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易經的前言/序言/後記
作為儒家的「群經之首」、道家的「三玄」之一,《易經》是中國文化中集哲學性、科學性、神秘性於一體的最奇特的著作,被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一經典」。
自古以來,註解《易經》的書籍汗牛充棟,但多數都支離復雜,越說越玄,讓普通讀者望而卻步,無緣領略《易經》的博大智慧。本書則力求簡易,從日常生活和工作入手,詮釋《易經》六十四卦中蘊藏的中國人特有的世界觀、人生觀、領導之道和做事之道,對於《易經》的占筮功能也有精彩分析。其文字淺顯易懂、鮮活有趣,又不乏嚴謹性,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快速掌握《易經》的精髓,獲得人生的啟迪和教益。
《易經》是中國式勵志的源頭
前幾天,網上流傳一段李小龍參加電影公司面試的視頻,他向面試官介紹功夫,將其比作水。水是最柔軟的物質,卻能穿透最堅硬的岩石,它能靈活地改變自己來適應對手。
很多人看到這里時,都會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發現功夫之王不但有一身好拳腳、真功夫,還能將功夫上升到哲學。
這使我想到一個問題:任何東西,一旦玩進去,玩到最深處,必然是玩哲學!搞體育、玩藝術、干政治、做企業等等,概莫能外。
日本人這方面的意識似乎尤其強烈,玩個書法就是書道,玩個插花就是花道,都強調其中的道,也就是哲學的意味。
現代派藝術常常讓人看不懂,一張大白布般的畫作就賣上千萬,憑什麼呢?往往就憑作者對它有一番哲學層面的解釋,忽悠得咱們也感嘆:哇,這么高深,值!
當然,大藝術家不是靠忽悠的,大藝術家必是大思想家。我喜歡藝術,但不資深,以前對大畫家吳冠中了解很少,只知道他的畫不俗、很美,拍賣價動輒上億。偶然看他的一個紀錄片,聽到他那個著名的觀點——「筆墨等於零」,便心頭一震:這就是哲學啊,把傳統觀點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歸零,再打開新天地。之後,又看了一些畫論之類的資料,發現幾乎每一位大畫家都有哲學層面的思考。
政治更是如此。我們的教育體系裡,政治與哲學常常是不分科的,列寧、毛澤東這樣的領袖在哲學上的造詣自不必說,其他各個層面的政治人物對於哲學都是津津樂道的。大政治家必是大思想家,也沒問題。
企業家方面,日本稻盛和夫近年在中國名氣很大,這不是因為他的產品有多少中國人在用——連他那兩家世界五百強公司究竟是做什麼的,多數人也不知道,甚至對他引以為豪的阿米巴管理有興趣的人也不是太多。他的名氣是靠跟中國人講活法,講哲學。而他講的究竟是什麼哲學呢?恰恰是中國自己的哲學:儒家的、王陽明的。這算是出口轉內銷吧。
中國企業家中能像稻盛和夫這樣把哲學講出道道來的似乎還不多,但很多企業家同樣在作哲學層面的思考。比如馬雲,他不算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甚至講過,除了金庸小說,別的書都不用看。但據他身邊人講,他經常翻一本不帶注釋的《道德經》。他從小學習太極拳,從太極中領悟到互聯網這個看個不見摸不著的虛的東西與實的商業之間應該怎樣互動轉化。把虛的做實,做實的做虛,正是他成功的秘密所在。
馬雲虛實結合的一個著名案例是對海爾的投資。海爾的張瑞敏被馬雲盛贊為「管理大師」。我個人有一個想法:既然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被稱為日本「經營四聖」,那麼中國的「經營四聖」是誰呢?我跟很多朋友交流過這個問題,一致認同四個人:張瑞敏、柳傳志、任正非、馬雲。他們風格不同,卻大致代表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管理的最高水平。這四人中,在管理思想方面最成體系的當數張瑞敏。那麼,張瑞敏的管理思想最受益於哪些書?他自己講,外國的主要是德魯克,而中國的就是《道德經》、《論語》、《孫子》,還有《易經》。他自己沒有講出的,應該還有一個「體」與「用」的關系,即以中國傳統哲學為體,以西方現代管理思想為用。這是我讀他的思考實錄的一個體會。
那麼,哲學是什麼呢?說到底,它就是對於規律的一些基本認識。
