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本前言 » 徵文匯編前言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徵文匯編前言

發布時間: 2021-03-27 23:33:08

Ⅰ 學校迎國慶徵文展前言

金風送爽,天高雲淡,在這個花果飄香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祖國五十九歲的生日,能與大家同祝國慶,我感到非常快樂。在這里,我要自豪地對祖國母親說:我愛你,中國!
啊!黃河長江,奔騰萬里,你們哺育了一個多麼輝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輝煌歷史,飲譽四海的華夏文明,足以讓人嘆為觀止。哦,祖國,涓涓流貫的河川是你飄逸的長發,綿亘悠久長的山嶽是你硬朗的脊樑。你有滿山遍野的寶藏,你有秀麗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輝煌的故宮,你有蜿蜓伸展的萬里長城,縱有千古,橫有八荒。你還有很多很多。。。。。。在你遼闊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東方文明。
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中華民族也曾幾經滄桑、幾經痛苦,我們的祖國母親也曾倍受欺凌與污辱。我們忘不了園明園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個中國人頭上的「東亞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園門口「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萬同胞的鮮血染紅了長江。大地在呻吟,黃河在哭泣,然而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被壓垮。
虎門銷煙揭開了中華兒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國的旗幟、戊戌變法的驚雷,義和團戰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槍聲,無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不可辱,中國人民不可欺。五四運動的吶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更似驚雷劃破夜空。從南昌到井岡山、從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槍打出了一個燦爛的新中國,我們這個東方巨人終於又站起來了!
走過56年的風風雨雨,經過54年的勵精圖治,我們的祖國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享受著從未有過的太平盛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正劈波斬浪,昂首前行!
同學們,我們中國已經很強大,但是不能忘記,我們的統一大業還沒有完成,國際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日本對我國的釣魚島垂涎三尺,更不能忘記,1999年我國使館的被炸,同胞的鮮血告訴我們:我們還不夠強大。
前進中的艱難險阻,激發著我們的豪情鬥志新的千年,新的世紀,新的起點,十六大給我們吹響了進軍的新號角,億萬中國人民正向著新的目標奮進。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同學們,努力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我們手中實現。祖國啊,母親!請相信,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歷史的重託,新的《中華交響曲》將在我們手中演奏出更精彩更輝煌的樂章!就象李大釗期望的那樣:「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正氣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現!讓華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國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國慶節作文
時值金秋,氣候宜人。正值國慶佳節,我邀上我的好友施展,與我們全家一起去浙江海鹽放飛心情!
平日里看慣了大城市裡水泥森林的高聳林立,古板,呆滯。一味的灰調子顯得有些沉悶。而青山碧水的南北湖和錢江岸邊十里長堤,在我的腦海中日益顯得突出。那別具韻味的鮮活,靈動的質感,讓我心馳心往。上了A4高速公路,心情變得暢快極了。你看:路邊的田間地頭,秋實累累;火紅的楓樹在朝陽的映照下,格外絢麗。天藍得一塵不染,雲也好象變得透明,秋陽的光輝溫柔得真讓人心顫。呼吸著帶有泥土清香的清新空氣,感覺真的不一樣。
一個小時的車程,便到了海鹽。放下行李,我們迫不及待地奔向海邊。這是錢塘江的入海口,名揚天下的「地卷銀山萬馬騰」的錢江潮就從這里起源。上次來這里我們曾玩了整整半天,抓了幾大盆的海白蝦、小螃蟹,卻也一個個成了「大花臉」、「泥腿子」,仍是興意未盡!在路上,我對施展說了很多關於抓蝦捕蟹的一些技巧,直聽得他摩拳擦掌……
到了海邊,才發現原來現在正在漲潮,海水淹沒了整個海灘,不能抓蝦捕蟹了,我們不覺有點掃興!海里層層疊疊的浪撲向堤岸,但不見潮來。海水並不是碧藍碧藍的,卻泛著泥沙 的黃色。在海堤上站了一會兒,我和施展走進海濱公園。咦,那是什麼東西?怎麼在鵝卵石中跳來跳去的?哦,看清楚了,原來是一隻螞蚱!看著那綠綠的螞蚱,我和施展不免有些手癢了!我問媽媽要了兩個塑料袋,用一個套在手上,而施展則要用他的「空手道」來捉螞蚱!我們先把它趕到草叢中,然後,施展便兩只手一齊撲了上去,沒想到那隻螞蚱一跳,竟飛起來了,把我們嚇一跳。螞蚱飛了一段路,又落在一叢草上。我們輕輕走近那一叢草,仔細看,看見那隻螞蚱落在一個草葉上。我輕輕地用塑料袋套下去,啊,套住了!施展趕緊用手伸進去捉,捉著後放入另一個袋子中。有了經驗的我們,開始滿地的找螞蚱,不一會,由於我們的默契配合,抓住了幾十隻螞蚱。而我和施展也找回了久違了的童心!
第二天,我們驅車去南北湖景區。南北湖山不高,但層巒疊翠,水不深,但曲折蜿蜒。太像西湖,卻比西湖更幽靜,更有鄉村氣息。你看,湖邊垂柳婀娜多姿,風梳理著她那美麗的長發;山上的松樹清翠欲滴,秋風吹過,松濤陣陣。沿著湖堤,走到棧橋中央時,我抬眼向四外望去:左邊是水,右邊是水,前邊是水,後邊是水,這水碧波盪漾,沒有一點污穢,望採納!

