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本前言 » 劉氏宗譜前言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劉氏宗譜前言

發布時間: 2021-03-28 16:01:03

① 劉姓族譜

劉姓家譜
劉姓家譜介紹
先秦時期,劉姓是個小姓,特別是源出自堯帝後裔的漢家劉氏,在先秦時期更是默默無聞的家族。這個家族在當時有無族譜,就不得而知了。但作為劉姓大家族成員之一的姬姓劉氏,因為建立了劉子國,被封為公爵,是當時的王侯貴族之一,因而當時必定有由劉子國自己的史官或周王朝的史官編修的劉氏世系譜。因此,我們認為,劉姓的譜牒,最晚在周代就有了。
公元前3世紀末,劉邦建立漢朝後,源出堯帝後裔的祁姓劉氏一躍而成為中華國姓。公元前200年,也就漢高祖劉邦七年,漢朝廷開始設立九卿一級的機構「宗正府」。 宗正府的首腦「宗正」一官,必須由劉姓皇族成員擔任,與其他外姓無緣。宗正的職責,就是專門負責皇族事務,包括記錄皇室世系、編修皇家玉牒、每年修一次《諸王世譜》。
祁姓劉氏家族的譜牒正式開始編纂,是現在可知的祁姓漢家劉氏的最早修譜歷史了。
終兩漢時期四百多年,劉姓的譜牒應該是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譜牒。凡是皇族成員,都統一由國家登記在冊,其傳遞世系,昭穆親疏,自然都一目瞭然。
東漢末年,天下易幟。劉姓的譜牒大都毀於戰火,藏於宮中的玉牒不知去向,
兩晉南北朝時期,是劉姓開始私家修譜時期。由於當時的風氣重視門第和出身,因而像當時的各大士族一樣,當年的劉氏世家大姓,往往都修有自己的族譜。
見諸於文獻記載的最早的劉姓族譜,是河南南陽《劉氏譜》,當年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也曾引用。現存最早的劉姓譜牒文獻,是相傳撰寫於南朝大梁普通三年(520年)的一編《劉氏族譜序》。
隋唐時期,是中國譜學大發展的時期,也是劉姓私家修譜的第一個高潮時期。唐代的劉姓譜牒,見於文獻記載的有5種:劉知幾的《劉氏家乘》(一作《劉氏家史》)15卷、《劉氏譜考》3卷、《劉晏家譜》1卷、《劉沆家譜》、《劉輿家譜》1卷,都見載於《新唐書·藝文志》。而實際上,當時的劉姓族譜,要遠比這多得多。歐陽修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有關劉氏九大房的世系,就是在參考了唐代劉氏族譜的基礎上編成的。
宋元時期,劉姓修譜的現象更加普遍,源出匈奴的河南劉氏劉溫叟家族,就有完整的族譜,記述了該家族自隋代到宋初五百多年的家族歷史和世系傳遞。
宋代著名學者屏山先生劉子翠所在的福建五忠劉氏家族,就曾派人前往發源地京兆訪尋舊譜,編修新的《麻沙劉氏族譜》。但是,見於記載的宋元時期劉姓族譜僅劉復禮的《劉氏大宗血脈譜》1卷。傳世的宋元劉姓族譜則在國內暫時還沒有發現,但宋元時人為劉姓族譜所作的譜序,則傳世的很多。
明清時期是中國劉姓修譜的高潮時期。現在存世的最早族譜,就是明朝時的刻本,但數量不多。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中國大陸地區已知的明本劉姓族譜僅有8部,其中最早的是明正德年間的《山陰劉氏宗譜》,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原北京圖書館)。
現在存世最多的劉姓族譜,是清代和民國時期刻印的,其中又以民國時期修纂的為主。這是因為民國時期離現在只有幾十年,保存較易的緣故。大凡官宦之家、富貴之家,甚至就是普通百姓劉氏,在明清和民國時期都有修譜之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基本上都停止了修譜,不過在個別地方也有續譜之舉,如江蘇豐縣劉邦故鄉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續譜活動。而海外和中國港澳台地區劉姓的修譜活動則一直沒有中斷。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推進,中國大陸地區修譜、續譜的現象又悄然興起,並出現了大規模跨宗派、跨地區聯合修譜的現象。這無疑是國泰民安、國富民強之後才會有的喜人現象。 新的族譜,雖然是在舊族譜的基礎上續修的,但大都增加了反映新時代、新風氣的新內容。當然,這些新族譜因為是民間自發編修的,其內容質量都參差不齊。就筆者所知,現代新族譜中,就內容豐富、體例嚴謹、考證精良、印製精美等方面而言,較優秀的有雲南《彭城春秋》、江蘇《雎邑沛郡劉氏宗譜》和江西的《中華劉氏通譜》、湖南的《劉氏文史》等數種。
-------------------------------------------------------
劉姓字輩
京口劉氏從劉子羽的第28代孫開始,使用的名排派和字行派:
名排派:世嘉國泉榮,炳增錫永盛。純良正善學,本立恆常生。
字行派:慷慨丈夫志,生當忠孝門。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
鳳崗劉氏20字的字派:
一守敬日,公季漢中,德士伯卿,夫唯汝淑,宗孟仲初。
南宋時,又由著名學者朱熹贈了一個16字的續派(「員」字為第21世):
員世希哲,爾謙則良,克敦孝友,景用必昌。
明朝末年,劉淮春續訂了一個16字的字派(「文」字為37世):
文行忠信,大道孔彰。家修廷獻,長發其祥。
華容劉氏六十餘字字派:
宗隆寶皋。文用安天元,光必行仁大。
祖如世可希,好學師允在。惟子守承應,克紹迪友懷。
啟佑宜以德,秉國重斯才。運器資道量,煦類悅群來。斂修清節懋,豐施樂利偕。
湖南寧鄉南塘劉氏32字派語:
起序端方,紹允維臧。麟勛渠翰,際運隆昌。
枝榮本固,家慶綿長。世守耕讀,輝耀先芳。
劉少奇家族字派:
起序端方,紹允維臧。麟勛渠翰,際運隆昌。
枝榮本固,家慶綿長。世守耕讀,輝耀先芳。
劉開七公派下《劉氏通譜》公議派文(江西、湖南兩省劉開七公後裔民國時期合修通譜時所訂立的字派) :
巨族同修譜,光前裕後清。存仁多發富,積善自成名。
添福承宗祖,迎祥列彥英。詩書宏世澤,禮樂振家聲。
美事全忠孝,良謨尚讀耕。相傳千萬代,永遠紹彭城。

