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遊記前言
西遊記出版前言:
《西遊記》,又名《西遊記傳》、《西遊原旨》、《唐三藏西遊釋厄傳》、《西遊證道書》等,以歷史上唐玄奘(602—664)遠赴西域取經的事件為原型,結合歷代各種書籍與民間傳說,由吳承恩改編成書。它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神魔小說,也是一部規模宏偉、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反映社會矛盾的巨著。它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四大名著。
小說敘述唐三藏與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經過九九八十一次磨難,到西天取經的過程。首先即以整整七回「大鬧天宮」故事開始,把孫悟空形象提到全書首要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經緣起。從十三回到全書結束,講述五百年後,觀音向孫悟空道出自救方法:須隨唐三藏到西方取經,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孫悟空遂緊隨唐三藏上路,途中屢遇妖魔鬼怪,二人與豬八戒、沙僧等合力對付,展開一段艱辛的西遊取經之旅。
小說寫於明朝中期,當時社會經濟雖繁榮,但政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對此不合理的現象,通過故事提出批評。
《西遊記》源流復雜,版本眾多,現存有十三種版本,典籍所記已佚的有十一種版本,共計二十四種版本。
明代刊本中其最主要有兩個系統,一、繁本,二、簡本。繁本又分華陽洞天主人校本系統和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之李評本系統,前者代表性的有「金陵唐氏世德堂校梓」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遊記》,簡稱為「世德堂本」或「世本」,又有《新鐫全像西遊記傳》,因其書題「清白堂楊閩齋梓行」,故簡稱為「清白堂本」或「楊閩齋本」。後者簡稱為「李評本」。簡本則有《唐三藏西遊釋厄傳》和《西遊記傳》(四卷四十一回,「題齊雲楊志和編,天水趙景真校」)等。
清代刊本中,以《西遊記證道書》(簡稱「證道本」)、《西遊真詮》(簡稱「真詮本」)、《新說西遊記》(簡稱「新說本」)、《西遊原旨》(簡稱「原旨本」)等為代表。
現存《西遊記》最早版本為南京世德堂刊行的《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遊記》,即通行的百回本《西遊記》,初刊於萬曆二十年(1592)。《西遊證道書》初刊於康熙二年(1663),是《西遊記》流傳過程中的重要版本之一。與通行的世德堂本《西遊記》相比,《西遊證道書》有兩個顯著特點。其一,第九回加上了唐僧出身故事,即「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其二,在書名上冠以「證道」二字,並增加了「天歷己巳翰林學士臨川邵庵虞集撰」的「原序」及《丘長春真君傳》等文。
本書所據即《西遊證道書》清初刊本,一百回,削「證道書」等字樣,復改題為《西遊記》。作者吳承恩。
吳承恩(1501—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明嘉靖中補貢生,後任浙江長興縣丞。恥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歸。晚年作《西遊記》,另有《射陽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明之神魔小說(中)》對該書和該書作者有精當評述:
惟楊志和本雖大體已立,而文詞荒率,僅能成書;吳則通才,敏慧淹雅,其所取材,頗極廣泛,於《四游記》中亦采《華光傳》及《真武傳》,於西遊故事亦采《西遊記雜劇》及《三藏取經詩話》(?),翻案挪移則用唐人傳奇(如《異聞集》《酉陽雜俎》等),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幾乎改觀,如灌口二郎之戰孫悟空,楊本僅有三百餘言,而此十倍之,先記二人各現「法象」,次則大聖化雀,化「大鶿老」,化魚,化水蛇,真君化雀鷹,化大海鶴,化魚鷹,化灰鶴,大聖復化為鴇,真君以其賤鳥,不屑相比,即現原身,用彈丸擊下之。 ……
又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詳見胡適《西遊記考證》)。
本書影響流傳甚廣,續書、仿作、改編為戲劇作品,至今不絕。最早於1758年,日本小說家即以三代人前後七十四年的時間,翻譯此書成日文版本,尚有英、法、德、西、世界語、斯瓦希里語、俄、匈牙利、捷克、波蘭、朝鮮、越南文等譯本。數百年來,受到世界各地人民重視喜愛。
本書簡體字橫排,凡繁體改為簡體略無歧義的即徑改,但也保留了部分異體字、通假字,其目的在稍存語文原跡,使讀者略知古文字演變的過程。
書中附插圖十八幅,「元和吳友如繪」,圖極精緻。
吳友如(?—1894),初名嘉猷,別署猷。清末元和(今江蘇吳縣)人。自幼喜歡繪畫,勤奮好學,能融合清代名畫家錢杜、任熊等人畫法,自成一家。擅長人物肖像畫,所畫均以線條描繪,黑白分明,畫風工整,構圖繁復。清光緒十年(1884)在上海主繪《點石齋畫報》,名噪一時。光緒十六年(1890)獨資創辦《飛影閣畫報》,該刊形式與《點石齋畫報》類似,但內容著意於仕女人物。有《吳友如墨寶》傳世。
⑵ 關於介紹一門藝術的作文,急啊!~
藝術節華僑城小學 五(4) 黃芷瑤 六月,百花盛開的季節;六月,和風吹佛,陽光燦爛;六月,也是我們的節日;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大型的藝術節表演。
隨著美妙的樂曲,幃幕徐徐升起,藝術節表演開始了。你看!從舞台的兩邊,慢慢的走出一對對穿和服的小姑娘,她們的舞姿各顯其態,像風中的小花朵,婀娜多姿;當音樂變的高昂激烈時,她們擺動了腰肢,打開了一頂頂的小花傘,像雨中展開的小蘑菇,令人目不暇接。哦!原來她們是一(一)班的小同學表演的節目。真是精彩!這時燈光突然變得昏暗,音樂節奏加快,一束紅色的燈光打在台中央,一位穿這草編織的裙子,扎著無數條辮子的少女,隨著音樂盡情地手舞足蹈。哦!原來她在跳非洲舞呢!