Ⅱ 語文優秀教案課件匯編的前言

為了推進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為教師服務,本書在2005年版《語文優秀教案、課件匯編》回的基礎上,根據中等職業教育國答家規劃教材《語文(基礎版)(修訂版)》做了修訂,新增教案課件17篇,刪去原教案課件9篇,共計77篇。修訂版對原教案內容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使之更貼近教學實際。相信修訂後的《語文優秀教案、課件匯編》會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歡迎。
此次修訂由何賢景先生擔任主編,施一平老師編輯整理,長春市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指導中心曾玉琴老師參與編寫,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Ⅲ 影響中國歷史的十篇政治美文的前言

《影響中國歷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一書的前言如下:
從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響了中華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為數不多。我排了一下有十篇。
這里說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說既要有思想,還要文字美,要符合3個條件:一是文章提出了一種影響了中華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為的思想;二是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詞廣為流傳,成為格言、成語、座右銘,有的已載入辭典,豐富了民族語言;三是文章符合藝術規律,詞、句、章,形、情、理都達到了美的要求。如果我們只是就文字「選美」,當然還會選出更多,如王勃的《滕王閣序》等,但那是另一個范疇。
下面按這個標准一一分析。
賈誼的《過秦論》探討一個政權為什麼會滅亡。為政者必須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後來提到農民起義時常用的「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一詞,即出自本篇。
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探討生命的價值,提出一個做人的標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成語「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即出自本篇。
諸葛亮的《出師表》提出忠心耿耿的為臣之道和勤懇不怠的敬業精神。名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親賢臣,遠小人」、「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等廣為流傳。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以文學的手法描繪出一個理想社會的藍圖,從中可以看出老莊哲學與空想社會主義的影子。西方的政治名著《烏托邦》、《太陽城》與其相類。「桃花源中人」、「只知秦漢,不識晉魏」,已成後人常用的成語。而「桃花源」已經是理想社會和優美風景的代名詞。
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探討一個政權怎樣才能鞏固,並且塑造了一個較理想的君臣關系樣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這就是1945年黃炎培與毛澤東在延安談的政權周期律。後人常說的「居安思危」、「善始善終」、「水可載舟覆舟」,主要出於此。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為人、為政理念。這句名言幾乎成了范之後所有進步政治家的信條。范的這篇文章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都做到了形美、情美、理美,是用文學來詮譯政治的典範。
文天祥的《正氣歌序》提出的為人要有正氣的氣節觀鼓舞了歷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國人的做人標准。「正氣」成了戰勝一切邪惡、腐敗勢力的旗幟。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反對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拋棄老朽的中國,創造一個少年中國,振興中華。幾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
林覺民的《與妻書》呼喚共和,敲響了數千年封建王朝的喪鍾。再次響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犧牲個人,報效祖國。
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提出的為人民服務思想成了共產黨人立黨立國的宗旨,並已是檢驗一個政權成敗、好壞的標准。
這些文章已成為中華文明的經典。
一篇好文章不是隨便就有的,就如一個天才人物,一個歷史事件,甚或如一個太平盛世的出現,可遇而不可求。好文章是替時代立言,是一個人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全部知識和閱歷的結晶,是生命的寫照。這十篇文章是中國兩千多年來政治史上的坐標、文學史上的脊樑。
茲將十篇文章匯編並加以導讀說明,是為上篇;又有五篇對其解讀的文章,是為下篇,合為一書以就教於讀者。