② 湖南劉氏源流史的前 言

水有源,木有根。水木尚有根源,豈可人不敬宗念祖?自古國有史、府有志、家有譜,編史修譜乃國家富強,民族興旺,家族昌盛之舉。時值盛世,國倡和諧,乃承先啟後之時。奉先思孝,存史睦族,乃劉氏優良傳統。值第五次湖南劉氏聯誼大會開幕之日,《湖南劉氏源流史》正式出版發行。該書的出版,將對國家起到存史資治、教化後人的作用,同時也是湖湘480萬劉姓族人值得慶賀的一件喜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她」將把湖南劉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把湖南劉氏文化不斷推向前進。
劉氏文化源遠流長,據《左傳》、《史記·夏本綱》、《漢書·地理志》、《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漢書·高帝記》、《元和郡縣圖志》、《周禮》等史書和《劉氏族譜》記載:上古時期堯帝九子源明為劉姓第1世(以封地為姓)「開創始祖」;夏朝丞相「御龍氏」劉累系劉姓第18世「建姓始祖」;漢高祖劉邦系劉姓第75世「國姓始祖」。自源明公開始,歷時4000餘年,已傳180餘代。自西漢開始,劉姓共有帝王66人、起義領袖12人、國家主席1人,執政時間有700餘年之久。
湖南劉氏,自公元前158年就設立了「劉氏長沙國」,西漢景帝劉啟之子劉發首任長沙王,謚為定王(現保存有「定王台」),共傳7代8王,歷時164年。漢晉之世,長沙劉姓為中華劉姓一大郡望。劉氏遷湘,濫殤於西漢,雛形於北宋,高潮於洪武,餘波於清初。其間,歷經了「奉編入楚」及「江西填湖廣」的兩次大移民。2008年3月31日,湖南省公民信息管理局在《瀟湘晨報》公布,湖南現有劉姓人口4799256人,佔全省人口的7.05%,劉姓為湖南省第二大姓。劉姓人口作為湖南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人才輩出、文人志士甚多,為湖南的發展進步、經濟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西漢劉氏長沙國王劉發,為拓展湖南的疆土建功立業,今天湖南的地大物博應歸功於我劉氏先祖。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力促國民經濟發展,才有今天的繁榮富強。為了溯古追源,發掘劉氏歷史,弘揚湖湘文化,在湖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湖南劉氏源流史編輯部,編修出版這部史無前例的《湖南劉氏源流史》。
《湖南劉氏源流史》共分三大篇:劉姓源流篇,劉姓文化篇和湖南劉姓源流篇。第一篇記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劉氏的源流、遷徙和分布狀況。第二篇記述了劉氏的族訓家規、詔書序跋、名人頌評、旅遊開發等。第三篇記述了湖南劉氏的歷代祖綱源流,遷湘始祖概況及全省各市州、縣(市)、區劉氏族人的遷徙分布狀況及各大支脈的源流世系圖。
該書自1998開始收集資料,2008年開始撰寫初稿,六易其稿至2010秋始成,前後歷時13年。在廣征博採資料的過程中,中國文史館、上海圖書館、湖南圖書館、湖南方誌館、少奇紀念館、何光岳藏書樓、世界劉氏宗親網、中華劉氏宗親網,及湖南500餘位劉氏宗親,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在編修過程中,何光岳著《中華姓氏源流史》,杜耘亞主編的《劉累族氏與魯山歷史文化》,湖南圖書館編著的《湖南氏族源流》,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纂的《湖南省志·人物誌》,湖南各地劉氏宗親提供的2000餘部《劉氏族譜》、《劉氏大同宗譜》、《劉氏皇譜》及800餘本《劉氏(家)行譜》等著作、書刊,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又給部分《劉氏族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供了論證的依據。謹此對這些研究、編修作者和提供資料的同志一並致謝。
我劉氏族史上溯伊祁之始,下逮繼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禮,序長幼以尚齒,列祖像以尚思。君親一理,忠孝一道。忘之者謂之逆,遺之者謂之棄,慢之者謂之褻。為人臣當鞠躬盡瘁,為人子當慎終追遠。編著《湖南劉氏源流史》,是著述之大業,舉族之盛事。本書依據詳今略古,尊重史實的原則,基本做到了理清世系、考證源流,研究人物、教化後人。但由於湖南歷史上戰爭與自然災害等原因,人口四處遷徙;加之又遇「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破壞,資料殘缺不全。編修人員雖作了很大努力,錯漏之處仍在所難免,懇請各位領導、行家、讀者及湖南劉氏宗親批評、賜教,以便在續修時修改補充

③ 河北劉氏家譜

河北劉氏家譜來源有二。其一祁姓,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帝堯初封於陶地,又封於唐地,故又稱陶唐氏。其二姬姓,為周太王的後裔。

1、遼寧北鎮滿族一支

汝、應、學、養、名、顯、文、登、清、時、懋、樹、維、國、興、宗。

遼寧北鎮滿族劉氏:1941年劉恩銓、劉名仁等重修北鎮《劉氏宗譜》記載,這支劉氏宗族本是漢族,原籍山東登州府棲霞縣俗名山後大戶劉家。

2、福建南平一支

國、泰、玉、明、初、孔、白、夢,正、宗、德、儀,永、春、啟、元、士、英、子、寧、林、考、岳、恩、生、秉、禮、義,仕、名、朝、庭、克、米、爾、祖,萬、世、永、盛。

形成於明朝初,以劉敏為開基始祖。該族以「孝悌堂」為堂號。

(3)劉氏宗譜前言擴展閱讀

劉姓最初發源於今河北唐縣,而始姓劉氏卻在今陝西省境內。祁姓劉氏傳至戰國時,有人在魏國任大夫,遷至大梁(今河南開封),有子劉清,輾轉遷移到今江蘇豐、沛之地。

劉清生劉仁,號豐公,劉仁生劉煓,字執嘉。煓生四子:伯、仲、邦、交。第三子劉邦,即漢高祖。建西漢後,分封同姓於各地,其後支派繁衍,於是形成了全國一大姓氏。

④ 家族劉氏宗譜

劉姓續派之宗譜
------------襄陽市牛首鎮劉官沖
二00一年間,劉顯貴、劉顯昌、劉顯江、劉顯斌於襄陽市樊城區牛首鎮劉官沖村一組探覓先輩於一九二一年(辛酉年)續立劉氏宗譜四十派之石碑,碑之所雲:
明 顯 定 高 揚 邦 家 必 洪 昌
有 能 修 祖 德 中 正 世 澤 長
毓 景 開 道 泰 安 然 樂 文 章
繼 述 周 治 體 遠 培 萬 年 芳
酌碑三載,考證據實。有履約於前譜「……庭、自、天(富)、月(貴)、明」之劉姓者,請據此譜繁衍生息,分論輩份大小。
本族劉姓者,應借集會、聚宴、串親、巡遊之機,有義務復印該譜接力傳遞,加大覆蓋面積,使本族劉姓者皆知。