這次藝術節表演,學校是從各年級,各班的匯演中挑選出來的,很多班都只選上了一個,而我們班很幸運,被選中了兩個節目。「薩克斯」合奏與「拉丁舞」。我最喜歡的是我的鋼琴獨奏,可惜沒有被學校選中,盡管進了最大的努力,也只是得了個銀牌。自從這兩個節目被選上,老師天天陪著我們排練,其中最辛苦的是跳拉丁舞,之前,我們幾個人都沒學過,只是臨時請班上同學來輔導。盡管在練習中有的同學鬧情緒,又做了很大的改動,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還是堅持了下來。
接下來我們班的節目要上場了,只見無數個閃光燈在台下一閃一閃,我的心窩里象揣了個兔子一樣,「怦怦」直跳,不過,臉上還保持著燦爛的笑容,我對自己說:下面有許多老師和家長在看著我呢,可不能出醜!於是,音樂響起,我努力把裙子擺起來,舉手投足都盡量做到盡善盡美,把最美的舞姿留給台下的觀眾。一陣熱烈的掌聲結束了我們的表演,我們大方的向觀眾鞠躬敬禮後走下台,這時突然發現,我的嘴巴笑得竟然麻木了。。。。。。
我非常喜歡這次藝術節,因為她可以給我們每個人機會展現自己最美的風采和個人的才華,同時,也可以從中了解到這么多同學,都有他們的一技之長,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這次活動,也讓我明白了什麼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想明年的藝術節表演中,我們班會有更多更精彩的節目展示給全校師生。
⑶ 《聊齋志異》的序言是什麼
《聊齋志異》是中國清朝初年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它以寫花妖狐魅、畸
人異行著稱於世,奇特詭譎的故事情節,異彩紛呈的人物形象,不同流俗的美學
理想,構成《聊齋志異》的獨特風格。它既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更是世界文學的
明珠。作者蒲松齡無愧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巨人。
蒲松齡生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字留仙,
號劍臣,別號柳泉居上;山東淄川縣(今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人,他的家族,
明萬曆以來也曾「科甲相繼」;但至蒲松齡時代,「為寡食眾,家以日落。」
(《述劉氏行實》)分居後,蒲松齡「數椽風雨之廬,十畝荊榛之產;賣文
為活,廢學從兒;納稅傾囊,愁貧任婦。」(《呈石年張縣公俚謠序》)十九歲,
「初應童子試,即以縣、府、道三第一,補博士弟子員。」
(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此後則屢挫於鄉試,以歲貢終老。他一生,除
了去揚州府寶應縣充當幕賓一年,均設帳於縉紳之家;而在同邑西鋪畢際有家時
間最長,設館三十年,七十歲才歸老家居。七十六歲辭世。蒲松齡出生前一年,
即崇幀十二年正月,第五次入關的清兵攻被濟南,積屍盈城;血腥洗劫殃及齊魯。
崇禎十七年,清兵再次入關擊潰李自成,建立清王朝,鎮壓各地抗清力量;
壓域黑雲彌漫全國。然而在兵連禍結之中,明中葉以後萌發的民主啟蒙思想依然
向前發展。清初,王夫之、黃宗轟、顧炎武、唐甄等人繼續批判宋明理學,思想
上閃現出更多的民主性光芒。歷史的災難、時代的思潮以及個人的遭遇,這一切
對蒲松齡的思想和創作,必然有所影響,蒲氏狂痴招尤,孤憤著書,正是時代使
然。
其思想積極用世,憧憬仁政;他希望賦役徵收應當。「念民膏」,刑名出入
應當「得民情」,工役興作應當「惜民力」,(代孫蕙作《放生池碑記》)黑暗
的現實雖然「罔念夫民命」,然而蒲松齡則終生堅持「利民濟物」的理想。他睥
睨邪惡,擺脫世俗的羈絆,追求心靈的自由,將自己的人生理想寫入《聊齋志異
》。
清初人民飽經兵燹戰亂,其心靈創傷尚未平復。《聊齋志異》有不少篇目,
隱約曲折地展示了那個時代的劫難。舉凡明末北兵入寇的「齊地大亂」、「濟南
大劫」,請初的……姜瓖之變「、」三藩之亂「、」謝遷之變「、」於七之難
「,《聊齋志異》都曾觸及,雖然含蓄迷離,但都傾向鮮明:詛咒兵連禍結,悼
念受害人民。懷著對人民的深切同情,《聊齋志異》更把批判的鋒芒指向整個社
會,斥之為」強梁世界「(《成仙》)。
在這個社會里,「天子一跬步,皆關民命」(《促織》);封建官府像陰司
一樣暗昧(《席方平》);高級官僚惡德滿盈(《續黃粱》),下級官吏鄙瑣貪
婪(《梅女》),衙門公役則「無有不可殺者」。(《伍秋月》);至於地方豪
紳,更是依財仗勢,橫行鄉里,《聊齋志異》刺貪刺虐,全無畏忌。
明清兩代用八股取士,以強化其政治統治。蒲松齡五十一歲才放棄應舉,雖
然他還不能自覺地否定這個制度,然而他卻能從舊壘中反戈一擊,揭露科舉的弊
端與丑惡。《聊齋志異》有相當數量的篇目,以嬉笑怒罵之筆譏刺科場衡文不公
以及賄賂公行。司衡無目,蓋因簾內諸官只熟悉八股濫調,不諳德業文章,無能
識別真才(《司文郎》、《賈奉雉》)。
學官貪冒,則不僅「學使之門如市」(《神女》),而且「考弊司」竟定例
割髀肉為蟄(《考弊司》)。讀書人對此卻帖耳忍受,心無愧恥;幸進者則
高官厚祿,作威作福(《續黃粱》),失意者則嗒然若死,如餌毒之蠅(《
王子安》)。蒲松齡晚年詩作《歷下吟》寫省城試士的丑態,不禁慨嘆:「此中
求伊周,亦復可側愴。」《聊齋志異》抨擊科舉的作品,也部流露出此種側愴的
心情。
《聊齋志異》各類題材的作品部有自己的審美追求,其中描寫婚姻愛情的作
品表現得尤為鮮明。在蒲松齡那個時代,封建的因襲觀念大部開始動搖,「甚至
骨肉之間,亦用機械,家庭之內,亦蓄戈矛」(《為人要則》)。《聊齋志異》
描寫家庭糾葛的作品,往往把青年一代視作沖決封建札教的主要力量。封建社會
鄙視婦女,《聊齋志異》卻以大量篇目,塑造了許許多多天生麗質,從不同角度
展示她們的美好情操和過人才能。例如:顏氏之才,喬女之德!翩翩之仙,葛巾