Ⅳ 可以給我幾篇為詩集寫的前言的範文嗎好點的。。。拜託~~~~

席慕容《河流之歌》前言
代序
此刻的心情
席慕容
從十四歲開始正式學畫,這么多年了,遇到有自己特別喜歡的作品,還是會留起來,捨不得賣掉。從台北到布魯塞爾、從慕尼黑再回到石門,一捆一捆的畫布跟著我搬來搬去,怎樣也捨不得丟掉,因為心裡知道,那樣的作品在往後的日子裡是再也畫不出來的了。
因為,正如同人類的成長一樣,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面貌,過了這個階段,再要往回走就是強求了。
所以,在今夜,雖然窗外依舊是潮濕而芬芳的院落,燈下依然有幾張唱片、幾張稿紙,可是,而對著《無怨的青春》的初稿,我深深地覺得,世間有些事物是不會再回來的了。就好像一顆離我越來越遠的星辰,眼看它逐漸變小、變暗、變冷,終於在一個我絕對無法觸及的距離里消失,而我站在黑暗的夜裡,對一切都無能為力。
心裡是有一點悲傷和悵惘的,但是也同樣含著感謝,感謝的是:藉著它曾經發過的光和熱,讓我寫出了一些自己也很喜歡的詩句,使我在每次回顧的時候,仍然可以信它、愛它和懷想它。
所以在《七里香》和《無怨的青春》里,我參差地放進了我十幾到三十幾歲的作品,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作品有著相彷彿的面貌,一方面也是為了我自己的一種紀念,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一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如果只把這些詩當成是一種記錄,那麼,詩里當然有我,可是,如果大家肯把這些詩當成是一件藝術品的話,那麼,詩里就不應該是只有我而已了。
在現實生活里,我是一個幸運的女子,因為有深愛著我的人的支持,我才能如此恣意地成長,想畫就畫,想寫就寫,做著對一個婦人來說是極為奢侈的事。我要承認,在今生,我已經得到了我所一直盼望著的那種絕對的愛情,上蒼一切的安排原來都有深意,我願意沿著即定的軌跡走下去,知恩並且感激。
我會好好地去生活,好好地把握住每一個時刻,對所有的一切都不再強求。
當然,詩仍然是要寫下去,只是,在明天,我會寫些什麼,或者我將要怎樣寫,就完全不是此刻的我可以預知的了。
生命的迷人之處,親愛的朋友啊!不也就都在這些地方了嗎?

《廢名詩集》前言
在現代文壇上,廢名是一位具有鮮明個性和獨立精神的作家、學者。其一生以1949年為界,可分為兩個時期。前期以文學創作為主,兼及詩學、佛學研究。主要有短篇小說集《竹林的故事》、《棗》、《桃園》,長篇小說《橋》、《莫須有先生傳》、《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詩論《談新詩》,佛學專著《阿賴耶識論》等。後期除少量創作外,主要從事學術研究,著有《古代的人民文藝——〈詩經〉講稿》、《杜詩講稿》、《跟青年談魯迅》、《魯迅研究》、《美學講義》、《新民歌講稿》等。