劉顯昌 劉顯江 劉顯斌
公元二00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⑤ 我家住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 想找一份劉氏家族族譜序言

兄弟,你下去問問,漢武大帝吧!他應該知道,你去了下邊,就知道了。

⑥ 劉氏字輩譜

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八。
尋根溯源
1、據《元和姓纂》、《新唐書》等資料所載,出自祁姓堯帝之後。以字名為氏。
2、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所載,出自姬姓周太王古公

⑦ 劉氏家譜字輩

1、遼寧北鎮滿族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汝、應、學、養,名、顯、文、登,清、時、懋、樹,維、國、興、宗。……
2、福建南平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國、泰、玉、明,初、孔、白、夢,正、宗、德、儀,永、春,啟、元,士、英、子、寧,林、考、岳、恩,生、秉、禮、義,仕、名、朝、庭,克、米、爾、祖,萬、世、永、盛。……
3、江蘇劉樓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敦、本、思、敬,紹、廷、克、光。榮、培、希、守,世、澤、延、長。……
4、吉安縣富田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儒、德、君、明、世、家、道、永、昌。……
5、吉安文陂竹山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佑、重、叔、賢、甫、師、元、承、子、嘉、迪、曰、春、龍、堯、克。……
6、吉安文陂鏡湖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佑、重、叔、賢、甫、師、元、承、子、嘉、承、志、汝、愈、光。……
7、泰和高壠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永、宗、用、促、彥、希、寬、奇、見、先、誠、有、望、積、德、在、宗、賢、訓、迪、惟、崇。……
8、贛州章水水西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武、昌、翊、朝、積、興、應、廣、天、開、大、運、啟、定、吉、祥、孚、嘉、允。……
9、江西永豐沙溪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厚、松、柏、樟、竹、彌、致、高、難、度、僶、巨、景、文、庭、仕、冠、聖、得、人、德、各、慶、好、施、感、受、發、添、興。……
10、廣東紫金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烏、郎、法、璉、應、開、紀、象、崇、永、朝、開、紀、昌、文、字、子、傳、兆、志。……
11、山東滕州古滕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守、真、希、書,近、儒、臨、端,崇、正、顯、微,世、毓、慶、觀。……
12、山東單縣遷曹縣劉寨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聞、漢、良、彥、靜,源、兆、本、玉、泥;榮、升、俊、道、崇,世、傳、憲、效、錫;建、守、克、永、志,作、君、廣、宗、起;同、貴、相、進、敏,培、恭、信、儉、義。……
13、沛縣朱王莊藜照堂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昭、鴻、運,慶、履、祥。遵、祖、訓,延、緒、長,建、家、政,詩、書、良。為、忠、厚,冠、漢、鄉。……
14、江蘇睢寧永思堂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良、延、榮、保,益、滋、廉、方,篤、厚、肇、隆,英、才、崇、尚,禮、賢、為、本,澤、惠、恆、長。……
15、睢寧城東湯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允、守、振、清,恩、慶、光、榮。邦、靖、德、正,朝、永、昌、明。樹、義、延、培,庭、良、紹、興。志、遠、宏、偉,繼、賢、盛、隆。……
16、睢寧凌城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其、業、宜、廣,維、士、則、良。本、仁、祖、義,喜、爾、壽、縣。……
17、睢寧王集林廟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金、華、開、啟,福、慶、勛、宣,忠、楨、崇、祥,百、世、其、昌,貴、坤、獻、錦,新、建、久、遠,學、奎、武、揚,宇、元、安、長。……
18、江蘇徐州銅山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永、保、宗、祖、訓,勤、忍、剛、正、宏,傳、家、維、孝、友,為、善、本、忠、行。……
19、江蘇鹽城新興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世、守、其、德,義、孝、承、先;人、如、達、立,家、必、興、賢;弘、揚、廉、潔,榮、耀、超、前;書、海、恆、慧,昌、盛、萬、年。……
20、吉安樟汲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廷、茂、以、文、彥、永、迪、梅、理、日、佐、乾、子、學、祥、瑞、愈、昌、德、配、孔、孟、建、賢、良、允。……
21、吉安值夏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子、伯、汭、萬、文、武、成、周、紹、繼、祖、謀、猷、明、理、心、常、泰、存、仁、福、厥。……
22、吉安新圩黃塘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仲、鞠、午、參、十、甲、宏、如、文、孟、孔、喬、存、榮、念、齊、堯、方。……
23、吉安新圩鄉城山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仲、珪、亨、伯、春、仁、德、用、文、高、顯、於、淵、邦、從、遜、紹、可。……
24、吉安大陂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武、昌、翊、朝、劉、明、光、元、亨、利、貞、大、昌、永、隆、吉、祥、孚、嘉、允。……
25、吉水繞源遠慶堂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先、紹、光、璠、元、亨、廷、清、永、盛、仁、義。……
26、吉水五坊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彥、大、浚、應、容、允、元、已、祐、臧、緝、福、扁、棒、朴、宗、日、雲、槐。……
