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本前言 » 法典分為三部分為引言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法典分為三部分為引言

發布時間: 2021-03-28 06:05:47

引言通常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引言通常包括如下內容:

1、搜集文獻

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科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而論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來龍去脈,吸引讀者對本篇論文產生興趣,對正文起到提綱掣領和引導閱讀興趣的作用。

2、開頭

引言作為論文的開頭,以簡短的篇幅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緣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現實情況,以及相關領域內前人所作的工作和研究的概況,說明本研究與前工作的關系,研究熱點、存在的問題及作者的工作意義,引出本文的主題給讀者以引導。

3、論據

引言也可點明本文的理論依據、實驗基礎和研究方法,簡單闡述其研究內容;三言兩語預示本研究的結果、意義和前景,但不必展開討論。前言在內容上應包括: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立題的理論或實踐依據是什麼?擬創新點?理論與(或)實踐意義是什麼?首先要適當介紹歷史背景和理論根據,前人或他人對本題的研究進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學術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學術觀點。明確地告訴讀者你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語句要簡潔、開門見山。

如果研究的項目是別人從未開展過的,這時創新性是顯而易見的,要說明研究的創新點。但大部分情況下,研究的項目是前人開展過的,這時一定要說明此研究與被研究的不同之處和本質上的區別,而不是單純的重復前人的工作。

4、格式

引言又稱緒論,前言或導論。科技論文主要由緒論、本論(結果和討論)、結論三部分組成。緒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論解決問題。引言是開篇之作,寫引言於前,始能疾書於後,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古代文論中有「鳳頭、豬肚、豹尾」之稱。雖然科技論文不強調文章開頭象鳳頭那樣俊美、精采、引人入勝,但引言是給讀者的第一印象,對全文有提綱挈領作用,不可等閑視之。

拓展資料

引言,寫在書或文章前面類似序言或導言的部分作為書的概述或感想,亦指座談會、討論會、研討會的開場白。也稱前言、序言或概述,經常作為科技論文的開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

論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論文的總體概述,目的是向讀者簡略描述短文內容或相關背景,吸引讀者對本篇論文產生興趣,對正文起到提綱掣領和激發閱讀興趣的作用。在寫前言之前首先應明確幾個基本問題:你想通過本文說明什麼問題,有哪些新的發現,是否有學術價值等?一般讀者讀了前言以後,可清楚地知道作者為什麼選擇該題目進行研究,以及該研究的最新發展狀況。為此,在寫前言以前,要盡可能多地了解相關的內容,收集前人和別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資料,說明本研究設想的合理性。

② 《漢謨拉比法典》前言為什麼要宣揚漢謨拉比受命於神

這樣敘述可以神化漢謨拉比在古巴比倫王國臣民心中的地位,有利於鞏固他的版統治。類似於中國古代皇帝被稱為權「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它是古代君主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而提倡的一種法。即指自己是天命派遣,於凡間管治世人,它是天神在人間的代表,作為人民只可遵從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

(2)法典分為三部分為引言擴展閱讀:

漢謨拉比法典由序言、條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

序言部分,漢謨拉比列舉和頌揚了自己的豐功偉績,自稱是「巴比倫的太陽」,宣揚「君權神授」等思想,並闡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發揚正義於世」「為人民造福」。

正文包括282條法律,涉及現代意義上的民事、刑事、訴訟等領域,意在調解自由民之間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它典型地體現了古東方諸法合體、民刑不分的特點。

結尾部分除繼續對漢謨拉比歌功頌德外,還強調法典原則的不可改變性。

③ 漢莫拉比法典有哪三部分組成

漢謨拉比法典由序言、條文(282條)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內容包括訴訟程序、盜竊處理、軍人份地、租佃、僱傭、商業高利貸、婚姻、繼承、傷害、債務、奴隸等等。法典的基本特點:首先,它明顯地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保護奴隸制的私有制;其次,法典還保存某些習慣法殘余,例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同態復仇原則(第196、200條)和神判習慣(第2、132條)等;再次,從現代意義上說,漢謨拉比法典並未區分公法、私法(民法)和刑法,諸法合一,法律條例既從民法角度也從刑法角度來確定。