廢名以其風格特異的小說名世,但從本質上講,他乃是一位詩人。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周作人就曾說過:「廢名君是詩人,雖然是做著小說。」(《〈桃園〉跋》,《桃園》上海開明書店1928年版)三十年代鶴西(程侃聲)也說廢名「到底還是詩人」。(《讀〈橋〉與〈莫須有先生傳〉》,《文學雜志》1937年8月1日第1卷第4期)廢名是以新詩人的姿態步入文壇的,他最初發表的文學作品即是詩。他將詩的特質熔入小說創作之中,多用唐人寫絕句的手法,構築一方遠離塵囂、如詩如畫的鄉村世界,展現一種充滿詩意的人生形式。語言簡練,意境濃郁,富有田園風味和牧歌情調。他的小說不僅影響了沈從文等作家的創作,而且對卞之琳等詩人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937年,孟實(朱光潛)就及時注意到了這一現象,他在為《橋》所寫的一篇書評中說《橋》「對於卞之琳一派新詩的影響似很顯著,雖然他們自己也許不承認」。(《橋》,《文學雜志》1937年7月1日第1卷第3期)晚年的卞之琳承認自己主要是從廢名的小說里「得到讀詩的藝術享受」。(《〈馮文炳選集〉序》,《新文學史料》1984年第2期)卞之琳三十年代中後期的詩歌在觀念化寫作方式等方面,與廢名小說確實存在著某些相通之處。

廢名生前公開發表的詩作不多(近50首),可他寫的詩卻並不算少。1931年10月17日,他曾在《〈天馬〉詩集》一文中說過:「我於今年三月成詩集曰《天馬》,計詩八十首……今年五月成《鏡》,計詩四十首。」1958年1月16日,他在《談談新詩》中寫道:「我從前也是寫過新詩的,在1930年寫得很不少,足足有二百首……」1949年以後,他用新民歌體創作了《歌頌篇三百首》,在報刊上發表過《工作中依靠共產黨》、《迎新詞》、《歡迎志願軍歸國》等數首詩。由此可知,廢名至少有詩作500首。這些詩歌除部分散佚者外,多數以手稿形式存留下來。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廢名重視自己的詩歌,遠勝於其小說。他講新詩,專門介紹過自己的詩歌創作。他將自己的詩歌與卞之琳、林庚、馮至等詩人相比,一面承認他們寫得好,「我是萬不能及的」;一面又很自信地說:「我的詩也有他們所不能及的地方,即我的詩是天然的,是偶然的,是整個的不是零星的,不寫而還是詩的,他們則是詩人寫詩,以詩為事業,正如我寫小說。」「我的詩太沒有世間的色與香了,這是世人說它難懂之故。若就詩的完全性說,任何人的詩都不及它。」(《新詩講義——關於我自己的一章》,天津《民國日報·文藝》1948年4月5日第120期)關於廢名的詩歌成就,向來是見仁見智,評說不一。卞之琳雖然承認廢名「應算詩人」,但他對廢名的詩評價不高,說「他的分行新詩里,也自有些吉光片羽,思路難辨,層次欠明。他的詩,語言上古今甚至中外雜陳,未能化古化歐,多數佶屈聱牙,讀來不順,更少作為詩,盡管是自由詩,所應有的節奏感和旋律感」。(《〈馮文炳選集〉序》,《新文學史料》1984年第2期)台灣詩人瘂弦則堅稱:「廢名的詩即使以今天最『前衛』的眼光來披閱,仍是第一流的,仍是最『現代的』。」(《禪趣詩人廢名》,《中國新詩研究》,台灣洪範書店1982年版)

廢名的詩歌創作起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終於五十年代末。總的來講,二十年代的創作,如《冬夜》《小孩》《磨面的孩子》《洋車夫的兒子》等,偏向於寫實,比較容易讀懂。三十年代轉向現代派,詩思生澀,禪味甚濃,最難理解。抗戰以後,詩風稍趨閃露,如《雞鳴》《人類》《真理》《人生》等。五十年代的詩作,則近於民歌體,內容清楚明白,無需解讀。因此,要解讀的是其三十年代的詩歌。這類詩歌代表著廢名詩歌創作的最高藝術成就,在中國現代派詩歌中可謂獨樹一幟。1947年,黃伯思曾指出:「我所有興趣的還是廢名在中國新詩上的功績,他開辟了一條新路……這是中國新詩近於禪的一路。」(《關於廢名》,《文藝春秋副刊》1947年3月15日第1卷第3期)