27、泰和江夾洲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曰、明、和、震、可、淑、濟、均、友、存、永、福、叔、廣、崇、京、瑞、應、禎、祥、德、愈、昌、修、齊、道、貌、岸、然、學、建、明、良、安、仁。……
28、泰和樟塘龍陂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子、叔、資、朴、榮、常、舉、一、士、慰、甲、顯、承、光、榮、德。……
29、泰和下坊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元、宗、德、光、明、允、有、年、欽、崇、昌。……
30、泰和苑前東皋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惠、子、兩、魯、宗、文、以、子、珍、彥、琠、孟、敏、元、春、懷、天、大、承。……
31、泰和苑前洲劉村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承、子、均、以、克、仲、叔、廣、志、卿、堯、夢、維、同、達。……
32、泰和錢塘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存、文、禮、仲、惟、元、希、寬、奇、見、國、振、光、望、積、德、在、宗、賢、訓、育、須、從、典。
33、泰和文塘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嘉、如、鴻、文、隆、宰、卿、相、廷、翰、朝、國、恩、榮、欽、詔、授、爵、祿。……
34、江西白石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賓、貫、麾、壁、洞、甫、治、表、煥、坪、欽、源、梁、長、仲、元、效、樹、福、惠、瑞、菊、育、君、峰。……
35、贛州章水水西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武、昌、翊、朝、積、興、應、廣、天、大、運、啟、定、吉、祥、孚、嘉、允。……
36、湖南寧鄉古塘基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基、鉅、潤、蘭、煐,垂、銘、永、樹、熏。培、鍾、源、本、烈,增、錫、汝、模、烝。均、鑒、澤、榮、耀。……
37、湖北監利古柏堂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開、振、宏、緒、茂、義、耀、儒、傳。清、源、啟、先、德,甲、第、永、聯、芳。孝、友、傳、家、遠,詩、書、啟、善、良。安、邦、承、大、道,治、國、煥、文、章。英、賢、定、新、體,齊、國、圖、富、強。政、憲、揚、廉、潔,華、寧、樂、同、康。……
38、湖北咸豐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元、富、貴、崇、子、思、受、永、應、仕、文。先、祖、源、陶、唐,漢、代、輝、宇、光。宗、功、啟、後、繼,大、業、期、爾、揚。樂、維、真、善、美,德、尚、廉、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世、澤、長。修、齊、治、平、本,昌、明、福、壽、康。……
39、湖北利川毛壩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允、光、於、文、德,期、爾、長、世、澤。良、能、方、可、貴,用、賢、以、為、則。先、祖、源、陶、唐,漢、代、輝、宇、光。宗、功、啟、後、繼,大、業、期、爾、揚。樂、維、真、善、美,德、尚、廉、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世、澤、長。修、齊、治、平、本,昌、明、福、壽、康。……
40、湖北利川毛壩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宗、志、洪、思、楚,大、顯、文、養、承。士、伯、庠、開、遠,永、世、萬、代、興。慶、衍、華、簪、遺、澤、長,弘、蒸、燕、翼、仰、名、揚。箕、裘、丕、振、家、聲、盛,奕、禩、雲、礽、姓、字、香。……
41、江西省全南縣(虞南)牌坊下(劉村)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均、景、叟、可、尚,允、紹、庭、劉、大。劉、天、思、嘉、世,永、定、期、昌、隆;盛、國、為、梁、棟,聖、朝、澤、恩、崇。詩、書、傳、奕、冀,恆、泰、慶、奇、逢;志、高、鴻、發、達,才、洪、涵、祚、昶。德、聲、榮、裕、遠,怡、方、添、正、剛;君、子、常、守、禮,儒、士、惟、文、章。哲、克、群、倫、霖,甘、潤、萬、方。……
42、重慶萬縣董家豬羊壩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君、子、澤、長,善、人、祚、永,觀、國、之、光,承、家、有、慶。……
43、萬州董家岩大地坪衛生寨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貞、元、啟、泰,肇、衍、隆、興,繩、其、祖、武,克、光、德、心,存、仁、履、義,永、恭、康、寧,敦、汝、有、於,世、守、一、經。……
44、
……應、俸、朝、元、仕,齊、家、興、廷、繼,一、支、成、文、啟,國、崇、顯、尚、俗;江、漢、珍、東、海,民、人、重、祖、宗,詩、書、傳、世、澤,忠、孝、自、昌、隆;奮、勇、剛、強、智,謙、謹、禮、道、宗,族、和、萬、代、旺,勤、政、征、榮、富。……
45、河南省濮陽華龍區南里商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原派:樹、人、宗、光、顯,培、善、傳、世、長,格、先、子、孝、順,繼、志、自、榮、昌。
現派:樹、人、宗、世、澤,格、先、子、孝、順,繼、志、自、榮、昌。……
46、河南信光山縣十里店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立、世、秉、直、誠,懋、義、敦、仁、斯,為、德、本、傳、家,崇、詩、禮、安、常,守、正、 、廣、福。……
47、河南信陽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鳳、文、顯、樹、玉。……
48、北京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志、國、興、成、業,安、邦、永、賢、明。……
49、河北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泰、道、沛、崇。……
50、江蘇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堂、詩、禮、遵、亭。……
51、廣西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京、太、文、慶、合。……
52、湖南郴州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朝、臣、元、尚、良,尊、先、賢、肇、運,繼、啟、發、昌、明,敦、本、傳、家、順,誠、心。……
