而後記則是寫在書籍、文章等後面的短文,它多用於文學作品。
3. 急求一篇論文,關於《吶喊》中知識分子的政治地位,誰能幫幫我,4000字,要有摘要,前言,和文獻,急啊
魯迅抄《吶喊》中的人物主要分三類吧,都是以封建制度為標準的,第一類是制度的棄兒,就是我們熟悉的孔乙己,第二類是封建制度的衛道士:高爾礎、四銘,第三類就是比較進步的那一類,以後後來居上的那類,和封建制度做斗爭的 呂緯甫、魏連殳、涓生和子君等。
說到政治地位嘛,你想想,知識分子在古時候稱之為「士」,所謂士就是通過考試進入官僚集團,即所謂「學而優則仕」,整個官僚系統大體上是由「士」來操縱的。通過宗族、學校、鄉約、會館等社會組織,「士」成為民間社會的領導階層。因此,在一般社會心理中,「士」是「讀書明理」的人;他們所受的道德和知識訓練。
但是,在魯迅的筆下,我們看到的僅僅是知識分子的本慘遭遇,這一點不是說魯迅真正對知識分子絕望,如果真的絕望,他也不會寫下如此絕筆。
我覺得,魯迅筆下的悲慘,雖然讓人感到灰暗看不到希望,但正是因為這一點,一針見血地道出了那個時候知識分子的劣根性,讓人深刻感知自己的缺點。
所以,知識分子雖然在辛亥,五四時期,遭遇悲慘,但他們是更具時代精神的角色和標志,他們仍有憂國憂民的胸襟,和滿腔的憤怒。
這是推進社會前行的源動力。
給分吧,呵呵
4. 狂人日記的前言是什麼意思,全是文言文,有些不太理解,盼有翻譯,謝謝。
一、譯文
有兄弟兩人,現在先不說他們的姓名吧,都是我在中學時的好友;分開多年了,關於他們的消息,也漸漸知道得少了。日前,偶然聽到其中有一個大病了一場;正好我要回家鄉一趟,就繞道去探望,但是只見到一人,這哥哥說病的是他的弟弟。
還煩勞你這么遠來看望他,但是弟弟早已經痊癒了,現在已經到某地去當候補官員了。哥哥回想此事還因此大笑,出示了當時弟弟的日記兩本,說從這日記就可以看出當時的病狀了,現在既然已經無事了,不妨給諸位舊友看看。
哥哥回想此事還因此大笑,出示了當時弟弟的日記兩本,說從這日記就可以看出當時的病狀了,現在既然已經無事了,不妨給諸位舊友看看。
其間也一些,稍微有點聯系的文字,現在就摘錄其中的一篇,用來供醫者參考研究。記錄中有的語誤,都一字不改;只有人名雖然都是村野之人,不被大家所知曉,但也無關事情的大體,所以還是都把他們改變了一下。
至於書名,則是那弟弟本人病癒後自己題的,也就不再改了。七年四月二日識
二、原文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體不一,知非一時所書。
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記中語誤,一字不易;惟人名雖皆村人,不為世間所知,無關大體,然亦悉易去。至於書名,則本人愈後所題,不復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識。
三、出處
《吶喊》中的《狂人日記》
(4)吶喊的引言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魯迅深受鼓舞,與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當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一起,寫文章,辦雜志,在中國「五四運動」結束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積極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
1917年8月9日,魯迅應錢玄同之邀,答應其為《新青年》寫文章,並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記》的創作。在創作《狂人日記》之前,魯迅曾經看過大約百多篇外國文學作品。
《狂人日記》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後的第一聲吶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復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後全部創作的「總序言」。
二、作品賞析
《狂人日記》整篇作品幾乎都是狂人內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認為周圍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關起來,拒絕家人送來的飯菜,拒絕被醫治,一直勸說周圍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後狂人發現,也許自己就曾在無意中吃過自己妹妹的肉。絕望中的狂人發出「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狂人日記》這篇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直指中國封建主義文化的核心,同時對現實社會中的黑暗又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
作者通過對狂人形象的描寫,尖銳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
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三、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吃人的封建制度進行猛烈地揭露和抨擊,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1918至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的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