廢名的詩歌一如其小說,有的特別是三十年代的作品的確相當難懂。早在1936年,劉半農就說過:「廢名即馮文炳,有短詩數首,無一首可解。」(《劉半農日記(1936年1月6日)》,《新文學史料》1991年第1期)過了半個世紀,艾青也說廢名的詩「更難於捉摸」。(《中國新詩六十年》,《艾青談詩》,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廢名的詩難懂,是指其詩懂之不易,要弄懂須花些功夫才行,並非說他的詩如有字天書,根本就不可解,無法懂。而一旦懂得,則會發現許多新奇的東西,令人驚嘆,耐人回味。誠如朱光潛所言:「廢名先生的詩不容易懂,但是懂得之後,你也許要驚嘆它真好。有些詩可以從文字本身去了解,有些詩非先了解作者不可。廢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禪家與道人的風味。他的詩有一個深玄的背景,難懂的是這背景……無疑地,廢名所走的是一條窄路,但是每人都各走各的窄路,結果必有許多新奇的發見。最怕的是大家都走上同一條窄路。」(《編輯後記》,《文學雜志》1937年6月1日第1卷第2期)廢名曾說:「大凡想像豐富的詩人,其詩無有不晦澀的,而亦必有解人。」(《講一句詩》,北平《平明日報·星期藝文》1947年1月12日第3期)這話雖然是針對李商隱及其詩歌而言的,但也可以看作是廢名的夫子自道。

從現有資料來看,廢名自編過三本詩集。第一本為《天馬》,第二本為《鏡》,第三本系前兩本之合集,較原來刪去了幾首詩,亦題名為《天馬》。這三本詩集,都未曾出版過。如今,《鏡》稿已發現,而兩本《天馬》仍下落不明。同為苦雨齋弟子的沈啟無(開元),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曾輯有《水邊》和《招隱集》兩本書,內中收有廢名的部分詩歌。《水邊》1944年1月由北平新民印書館印行,共收詩33首。全書分前後兩部。前部題曰「飛塵」,計3輯,收廢名詩16首。後部題曰「露」,所收的是開元自己的詩。《招隱集》1945年5月由漢口大楚報社出版,系廢名的詩文合集,其中收詩15首。平心而論,沈啟無本著友情編輯這兩本書,不能說毫無意義和價值,但是他對廢名的詩刪改較多,則有損廢名詩作的原貌。1985年,馮健男應人民文學出版社之邀,編輯出版《馮文炳選集》,第二輯選編廢名詩歌28首,大多是據作者手稿排印的。1999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國詩歌庫》,周良沛選編,其中第三集列有「廢名卷」,共收詩40題53首。這是目前搜羅廢名詩作最多的一個集子。編者雖然花了大量工夫「盡量求全」,但因資料闕如,結果還是「集漏」了不少。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詩集,共匯編廢名1922年至1948年間的詩歌95題108首,其中舊體詩、譯詩各兩首。集中所收詩歌,凡未公開發表的,一律按廢名哲嗣馮思純先生提供之手稿排印;已公開發表的,則主要以原刊本為依據。為便於讀者了解、理解廢名的詩學觀和詩歌創作,特選《新詩問答》、《新詩應該是自由詩》、《已往的詩文學與新詩》、《新詩講義——關於我自己的一章》等7篇文章列為附錄。原打算將廢名1949年以後的詩歌一並編入本集,經反復考量,愚意以為還是不收的好。廢名在1949年之前的詩歌,如本集有所遺漏,俟日後再版時補入。

《七月詩集》前言
二○○二年七月,一株深山裡孤獨而高傲的野蕉給了我激情,讓我無意中走進了詩的神聖殿堂。三年來,在詩的海洋里暢游,我領略了天街小酌醉意後的無拘、城郊春花玫瑰的芬芳和深谷幽蘭的孤傲與高潔……
百餘首小詩,是七月火熱般激情的釋放,是空靈龍蛇的飛舞,也是心泉真情輕涌。寫詩的感覺是美妙的,它可以讓孤獨寂寞的內心世界慢慢變得豐富、自信起來,讓你忘卻塵世的煩惱和憂愁。因為,從中你能得到美的享受、人類最高級的快樂!
擁有薄薄的這本詩集是我三十六年人生旅途最大的收獲。忘不了,是深山野蕉和故居嬌燕給了我創作的激情與靈感,忘不了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的空靈和美好,也忘不了腳踏城磚時的那份雄壯與蒼涼。
也許,薄薄的這本詩集會靜靜地在茫茫人海中消失,最終沒有一首會成為不朽的篇章、千秋詩行,但我的心依然會和它們一起自由而高傲地飛翔!
尹進華
二○○五年十月於宣恩