之神;嬰寧的天真,蕙芳的純朴;素秋的淡泊,黃英的通達;嬌娜的灑脫,青鳳
的痴情;等等。她們人各一面,全非世俗男子所能比擬,封建社會嚴男女之大防,
《聊齋志異》則藉助浪漫主義的奇想,賦予青年男女以極大的互愛自由。作品認
為:「禮緣情制;情之所在,異族何殊焉」(《素秋》):「天下惟真才人為能
多情,不以妍媸易念也」(《瑞雲》)。作品呼喚真情,反對「以禮節情」,因
而對知己相愛或鍾情不移者備加贊揚,而對虛偽矯情或欺騙愛情者則予以譴責。
作者意識到愛情是婚姻的基礎,因而確認男女婚姻,「此自百年事,父母止
主其半」(《青蛙神》)。
作品所贊揚的大多是自媒自主的婚姻;這在當時不是已經存在的現實,而是
應該實現的理想。蒲松齡的審美情操,的確高人一等;縱然雜有些微糟粕,畢竟
瑕不掩瑜。
《聊齋志異》近五百篇,舉凡天上人間、域內海外的諸般異聞,鳥獸蟲魚、
草木竹石的荒怪變幻,民俗風習、自然災害的趣聞瑣談,都在包羅之列。
以上所述,僅其犖犖大者。
《聊齋志異》把中國文言短篇小說創作藝術推向頂峰,前人稱它為「空前絕
後之作」。其主題境界既高出晉之志怪、唐之傳奇,而筆墨命意更非後世續書所
能比擬。它的藝術成就,既是蒲松齡借幻異故事寄託自我情志的創新,又是中國
文學優秀傳統的發揚。
作為「孤憤之書」,濃烈的感情色彩和超俗的審美追求,為《聊齋志異》創
作藝術的主要特徵。作者在創作時,往往馳想天外,神與物游:「遄飛逸興,狂
固難辭;永托曠懷,痴且不諱。」(《聊齋自志》)這種感興飛動的激情,恰足
以表現幻異小說的奇詭。在各類作品中,既有金剛怒目的憤激,也有童心展現的
溫情;既有口誅筆伐,也有幽默諷嘲。諸般幻異故事,都具有叩人心弦的藝術魅
力。《聊齋志異》的問世,使得一度沉寂的中國文言小說重現光輝,在藝術上取
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其實質是在發揚中國文學優秀傳統基礎上的藝術創新。蒲松
齡有豐厚的文學修養,他不僅「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而且自覺地發揚楚騷的
創作精神。其《聊齋自志》謂:「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牛鬼蛇神,長爪
郎吟而成癖。自鳴天籟,不擇好音,有由然矣。」《聊齋》為文,狂狷傲世,不
遵矩度,蓋亦步武楚騷,直抒胸臆,不擇好音。《聊齋志異》每於篇後仿《史記
》的「太史公曰」,添加「異史氏曰」論贊一段,把藝術具象的意蘊徑直的表達
出來。全書有「異史氏曰」
近二百則,為數之多,用意之深,均不同於唐傳奇偶爾加入的議論體例。這
一形式的採用,是對《史記》美學思想的自覺發揚。蓋蒲松齡「長命不猶」、
「僅成孤憤之書」與司馬遷「意有所郁結」、「發憤之所為作」,兩者之間
有其相通會意之處。魯迅先生稱《史記》為「無韻之《離騷》」。《聊齋》
則把楚騷的藝術傳統用之於小說,遂使中國文言小說藝術再生奇葩。蒲松齡的這
種創作精神,在今天仍有可資借鑒之處。
朱其鎧
一九九二年二月
聊齋自志
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1] ;牛鬼蛇神,長爪郎吟而成癖[2].自鳴天籟,
不擇好音,有由然矣[3].松落落秋螢之火,魑魅爭光[4] ;逐逐野馬之塵,罔兩
見笑[5].才非干寶,雅愛搜神[6] ;情類黃州,喜人談鬼[7].聞則命筆,遂以成
編[8].久之,四方同人[9] ,又以郵筒相寄[10],因而物以好聚[11],所積益夥。
甚者:人非化外,事或奇於斷發之鄉[12];睫在眼前,怪有過於飛頭之國[13].
遺飛逸興,狂固難辭;永托曠懷,痴且不諱[14]. 展如之人,得毋向我胡盧耶[15]?
然五父概頭,或涉濫聽[16];而三生石上,頗悟前因[17]. 放縱之言,有未
可概以人廢者[18]. 松懸弧時[19],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20],偏袒入室[21],
葯膏如錢,圓粘乳際。寤而松生,果符墨志[22]. 且也:少贏多病,長命不猶[23].
門庭之凄寂,則冷淡如僧;筆墨之耕耘,則蕭條似缽[24]. 每搔頭自念:勿亦面
壁人果是吾前身耶[25]?
蓋有漏根因,未結人天之果[26];而隨風盪墮,竟成藩溷之花[27]. 茫茫六
道[28],何可謂無其理哉!獨是子夜熒熒,燈昏欲蕊;蕭齋瑟瑟,案冷疑冰[29].
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30];寄託如此,亦足悲矣!
嗟乎!驚霜寒雀,抱樹無溫;吊月秋蟲,偎闌自熱。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
間乎[31]!
康熙己未春日[32].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唐序
諺有之雲:「見橐駝謂烏腫背。」此言雖小,可以喻大矣。大人以目所見者
為有,所不見者為無。日,此其常也,倏有而倏無則怪之。至於草木之榮落,尾
蟲之變化,倏有倏無,又不之怪,而獨於神龍則怪之。彼萬竅之刁刁,百川之活
活,無所持之而動,無所激之而鳴,豈非怪乎?又習而安焉。
獨至於鬼狐則怪之,至於人則又不怪。夫人,則亦誰持之而動,誰激之而鳴
者乎?莫不曰:「我實為之。」夫我之所以為我者,目能視而不能視其所以視,
耳能聞而不能聞其所以聞,而況於聞見所不能及者乎?夫聞見所及以為有,所不
及以為無,其為聞見也幾何矣。人之言曰:「有形形者,有物物者。」
而不知有以無形為形,無物為物者。夫無形無物,則耳目窮矣,而不可謂之
無也。有見蚊腹者,有不見泰山者;有聞蟻斗者,有不聞雷嗚者。見聞之不同者,
盲瞽未可妄論也。自小儒為「人死如鳳火散」之說,而原始要終之道,不明於天
下;於是所見者愈少,所怪者愈多,而「馬腫背」之說昌行於天下。
無可如何,輒以「孔子不語」之詞了之,而齊諧志怪,虞初記異之編,疑之
者參半矣。不知孔子之所不語者,乃中人以下不可得而聞者耳,而謂《春秋》盡
刪怪神哉!