魯迅於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5. 為什麼在《吶喊》的序言中魯迅會感到無邊的寂寞
孤獨和恐懼 那個年代像他這樣自醒的人太少
6. 為魯迅的吶喊寫300字的序言
《吶喊》收錄了魯迅在案1918-1922年間創作的十餘篇中短篇小說,寫出了「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內們」。起初看容魯迅的小說,總看不懂。但仔細讀了以後還是能大致看到它的中心,雖然不能完全了解他胸中的思想,有些文句自己也知道另有深意,卻不能明了。到完全看懂,我想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狂人日記》。那是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狂人說:「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裡還有純白的靈魂?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7. 序言怎麼寫
序言分為作者序、非作者序、譯者序,不同主體序言的寫法不同。
1、作者序:
(1)作者序是由作者個人撰寫的序言,一般用以說明編寫該書的意圖,意義,主要內容,全書重點及特點,讀者對象,有關編寫過程及情況,編排及體例,適用范圍,對讀者閱讀的建議,再版書的修訂情況說明,介紹協助編寫的人員及其致謝等。
(2)它的標題一般用「自序」、「序言」或「序」,比較簡單的作者序有時也用「前言」。當另有非作者撰寫的序言時,為區別起見,可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
(3)翻譯書的原作者專為中譯本撰寫的序言,標題用「中譯本序」。作者序一般排在目錄之前,如果其內容與正文直接連貫的,也可排在目錄之後。
2、非作者序:
(1 )非作者序言是由作者邀請知名專家或組織編寫本書的單位所寫的序言,內容一般為推薦作品,對作品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介紹作者或書中內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
(2)有時學生寫作文集時,邀請老師或家長幫他們寫序。它的標題用「序」或「序言」,文後署撰寫人姓名。
(3)非作者序一般都排在目錄及作者前言之前,如果是為叢書寫的序,也排在叢書序之前.。
3、譯者序:
譯者序一般著重說明翻譯意圖,有的也包括翻譯過程中的某些事務性說明,一般以「譯者序」為標題,內容比較簡單的也可以「譯者前言」或「譯者的話」為標題,一般排在目錄之前。
(7)吶喊的引言擴展閱讀:
序言與緒言的辨析:
1、范疇不同:
(1)前言(即序言):
序言古稱「序」或「引」,也叫序文、敘言、敘文、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以對作家作品進行評論,對有關問題進行研究闡發。它是一篇相對獨立的文章,應該隸屬於應用文的范疇。
(2)緒言:
緒言也叫緒論、導言,是學術著作開頭說明全書宗旨和內容等的部分。它隸屬於作品本身,不可獨立於作品之外。
2、外延不同:
(1)序言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它既可用於文學作品,如《〈吶喊〉自序》,也可用於學術著作,如王力先生的《〈古代漢語〉序》。
(2)緒言只能用於學術著作。有時學術著作可以兼有序言和緒言,序言在前,緒言在後,功用不同,各司其職,如《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就是篇前有前言(即序言),篇首有緒論(即緒言)。
3、從作者來看:
(1)序言可以由原作者自己來寫,如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也可以請別人來寫,如孫中山的《〈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緒言則一定要由作者本人來寫,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導言》。(J補:自序,他序)
4、從內容上看:
(1)序言的內容寬泛,對原作的內容可作說明,也可不作說明,如文天祥的《〈指南錄〉後序》就未涉及《指南錄》的內容;
(2)導言必須用主要篇幅介紹正文的內容要點。(序言內容可涉及可以不涉及,緒言必須涉及)
5、從表達方式上看:
(1)序言的寫作可敘事,可議論,可抒情,均根據寫作目的的需要來決定,甚至可以綜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如毛澤東的《〈農村調查〉序言》以議論為主,《胡同文化》則以說明為主,房龍的《〈寬容〉序言》則以平靜的語言敘述了一個寓言故事,《〈吶喊〉自序》就運用了記敘、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
(2)緒言一般側重說明,多用介紹性的語言,如《物種起源》導言。(序言表達方式多樣不固定,緒言多為介紹,固定為記敘和議論)
6、從與原作的關系來看:
(1)序言是原作之外的文章,去掉序言,原作仍可獨立;
(2)緒言是原作的一部分,去掉緒言,著作就不完整。(序言在書文其外,緒言是書文的必構成分)
7、從在原作品中所處的位置來看:
(1)序言一般放在原作前面;
(2)緒言只能放在卷首正文前。如中學教材《物理》、《化學》的第一章《緒言》。
8. 以《吶喊》自序為例, 說明序的特點
《〈吶喊〉自序》教學目標:
