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本前言 » 草原文化和前言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草原文化和前言

發布時間: 2021-03-25 21:54:05

Ⅰ 草原文化的文化概念

從目前的文化定位特徵來看,草原文化是具有濃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徵的一種復合性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華文化極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21世紀,草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越來越引起世人的矚目。 關於草原文化的特質,至少可以概括為如下四點:
歷史傳承的悠久性。從遠古開始,在中國北方遼闊的草原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繁衍生息,遠在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里留下原始生產和生活的足跡。這里大量豐富的考古遺存,是探索中國早期人類活動的最有價值的核心地區之一。最早的有呼和浩特市郊區大窯村南山的石器製造場,其年代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早期。從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代,這里相繼產生多種開文明先河的文化成果;特別是游牧文明形成後,將草原文化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使草原文化成為具有歷史統一性和連續性並充滿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文化。
區域分布的廣闊性。作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是在我國北方草原這一特定歷史地理范圍內形成和發展的文化,大致分布於包括從大興安嶺東麓到帕米爾高原以東,阿爾泰以南至昆侖山南北的廣大區域,涉及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省區。在這一廣大的區域范圍內,雖然不同民族在不同時期所創造的文化不盡相同,但都是以草原這一地理環境為載體,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內在的聯系,形成具有復合特徵的草原文化。草原既是一個歷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
創造主體的多元性。草原文化是草原地區多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由於這些民族分別活躍在不同歷史時期,此起彼伏,使草原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態,諸如匈奴文化形態、鮮卑文化形態、突厥文化形態、契丹文化形態等等。這是草原文化創造主體多元性的集中體現,也是草原文化區別於中原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雖然草原文化的創造主體是多元的,但由於這些民族相互間具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族際傳承關系,因此這種連續性和統一性體現在草原文化發展的整個歷史進程之中。
構建形態的復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種內涵豐富、形態多樣、特色鮮明的復合型文化。草原文化在早期經歷新石器文化之後,前後演繹為以西遼河流域為代表的早期農耕文化和聚落文化,以朱開溝文化為肇始的游牧文化以及中古時期逐步興起的游牧和農耕文化交錯發展的現象。因此,草原文化不僅是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統一,也是游牧文化與其他經濟文化的統一。不同的文化形態在不同歷史時期從不同角度為草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力。草原文化還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統一。草原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中最具古老傳統的地域文化之一,在吸納現代文明因素,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過程中,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互激盪、碰撞、沖突和吸納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統一,使草原文化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統一的整體。草原文化隨之呈現出傳統與現代、地域與民族相統一、多種經濟類型並存的復合型文化形態。

Ⅱ 草原文化,包括哪些內涵,請舉例說明

包括牧民的生活、習俗等等。如擀羊毛氈、烤羊、轉場、狩獵、祭祀。

Ⅲ 什麼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含義是什麼

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區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創造的一種與草原生態環境相適應的文化,這種文化包括草原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風俗習慣、社會制度、思想觀念、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其中價值體系是其核心內容。

Ⅳ 草原文化的戰略地位和歷史作用

草原文化的戰略地位和歷史作用
歷史上,在中原地區建立統一農業區政權的同時,北方草原上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也相繼建立了統一游牧區的政權。
歷史上,在中原地區建立統一農業區政權的同時,北方草原上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也相繼建立了統一游牧區的政權。

草原文化是中華文化極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21世紀,草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越來越引起世人的矚目。