留仙蒲子,幼而穎異,長而特達。下筆風起雲涌,能為載記之言。於制藝舉
業之暇,凡所見聞,輒為筆記,大要多鬼狐怪異之事。向得其一卷,輒為同人取
去;令再得其一卷閱之。凡為余所習知者,十之三四,最足以破小儒拘墟之見,
而與夏蟲語冰也。余謂事無論常怪,但以有害於人者為妖。故日食星隕,鷁飛鵒
巢,石言龍斗,不可謂異;惟土木甲兵之不時,與亂臣賦子,乃為妖異耳。今觀
留仙所著,其論斷大義,皆本於賞善罰淫與安義命之旨,足以開物而成務;正如
揚雲《法言》,桓譚謂其必傳矣。
康熙壬戌仲秋既望,豹岩樵史唐夢賚拜題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高序
志而日異,明其不同於常也。然而聖人曰:「君子以同而異。」何耶?
其義廣矣、大矣。夫聖人之言,雖多主於人事,而吾謂三才之理,六經之文,
諸聖之義,可一以貫之。則謂異之為義,即易之冒道,無不可也。夫人但知居仁
由義,克己復禮,為人君子矣;而陟降而在帝左右,禱祝而感召鳳雷,乃近於巫
祝之說者,何耶?神禹創鑄九鼎,而山海一經,復垂萬世,豈上古聖人而喜語怪
乎?抑爭子虛烏有之賦心,而預為分道揚鑣者地乎?後世拘墟之士,雙瞳如豆,
一葉迷山,目所不見,率以仲尼「不語」為辭,不知鷁飛石隕,是何人載筆爾也?
倘概以左氏之誣蔽之,無異掩耳者高語無雷矣。引而伸之,即「閶闔九天,
衣冠萬國」之句,深山窮谷中人,亦以為欺我無疑也。余謂:欲讀天下之奇書,
須明天下之大道。蓋以人倫大道淑世者,吾人之所以為木鐸也。然而天下有解人,
則雖孔子之所不語者,皆足輔功令教化之所不及。而《諾皋》、《夷堅》,亦可
與六經同功。苟非其人,則雖日述孔子之所常言,而皆足以佐慝。如讀南子之見,
則以為淫辟皆可周旋;泥佛肸之往,則以為叛逆不妨共事;不止《詩》、《書》
發冢,《周官》資篡已也。
彼拘墟之上多疑者,其言則未嘗不近於正也。一則疑曰:政教自堪治世,因
果無乃渺茫乎?曰:是也。然而陰騭上帝,幽有鬼神,亦聖人之言否乎?
彼彭生覿面,申生語巫,武墨宮中,田蚡枕畔,九幽斧鉞,嚴於王章多矣。
而世人往往多疑者,以報應之或爽,誠有可疑。即如聖門之土,賢雋無多,
德行四人,二者夭亡;一厄繼母,幾乎同於伯奇。天道憤債,一至此乎!是非遠
洞三世,不足消釋群憾。釋迎馬麥,袁盎人瘡,亦安能知之?故非天道憒憒,人
自憒憒故也。或曰:報應示戒可矣,妖邪不宜黜乎?曰:是也。然而天地大矣,
無所不有;古今變矣,未可舟膠. 人世不皆君子,陰曹反皆正人乎?豈夏姬謝世,
便儕共姜;榮公撤瑟,可參孤竹乎?有以知其必不然矣。且江河日下,人鬼頗同,
不則幽冥之中,反是聖賢道場,日日唐虞三代,有是理乎?或又疑而且規之曰:
異事,世固間有之矣,或亦不妨抵掌;而竟馳想天外,幻跡人區,無乃為《齊諧
》濫觴乎?曰:是也。然子長列傳,不厭滑稽;厄言寓言,蒙莊嚆矢。且二十一
史果皆實錄乎?仙人之議李郭也,固有遺憾久矣。
而況勃窣文心,筆補造化,不止生花,且同煉石。佳狐佳鬼之奇俊也,降福
既以孔皆,敦倫更復無斁,人中大賢,猶有愧焉。是在解人不為法縛,不死句下
可也。
夫中郎帳底,應饒子家之異味;鄴侯架上,何須兔冊之常詮?余願為婆婆藝
林者,職調人之役焉。古人著書,其正也,則以天常民彝為則,使天下之人,聽
一事,如聞雷霆,奉一言,如親日月。外此而書或奇也,則新鬼故鬼,魯廟依稀
;內蛇外蛇,鄭門躑躅,非盡矯誣也,倘盡以「不語」二字奉為金科,則萍實、
商羊、羵羊楛失,但當搖首閉目而謝之足矣。然乎否耶?
吾願讀書之士,攬此奇文,須深慧業,眼光如電,牆壁皆通,能知作者之意,
並能知聖人或雅言、或罕言、或不語之故,則六經之義,三才之統,諸聖之衡,
一一貫之。異而同者,忘其異焉可矣。不然,痴人每苦情深,入耳便多儒首。一
字魂飛,心月之精靈冉冉;三生夢渺,牡丹之亭下依依。檀板動而忽來,桃茢遣
而不去,君將為魍魎曹丘生,仆何辭齊諧魯仲連乎?