④ 《漢謨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和組成部分分別是什麼

漢謨拉比執政的40餘年(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年在位),是古巴比倫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最興盛的時期。他勤懇治國,重視法治,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鞏固國王的地位,他制定了《漢漠拉比法典》,以文字的形式刻於石碑之上,立在一座神廟里。

《漢謨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序言說漢謨拉比受命於神,是「父神之王」,結語則頌揚他的法典「公平」而「正義」,將流芳百世。《法典》內容包括訴訟程序、盜竊、租佃、婚姻、傷害、債務、奴隸等方面,把當時已形成的社會生活中各種關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⑤ 漢謨拉比法典由幾部分組成,規定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您好:
漢謨拉比法典由序言、條文(282條)和結語三部分組成。
內容包括訴訟程序、盜竊處理、軍人份地、租佃、僱傭、商業高利貸、婚姻、繼承、傷害、債務、奴隸等等。

條文分類:

一、關於訴訟審判的規定(1至5條):
其中第二條規定十分有趣,在法庭上,當一方控告另一方犯有某種罪行,然而提不出證據,被告一方也拿不出反駁的證據。這時,法官便會宣布把被告一方扔進幼發拉底河中,如果沉溺了,證明被告一方有罪。沒收其全部家產歸原告一方;假如不被淹死,則證明無罪。那就處死原告一方,同時把原告一方的財產沒收歸被告一方所有。這叫做交河神審判。
二、關於保護私有財產的規定(6至126條):
其中規定盜竊或隱藏他人奴隸的人處以死刑;欠債到期不還的人,責令其妻子和兒子兩人到債主家裡充當奴隸三年,第四年恢復自由。
三、關於婚姻、家庭與財產繼承(127至195條)。
四、關於人身保護和「同態復仇法」(196至214條):
其中規定「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打瞎奴隸的眼睛同打瞎耕牛的眼睛一樣處理,殺死奴隸同殺死耕牛一樣不償命,只賠償經濟損失。建築設計師設計的房屋倒塌,若壓死了屋主,把建築師處死,若壓死的是房主的妻子或兒子,就把建築師的妻子或兒子處死。
五、關於勞動、報酬、工具和責任事故的追究(215至241條)。
六、租賃牲畜、船隻以及傭工和報酬(242至;277條)。
七、關於奴隸的規定(278至282條):
法典明確規定:奴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工具和財產,奴隸不屬於人的范疇。
法典還規定:在自由民中間也有嚴格的等級貴賤的區別。有權的自由民稱「阿未路」,無權的自由民稱「木什京路」。

⑥ 初3的歷史題

是不是漢莫拉比法典,這代表統治者為了表示自己的統治,要人民服從自己

⑦ 漢謨拉比法典分為幾部分

1901年法國考古隊在伊朗蘇薩發現《漢謨拉比法典》,它刻在一個玄武岩石柱上。《漢謨拉比法典》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法典》共分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結語;正文共282條。《法典》主要是各種判例匯編,它詳細地記載了各種過失罪行,以及如何懲處這些過失罪行。內容涉及到當時的奴隸制關系、租佃僱傭關系、商業高利貸關系、家庭婚姻關系和財產繼承關系等。《法典》內容之全,法治之明,實為古代世界立法所罕見。

⑧ 《漢姆拉比法典》中的具體規定與引言中宣揚的理念是否完全一致

應該是不一致的

漢謨拉比統治時期的古巴比倫是其最鼎盛最輝煌的時期。雖然古巴比倫的輝煌我們在今日已無法目睹,但《漢謨拉比法典》卻將古巴比倫的輝煌延續至今。讓我們從側面領略古巴比倫的風采。

《漢謨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比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狀況,體現了古巴比倫人民對公平正義的期盼,同時也是古巴比倫的國王漢謨拉比為向神明展示自己的功績而撰寫的。在法典的引言與咒語部分充斥著「常勝之王」「明哲睿智的君主」「眾王之神」「王者之貴胄」「無敵之王」「榮耀者」等詞句來標榜自己,來頌揚自己的功績,說他制定法典是為了在全國發揚正義和公道,消滅邪惡使強不凌弱,並希望後世之王也能遵照執行,並嚴厲地詛咒了不遵循法典條文的後世之王。