53、四川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一世祖,諱,復初,元末明初,由泰安遷到新泰;二世祖諱 士業、明善,於明初遷往南京。……
54、湖南華容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天、國、祖、邦、欽、鴻、廷、永、文、昌、德、世、忠、貞,有、時、顯、著、雲、龍、際、扶、保、王、朝、壽、宇、清。……
55、河北省故城縣小廟鄉劉窪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孟、瑞、世、鳳、文、華、通、順。……
56、山東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佩、振、嘉、生,繼、業、長、洪,士、同。……
57、山東省夏津縣新聖店鎮徐庄村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義、承、先、澤,自、今、維、新,書、庭、有、訓,家、世、長、春。……
58、河北威縣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廣、華、萬、世、昌,安、邦、慶、永、祥,民、心、從、大、道,勤、學、自、成、章。……
59、重慶市璧山縣三合鎮劉家溝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盈、月、朝、天、子,宏、仁、萬、世、芳,光、宗、榮、顯、耀,永、遠、震、乾、坤。……
60、廣傳公第八子巨漣公後裔
……禹、萬、清、國,元、亨、利、貞,祥、延、奕、世,文、章、道、德,光、耀、祖、宗。……
61、廣西賀州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梅臣、聖澄、順才、日、耀、月、光、天、佑。……
62、廣西賀州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家、學、代、昌,守、道、成、仙。……
63、安徽肖縣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夕、光、世、紀。……
64、山東泰州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嚴、新、壽、百、慶。……
65、山東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世、宗、要、士、梁。……
66、
……仁、士、文、明、秀,成、彰、祖、德、馨,興、隆、傳、漢、代,建、立、萬、年、勛。……
67、江西吉安縣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先、德、詩、書、啟、文、章。……
68、山西祁縣來遠鄉張登村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形、太、玉、榮,世、學、登、廷,克、廣、德、新,永、照、大、統。……
69、遼寧鳳城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尚、登、文、起、應,國、美、天、志、慶,玉、鳳、貴、法、德,永、遠、聚、寶、峰。……
70、四川渠縣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正、大、光、明、中、庸、尚、德。……
71、
……貴、汝、期、德、克,宗、光、士、養、鴻;一、應、惟、存、心,永、昌、思、可、保;承、家、延、世、澤,守、道、樂、安、康;忠、孝、輝、青、簡,聲、名、耀、玉、堂。……
72、廣東省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肇姓始祖源明公(或監明,或丹朱);永河,字秉正;濟樂,字天申;歲紀,名西山;正坤,字名山;長歷,字萬年,號東山;德堯,諱乾泰;仁宏,名啟明;廷光,號泰貞;爵南,號長庚;行矩,名景生;復旺,諱德順;茂清,字光萬;孔陽,號景豐;日永,諱元洪;德榮,字仁、洪道;聚義;劉累,字華美;昌益,諱佑,名馗,字雲、號泰宜;信盛,諱歆,字錫命,號日明;詠( ),諱泳,字梅桂,號統;相承,諱淋,字虞、又字峰,號玉拔、萬泰;全福,諱麓,字開瑤,號明啟;美勛,諱洪周,字桓,號丙乾;釗( ),諱申,字乾元,號迪升、文、正;昞寬,諱茂高;文盛,諱道山,字正義;錦遙,諱叨亮,字明亮,號太常;升吉,諱先,字先江,號通材、遠名;瑞明,諱坤,字坤成,號鬻化;先柱,諱案臨(案喜),字茂常,號予昭、東明;源傳,諱智和,名浪,字殷獻,號東山;維宗,諱繪,字賢,號元申;新興,諱元遠,字朋琳,號騰;建( ),諱月清,字觀榜,號虔;寶招,諱文楨,字陳;晨祿,諱符,號明萬;任玉,諱九齡,字景;添楨,諱道總,字秉新,號名山;樹鴻,諱伯億,字栽;登貴,諱篤慶,號萬明;俊通,諱楚陽,字啟兆,號綿;彥武,諱弼,名略,字子熊,號免統;標林,諱勇,字實,號積傳;德朋,諱建平,字夏,號道明;朝良,諱經,字敬典,號鑒發,又號苗;廷聲,諱照燃,字美華,號合光;元振,諱之雄,字福立,號日宋;勝海,諱茂,名芳炳,字林枝,號淋之;杜伯,名平環,字致祿,號伯;隰叔,字良,號闡叔;士雲,諱桓,名維綱,字誠光,號將;士洪,諱倉模,字廣庭,號永明;士蒍,諱榮信,字世郎,又字傅,號太光;士谷,諱封誥,名祿源,字昌允、伯欽,號青山;士會,名星亮,字萬忠、千秋、又,字秀,號柏元;士明,名拱昭,字忠信,號士球;士遠,名報聯,字福;士陽;宗仁,字廣定;大化,字富,號太光;閩鴻,字燮,號士伯;劉晉,字皋,號皋;富仙,諱暢,字璜、美榮,號鞅;貴文,諱鳴甲,字元瑞;劉得,諱松,字摯、銘宗,號接近、桂珍;璋秀,諱榮,號鞅;貴文,諱鳴甲,字元瑞;劉得,諱松,字摯、銘宗,號接近、柱珍;璋秀,諱文先,字丐、忠田,號( )、宏開;金盛,諱柏仲,字青美,號卷、西道;榜炤(榜照),名盛臣,字明、德萬,號盛昌;顯科,諱夢清,名詠立(詠立),字希,號陽、宜明;思瀧,諱喬,字權、盛春,號審量;劉豐,諱恩盛,名清,字燃,號果齋;劉榮,字仁號(仁浩);劉煓,名昂,字執嘉,號顯初、太平;劉邦,字季、季沛;劉恆,字常、戀溪;劉啟,字佩,又字開;劉勝,字元海,號十朗;劉貞,字崇,號正成;劉昂,字廻鳳(回風);劉祿,字紹(昭或詔);劉戀,字實;劉英,字素;劉建,字殷;劉哀華,字慶、慶安,號宮、水文。劉憲,字德廣;劉雄,字德光,一作武成;劉弘,字正光,一作字毅;劉備,字玄德;劉永,字公壽,號延年;劉晨,名樂山,字耀輝;劉乾清,字玉靜;劉文琥(文虎);劉麟(或作劉麟);劉振河;劉雅,名習文(習之),字明,號鴻福;劉瑾升,諱洪舉,名隸鑒,字東,號天詔;劉淳震,名繼明,字孟章,號海揚;劉坤仁,名若宰,字仍,號熿;劉丹,諱子圭,名獻,字德壽;劉虯,名友圭,字文,號靈預;劉之遴,名祓,字時俊,號思貫;劉楨,名子疆,字漢鼎;劉子翼,諱運隆,字福慶;劉可壽,諱官位,字東山;劉尚文,諱宏謀,字世珍;劉學易,諱浙,字賢,(一作字四賢);劉洪,名晉靈,字處智;劉曙道,字伯昂;劉遜,字孟勤,號誠彥、泉陵;劉賄,名奇勛,字樞衡,號用世;劉祥,字圖南,又字祖雲,號子先;劉天錫,字( ),號隆伯;劉沐,字允澄;劉龍圖,字道禮;劉任,字學智;劉若還,字貴鍾;劉參常,字從之(從元);劉源遠;劉詔,名渝,字躍原,號詔伯,謚文簡;劉宗臣(一作劉春田),字世茂,號石波;劉貴盛,字仁湖;劉龍,字景慶,號遠浩;劉開七,字必高,號仁創;劉廣傳,名弁,字清淑。……