一、草原文化的戰略地位
草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源之一。近年來大量的考古資料和已有的研究證明,作為草原文化發祥地的我國北方廣大地區,不但分布有許多早期人類活動的遺跡,如大窯文化、薩拉烏蘇文化、扎賚諾爾文化等,而且擁有很多可以認證中華文明起源的文化遺存,如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等。這些特色鮮明、自成體系而又有明顯淵源和「血親」關系的史前文化被稱為「紅山諸文化」。它們以其豐富的內涵表明,在中華文明的起始階段,我國北方廣大草原地區社會發展程度曾經處於領先地位,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曙光」。中華文化因為有了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一樣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草原文化的燦爛源頭,才使中華文化既有博大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又充滿生機與活力,能夠在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
草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草原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是中華各區域文化中分布最廣的區域文化。歷史上,在中原地區建立統一農業區政權的同時,北方草原上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也相繼建立了統一游牧區的政權。自戰國時代到秦漢時期,匈奴族在北方草原崛起,建立了統一北方草原的強大政權。西晉以後,北方草原民族向中原內地遷移並建立政權,我國進入了「五胡十六國」時期。在東晉時期,鮮卑族逐漸壯大,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權。五代之際,契丹族統一北方,建立了遼政權。此後女真人在北方崛起,推翻了遼、北宋政權,建立了金朝。在元、清兩朝,蒙古族、滿族不僅統一了北方草原地區,而且建立了包括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疆域空前廣闊的統一政權,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此期間,草原文化通過與中原文化長期碰撞、交流、吸收、融合,今天已經演變成為以內蒙古為主要集聚地、蒙古族文化為典型代表、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文化體系。在文化類型上,這個以北方游牧文化為支撐的草原文化體系,與中部的農耕文化和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一起構成我國三大類型經濟文化區。草原文化不斷參與中華文化的構建與發展,積極地融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體系之中,三大文化相互交融輝映,使中華文化成為一個多元一體、豐富耀眼的文化體系。
草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之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長盛不衰,在世界各文明古國中極為罕見。造就這種獨特而偉大的文化發展現象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的內在建構。在這個內在建構中,草原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地推進新的歷史變革與發展。中國歷史上北方草原民族總有一種向南融合發展的傾向,中原王朝到末期廣泛彌漫的腐敗萎靡和不堪一擊,也促使草原民族一次次戎裝南下,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發展一次次注入新鮮血液。誠如陳寅恪所說,北方胡人文化「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局」。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伴隨著北方草原民族對中原武力征服而來的是草原民族與中原民族的融合,也是草原文化同中原內地文化的匯聚與創新。這種大規模的融合匯聚每進行一次,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就得到一次加強,中華文化所產生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就進一步增強。正是這樣一次次的大規模融合、匯聚、創新,加速推動著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二、草原文化的內涵和特質
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區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創造的一種與草原生態環境相適應的文化,這種文化包括草原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風俗習慣、社會制度、思想觀念、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其中價值體系是其核心內容。從目前的文化定位特徵來看,草原文化是具有濃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徵的一種復合性文化。
關於草原文化的特質,至少可以概括為如下四點:
歷史傳承的悠久性。從遠古開始,在中國北方遼闊的草原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繁衍生息,遠在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里留下原始生產和生活的足跡。這里大量豐富的考古遺存,是探索中國早期人類活動的最有價值的核心地區之一。最早的有呼和浩特市郊區大窯村南山的石器製造場,其年代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早期。從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時代,這里相繼產生多種開文明先河的文化成果;特別是游牧文明形成後,將草原文化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使草原文化成為具有歷史統一性和連續性並充滿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文化。
區域分布的廣闊性。作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是在我國北方草原這一特定歷史地理范圍內形成和發展的文化,大致分布於包括從大興安嶺東麓到帕米爾高原以東,阿爾泰以南至昆侖山南北的廣大區域,涉及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省區。在這一廣大的區域范圍內,雖然不同民族在不同時期所創造的文化不盡相同,但都是以草原這一地理環境為載體,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內在的聯系,形成具有復合特徵的草原文化。草原既是一個歷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
創造主體的多元性。草原文化是草原地區多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由於這些民族分別活躍在不同歷史時期,此起彼伏,使草原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態,諸如匈奴文化形態、鮮卑文化形態、突厥文化形態、契丹文化形態等等。這是草原文化創造主體多元性的集中體現,也是草原文化區別於中原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雖然草原文化的創造主體是多元的,但由於這些民族相互間具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族際傳承關系,因此這種連續性和統一性體現在草原文化發展的整個歷史進程之中。
構建形態的復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種內涵豐富、形態多樣、特色鮮明的復合型文化。草原文化在早期經歷新石器文化之後,前後演繹為以西遼河流域為代表的早期農耕文化和聚落文化,以朱開溝文化為肇始的游牧文化以及中古時期逐步興起的游牧和農耕文化交錯發展的現象。因此,草原文化不僅是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統一,也是游牧文化與其他經濟文化的統一。不同的文化形態在不同歷史時期從不同角度為草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力。草原文化還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統一。草原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中最具古老傳統的地域文化之一,在吸納現代文明因素,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過程中,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相互激盪、碰撞、沖突和吸納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統一,使草原文化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統一的整體。草原文化隨之呈現出傳統與現代、地域與民族相統一、多種經濟類型並存的復合型文化形態。