自古至今,不管東方還是西方,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人們希望通過法律追求公平正義,《漢謨拉比法典》作為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理所當然的反映了人們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法典對租佃、債務、高利貸、婚姻家庭、訴訟程序等方面做了規定,對破壞公平正義,傷害他人的事給與懲罰,以維護人類的公平與正義,鞏固現有的統治秩序。

《漢謨拉比法典》展示了古巴比倫社會復雜的政治經濟生活情景。從法典中的有關條文、可知,當時社會存在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全體居民被劃分為三個等級,即自由人,平民和奴隸。這三個等級在法律上的地位是不同的,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毀敗自由人之眼者毀敗其己眼」一百九十七條規定,「折斷自由人之骨者,折斷其己骨」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毀敗平民之眼或折斷平民之骨者,賠償銀一名那。」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毀敗他人奴隸之眼或折斷他人奴隸之骨者,半之。」對人造成相同的傷害,但如因不同等級,懲罰不同,賠償不同,說明《漢謨拉比法典》公然承認不平等的等級制度並竭力維護這種不平等的社會等級制度和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漢謨拉比法典》還涉及婚姻家庭方面。規定婚姻必須訂立書面契約否則無效。第一百二十八條「取妻而未締結契約者為非其妻,可看出在古巴比倫社會婚姻是一種莊重的交易。從法典中可以看出,在古巴比倫婚姻關系為一夫一妻制,只有在極少數和特殊情況下男子方得有第二妻。如第一妻成為永久不治的病人。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男子娶妻後,以妻生病而企圖另娶他女者,得娶之;但不得與其在病之妻離婚或有其他不相宜的事情。」第一百四十條規定,「居夫家之妻企圖離去犯有浪費罪。毀損其房屋並不顧其夫者應行檢舉,如其夫曰:「彼已離婚,則應任其聽之,無庸以離婚費與之,」如其夫曰:「彼未離婚,則另娶他女,該婦留夫家為奴。」法典第一百六十七條規定:妻生有子女而後死亡,夫另娶一婦亦生有子女者,父死亡時,子女不應依其母而定其應繼分。應各娶其母之妝鹵其父家之所有則由諸子女均分之。該條明確規定了第一妻死亡後重行娶妻者的情形。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男子與女祭司結婚,該女祭司以奴予其夫生有子女者。如該男子企圖納妾,不應許可不應納妾。第一百四十六條,男子與女祭司結婚,該女祭司以女奴予其夫生有子女後,如女奴與女奴與其主婦同列,因其生有子女,主婦不得以之變賣。但得加以束縛,使入奴隸之列。綜上看古巴比倫的婚姻關系中是實行一夫一妻制的,但從法典中我們還可以看出這種夫妻關系是不平等的,一般丈夫享有特權,妻子處於從屬地位。

從《漢謨拉比法典》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古巴比倫社會保留著憑神發誓和神明裁判得宗教迷信成分。第二十條:奴隸自其捕獲者之手逃亡時,應以上帝之名,宣誓於奴隸所有人之前,無罪。以憑神發誓來處理案件。第二條:無故以符咒蠱惑他人時,受蠱人應至聖河投入河中受蠱人溺斃聖河中時,加蠱人取其房屋。聖河若以其無辜而不加傷害時,加蠱人處死刑。跳入聖河者,取加蠱人之房屋。以神明裁判來斷案,這種判案方法雖然很落後,但畢竟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

《漢謨拉比法典》還保留者同態復仇法的懲罰方式,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毀敗自由人之眼者,毀敗其己眼。第一百九十七條規定,折斷自由人之骨者,折斷其己骨,可看出這一點,這種懲罰方式極為原始也極為野蠻。說明古巴比倫社會仍未完全清除野蠻社會的殘余。

雖然《漢謨拉比法典》有著諸多得不完善,但它畢竟是那個年代特有得產物,法典的制定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橫行不法,消除了司法混亂,鞏固了國家統一。法典強調保護孤寡,限制高利貸,並把債務奴隸得期限縮短為三天,保護了生產力,調整了自由民之間內部關系,安定了社會秩序,減少了糾紛,有利於社會發展。《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保存下來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早期奴隸製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法典也有重大影響,我們要正確看待它。