Ⅳ 小學游戲作文教學設計匯編前言怎麼寫

1.不屈
鯖鯊、犁頭鯊、星鯊,單一地上,兩條一起上,「跟它們斗」,「跟它們斗到死」。桑提亞哥老人演繹了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堅忍不拔的品格,昭示著勇敢面對,才有獲得成功希望的理念。(海明威《老人與海》)
摒棄阿Q屈辱的生存狀態和虛幻的「精神勝利法」,自輕自賤,自欺欺人,這是自受其辱。阿Q的故事從反面告誡我們,學會自重,有尊嚴的活著。
尊嚴無價,不屈抗爭
無端受怨,生命遭踐,但尊嚴無價。為了維護清白,捍衛人格的尊嚴,竇娥的抗爭感天動地,刑前的三願一一應驗。生命可以奪去,但不屈的靈魂不可戰勝。(關漢卿《竇娥冤》)

2.不媚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
牡丹花期到時盡情盛開,花落委地,依然奪目。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它富貴更高貴。做人一樣,擁有自己的品位,才有魅力。(張抗抗《牡丹的拒絕》)

3.不息
是激流,是荒林,是廢墟,是草屋,是雲朵,只要是為了自己所愛,就該用整個身心去追求,即便是獻身也再所不惜。(裴多菲《我願意是激流》)

4.不爭
淡利百味而不爭,「大味必淡」,白菜的辯證法告誡我們:淡薄才會濃厚,無味才會甘美。人也一樣,清淡、自然、平常才會有為。(李銳《談白菜》)

5.自樂
「花香不在大,室雅何須大。」(鄭板橋語),「陋室」變「雅舍」,全在主人苦中作樂的雅趣情懷。人生苦難相伴,能夠苦中尋樂,以樂化苦,那是必須學問的功夫。(梁實秋《雅舍》)

二、美德

1.公而忘私
藺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面對羞辱,敢於讓,安於讓;廉頗為國家大局出發,知恥後勇,放下尊嚴,負荊請罪。將相和好,一國平安,傳為千年佳話。(《廉頗藺柑如列傳》)
魏徵為國直諫,不計個人得失,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德聚義,君臣攜手,天下長治久安。(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腹黃享「忍所私以行大義」,成為中華民族史上無私無愧的佳話,值得永遠承傳。(《呂氏春秋·去私》)

2.孝母為先
李密婉拒皇上重用之命,堅守與祖母相依為命,情真意切,譜寫了孝義的永恆篇章,成為千秋效仿的典範。(李密《陳情表》)

3.誠信為本
季扎不欺己心;子罕不以玉為寶,而以不貧為寶(劉向《新序》二則)。
荀巨伯友情重於生命,庾公愛人勝於愛己,陳太丘自慚感悟與人交往守信重禮(《世說新語》)。
國無信不強,人無信不立。

4.儉德之共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儉則寡慾,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正道直行,謹身節用,遠罪豐家。孔子志於道而不以惡衣惡食為恥,季文子節儉相三君而美名揚,宋代宰相李沆、張文節節儉而深得推崇。何曾日食萬錢,遺害子孫,傾家盪產;石奢暴富,而自絕於東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以儉立名,以侈自敗,古往今來無不皆然。(司馬光《訓儉示康》)

5.團結就是力量
母子三人在背負債務,衣食住行都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母親拚命打工,兄弟倆邊讀書邊做工,過年的時候,一家人也只能合著吃起一碗陽春面。那頭碰頭吃面的情景,便是日本民族精誠團結、共渡危難的民族精神的象徵,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北海道面館」2號桌便是這種精神的見證,老闆專為母子三人留著,其他顧客眷顧這里,仰慕的正是這種精神,一碗陽春面的精神。(日本栗良平《一碗陽春面》)