73、河北黃滕庄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世、守、中、合,習、北、元、吉;文、明、延、祚,永、存、成、式。
劉老五的孫子劉澤,又從黃驊市畢孟村遷到黃驊市滕庄鄉李官莊村。現將李官莊村劉氏兩位資料提供者的祖先遞世系抄錄如下:
劉五老——劉真行——劉澤——劉祈——劉思睦——劉永良——劉觀——劉九河——劉國發——劉世美——劉瑤——劉文旺——劉清——劉玉麟——劉鳳亭——劉常山。
劉五老——劉真行——劉澤——劉祈——劉思睦——劉南剛——劉邦寵——劉允康——劉養儒——劉鳳翔——劉福恩——劉子榛——劉全立—劉義——劉長安——劉其廉——劉朝宗——劉恩道。……
註:形成於明代,以劉五老為入冀開基始祖和族譜第一世祖,以劉五老之孫劉澤為本支始祖。
據劉常山、劉恩道先生提供,清雍正二十一年劉照鄰主修的河北省黃驊市《劉氏族譜》記載,黃驊滕庄劉氏開基始祖劉五老,原籍山東省萊州府即墨縣金鈀齒劉庄人氏。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靖難之後,劉五老奉詔率領家人子弟北遷,從山東即墨遷到河北省,落籍於河北省滄州府城東60餘華里的滄縣將相鄉(今河北省黃驊市畢孟村)。劉老五的後裔後來世居住在河北,散處於河北滄縣、青縣、保定、通州、寶坻、天津以及外省的哈爾濱、山海關、鹽山、包頭等地。至今,這支劉氏最多的已傳到劉五老的第24代,人口已達萬餘人,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南部地區。劉氏族人從事農、工、商者都有,其中明朝時有劉子延,字體仁,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官任慈溪知縣、工部主事、承德郎。
74、天津大港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天津建市前屬於河北省,因而天津劉氏大多自認為河北劉氏。如天津市大港區劉崗庄劉氏,就是屬於河北滄州聚館劉氏一派。
據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天津敦睦堂《聚館劉氏家譜》記載,聚館劉氏來自山東即墨,該族因有「二十世源分即墨,五百年派沿滄江」的宗聯。聚館劉氏形成明代,以劉洪為該族開基始祖。譜載該支劉氏是唐代著名將領劉巨容的後裔。劉巨容生2子——劉德——劉量。劉量立軍功,任臨河尉,生3子——劉汾——劉回——劉迪。劉迪因功封麻城國公,因此遷居麻城。劉迪聚繞州牧代叔倫之女為妻,生3子——劉亦——劉變——劉信。劉信生14子,其中第九子劉榮勝官任州牧,又生5子——劉義逵——劉義傳——劉義宗——劉義江——劉義榮。劉義榮生子劉仁徹,劉仁徹中進士,官任大理評事,生子——劉大顯。劉大顯,字文丕,贈通議大夫,夫人許氏,生3子——劉省一 ——劉省二 ——劉省三 ——。劉省二,又名劉定,宋中宗皇佑年間高中狀元,官任吏部尚書、朝議大夫,至夫人黃氏,生3子——劉一三 ——劉一二 ——劉一六。劉一六公遷山西晉城,官任直秘閣、朝議大夫賜紫金魚袋,生5子——劉五一 ——劉五二 ——劉五六 ——劉五十一 ——劉五十二。其中,劉五六公又名劉高,字念倫,官任河南中憲大夫,生3子——劉七三——劉七四——劉七八。劉七三官任資政大夫,生3子——劉丁二 ——劉小三 ——劉小六。其中,劉小六,又名劉落,夫人汪氏,生2子——劉伯一 ——劉伯三 ——劉伯三。劉伯三,字淵曜,生子劉三一。劉三一生子劉千四。劉千四在山東莒州做官,後因官留信山東莒州,生子劉萬三。劉萬三,又名劉仕進,字連三,號儒賢,又遷於山東即墨,為即墨劉氏開基始祖。劉萬三生3子——劉洪——劉漢——劉清。其中,劉漢一支留居即墨;劉清後裔居軍糧城。大老劉洪,於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奉旨率領4個兒子和2個侄兒隨駕北遷,落籍於直隸滄州東北鄉聚館,成為聚館劉氏的開基始祖。到今天,聚館劉氏後裔人丁興旺,廣泛分布於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75、洪洞蘇堡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據民國二十一年洪洞《劉氏宗譜》記載,這支洪洞劉氏宗族形成於明朝初年,來源於汝南。明朝初年,劉氏「有老翁同汝南攜三子入茲」,其中長子劉道韻、二子劉懷翁。此後5個半世紀以來,洪洞蘇堡劉氏族大丁繁,枝繁葉茂,而且「自金吾公以詩書科第顯,後先輝映,衣冠蟬聯甲天下」,蔚然而為山西劉氏望族。該族自乾隆時始創修宗譜,此後同治四年、光緒二十三年、二十六年、民國二十一年,均有續修。……
76、山西太原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據《太原文存》卷8《劉氏族譜序》記載,太原劉氏形成於明朝,以劉信為開基始祖。劉信,明成化時人。……
77、山西芮城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形成於明朝初,以劉敏為開基始祖。該族以「孝悌堂」為堂號。至明嘉靖時,有第7世孫劉良臣,始創修芮城《劉氏家傳》,明萬曆時劉良臣的兒子續修。清康熙時,劉敏第十四世孫也即劉良臣的第七世孫劉士錫,再次重修《芮城劉氏家傳》。……
78、山西嶽陽(今古縣)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據清咸豐時手抄本山西嶽陽《劉氏宗譜》記載,該支劉氏家族形成於明初,以劉美天為開基始祖。劉美天在洪武年間定居岳陽縣金堆里石佛疊,傳到第七世時分為四大房,分別居於岳陽縣羅家山、弱柳、凌雲、鄧家山等地。清朝乾隆58年(1793年),四大房始合宗祭祖,創修族譜。現在,這支劉氏家族已傳到開基始祖劉美天的第24代。……
79、山西徐溝太常村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據民國二十六年手抄本《太常村劉氏系圖》記載,該支劉氏形成於明初,開基始祖劉仲禮,明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徐溝太常村。到今天,該支劉氏已傳到始祖劉仲禮的第27代。……
80、山西交城一支劉氏家譜字派(部分)
……據民國末年劉學光編交城《劉氏世譜》記載,這支劉氏家族原籍江南,明朝初年徒居山東省濟南恆台縣等地,清朝光緒十五年以後,才陸續遷入山西省中南部八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有一支又由屯留遷入交城瓦窯村落籍,此後到今仍居於此。這支家族現在已傳到第23左右。據族譜記載,該族歷史上較著名的人物有劉麟,曾任直錄河間府通判;劉泰華,曾任下德騎尉、候遷守備;劉志通,曾任安徽懷遠縣丞;劉得洪,任江西浮梁知縣,補用知府。……
http://www.dhsw.richsp.com/index.php/text/dhsw/1/cn/12426/11.html