康熙己未春日穀旦,紫霞道人高珩題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⑷ 書的序言怎麼寫
序分為自序、他序和代序。
自序是作者自我作的序,內容方法如下:
一般用以說明編寫該書的意圖,好處,主要資料,全書重點及特點,讀者對象,有關編寫過程及狀況,編排及體例,適用范圍,對讀者閱讀的推薦,再版書的修訂狀況說明,介紹協助編寫的人員及致謝等。它的標題一般用「序言」或「序」,比較簡單的自序有時也用「前言」。
他序指由作者邀請知名專家或組織編寫本書的單位所寫的序言,內容方法如下:
資料一般為推薦作品,對作品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介紹作者或書中資料涉及的人物和事情。它的標題用「序」或「序言」,文後署撰寫人姓名。
代序指放在書籍、著作前面用以替代序言的,本非書序之體的文章。
範文如下:
一生中很多很多記憶被鎖住,壓抑在心底,成為郁結,釋放是最好的結果。冒險島名字元號
一向都是把自我的苦與樂灌注在筆尖。多年了,與紙和筆相依相伴,攙扶著走過了多少孤寂和落寞的日子,也排解了多少剪不斷理還亂的愁懷。
在所有的筆錄里,都是自我與自我心靈的對話,不需要解說,只要自我懂得就是。於是留下了些近乎於胡言亂語的文字。日子長了,不知不覺就攢下了這么些叫做文章的東西。
記得第一次在雜志上發表文學性作品,就是《青春夢已老》。在這部紀實文學里,不僅僅是對自我人生道路的回顧,也是對自我青春若失的慨嘆。這篇文章的材料來自當過知青的同學、朋友,在他們對那段經歷的交談唏噓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對青春流逝的抱恨和遺憾,而我自我,也是因為「知青」而與他們產生共鳴。
對那一段經歷,我們不能說放下就放下,因為這段經歷影響了我們的一生。從滿懷理想,到前途迷茫,從青春少年,到霜染雙鬢,我們生活的軌跡無不是循著那條無法改變自我命運的路在走著。我們的人生,我們的命運不能掌握在自我的手裡,所以我們無奈,我們嘆息,以至於我們青春夢慢慢老去,直到有一天或許會隨我們一齊走向另一個世界。
此刻,有機會把這些文章編在一本叫書的集子里,信手翻開,才發現輯文成冊很有必要。這就像把文字變成一顆顆沙礫,鋪就在我們歷經的生活之路上。沙礫上留下了一串串歪歪扭扭的腳印,那是我們記錄在生活日記中最好的印跡。當我們回過頭來,會看見了那些若隱若現的劃痕,揭開我們所有的記憶。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那些深深的腳窩里盛滿了我們的狂熱,盲目的自大和無知的不可一世。當我們從夢中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自我的青春已然不知所往。所能默寫的只是無能為力的蒼白囈語,所能證明自我生命苟延的,只有染霜的銀發。
將所有的滄桑搓成幾縷無須羈絆的思緒,纏繞我們的年輪。
年輪總是很輕易的烙下蒼老的印記。在混沌的思維中,拂去哲學的臨摹,我們變得一貧如洗,唯有不老的傳說和沒有歌唱的樂音,還相伴身邊。
我們在虯枝中攀折,試圖將雜亂不堪的枝條理順,讓枯木能夠逢春。於是,有了自嘲,有了自戕,有了一本充滿苦澀的書。
這天,書出版了,江北作協叢書之十九。這是自費的,不會給我帶來一分錢的效益,卻能帶給我不以錢論的受益。書記錄著我們的心路歷程,書會釋放我們的酸辣苦澀。或許書中還有幾許夢想,那是我們一生以前迷念過的希冀和期盼。即使我們的夢想已經邁過年輕,變成沒有青春美麗的迷茫。
(4)野鬼的時代引言介紹擴展閱讀:
序言是介紹評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序,也叫做「敘」,或稱為「引」,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旨意、編次體例或作者狀況等資料的文章,也包括對作家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明。古代多列於書末,稱「跋」,也叫做「後序」。二者體例略同,因此合稱序跋文。
書序是對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內容的介紹、評述文字。從序文的本質意義理解,介紹、評述兩方面的價值各有千秋,事實上,既有純介紹式、純評述式的序文,也有夾介紹夾評述式的序文。
翻開古今中外書籍看看,有序無序的書均有。著名詩人李瑛出版的集子多達40餘部,幾乎都沒有序文。有的書(主要是在宋朝以前,婦孺皆知的<史記>既是如此),則常見有多篇序文置諸卷首。可見一本書要不要序文盡可見仁見智,我個人則認為書還是以有序文為妙,我一直把每冊書的序文視若「通道」、「橋梁」和「葯引」。
⑸ 沈從文簡介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苗族,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沈從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東大學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沈從文1988年病逝於北京。
⑹ 手游前言怎麼寫
尊敬的各位玩家!
非常感謝XXX.......
(介紹游戲)
(介紹福利)
祝您在游戲中獲得更加優秀的體驗
來自8090游戲為您解答
⑺ 動物篇作文引言
作文引言——————————
動物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瞧瞧這些動物。
1、龜和鱉
這類爬行動物大約有330種。它們的體型短而寬,柔軟的身體藏在厚重堅硬的甲殼中。它們沒有牙齒,但顎骨卻非常堅硬,能切斷食物。
龜的嗅覺和觸覺都相當發達,聽覺和視覺不敏銳。絕大多數的龜性情溫和,不具備攻擊性。在遇到敵害時,它們就將頭腳全部縮起來,藏在龜甲之中。看著那塊石頭一樣的硬殼,敵人往往對它無可奈何。就是憑借著這種特殊本領,龜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2億年,而且還將繼續安然自得的生活下去。龜的壽命很長,一般在70年左右,陸龜大多可活到100歲左右。
龜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它們產卵時非常詭秘,每年的繁殖季節,雌龜借著夜幕的掩護悄悄爬到沙灘上,選擇一塊日照充足而又溫度適中的地方作為產卵地。產卵前龜會在沙土上先小便,讓土變的濕軟一些,然後用後腳往後挖洞,當洞挖到10多厘米深的時候,龜就開始在洞里產卵,龜卵和一隻乒乓球差不多大小,外面是一層堅硬的鈣質殼。這層殼是卵的保護層,但對於即將初升的幼龜來說卻是一層障礙,幸好在幼龜的嘴和鼻之間有一塊堅硬的突出物,憑借這塊「破殼器」,幼龜奮力鑽、磨、掙扎,終於鑽出一個小孔,拼盡全力用頭撞破蛋殼,幼龜才開始了它的第一次呼吸。隨著幼龜的初升,它的生存危機夜隨之來臨。幼龜是海鳥、大蜥蜴、狗、蛇等的美食。幼龜往往在爬向大海或河邊、池塘的途中就被吃掉,100隻幼龜中,能生存下來的往往只有幾只。
海龜是體型最大的龜。它們的甲長一般在100厘米左右。除了產卵或曬太陽,海龜一直生活在海里,它們的腳已經變化成為鰭形,這使得海龜能在水中自在的遨遊。
龜有三種食性。陸龜多為草食性,以稻草和植物葉為食。海龜多為肉食性,它們捕食軟體動物、蝦和蟹。淡水龜大多食雜食性的龜,它們吃水草等素食,也吃河蝦、蛙和魚。