⑨ 什麼叫法典

什麼叫法典

法典(拉丁語:codex),指就某一現行的部門法進行編纂而制定的比較系統的立法文件。現行法系統化的表現形式之一。為了便於查閱、適用法律規范和消除法規存在的某些缺陷,需要對現行法規進行整理,使之系統化。法規系統化的方法有兩種,即法典編纂和法規匯編。
法典是同一門類的各種法規經過整理,編訂而形成的系統的法律.法典源於古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8世紀,位於幼發拉底河中游東岸的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強化中央集權和鎮壓奴隸反抗,消除國內司法的混亂現象,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統一的法典,即《漢謨拉比法典》.原文鐫刻在一塊高2.5米,直徑約1.5米的玄武岩橢圓石碑上,系楔形文字。同時代還有蘇美爾法典、亞述法典。
法典編纂
重新審定某一法律部門的全部現行法律規范,廢除已經陳舊的,修改相互抵觸的部分,彌補其缺陷或空白,使之成為基於某些共同原則、內容協調一致、有機聯系的統一法律。這種法律就稱為法典。法典較單行法規系統、完備,是一種新的立法文件。隨著法典的頒布,相應的單行法規即被廢除。在中國,公元前5世紀戰國時期,魏相李悝編纂的《法經》,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較系統的法典。唐律,主要指651年頒行的《永徽律》及其註解《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議》,是完整保存下來的第一部封建法典。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的《漢穆拉比法典》和公元6世紀拜占庭士丁尼下令編纂的《 查士丁尼法典 》都是古代西方的法典 。1804年拿破崙頒布的《法國民法典》(又稱《拿破崙法典》)是資產階級法典編纂的典型,為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所仿效 。1917 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在 1922、1923年期間基本上完成了刑法、民法和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以及勞動法、土地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典的編纂工作,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社會主義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刑法、刑事訴訟法、婚姻法、民事訴訟法等,都是社會主義基本法律。

法規匯編 法規系統化的又一形式,即按一定順序把現行法規匯編成冊,如中國1952、1953年編的《中央人民政府法令匯編》、1956年以來陸續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等。法規匯編不同於法典編纂,它不是新的立法活動,只是對現行法規進行外部整理,使之系統化,無論在形式上或內容上一般不作任何變動。系統化的具體方式,通常是按照頒布的時間順序,或按法律部門,或按法規名稱的拼音字首的順序加以排列,匯編成冊。有時也可以某一方式為主,結合其他方式進行排列。法規匯編雖僅限於對現行法規進行外部整理,但可為查閱、適用和研究現行法提供方便,是法律規范系統化不可缺少的方式之一。

在西方各國的法律傳統中,以法國、德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國家一貫採用法典形式。英美法系國家一般不採用這種形式,由於制定法大量增加,也開始有以法典名稱出現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如美國的《統一商法典》,但內容仍不及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典嚴密。有的雖然稱為"法典"(如《美國法典》),實際上是法規匯編。

⑩ 《漢謨拉比法典》是由哪幾部分構成包含什麼內容

法典的結構分為序言、正文和結語3部分,比《烏爾納姆法典》更為完善,這種結構成為後世編纂法典的範本

在法典的序言中,漢謨拉比宣稱自己的權力來自神授,自己是代神立法。其中還宣揚了自己的功德,如修建城池宮室、運河,賜給神廟土地、牧場、祭品等。

正文是法典的主要部分,共282條,大體可分為3部分:道德(1~25條);國家(26~41條);私人社會(42~282條)。

在這3部分之中,道德領域地位最高,也可以說是神的領域,涉及某些不可饒恕的罪行。國家領域代錶王室利益,集中反映在維護王室土地、履行兵役、雜役等制度方面。私人社會領域關系最復雜。法典在處理這些關系時,一般是按照由重到輕、由大到小的原則,最後才涉及奴隸問題。

結束語是《漢謨拉比法典》的首創。在這個法典之前的所有法典,都沒有結束語。在結束語中,他再次宣揚了王權神授理論,鼓吹其法律如何公正:「我受命於偉大之神明,而為仁慈之牧者,其王笏正直。」同時,他告誡後世統治者必須嚴格遵守其法律,不得有任何更改,並且對破壞其法律的統治者發出了可怕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