⑧ 劉氏家譜(三堂)

劉氏家譜:
12766【江蘇武進】國營劉氏宗譜十卷 (清)劉宏概 劉景輿等增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十冊 日本 美國 12767【江蘇武進】西營劉氏家譜十卷 (清)劉突等修 清咸豐五年(1855)刻本 十二冊 美國 12768【江蘇武進】西營劉氏家譜十二卷 (清)劉堃 劉炳照等重修 清光緒二年(1875)木活字木 科圖 吉林大學 江蘇常州市圖(存卷 1-4、8-12)四川圖 日本 美國 12769【江蘇武進】西嚴劉氏宗譜八卷 (清)劉正松主修 清光緒二年(1876)五忠堂刻本 八冊 美國 12770【江蘇武進】西營劉氏大分老七房支譜二卷 (民國)劉如輝 劉租浚等纂修 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 北圖 江蘇常州市圖 美國 註:譜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劉漢卿。 12771【江蘇武進】西營劉氏二分支譜二卷 (民國)劉煊 劉尚德編纂 民國十一年(1922)鉛印本 中央民院 江蘇常州市圖 註:譜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劉漢卿。 12772【江蘇武進】西營劉氏五福會支譜不分卷 (民國)劉氏五福會修 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 一冊 江蘇蘇州市圖 美國 12773【江蘇】武進西營劉氏家譜八卷 (民國)劉琛 劉善強等修 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 十冊 北圖 歷史所 南開大學 河北大學 吉林大學 南京大學 江蘇常州市圖 蘇州大學 註: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劉漢卿始修, 此為七修。 12774【江蘇武進】升東劉氏宗譜十四卷 (清)劉佑南等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五忠堂刻本 十二冊 美國 12775【江蘇武進】升東劉氏宗譜十六卷 (清)劉敘正 劉正協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十六冊 日本 美國 註:此為八修本。 12776【江蘇武進】升東劉氏宗譜二十卷 (清)劉敘正 劉維晉等九修 清光緒十六年(1890)五忠堂木活字本 二十冊 日本 美國 註:此為九修。 12777【江蘇武進】升東劉氏宗譜二十卷 (民國)劉金寶等修 民國四年(1915)五忠堂刻本 二十冊 江蘇檔(存卷21) 美國 12778【江蘇武進】蓉湖柳盪劉氏宗譜二十卷 (清)劉越甫纂修 清光緒三年(1877)武進劉氏守三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存卷1、2、4-6) 12779【江蘇武進】蓉湖柳盪劉氏宗譜二十二卷 (清)姚安纂修 劉蔭福主修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守三堂活字本 二十八冊 歷史所 註:清雍正十年始修。 12780【江蘇武進】蓉湖柳盪劉氏宗譜三十六卷 民國二十二年(1934)守三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存卷5-8、11-14、24 -27、30、33-36) 12781【江蘇武進】毗陵新安劉氏宗譜二十卷 (清)劉善亨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佩三堂刻本 二十六冊 人民大學 美國 12782【江蘇武進】毗陵劉氏宗譜十二卷 (清)吳治允修 清光緒二年(1876)五忠堂活字本 十四冊 北圖 12783【江蘇武進】毗陵戚墅堰劉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 (清)劉宸等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貽遠堂木活字本 十冊 日本 美國 12784【江蘇武進】毗陵劉氏宗譜十六卷 (清)劉樹屏等修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五忠堂活字本 十六冊 美國 註:此為七修。 12785【江蘇武進】晉陵閘頭劉氏宗譜八卷 (清)劉開林等重修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序九如堂木活字本 八冊 日本 美國 12786【江蘇武進】青山裡劉氏宗譜十八卷首一卷 (民國)劉兆桐續修 民國八年(1919)靜思堂木活字本 十冊 南閉大學 註:始修於清康熙九年。 12787【江蘇武進】劉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劉爾福等纂修 民國十二年(1923)五忠堂活字本 十二冊 歷史所 註:宋靖康元年始修。 12788【江蘇金壇】劉氏宗譜二十四卷首三卷末一卷 (民國)劉封揚等修 民國五年(1916)忠孝堂活字本 二十八冊 人民大學 12789【江蘇無錫】五牧劉氏重修宗譜二十卷 (清)劉文壽等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木活字本 二十冊 日本 美國 12790【江蘇無錫】劉氏宗譜二十四卷 (清)劉錦球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享睦堂活字本 二十七冊 歷史所 註:宋靖康元年(1126)始修。 12791【江蘇無錫】錫山劉氏宗譜十六卷 (清)劉宏福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木活字本 十六冊 日本 美國 12792【江蘇無錫】柳盪劉氏宗譜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劉蔭福等重修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守三堂木活字本 二十 八冊。 日本 美國(缺卷19) 12793【江蘇】無錫鄒祁劉氏宗譜三十卷 (民國)劉裕成主修 民國十年(1921)享睦堂木活字本 三十冊 美國 12794【江蘇江陰】江城花塘合修宗譜四卷 (清)劉錦超等編 清嘉慶十三年(1808)序木活字本 四冊 日本 美國 12795【江蘇江陰】劉氏宗譜二十卷首末各一卷 (清)陳宣鐸纂修 劉敦安主修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樹德堂活字本 二十 二冊 歷史所 註: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劉道祥始修。 12796【江蘇江陰】花塘劉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劉源汝主修 民國十四年(1925)德潤堂木活字本 十二冊 美國 12797【江蘇吳縣】劉氏世譜四卷首末各一卷 (清)劉世祺纂修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 六冊 歷史所 吉林大學 註:此為始修譜。 12798【江蘇】劉氏宗譜二十八卷 (清)劉楚寶 劉玉珂等纂修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五忠堂活字本 二十 八冊 人民大學 12799【浙江】蕭山劉氏宗譜不分卷 (清)劉雲彪 劉鳳丹等重修 清光緒八年(1882)序木活字本 六冊 吉林大學 日本 美國 12800【浙江】蕭山崇化劉氏宗譜八卷 (民國)劉端高 劉邦銓等重修 民國十一年(1922)木活字本 八冊 美國 12801【浙江】餘姚開原劉氏宗譜五篇十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清)劉敝廷等修 清宣統二年(1910)敦睦堂鉛印本 十四冊 歷史所 12802【浙江鄞縣】懸慈劉氏宗譜七卷 (民國)劉祁尹 劉人琮等纂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仁本堂木活字本期 二冊 天一閣 12803【浙江奉兒】北山劉氏宗譜十五卷 (清)戴兆楠修 清嘉慶十一年(1806)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縣文管 註:譜始修於宋代劉仁忠。 