三、草原文化新的生機
今天,草原文化再一次煥發出勃勃生機,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產生著日益廣泛的影響。
建設現代生態文明的啟示。草原游牧民族由於生存的需要,崇尚自然,順應自然的選擇,珍愛草原生命,重視對草原、森林、山川、河流和生靈的生態保護,對生態保護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這種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使草原文化成為以崇尚自然為根本特質的生態型文化。這種「長生天」文化理念從觀念領域到實踐過程都同自然生態息息相關,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當作一種重要行為准則和價值尺度。草原游牧民族對自然生態的良好觀念和做法,對現代生態文明建設有著深刻啟示。近些年來,我國北方草原、森林正在恢復起來,越來越成為我國北方的一道綠色天然生態屏障。在這里生活的各族人民創造了「圍封轉移」、「輪牧休牧」、「生態移民」等做法,使草原民族固有的先進生態理念,更彰顯出新的生命力和價值。
堅定不移維護祖國統一的愛國主義精神。草原民族是特別熱愛家園、熱愛母親的民族。草原文化在經歷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蒙元、滿清、近現代幾個時期的發展後,與中原文化長期碰撞、交流、吸收、融合,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鞏固和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草原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員,與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把祖國視為母親。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草原少數民族與祖國命運相連,與各兄弟民族親如一家。這種血脈情感流淌的草原文化,在認同和促進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發揮的偉大歷史作用,迄今仍然是我們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大團結,構建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社會根基之一。歷史和現實都證明,草原文化對於維護祖國統一、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
開拓進取、創新發展的時代精神。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價值取向,如英雄樂觀精神、自由開放精神和崇信重義精神等等,都與當今改革開放時代從本質上是一致的。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條件下,這種傳統的優秀民族精神,必然表現為開拓進取、創新發展的時代精神而大放異彩。在現實生活中,草原文化中的節慶、祭祀、娛樂、餐飲、服飾、工藝、歌舞、文學藝術等都在實現與現代文明之間雙向互需的有機結合。草原文化以特有的方式吸納現代文明的成果,實現發掘、更新、重構以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現代文明也在與草原文化的結合中獲得新的實現領域和形式。事實上,草原文化已寓於草原地區文化旅遊業、文博會展業、圖書影視業、城鎮建築業等產業之中,成為草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新的亮點,表現出巨大的魅力、潛力和優勢。
在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中彰顯出特殊的魅力和影響。近年來,草原文化走出國門參與國際文化的重大交流活動,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蒙古族的長調、馬頭琴已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等草原民族的文化藝術,如歌舞、雜技、文物、服飾等等,都以獨有的藝術特色和魅力在世界各大洲留下了美好的足跡,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廣袤的大草原和獨具風格的草原民族風情,也越來越吸引世人的眼光。草原文化為開辟大草原旅遊市場和與世界交流,提供了廣闊的舞台。隨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科學發展的新的歷史進程,草原文化必將以更加嶄新的姿態越來越深刻、越來越廣泛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Ⅳ 什麼是草原文化

什麼是草原文化

包海山

在廣義上,草原文化就是在草原上形成的文化以及有關草原的文化。一般認為,草原是指由草本植物組成的自然生態系統。在草原一詞中的「原」字,有高原、平原、原野以及遼闊之意,也有指草為「原生植被」之意。草原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客觀存在的一種自然資源。世界上所有植被中最廣的就是草原。草原面積僅次於森林面積,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24%。草原生態系統是由草原地區生物(植物、動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區非生物環境構成的,具有進行物質循環與能量轉換的基本功能。應該說,草原文化,是針對一種自然生態系統而言的文化,它與長江文化、黃河文化一樣,是以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地域文化。在中國,草原是「最大的自然生態系統」,因此,在以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為主要特徵的文化中,草原文化是比長江文化、黃河文化地域分布更廣闊、生態功能更全面的文化。

人是創造、發展和享受文化的主體。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草原地區,哪裡首先有了人,哪裡就首先創造了文化。姜戎在其藝術表現與歷史知識融為一體的作品《狼圖騰》中認為:「遼闊美麗的草原,不僅是華夏民族的祖地,也是全人類的祖地和搖籃。草原是人類直立起來『走向』全球的出發地。草原大地是人類最古老的始祖母。」如果真的如此,那麼草原文化就是人類文化之源。畢竟,最容易使人的自身自然與宇宙自然形成同構同序的共振感應、使人的靈氣與自然靈性形成相互流動和諧交融的地方,即天然形成人傑地靈的地方,就是遼闊無際的大草原。在中國,作為長江黃河源區的青藏高原腹地,也是高寒草原系統;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母親河的源頭在草原。

文化有很多種類,是因為劃分文化的視角和標准不同。草原文化、長江文化、黃河文化等是以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特徵的地域文化,而狩獵文化、游牧文化、農耕文化、工商文化等是以生產生活方式為主要特徵的行為文化或者說經營文化。相對來說,自然生態系統是永恆的,而生產生活方式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草原是基地,草原文化是基礎;狩獵、游牧、農耕、現代農牧業、現代工商業、高科技新興產業等是經營行為,形成了草原上的狩獵文化、游牧文化、農耕文化、現代農牧業文化、現代工商業文化、高科技新興產業文化等。隨著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發展,傳統的狩獵文化、游牧文化、農耕文化正在淡化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現代農牧業文化、現代工商業文化、高科技新興產業文化等。