了解魯迅生活經歷和思想發展過程;
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
教學設想:
本文內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學時擬突出重點,扣住「好夢」的具體內容,領會作者思想發展過程。
教學重點:魯迅自身經歷與其思想發展的歷程。
教學難點:魯迅嚴於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認識作者寫作《吶喊》的緣由。
指導過程與步驟:
一:導入
初中曾學過魯迅的哪些小說?(《故鄉》、《社戲》、《孔乙己》等)
這些小說選自哪一個小說集?(《吶喊》 加點的字板書)
《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說集,共收集短篇小說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魯迅為自己的這個集子寫了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吶喊〉自序》。
二:介紹「序」
什麼叫序?什麼叫自序呢?請大家齊讀「自讀提示」前三句話。
提示已講得很清楚,序言,是寫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為說明寫書的目的和經過。而魯迅的這篇序言中,魯迅通過敘述自己的經歷來反映思想發展過程,並說明寫作〈〈吶喊〉〉的緣由,這正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投影顯示教學目標:1:了解魯迅生活經歷和思想發展過程;2: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
三:分析課文
1.引出「夢」
問:緣由即來由,那麼本文在哪裡概括交代了《吶喊》的來由?
明確:開頭部分,「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問:是什麼的「一部分」?
明確:「我年輕時候曾做過許多夢」的一部分。
問:這里「夢」指的是什麼?
明確:指作者年輕時候的理想和追求。
問:為何理想叫做「夢」呢?
明確:由於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實現,所以後來回憶起來,就如同夢幻一般。
問:年輕時的魯迅曾做過哪些夢?
夢的產生是與作者的生活經歷、思想發展密切聯系、相互影響的。我們先來看文中敘述了作者怎樣的生活經歷,思想又是如何發展的呢?請對照下面的表格看課文,給大家兩分鍾時間,找出地點並概括其生活經歷和思想發展。
根據課文內容,填表說明作者的生活經歷思想發展的過程及寫作特色。)
地 點 生 活 經 歷 思 想 發 展
紹 興 侍 親 疾
先請一學生找出文中地點:紹興、南京、仙台、東京、北京,再請學生自讀課文填寫生活經歷、思想發展,學生大體完成後再討論明確具體內容。(具體內容見下,學生概括恰當的少講評,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導)
(1)紹興 侍親疾 看透世態,想走異路
問:在紹興的四年,作者做了什麼?
明確: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葯店,並尋找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親,我們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為「侍病父」或「侍親疾」。這段生活經歷,魯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
如何理解這幾句話?我們可結合魯迅的家庭情況。魯迅幼時家庭經濟比較寬裕,家裡有四五十畝水田,並不愁生計。但十三歲那年,家庭突遭變故,祖父因科舉案件下獄,繼之而來的是父親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頓,只得靠典當衣服首飾來換錢給父親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錢,昔日閏土眼中的「少爺」遭到了別人的歧視與白眼,倍感人間的冷漠,看透世態炎涼,於是想走異路,產生了第一個夢「學洋務」
(2)南京 求新知 選擇學醫,救民報國
在洋務學堂,魯迅所學課程有:格致(物理、化學)、算學、地理、歷史、繪圖、體操,並且看到了一些生理衛生之類的書。這些知識與作者在三味書屋中所學的《四書》《五經》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較,都是新知識,因此在洋務學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識,可概括為「求新知」
問:這些新的知識給作者的思想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明確:漸悟中醫是騙子,知道西方醫學能維新,於是去仙台學醫,「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治的病人的疾苦,促進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因此我們可概括為「選擇學醫,救民報國」。
(3)仙台 攻醫學 領悟要著,棄醫從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讀西方醫學,初中學的〈〈藤野先生〉〉就是對仙台學醫生活的回憶,作者回憶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學醫之夢很美滿。魯迅後來為什麼又動搖呢?