12804【浙江奉化】重修文昌劉氏宗譜十五卷首一卷 (清)劉聲揚修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木活活本 浙江奉化縣文管(存卷首、卷10-15) 12805【浙江象山】茅洋劉氏柴溪房譜一卷 民國三十六年(1947)重修鈔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 12806【浙江】永嘉劉氏宗譜四卷 (清)劉登庸纂修 清宣統三年(1911)木刻本 浙江松陽縣聯溪鄉裕溪村 12807【浙江】永嘉劉氏宗譜 民國二十九年(1940)增修本 浙江松陽縣聯溪鄉裕溪村 12808【浙江泰順】劉氏族譜 清光緒四年重修抄本 二冊 浙江泰順縣文博 12809【浙江嘉興】南潯劉氏支譜六卷 (民國)劉錦藻編纂 劉承干補錄 民國南潯劉氏刻藍印樣本配鈔本 復旦大學(存卷1-3、5、6) 12810【浙江嘉興】南潯劉氏支譜不分卷附祠祭題名 冊不分卷 (民國)劉錦藻編纂 劉承干補錄 稿本 復旦大學(殘存世譜、家傳、壽序、祠規、祝 文、祖墓圖記、義庄記、祠墓對聯祭器用具 書錄、義庄議案、祠祭題名冊) 12811【浙江蟈興】山陰鯽氐宗繒不分卷 明正德刻本 北圖 12812【浙江紹興】山陰石城裡劉氏宗譜八卷 (清)劉文章等輯 清咸豐七年(1857)敬愛堂刻本 八冊 文學所 12813【浙江紹興】水澄劉氏宗譜一卷 (明)劉宗周纂修 明崇禎八年(1635) 北圖 浙江圖 天一閣 12814【浙江紹興】水澄劉氏家譜不分卷 (清)劉大申等再續 清乾隆忠樂堂刻本 十三冊 中央民院 浙江圖 日本 美國 12815【浙江紹興】水澄劉氏支譜不分卷 (清)劉瀚重修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序刻本 中央民院 遼寧圖 美國 12816【浙江紹興】木澄劉氏家譜十卷 (明)劉宗周原編 (清)劉大觀等續 清末抄本 七冊 北圖 12817【浙江紹興】水澄劉氏家譜十二帙 (民國)劉應桂 劉錕鼐編輯(五修) 民國二十二年(1933)紹興廣文印書館鉛印本 十二冊 北圖 歷史所 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哈爾濱師大 南開大學 河北大學 浙江圖 杭州大學 12818【浙江諸暨】暨陽西安白浦劉金氏宗譜八卷 (清)劉春標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忠孝堂活字本 八冊 北圖 1z819【浙江諸暨】暨陽安俗劉氏宗譜十卷 (清)劉珏人等纂修 清光緒十九年(1893)敬愛堂刻本 十冊 南開大學 註:始修於康熙甲子,此為七修。 12820【浙江諸暨】暨陽安俗劉氏宗譜十卷 (民國)張希孟撰 民國五年(1916)敬愛堂活字本 十冊 北圖 註:書簽題《研塘金氏宗譜》。 12821【浙江諸暨】暨陽岩螺山劉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 (清)劉茂華等續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繩武堂活字本 十二冊 北圖 註:續同治壬申譜。 12822【浙江諸暨】紫岩螺山劉氏家乘十七卷首一卷 (民國)劉吉成總纂 民國二十五年(1936)繩武堂活字本 十八冊 北圖 12823【浙江諸暨】暨陽浮邱劉氏重修宗譜二十卷 (民國)劉少祀重修 民國二十六年(1937)永言堂活字本 二十冊 吉林大學 12824【浙江諸暨】暨陽劉氏宗譜 (民國)劉氏公修 民國木活字排印本 二十冊 杭州大學 12825【浙江新昌】劉氏宗譜四卷 清咸豐五年(1855)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縣文管 註:初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12826【浙江新昌】天寶劉氏元公支蘭玉集六卷 (清)劉氏族人纂修 清同治六年(1867)活字本 三冊 北圖 註:卷六有毛筆增補,記事至民國三十年。 12827【浙江新昌】劉氏宗譜四卷 (清)劉廷松纂 清光緒十七年(1891)木活字木 浙江新昌縣文管 12828【浙江新昌】劉氏宗譜四卷 (民國)劉林全等纂 民國二十八年(1939)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縣文管 12829【浙江上虞】古虞劉陳世譜十二卷首一卷 (清)陳蕙等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旌義堂刻本 四冊 美國 12830【浙江上虞】古虞劉氏宗譜十四卷首末各一卷 (民國)劉守銘纂修 民國九年(1920)懷賢堂活字本 十三冊 歷史所 浙江圖 註:宋嘉定五年(1212)劉昌宗始修,此為十修。 12831【浙江上虞】古虞義門劉陳世譜十一卷首一卷 (民國)謝馨吾纂修 民國二十七年(1938)旌義堂鉛印本 四冊 歷史所 註:宋嘉定十五年(1222)劉良知始修,此為七修。 12832【浙江】蘭溪椒石劉氏宗譜十一卷 (民國)劉潤釗纂 民國十年(1921)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和平鄉 12833【浙江蘭溪】桃源劉氏宗譜八卷 民國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白沙鄉 12834【浙江蘭溪】劉氏宗譜六卷 民國間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黃店鄉劉家 12835【浙江蘭溪】劉氏宗譜十五卷 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高潮鄉後同沈花里 12836【浙江永康】永祥劉氏宗譜二卷 清嘉慶三年(1798)木活字本 浙江縉雲縣檔 註:劉元祥、劉恩林等首纂於康熙間。 12837【浙江】東陽劉金氏合譜□□卷 (清)盧炳彪纂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續修木活字本 浙江東陽縣巍屏鄉新屋(存七冊) 註:譜始修於宋太平興國二年。 12838【浙江衢州】劉氏宗譜不分卷 (民國)劉啟義修 民國二十年(1931)木活字本 一冊 浙江衢州市文管 註:首修於清雍正八年。 12839【浙江常山】浙常劉氏宗譜不分卷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大橋頭鄉橋坑村廟後 註:始修於宋慶元四年胡憲,此為五修。 12840【浙江常山】昔山劉氏智房譜三卷 清同治九年(1870)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芳村鎮嶺後田村 12841【浙江常山】桂陽劉氏宗譜□□卷 清光緒二年(1876)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東魯鄉西張村(存卷2) 12842【浙江常山】劉氏宗譜□□卷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球川鎮楊家村上窯村(存卷2-5) 12843【浙江常山】遂安劉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徐大炳續修 清光緒十七年(1891)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東案鄉摒塢大嶺背 註:清康熙七年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