現在已知的鱉大約有32種。它們生活在淡水中。鱉要經常潛入水底的沙泥里,因此它的背甲變的又扁又平。鱉趾間的蹼很發達,在水中動作敏捷,游的很快。鱉是天生的潛水健將,它的脖子河鼻子都很長,這使它能趴在水底將鼻子露出水面呼吸。
2、鱷
鱷是現存最大、最危險的爬行動物,也是爬行動物中最高級的一類。鱷魚現有22種,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最大的鱷是印度——太平洋鱷,亦稱鹹水鱷,長達7米,體重約300公斤,在離岸1000千米的大洋中仍能見到它們的蹤跡。盡管它們的棲息地不同,大小、習性也不同,但它們都長著凶惡的外表。鱷魚的身軀西長,布滿鱗片,它的牙齒好似一排排長在口中的小匕首;尾巴起著舵與槳的劃行與控制方向等功能。
鱷魚都是肉食性動物,以昆蟲、蛙、蝸牛、魚、龜、鳥及大型的哺乳動物為食。鱷魚捕食時非常狡猾,它們總是將身體藏在水中,只留下眼睛、耳朵和鼻子突出在水面上,遠遠看去,就像一截漂在水上的枯木。當發現岸邊的獵物時,這截「枯木「會神不知鬼不覺的移向岸邊,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獵物,將它咬住並拖入水中,幾番掙扎之後,獵物就成了鱷魚的美食。
鱷魚的一生中會有數百顆牙齒——不過並不是同時長出的。鱷獵食時時常會弄斷或丟失牙齒,於是它們會長出新牙作為替補。「鱷魚的眼淚「是偽善的代名詞,其實鱷魚流眼淚與鱷魚的情感無關,這是它排泄體內多餘鹽份的方式。鱷魚不出汗,腎臟也已經退化了,它體內有專門的排泄腺排出鹽份,其排出管正好分布在眼睛四周。鱷魚的眼淚事實上是一種鹽溶液。
3、蜥蜴
一提到蜥蜴,很多人感覺陌生,認為只有在熱帶叢林中才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如果有人告訴你,蜥蜴幾乎生活在全世界的每一個家庭中,你一定非常驚訝。事實的確如此,壁虎就是一種蜥蜴,許多人家都有壁虎,它幫助人們消滅居室里的害蟲。蜥蜴是爬行動物中的旺族,種類非常繁盛,有3000種。
蜥蜴多是肉食性的,以昆蟲、蝸牛等軟體動物為食;還有一些是雜食性的,除了吃果實和鮮花外,有時也會吃蝸牛;而一些體型較大性情溫順的大蜥蜴則是純粹的「素食主義者」。
蜥蜴有很多的天敵。蜘蛛、蠍子、蛇、鳥和哺乳動物全都獵食蜥蜴。北美大毒蜥和墨西哥毒蜥以毒自衛,其它蜥蜴遇到天敵攻擊時,主要依賴特別的防禦或逃避的本領。大多數蜥蜴都有很好的偽裝,遇到危險只需靜伏不動等獵食者離去。變色龍能通過改變體色與背景顏色一致,在獵食者走近時一動不動。也有一些蜥蜴會使獵食者大吃一驚或感到恐懼,從而贏得逃跑的機會。澳大利亞傘蜥會突然張開褶腮,有些蜥蜴會伸展喉部嘶嘶作響,也有的憋氣使自己脹得比獵食者還大或大到無法吞食,還有的甚至伸出有顏色的舌頭!許多蜥蜴有特別的逃生方法,如果被獵食者抓住尾巴,它們便留下扭動不止的斷尾分散獵食者的注意,以便自己抽身逃脫。有些蜥蜴長著尖刺,會刺傷獵食者的嘴;還有些長著滑溜溜的鱗,使獵食者難以抓住。當然,迅速逃跑使敵人無法追到,也不失為一種求生的好方法。
角蜥可謂是防禦方式最古怪的蜥蜴了,它嚇走獵食者的武器竟然是自己的血,它用特殊的肌肉爆裂兩眼內部和周圍的微血管,將血噴射出1米遠以嚇退獵食者。
變色龍是一種非常有名的蜥蜴,它的體色能隨著光線和溫度的改變而變化。光線強、溫度高的地方,變色龍會變成綠色,光線暗、溫度低的地方,變色龍則是褐色的。變色龍甚至會因心情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體色。變色龍的另一個非常有趣的特徵是它的兩隻眼睛能分別轉動,各看各的,這使它能迅速發現獵物。
壁虎的腳趾是它非常重要的攀附器官。壁虎的腳趾上有一條條深溝,就像是一個個「吸盤」。當壁虎平按在玻璃上時,腳趾與玻璃間的空氣排出,就吸附在玻璃上了。壁虎的腳趾上還長著細密的纖毛,每根纖毛上還有上百個小突起,這些纖毛和突起能增大腳趾與玻璃之間的摩擦力,使壁虎在玻璃上也能行走自如。
4、蛇
蛇類,尤其是毒蛇,是令所有人恐懼的爬行動物。它們沒有四肢,但爬行的速度卻很快。細長的身體布滿鱗片,蛇頭有稜有角,頭上的眼睛閃著陰森可怕的光。蛇的口能張的很大,比自己頭還大的食物也能一口吞下。
蛇全部都是肉食性的,以鳥、蜥蜴、鼠及哺乳動物為食,有些蛇還捕殺同類,海蛇則以魚為食。
蛇的耳朵已經退化,聽覺非常差,它的視覺也很差,只能看見近處的東西。那麼蛇怎樣能知道附近有沒有獵物呢?蛇能靠皮膚感覺來自地面或空氣中極細微的振動,它用全身的皮膚代替了耳朵。
蛇的嗅覺非常發達,與其它動物不同,蛇的嗅覺接收器官使舌頭,而不是鼻。蛇經常將舌頭伸出來不停的晃動。蛇的舌頭有兩根分叉,能吸收空氣中微小的氣味粒子,分辨出不同的氣味。
蛇的眼睛已經退化,它能在夜間捕捉到田鼠,靠的是它眼睛與鼻孔間的頰窩。頰窩就像蛇的紅外線接收器,可以根據接收到的溫度高低得知獵物得位置。科學家們根據蛇頰窩得功能,發明了一種紅外線自動跟蹤裝置,攜帶這種裝置得炮彈被發射後,能自動跟蹤目標,將其摧毀。
毒蛇的牙與頭部的毒腺相連,毒蛇捕食時,毒液順著毒牙流出來,將獵物麻痹。毒牙有兩種,一種是溝牙,牙上有一條通往毒液的溝;另一種是管牙,牙體細長如針,中間有一條管,管內是空的,與毒腺相通。毒液也分為兩種,以不同的方式對獵物產生影響。一種是神經中毒,另一種是血液中毒。
並不是所有的蛇都只生活在陸地上,還有一些生活在水裡,把它們稱之為游蛇。游蛇大多是無毒的,但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蛇卻全具有毒性,它們的肺部體積很大,一次能吸很多空氣儲存起來。生活在湖沼中的海蛇,在追捕魚類的時候,能一直將魚追到河口。
回答者:3000wjh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3-29 19:25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約距離今天有2億到7千萬年的時候,我們的地球上生活著一個龐大的家族,它們統治著海洋、陸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動物都無法和它們對抗,它們是名符其實的霸主,這就是恐龍。
在那個時候,地球的氣候溫暖濕潤,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裡居住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所以,不論是吃植物還是吃動物的恐龍,都有享受不盡的美食。因為有了這么好的環境,恐龍們一般都長得巨大無比。據推測,最大的恐龍有30米長,體重達40到50噸,就是用現在最大的公共汽車也拉不動它們呢。當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龍,像細齶龍全長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們見到的雞差不多。
可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家族,卻突然很快地從地球上消失了。消失的時間是在科學家們稱為「白堊紀」的結束期。恐龍為什麼會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凈,這是一個科學之謎,很多年以來人們紛紛猜測,但一直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所幸的是有些死去的恐龍並沒有完全消失,它們的骨胳變成了化石被大自然保留了下來,使我們今天知道過去有這樣一些動物存在,並且根據這些骨胳推測描繪出了它們的樣子。如果你對恐龍感興趣,也不妨試試,看能不能解開這個千古之謎。