6.反省
反省改革
改革使農民物質上有了較大改善,但精神上仍然貧乏,如崇拜權勢,隨遇而安等。改革的路還很長。(高曉聲《陳奐生上城》)
反省交往
習慣了以錢物交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時候,你是否能在精神上將其作為平等的朋友接受呢?精神上的默契遠比物質上的補償重要得多。楊絳對老王的「不
愧怍」教會我們如何與處境不好的人交往,如何做一個問心無愧的人。(《老王》)
反省虛榮
追求脫離了自身實際,悲劇將不可避免。路瓦栽夫人的悲劇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值得我們吸取教訓。當悲劇來臨,只有勇敢承擔,用自己的艱辛付出,才能守住自尊。賠項鏈的路瓦栽夫人表現出的重義、誠信、堅毅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莫泊桑《項鏈》)
反省戰爭
老婦人的瘋畜瘋語,側顯出戰爭給平民百姓帶來的巨大災難,昭示著珍惜和平,杜絕戰爭。(奧萊爾《在柏林》)

7.勇退(責任)
在權力的巔峰上,在百姓的擁戴中,為了實現民主社會的理想,為了讓更有才能的人脫穎而出,華盛頓毅然退位,將領袖與民眾,偉大與平凡,歷史與未來,完美地統一在瞬間,博得了流芳百世、永垂青史的光榮。(李輝《告別權力的瞬間》)

8.憂國
不施仁義必敗,以德治國方興。(《過秦論》)
為別人強勢所劫,行賄苟安必敗,團結抗爭始勝。(蘇詢《六國論》)
秦愛紛奢而官焚人亡,後人哀之而不鑒之,更為可悲。杜牧以此勸誡晚唐統治者節財愛民,不可重蹈秦王覆轍,表現出可貴的憂國之心,濟世之責。(《阿房官賦》)
寵幸伶官逸豫必亡,憂勞興國。(《伶官傳序》)

Ⅵ 材料匯編的前言怎麼寫

就看你寫什麼樣的材料了,一般寫清材料編制的時間,再次說明編制材料的目的用途,其次,就是材料的分類了……

Ⅶ 徵文題目是教你寫好日記,前言怎麼寫

<
記體作文寫法及例文日記式:日記是廣大初中學生非常熟悉的一種寫作體裁。日記體作文既可以是單篇日記,也可以由幾則日記組成來表達一個主題。結構形式比較靈活,每篇日記之間不要求有嚴格的邏輯銜接;表達也比較自由,敘述、描寫、議論可以隨意穿插,便於作者表情達意或者闡述自己的觀點主張。因此,無論寫作水平高下,幾乎每個學生都可以運用日記體進行話題作文的寫作。日記體作文在以往的中考作文中就已經出現,但經過多年的寫作實踐,這種文體的作文越來越趨於成熟,日臻完善。例文: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考 生某月某日 星期一 陰老師又要求我們記日記了。我真不明白老師的用心,越是怕寫作越是逼我們,難道記記日記就能把作文寫好了?要不是害怕老師的嚴厲,我才不會在這個日記本上寫下這幾行字。某月某日 星期三 多雲老師說,日記就是要記下自己所見到的有感觸的事物。我想,今天見到的這件事應該記下來:那是一個父親,他手裡的食品袋中裝著幾個燒餅。他站在教學樓前,一定在等他的孩子。日光很烈,整個上午,他一直站在那灼熱的日光里。放學後,我在校園的一角,見到那個父親的兒子,他正在抱怨父親:「你的衣服那麼破舊,在樓前讓我怎麼認你呢?」唉!這真是一個混賬兒子!某月某日 星期五 晴星期五是一個讓我膽戰心驚的日子,因為今天下午是作文課。而我,是最怕寫作文啊。作文題目要求以「親情」為話題寫作。我寫什麼呢?我一時間抓耳撓腮,不知如何動筆。我突然發現我的同桌拿出他的日記,在裡面尋找材料呢。難道日記真的能幫助我渡過作文難關?我也拿出我的日記本,開始一頁一頁地翻看。我突然發現前天記下的那個給兒子送燒餅的父親。哈哈,有了,我就寫那個父親,題目叫做「陽光下的父親」。某月某日 星期五 晴又是星期五了。今天下午老師評講上一次的作文。讓我驚喜的是,我的《陽光下的父親》竟然被老師當作優秀範文在班裡念了。經過老師的評說,我才發現我的作文寫得真不錯。感謝那篇日記,它幫了我大忙啊。某月某日 星期一 晴真快,一個日記本竟然在不知不覺中記滿了。今天,我買了一本新的日記本。呵呵,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愛上了日記。這是新的日記本的第一頁,在這一頁上,我一定得歡呼:我養成了記日記的好習慣了!〔點評〕本文值得借鑒的地方:又是一篇構思新穎的好文章!作者用日記體的形式記載下自己養成記日記的習慣的經過,實在是匠心獨運!很值得借鑒。這個故事,如果用普通記敘文的手法寫出來,恐怕是「內容空洞,平淡無味」了。其次,因為用日記體,故事之間的過渡和交待就被「某月某日」省掉了,真是「一石數鳥」,應該好好學習 收