你玩任何一種東西,開始時,可能只憑著一種感覺,愛好啊、激情啊、慾望啊、虛榮啊、迷戀啊、被逼無奈啊,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連唬帶蒙,蠻干硬闖,也可能做得很好,但肯定不穩定。時間久一些,深入一些,才會發現其中有一些門道,有些「規律」可循,這時就算得上有經驗了。但是你看到的這個「規律」靠得住嗎?它的背後是不是有一個更本質、更可靠的規律呢?這時,就到了哲學層面。最終,在這個層面領悟和把握的東西,反過來會成為你現在玩這個東西的一種支撐。
那麼,怎樣玩哲學呢?怎樣從哲學層面去領悟和把握自己正在玩的這個東西呢?《大學》里有句話,很重要: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意思就是,凡事要善於從根本處、起始點、源頭上著手。
就像治病,你得找到病根,知道這個病是怎樣一步一步發展到眼下這個情況的,才能對症下葯。
就像學作曲,你得從1、2、3、4、5、6、7這些音符開始,一點點往復雜方面學。學到一定程度時,隨便拿一段旋律,你就能從裡面把1、2、3、4、5、6、7這些音符給分出來;或者隨便一玩,就可以把這些音符譜成一段樂章。
就像學英文,你得從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這26個字母開始,它們是最簡單的,但再怎樣復雜的單詞、語句、文章也不過由這26個字母所組成。
就像學數學,為什麼1+2=3?因為1+1=2。為什麼一道復雜的微積分題最終有某一個得數,歸根結底是因為1+1=2。那麼,為什麼1+1=2呢?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這就到頭了,它「不證自明」。
《易經》也是如此,對於中國人來講,它是所有哲學的源頭。你學曾國藩、學王陽明、學孔子、學老子,稍一深入就會發現,他們的源頭在《易經》,《易經》中的思想就相當於音樂里的那些音符、英文里的那些字母、數學里的1+1=2。它是所有中文典藉中成書最早的,是「群經之首」。任何一本其他的中文書都直接或間接受到它的影響,所以,不能算百分之百的原創。只有它是原創,它沒有別的書可參照,只能道法自然。
以老子《道德經》來講,他的整個思想幾乎就是源於《易經》的謙卦,其精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明顯源於《易經》的復卦。
孔子就更不用說了,《史記》中記載他讀《易經》,「韋編三絕」,就是竹簡的書被他翻爛許多回。《論語》里則記載了他自己所講的:「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意思是,他要是能再多研究上幾年《易經》,造詣就更加高深了。而《易經》文本中「傳」的部分,兩千年來的學者們幾乎都認為是出自孔子之手,是他學習《易經》的心得。
老子、孔子之後,中國文化中很難再找到原創性的思想,後世學者更多的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結合新的時代、新的實踐作一些發揮。包括王陽明、曾國藩也是如此,他們都曾在《易經》方面下過大功夫,並受益匪淺。王陽明有個著名的「龍場悟道」,但少有人知道,當時他之所以能夠悟道,恰恰是從《易經》中得到了啟發,他給自己住的那個山洞取名「玩易窩」——玩《易經》的窩,還寫了一篇《玩易窩記》來記述悟道的體驗。
曾國藩傳世的日記中則詳細記述了自己學習《易經》的情況。
1841年10月28日午飯後,30歲的曾國藩跟幾個朋友到琉璃廠買了一套李光地主編的《周易折中》,然後花了一年時間把這套書精讀一遍。此
後的幾十年裡,他幾乎每年都會拿出《易經》來溫習,直到1872年正月,他用二十天時間又溫習一遍,十幾天後,就去世了。日記中也記了些讀《易》心得,比如,他認為乾、坤、頤、損、益、鼎這六卦對於養生最有意義。而且,他偶爾還會親自占卦,以幫助決策。
大儒朱熹有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為什麼老子、孔子、王陽明、曾國藩的思想這么讓人著迷?是因為他們都有《易經》這個偉大的源頭。
好比大廚做出一盤好菜,你如果只是一個食客,把這盤菜吃了,感嘆一通:「啊,太好吃了!」這也算是一個美妙的體驗了!但是,如果你也想學廚師的手藝,那麼,起碼的,你要去看看這盤菜是用的怎樣的食材。所以,《易經》是必須要看的。
問題又來了,《易經》看得懂嗎?