作為中國「最大的自然生態系統」,草原上有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自然資源;也有煤炭、礦產、天然氣、風能、太陽能等非生物自然資源,其中煤炭、礦產、天然氣等是不可再生資源,風能、太陽能等是可再生資源。在草原上,人們曾經濫殺亂捕、濫砍亂耕,使很多動物和植物減少了、退化了、滅絕了;現在如果無節制地開採煤炭、礦產、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也會使這些不可再生資源枯竭、消失。我們應該清楚,人類生存需要自然資源,而只有合理利用才能使人類必需的自然資源本身長久存在。可以預見,隨著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的能力不斷提高,以高科技為支撐的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新興產業文化,將會譜寫草原文化的新篇章。說到底,草原文化是遵循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是能夠充分轉化和體現自然生態系統所提供的天然的巨大使用價值的文化。

——選自正在編撰的《鄂爾多斯學概論》

Ⅵ 草原文化與民族風情的介紹

巴里坤草原早已蜚聲遐邇於西域大地,早已被歷代文人墨客、將軍們和途徑這里的人們描寫的如詩如畫。由於巴里坤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自然條件,是歷代王朝都十分准視的戰略要地。各路諸侯游牧民族也把這里視為理想的游牧之地。你來我往的在在里演繹了一個一個又一個草原之路故事、玉石之路傳奇、絲綢之路的滄桑。

用槍狩獵

巴里坤草原是新疆三大草原之一,是亞歐草原大通道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里曾今是草原游牧民族角逐的一個古戰場,他們在這里演繹了一個又一個傳奇的故事和歷史事件。自古以來巴里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在草原文化的帶動下演繹了很多民族風情文化,有一部分保存的很完整,有一部分保持了原有的原生態的文化現象。其主要體現在漢民俗文化、哈薩克民俗文化和蒙古民俗文化。漢文化的民俗、節日、婚俗、社火、麵食等;哈薩克民俗有民間舞蹈、民間刺綉、阿肯彈唱、馬上運動、婚俗、葬俗等;蒙古民俗有一年一度的敖包節、點燈節等。這些民俗文化現象經歷漫長的歲月,但任然保持了很多傳統的文化現象,為我們今天的旅遊發展和開發提供了原始的文化民俗資源。

神聖的祭拜

狩獵

巴里坤草原不知演繹了多少民間民俗的傳奇的文化和傳奇故事。漢文化里宗教文化和傳奇故事一代又一代的延續和流傳、民間小曲傳了一代有一代。哈薩克民間體育活動無論是大大小小慶典和民間舉辦的一些群眾活動中都有表演如刁羊、賽馬、姑娘追、摔跤,夜晚一般都要舉行歌舞晚會。蒙古人的敖包更為神聖,人們在那裡祈禱、在那裡祝福、在那裡洗禮了自己的靈活,他們用自己最虔誠的心靈祭祀敖包,他們用最傳統的方式進行他們的敖包相會、文藝活動演出、體育比賽。巴里坤的民族風情就是一個民族文化學、民族禮儀學、民族傳統學的大展示,只有我們走進那裡就會被融化、就會被感到,你也就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一個參與者。只有我們用心來感悟就會能找到心靈的碰撞,這就是巴里坤的民族風情文化。

Ⅶ 草原文化的介紹

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區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創造的一種與草原生態環境相適應的文化,這種文化包括草原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風俗習慣、社會制度、思想觀念、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其中價值體系是其核心內容。

Ⅷ 內蒙古草原文化風情介紹有哪些

內蒙古草原文化風情主要都包括這些。

第一就是內蒙古位於祖國北部的邊疆,內蒙古自治區有許多的草原和天然牧場,而內蒙古的草原也是世界上天然面積最大的草原。因此內蒙古的文化最主要的草原文化,以草原文化繁衍出許多人文以及自然的風情。

第二種就是那達慕是中國蒙古族人民十分喜愛的一種古老的體育活動形式,更是一種充滿了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現今的錫林郭勒盟所舉行的那達慕最具傳統代表性。「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是「娛樂、游戲」的意思,用來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在每年農歷的六月初四,羊肥馬壯和草綠花紅的日子開始,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第三個就是安代舞有著「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美譽,是主要流行於內蒙古通遼市四周地區的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據相關歷史的考證,安代舞最早起源於庫倫旗地區,大約於明末清初時期形成。清朝中期的時候,由於當時草原湧入大量各地闖關東的移民,許多不同地域的文化風俗逐漸融合便形成了庫倫蒙古族文化,進而孕育出有著廣泛群眾性的安代舞。

第四個就是馬頭琴在蒙古族的音樂文化中起著代表作用,不論它的造型和製作材料,還是其音色音質或者音樂表現風格及演奏方法,都體現出蒙古人的性格特點,影射出蒙古族世代的游牧生活。蒙古族馬頭琴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蒙古族形成的時候,馬頭琴就已經存在了,因此可以這樣說,馬頭琴與蒙古族一起從草原和歷史中發展走來,並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