對恐龍的研究是很有意義的,它不僅能幫我們認識地球生物進化的過程,還可以使我們了解地球氣候的變遷、地質活動的狀況、我們人類自己與環境的關系等等,甚至還涉及宇宙天體的方方面面呢。
恐龍的種類很多,科學家們根據它們骨胳化石的形狀,把它們分成兩大類,一類叫做鳥龍類,一類叫做蜥龍類。根據它們的牙齒化石,還可以推斷出是食肉類還是食草類。這只是大概的分類,根據恐龍骨胳化石的復原情況,我們發現,其實恐龍不僅種類很多,它們的形狀更是無奇不有。這些恐龍有在天上飛的,有在水裡游的,有在陸上爬的。下面我們就來大概認識一下它們吧。
翼手龍生活在白堊紀,它們的骨胳在歐洲被發現。翼手龍並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過22厘米左右。但是風神翼龍的翅膀卻長達12米,像公共汽車那麼大。美國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種翼龍,它的翅膀長達15米以上,如果我們今天能看到它,說不定會以為是飛機在天上飛呢。很多會飛的鳥龍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們好像用一雙手撐起巨大的翅膀,於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們的一大特點。有人認為,後來的鳥類就是由它們演化來的。
體形巨大的翼龍是怎麼飛上天的?對此,科學家們有不同的認識。一些人認為,那些巨大的翼龍根本就不會飛,它們不能像鳥兒一樣振動自己的翅膀,但是它們可以先爬到高處,迎風張開巨大的雙翼,這樣就可以藉助上升氣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認為,翼龍翅膀上的膜非常堅硬,而且翅膀的外側有像框架一樣的筋骨相連,所以它們能像鳥兒一樣扇動翅膀。由於它們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動一下就可以獲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飛起來。這兩種觀點究竟哪一個是正確的,目前還沒有結論,也許不久的將來,你就可以破解它呢。
在恐龍統治陸地的時候,海洋也同樣被一些巨大的爬行動物佔領著。它們與陸地上的恐龍和空中的翼龍是近親,也用肺呼吸空氣,一般也產卵。它們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長著鋒利的牙齒,為的是捕食其他魚類。這些爬行動物多多少少長得有些像今天的魚類,有人就認為它們是魚變的,也有人認為今天的魚是它們變的。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種類,像我們今天有的鰻、龜、蛇、鱷等等,過去也都有相似的種類。如鰻龍,如蛇頸龍等等。薄板龍是最長的蛇頸龍,全長可達15米。它的脖子大約為軀乾的兩倍。
鰻龍是蛇頸龍的一種,在日本發現過它們的化石,經測量,它們的身長約7、8米。而且它們有鋒利的牙齒。
科學家們在發掘原角龍巢穴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了一具小型恐龍化石。它跑到原角龍的巢里去做什麼?經過研究,原來它是一個專門偷吃恐龍蛋的小壞蛋。它的嘴裡沒有牙齒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來刺破並吸取蛋汁用的工具。
陸地上的恐龍是我們最熟悉的了,這也許是因為它們的骨胳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來的緣故。現在發現的這類恐龍很多,有獸龍類,如異齒龍;劍龍類,如劍龍;甲龍類,如森林龍;角龍類,如三角龍;雷龍類,如雷龍等等。
異特龍是是一種兇猛可怕的食肉恐龍,它的一張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頭小豬。它的牙齒全都向里彎曲,獵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來。
原角龍生蛋時往往是幾只雌龍共用一個窩,大家輪流一圈一圈地產蛋。看來它們很講團結呢。
三角龍是角龍的一種。它的鼻子上有一隻角,像犀牛,眼睛上有兩只角,又像牛。這三隻角都有1米長,是它們打架的有力武器。
櫛龍的頭上長著一個引人注目的管子,里邊有細細的通道。空氣經過時就會發出低沉的聲音,可以用來嚇跑敵人。也有人認為,那是它們在潛水時用來通氣用的,究竟是做什麼用的,目前還沒有定論。
這是甲龍的一種,它們的皮膚非常堅硬,像鎧甲一般。身上和尾部長著骨刺,像狼牙棒一樣,誰也不敢碰它們。
雷龍是恐龍中最大的一種,有的身長達30米以上,有6層樓那麼高。它們都是食草或樹葉的動物。我們在博物館見到的一些恐龍化石,大多就是這種恐龍。
大約在2億多年前,地質史上開始進入中生代,這個時候,地球上出現了恐龍。在以後的1億多年裡,恐龍的家族越來越龐大。後來它們好像在一天之內突然消失得乾乾凈凈,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謎。經過科學家們不懈的探索,我們才漸漸對恐龍有了一些認識,原來恐龍雖然又大又笨又可怕,其實它們的故事還是挺有趣的呢。
慈母龍的故事:以前人們一直認為恐龍和今天的爬行動物一樣,都是一生下蛋就走開,根本不管它們的孩子會怎麼樣。後來,科學家們發現一些幼小恐龍化石的牙齒有明顯的磨損痕跡,這表明它已經開始吃東西了。但是這些幼龍的四肢卻還沒有發育完全,顯然還未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爬行。這似乎可以說幼龍是在巢中由父母來養育的。另外,分析恐龍足跡化石表明,它們常列隊外出,大恐龍在兩側,小恐龍在隊列中間,如同今天我們看到的象群。於是科學家給這種恐龍起了一個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龍。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僅憑這些證據,並不能證明恐龍是有目的志養育自己的後代。因為現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動物都沒有表現出這樣的愛心。鱷魚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過就是用嘴巴含起剛出殼的小鱷魚,把它們帶到水邊,就算完成任務了,至於小鱷魚會不會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慈母龍每次能生25個蛋,這25隻小恐龍每天要吃掉幾百斤鮮嫩的植物,慈母龍需要不辭勞苦地到處尋找食物。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它們是無愧於慈母龍這個稱號的。
人們剛發現劍龍的時候就注意到它們背上長著許多骨板。最初,科學家們估計這些骨板是像護蓋一樣平鋪在恐龍身上。後來,經過仔細的考察,最終確定骨板是豎立的。這些骨板裡面充滿空隙,表面還有很多溝槽,這些空隙和溝槽裡布滿了血液。當氣溫降低時,劍龍就會張開骨板,吸收陽光的熱量,氣溫升高時,又會將骨板轉一下,利用涼風散熱。劍龍的頭小得很,腦子只有核桃大小,與它龐大的身軀極不相稱,科學家們由此認定,劍龍一定很笨。