如上所述,如果你同意《易經》是「源頭」,那麼「源頭」有復雜的嗎?那幾個音符復雜嗎?ABC那些字母復雜嗎?1+1=2復雜嗎?黃河、長江的源頭不過一泓清洌的甘泉,人生的源頭不過是一個嬰兒無邪的笑容。儒家講,「道不遠人」;道家講,「大道至簡」。哲學的特點就在於簡易啊。
《易經》確實在文本上設置了一個門檻,或者也可以理解為一隻蛋外面有堅硬的殼,一封電報經過了加密的處理。這很正常啊,世上哪有露天放著的珍寶呢?不過,請放心,這本書里我已經把「殼」幫你剝了,保證你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哈哈。
退一步講,看不懂又如何?就像宇宙中有無數的問題,正因為不懂、不明白,才激發著人類不斷探索的激情,使智慧不斷提升。這可能正是《易經》的魅力所在。
幾年前,我無意間開始寫《吃透曾國藩》,寫著寫著就想到曾國藩簡直就是「東方卡耐基」啊,太「勵志」了!然而,他與卡耐基的西式勵志又有很多不同。於是,我歸納出「中國式勵志」的理念,並且寫了一篇《修身是中國式勵志的主題》作為序言。
之後,朔流而上,我繼續探究塑造出曾國藩精神與思想的背後的力量,儒、釋、道、法各家都有,但最主要的是儒家,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組成的「四書」。於是,整理了一本《人生四書》,將中國人最基本的人生觀、世界觀、家庭觀、財富觀、修身之道、做事之道、學習之道都給捋開,搭建起了「中國式勵志」的框架,並且寫了一篇《中國式勵志的根本在儒家》作為序言。
接下來,我沒有在與儒家平行的道家或法家停留,我被一股力量吸引著,沿河而上,來到中華文化江河的源頭。它是神秘的,它就應當是神秘的!它只用兩個至簡的符號,就開創出了一個包羅萬事萬物的偉大體系!它只用兩句樸素的話,就講出了這個民族所有的秘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寫到這里,我忽然想起一段詩句: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易經》是中國式勵志的源頭。我自豪!
Ⅱ 文章的前言和後記
前言:
每個人都會成長,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都走過了童年,也慢慢地向成熟的階段進發。
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你可能會因為無法突破困難而質疑自己,但是當你突破了困難,然後再回頭看看你成長的的經歷,也許你會想「過去的生活真事有滋有味!」。
後記:
成長能使你變得成熟。困難能使你戰勝自己,但前提是你無論在什麼時間都會把握自己。
中間的內容你可以寫你成長時的經歷和困難,而且可以先寫你遇到困難是沒有把握好自己,但是後來你因為有了慘痛的教訓之後就會把握自己了。
以上你覺得寫的不好的地方,可以加以修改,第三部分是供你參考的。
Ⅲ 一本書的前言和後記該怎麼寫
前言是由作者向讀者說明撰寫本書的意圖及書中闡明的主要問題。其內容包括對書稿的介紹,閱讀時應注意的問題,以及適用范圍、編寫方法(如果是工具書、手冊,還應寫清楚使用方法)、編者分工、審校人和作者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切忌採取把書中每一章的章題抄一遍、然後再說一下讀者對象的這樣一種應付差事的態度。
修訂再版的書,應有再版前言,說明本書初版以來的一些情況,新版書有哪些內容作了補充或修改,以及修訂的原因等。
序言分為自序和他序兩種情況。自序是由作者說明著作意圖、寫書經過、內容體例等情況;他序是由權威人士評介、推薦著作和作者以及對書稿有關問題的研究闡述。比如說寫你是怎麼想到這個題材的
或斜的時候有什麼遺憾有什麼不足
或是突然想到了其他什麼事,提一提
都可以
只要和你寫作的開頭、經過、結果有關都可以。
建議你還是自己網上查下著名作家的傑作,只要靈感來了就不會受到這樣的小問題煩惱了。
Ⅳ 暑假記錄冊的前言後記怎麼寫(記錄關於暑假有趣的事情)
涼拌、1。做通宵 借作業 抄抄抄!
2。豁出去了 大不了不做
3。自求多福吧 、、、哎 早知今日版何必當初~~~
我跟你權一樣,現在在趕作業,交給你大家常用的方法:
1.每天不玩,認認真真得做作業;
2.找一個好的哥們拿來抄,意思一樣,寫法不同就可以了;
3.最爛的點子,騙老師;
4.再不行就挨一頓罵,挨一頓打,得過且過嘛;
5.亂寫,如果老師認真,那就慘了,如果老師不認真,那你就得記住,下次不能這樣了!
(本人觀點最好選第1條,踏踏實實做人,安安心心做事,誰叫你不努力,吃一塹長一智,下次就不會這樣了!
Ⅳ 怎麼寫前言、後記
前言:也稱「前記」、「序」、「敘」、「緒」、「引」、「弁言」回.寫在書籍或文章前答面的文字.書籍中的前言,刊於正文前,主要說明基本內容、編著(譯)意圖、成書過程、學術價值及著譯者的介紹等.由著譯、編選者自撰或他人撰寫.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說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也可以理解成所寫的東西的精華版.