Ⅷ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資料匯編前言怎麼寫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針。我們大學生只有自己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風尚,才能健康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人。
首先,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的信念。大學期間,同學們都面臨著一系列人生課題,如人生目標的確立,知識才能的豐富,發展方向的確定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科學的理想信念來引導。我們要把個人的奮鬥志向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聯系在一起,把個人今天的學習進步和祖國明天的繁榮昌盛緊緊聯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結出豐碩的成長成才之果。
其次,我們要做忠誠的愛國者,時刻不忘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份子。維護國家利益,維護祖國統一,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無論我們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報效祖國,都要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努力學習,掌握報效祖國的本領。
再者,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確立積極進去的人生態度,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在實踐中不斷地創造人生的價值,賦予人生與眾不同的意義。
同時,我們還要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發展和成熟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觀念對大學生們一生影響很大。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做一個知榮辱講道德的人。我們大學生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努力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最後,我們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並且要增強法律意思,做一個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總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是一個人加強修養、完善自我的過程。我們大學生要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

Ⅸ 城管戰線國慶徵文匯編前言

外界評價穩定,動手能力強

Ⅹ 難忘學校徵文匯編方案

寒風拽下了枯葉,落葉歸根,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老師那慈祥的面容,同學那活潑的身影,還有那陣陣歡聲笑語,串成了那難忘的校園生活。噢,不知不覺中,我彷彿回到了昔日的校園。

再回首,母校的一草一木令我動情;再回首,母校的一磚一瓦令我眷戀。這里,就是與我相伴六年的母校,和我經歷了酸甜苦辣的家。看,那棵古老而堅韌的梧桐,還是老模樣,歲月讓他學會了堅強;聽,那隻能歌善舞的鳥兒,還是老模樣,時間讓他懂得了勇敢。多麼鮮艷的花兒,多麼可愛的教學樓,多麼熟悉的一切,多麼美麗的校園!我希望時間能定格在這一刻,在腦海里烙上這里的一切,永生難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李商隱對天下老師的頌歌——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還記得,是誰在六年裡對我無微不至,噓寒問暖?還記得,是誰在六年裡對我潛移默化,諄諄教導?是老師,是那給指明前路的明燈。老師,記得不?您為了我們,熬夜備課,連眼睛都紅腫了;可我們卻心不在焉,成績一落千丈,讓您大失所望,您甚至因此病倒了。老師,您是最可愛的人——您是園丁,澆灌我們成長;您是蠟燭,照亮我們前進;您是導師,教會我們堅強。老師,和藹可親的老師,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認真學習!

朋友,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而同學,是海底里的珍珠。六年的風風雨雨,我們一起走過;六年的酸酸甜甜,我們一起分享。我怎能忘記?在那漆黑的雨夜,是你們為茫然的我送去雨傘;在那競爭的年代,是你們為落後的我帶來關懷。校運會中,我們一起爭分奪秒,朝著勝利的曙光沖去;聯歡會中,我們一起分享幸福,整個教室喜氣洋洋。忘不了,忘不了曾與我朝夕相處的同學,忘不了你們那燦爛的笑臉!

時間之水繼續流淌著,但抹不掉的,是校園生活的精彩與難忘。比天高,是師恩;不地厚,是友誼。願母校永遠都朝氣蓬勃,昂首闊步地迎接每一天!

哦,難忘的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