在恐龍家族中,個子最大的要屬梁龍了。它們又高又長,簡直就像一幢樓房。按說身軀如此龐大的梁龍,體重也應該不輕,可實際上它們只有10多噸重,那些比它們個頭小許多的恐龍倒往往比它們重上好幾倍。原來,梁龍的骨頭非常特殊,不但骨頭里邊是空心的,而且還很輕。因此,梁龍這樣的龐然大物就不會被自己巨大的身軀壓垮了。
在加拿大的雷德迪爾河沿岸,曾經生活著很多恐龍,其中有一種叫阿爾伯特龍。這種恐龍和霸王龍屬於同一個家族。與一般恐龍相比,它們的身軀要小一些,但它們卻更令其他動物害怕。因為它們奔跑的速度極快,據估計,短距離內可達時速30多公里。阿爾伯特龍的可怕之處還在於它的嘴巴特別大,里邊排滿了尖利的牙齒,能咬穿堅硬的骨頭,更不用說其他恐龍的厚皮了。另外它們的前爪像老鷹一樣非常尖銳,任何動物被它抓住都難以逃脫惡運。
1993年,科學家在我國河南西部的西峽縣發現了大批恐龍蛋。在這以前,人類總共才發現了500多枚恐龍蛋化石,而這次西峽出土的的恐龍蛋多達5000多枚,沒有出土的估計還有上萬枚。一時間,世界都為之震驚。但是,為什麼那麼多恐龍都跑到西峽來生蛋呢?科學家們推測,恐龍喜歡在水邊、向陽、地勢較高的地方下蛋。西峽恰恰就符合了這些條件。古地質時代的西峽是一個盆地,湖泊沼澤很多,氣候溫暖濕潤,適合恐龍生存。
過去,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像所有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或變溫動物,但是隨著化石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首先,他們認為有些恐龍行動極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樣在地上爬行,而是靠兩條後腿在地面上跑動,其速度可達每小時20至90多公里。這就需要有強壯的心臟並且維持較高的新陳代謝,這些顯然冷血動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龍的食量都相當大,據推測,一頭30噸重的蜥龍類恐龍,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噸食物,只有溫血動物才需要這么多的能量。從食肉恐龍遠遠於少於食草恐龍來看,這一點也是合理的。另外,還有一些身體較小的恐龍,它們身上很可能覆蓋著一層羽毛或毛發,這也是為了防止體溫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龍是溫血動物。溫血恐龍的說法一提出,就受到強烈抨擊,但倒底結論如何,目前還難下定論。
在我們的地球上,曾經有很多生物種類出現後又消失了,這是一個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階段。但是像恐龍這樣一個龐大的占統治地位的家族,為什麼會突然之間就從地球上消失了,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種種猜測。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恐龍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統統死去,科學家們對此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說是地球在那個時候發生了地質上的造山運動,因為平地上長出許多高山來,沼澤便減少了,氣候也變得不那麼濕潤溫暖了。恐龍的呼吸器官不能適應乾冷乾熱的空氣,而且一到冬天,恐龍的食物也沒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絕路。有的說是超新星爆發引起地球氣候發生強烈變化,溫度驟然升高後又降得很低的緣故。還有的說是恐龍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龍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證據是那個時候開始出現了有花植物。還有人別出心裁地說,是因為恐龍這種巨大的動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斷放屁,向空中釋放大量的甲烷氣體。由於它們數量太多,生存時間又長,所以破壞了地球的臭氧層造成毀滅性氣候。甚至還有人說是外星人跑到地球來獵取的結果,因為它們覺得恐龍肉特別好吃。證據是他們在北極發現的恐龍骨胳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跡。總之,真可謂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系起來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相當於直徑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這么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的時間,終於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間。現在,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科學家們開始為我們描繪6500萬年前那壯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龍們還在地球樂園中無憂無慮地盡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顆直徑10公里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那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在海底撞出一個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氣化,蒸氣向高空噴射達數萬米,隨即掀起的海嘯高達5公里,並以極快的速度擴散,沖天大水橫掃著陸地上的一切,洶涌的巨浪席捲地球表面後會合於撞擊點的背面一端,在那裡巨大的海水力量引發了德干高原強烈的火山噴發,同時使地球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
那是一場多麼可怕的災難啊。隕石撞擊地球產生了鋪天蓋地灰塵,極地雪融化,植物毀滅了,火山灰也充滿天空。一時間暗無天日,氣溫驟降,大雨滂沱,山洪暴發,泥石流將恐龍捲走並埋葬起來。在以後的數月乃至數年裡,天空依然塵煙翻滾,烏雲密布,地球因終年不見陽光而進入低溫中,蒼茫大地一時間沉寂無聲。生物史上的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不論以上的事情是否真的發生過,恐龍的全部滅絕都將是一個奇特的事情。好在我們現在獲得了一些珍貴的恐龍化石,使科學家們的研究工作能夠進行。我們希望不久的將來,這個謎一定會解開。同時我們應該知道,任何一種生物都要經歷產生、繁榮、滅亡的過程。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並不會因為那一物種龐大強盛而改變。恐龍滅絕了,隨後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更多的更高級的生物世界把地球裝點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