後記:寫在書籍或文章之後的文字.多用以說明寫作經過,或評價內容等,又稱跋或書後.寫完一篇文章後,如果要有補充的或遺漏的問題,都可以用後記的形式.有些采訪性的或新聞性的文章,在事後有了新的發展而又不便單獨介紹的,都可以後記的形式加入文章.既能豐富文章內容又不耽誤出版,兩全其美.有時作者故意用後記的形式對某個問題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讓讀者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有題記不一定要有後記.後記只是對你的文章中心的升華.你可以在最後用一個自然段來表達中心,而不一定用後記.有時用了後記反而顯得文章過於累贅.
Ⅵ 前言和後記該怎麼寫
前言,就是對一篇文章的簡單介紹,可以摘抄文章中的段落,也可以專門寫一篇……
後記,就是一篇文章寫完後,對文章的進一步總結。比如可以寫最後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情……
Ⅶ 前言、後記怎麼寫
前言:也稱「前記」、「序」、「敘」、「緒」、「引」、「弁言」。寫在內書籍容或文章前面的文字。書籍中的前言,刊於正文前,主要說明基本內容、編著(譯)意圖、成書過程、學術價值及著譯者的介紹等。由著譯、編選者自撰或他人撰寫。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說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也可以理解成所寫的東西的精華版。
後記:寫在書籍或文章之後的文字。多用以說明寫作經過,或評價內容等,又稱跋或書後。寫完一篇文章後,如果要有補充的或遺漏的問題,都可以用後記的形式。有些采訪性的或新聞性的文章,在事後有了新的發展而又不便單獨介紹的,都可以後記的形式加入文章。既能豐富文章內容又不耽誤出版,兩全其美。有時作者故意用後記的形式對某個問題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讓讀者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有題記不一定要有後記。後記只是對你的文章中心的升華。你可以在最後用一個自然段來表達中心,而不一定用後記。有時用了後記反而顯得文章過於累贅。
Ⅷ 前言和後記怎麼寫
(字寫大一點,我們老師說這個好)
序言 XXX(名字)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是語回言的精華,是智慧答的結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靈光,是人類最純粹的精神家園。古今中外的詩人們,以其生花的妙筆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歌,經過時間的磨礪,這些詩歌已成為超越民族、超越國別、超越時空的不朽經典,扣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思想上和藝術上的雙重享受和熏陶。
詩是心靈的歌,像寒冬里的一杯清茶,濃濃的溫馨曼妙於全身。它雖然沒有音樂的優美旋律,也沒有畫的精美別致,可是卻能讓人從跳躍的文字中體會到藝術的存在,它獨特的創造性和感染力令人動容。我們欣賞了從古至今的詩人筆下獨具匠心的詩賦,感受了詩的魅力,吟誦了詩的美妙佳句,每
都蘊藏著振奮人心的感動。由此也喚起了我們對詩的渴望。詩的海洋里有最美的貝殼,詩的夜空里有永放光芒的星星,詩的花園里有無數絢爛的花朵!
我們希望通過本書,引領讀者進入詩歌的殿堂,領略中外詩歌的藝術魅力,進而啟迪心智,陶冶性情,提高個人的
、審美水準、人生品位,為自己的人生營造一方純凈的聖土。
Ⅸ 作品集的前言和後記怎麼寫啊拜託指導一下
前言是由作者向讀者說明撰寫本書的意圖及書中闡明的主要問題。其內容包括對書稿的介版紹,閱讀時應注意的權問題,以及適用范圍、編寫方法(如果是工具書、手冊,還應寫清楚使用方法)、編者分工、審校人和作者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切忌採取把書中每一章的章題抄一遍、然後再說一下讀者對象的這樣一種應付差事的態度。
修訂再版的書,應有再版前言,說明本書初版以來的一些情況,新版書有哪些內容作了補充或修改,以及修訂的原因等。
序言分為自序和他序兩種情況。自序是由作者說明著作意圖、寫書經過、內容體例等情況;他序是由權威人士評介、推薦著作和作者以及對書稿有關問題的研究闡述。比如說寫你是怎麼想到這個題材的
或斜的時候有什麼遺憾有什麼不足
或是突然想到了其他什麼事,提一提
都可以
只要和你寫作的開頭、經過、結果有關都可以。
建議你還是自己網上查下著名作家的傑作,只要靈感來了就不會受到這樣的小問題煩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