明確:原因是看時事畫片。領悟了要著,棄醫從文。
時事畫片的內容是日本人殺中國人,圍觀的是自己的同胞,這場景使魯迅受到極大震動,他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憤和悲哀,這使魯迅的學醫之夢徹底破滅,以此為轉折,樹立了新的夢想,提倡文藝,開始了新的人生,去東京,進行最初的文學活動。
(4)東京 搞文藝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東京,魯迅為搞文藝從事了許多工作,文中主要敘述了辦雜志《新生》。《新生》的結局如何?(並未出版)
《新生》的失敗,給魯迅以沉重的打擊,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時心情的詞語:悲哀、寂寞,並且進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見自己「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
請大家思考:魯迅為什麼感到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的悲哀?
明確:客觀原因:國民精神麻木,群眾不覺悟,對於吶喊,既非贊同,也不反對。
主觀原因:對自己寄託希望過高,認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實際,青年人特有的狂熱病。
滿懷信心,滿懷希望地辦雜志,一旦希望破滅,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為了驅散這種痛苦與寂寞,魯迅採用了種種麻醉法,沉入於國民中,回到古代去,於是去了北京S會館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悶沉默,思索追尋
抄古碑並沒有奏功(從「似乎」一詞可看出),從院子里有縊死過一個女人的槐樹和槐蠶是每每冰冷地落在頭頸上,可以看出當時居住的環境是冷靜、寂寞的。「客中少有人來」,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見魯迅沒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這也是我唯一的願望」是一種自嘲,實際上是不願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無可奈何的苦悶。這種苦悶實際是奮斗者找不到變革現實途徑時產生的彷徨,這種沉默實際上是暴風雨來臨前的醞釀,沉默苦悶並非理想破滅後的絕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尋著國家和社會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應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吶喊
魯迅在《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曾說:「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金心異的索稿,結束了魯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異與魯迅爭論鐵屋子能否被摧毀的一段對話。在「假如一間鐵屋子」的對話中,用了許多比喻來揭示思想觀點。請具體說明「鐵屋子」、「熟睡的人們」、「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各比喻什麼?(用投影復片)
提示:「鐵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後依舊黑暗的舊中國。
「熟睡的人們」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國民。
「大嚷起來,驚起較為清醒的幾個人」比喻用宣傳的力量使較為明白的一些人認識處境的險惡。
魯迅:鐵屋子萬難破毀,即使大嚷起來驚起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也無濟於事。金心異:既然有人起來,就有可能破毀。從中我們可以了解魯迅最初的社會觀,把黑暗的舊社會估計得過於強大,對社會認識很深刻,但同時也體現了他思想的弱點:對群眾力量估計不足。爭論的結果是魯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於是振筆吶喊。
通過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先前的思想發展是形成《吶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礎,而金心異的來訪則是寫作《吶喊》的直接契機。
至此,完成表格。(見後附錄)
從作者的生活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時的夢想共有三個(好夢),一個是通過學洋務來就國,即洋務救國夢;一個是通過學醫來拯救像他父親一樣的病人,並在戰爭時去當軍醫,即學醫救國夢;第三是想通過文藝來喚醒麻木的國民,即文藝救國夢。從作者的夢想中我們可以看出,一直貫穿在作者夢想中的是他那一顆救國救民的熱心,作者這種憂國憂民的思想我們應當很好地體會。
第一個夢是第二個夢的前提和基礎,並隨著第二個夢的破滅而破滅,前兩個夢的破滅又是第三個夢產生的原因。
三大夢想的破滅使作者陷入了無邊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這種寂寞呢?
作者的這種寂寞並非真的無聊,也不是無事可做,而是一種「不特沒有人來贊同,也還沒有人來反對」的孤獨,是愛國者報國無門的憂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窮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這種寂寞是作者對黑暗統治的反抗,對麻木國民的當頭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從而克服了對自己寄望過高、思想不切實際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熱病,為他以後團結眾人,從事「韌」的戰斗奠定了基礎。
金心異的來訪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於是開始振筆吶喊。
4. 分析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投影)
提示:其含義有二,一是為喚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們起來抗爭,而發出戰斗呼喊;一是為慰藉戰友,使之「不憚於前驅」的吶喊助陣。
從作者好夢、寂寞、吶喊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的憂國憂民的思想一直沒有改變,用作者的《自題小像》中的一句話可以鮮明地體現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薦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