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本前言 » 紅旗譜引言反映了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紅旗譜引言反映了

發布時間: 2021-03-25 03:34:38

❶ 《紅旗譜》小說有何思想意義

<紅旗譜>通過在大革命失敗前後十年革命斗爭的歷史背景下,冀中平原兩家農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兩代人的尖銳矛盾斗爭,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村和城市階級斗爭和革命運動的壯麗圖景,獲得重大的成就。
以上是《紅旗譜》的主要內容,下面是他的主題思想:整部作品凸顯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另外,綜合作品中「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傳統精神,充滿濃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廣背景等,該書稱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農民革命運動的史詩式作品。
敬請參考!

❷ 「梁斌《紅旗譜》」當代文學作品分析

《紅旗譜》在創造民族化的藝術風格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無論是在主題思想、人物刻畫、藝術手法和語言運用上都實現了作者把《紅旗譜》寫成「一部具有民族氣魄的小說」這一宏偉的藝術追求。同時,作品在充分重視民族化的又注意吸收中國現代文學乃至西方小說的一些表現技巧(如心理刻畫等)。因此我們說,《紅旗譜》堪稱一部真正體現文學民族化的典範之作。

《紅旗譜》是梁斌創作的一部重要作品,是一部中國農民革命斗爭的史詩,在中國當代文學殿堂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品所展示的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藝術成就,堪稱體現文學民族化的典範之作。

《紅旗譜》的民族化成就首先表現在作品濃郁的民族風格上。

作品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具有民族特點和民族氣魄的中國農民革命斗爭生活。從「朱老鞏大鬧柳樹林」 「反割頭稅斗爭」「高蠡暴動」的描寫中,看到的是中國農民革命特殊的斗爭道路和斗爭方式。

一群群農民,邁著有力的步伐,學生們唱著《國際歌》,站滿了一條街。……(江濤)把哨子一吹,人們 唿嚕地擠上去,擠了門子,砸了窗戶,闖進稅局子。嚇得馮老蘭變貌失色,跳過牆頭逃跑了。

❸ 《紅旗譜》中這幾個字分別代表著什麼

《紅旗譜》是一部小說。我覺得紅旗是一個標志處,就是圍繞紅旗說展開的一系列的人物和事件。

❹ 〈紅旗譜〉表現什麼時期的作品

簡單的說,寫的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事.

〈紅旗譜〉寫的是湖南山鄉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小說集中深入地描寫了一個僻靜的山鄉,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引起的異常深廣的變化:相沿幾午年的私有制的經濟基礎,古舊的社會習俗,家庭生活以及人和人的關系等,在一個短時期中被連根掀翻。作者用細膩的自我批評, 帶著親切的鄉士氣息,刻畫了幾個革命幹部和農民的形象,其中鄧秀梅、李月輝、陳在春、盛佑亭等,各有自己鮮明的性格和特徵,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紅旗譜
中國現代著名小說,作者:梁斌,中國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紅旗譜》通過在大革命失敗前後十年革命斗爭的歷史背景下,冀中平原兩家農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兩代人的尖銳矛盾斗爭,以「反割頭稅」和「二師學潮」為中心事件,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村和城市階級斗爭和革命運動的壯麗圖景,獲得重大的成就。

《紅旗譜》成功地塑造了三代農民的英雄形象,特別是橫跨兩個時代的農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閃爍著奪目光彩的「這一個」,是長篇小說園地中不多見的成功典型。整部作品凸顯了濃郁的民族風格。另外,綜合作品中「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傳統精神,充滿濃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廣背景等,該書稱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農民革命運動的史詩式作品。

❺ 紅旗譜的故事梗概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鎖井鎮。大地主馮蘭池要砸掉48村防汛築堤集資購地48畝地的憑證——古銅鍾!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樹林中,見義勇為的朱老鞏揮著明晃晃的鍘刀,赤膊上陣保護古鍾,嚴老祥也揮斧助戰。

馮蘭池砸鍾難以得逞,他請來地主嚴老尚調虎離山,騙走了朱老鞏,砸毀了古鍾。朱老鞏悲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後,馮蘭池又想斬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兒,逼得他15歲的兒子朱小虎離鄉背井去闖關東。

1931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入侵中國東三省。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敵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國人民,保定二師也掀起了如火如茶的學潮斗爭。江濤、張嘉慶站在斗爭的最前列。二師學潮涉及到全市,13 所學校罷課,要求停止剿共,槍口對外。

省府宣布解散學校,開除了數十名學生,並派軍隊包圍了學校,形式十分嚴峻。為了突出敵人的包圍,朱老忠、嚴志和給保二師送來了米面。但敵人提前沖破了學生的防線,血腥鎮壓了保二師學潮,學生死傷多人,江濤被捕入獄,張嘉慶受傷被關進教會醫院。

嚴志和因二兒子又被捕入獄,悲痛欲絕,想跳河自殺。朱老忠鼓勵他要挺住,為孩子的報仇。學潮失敗的第二天,朱老忠裝扮成三輪車夫,從教會醫院救出了張嘉慶。

(5)紅旗譜引言反映了擴展閱讀:

孫犁的老家在河北安平縣東遼城村,梁斌的老家在保定市蠡縣梁家莊。兩人的家鄉同在冀中平原上,相距不足百里,是很近的老鄉。孫犁出生於1913年,梁斌出生於1914年,又是不折不扣的同代人。

1938年春,同在革命隊伍的兩個人初次相識。當時,孫犁到蠡縣去組織人民武裝自衛會。梁斌正在蠡縣擔任冀中新世紀劇社社長。梁斌給孫犁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按孫犁的話說就是「朴實、厚重、爽氣」。

1940年,晉察冀邊區文協成立,主任是沙可,副主任是田間。孫犁被調到文協,一個人負責編輯文協的油印刊物《山》。當時的同事有康濯等人。

梁斌在《山》上發表過《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和《父親》等短、中篇小說,它們就是後來引起文壇震動的梁斌代表作《紅旗譜》的發端,朱老忠的形象在其中已初具雛形。

1941年,孫犁從晉察冀邊區的阜平回到冀中平原,參與編輯《冀中一日》。梁斌正擔任冀中文藝幹校副校長,兩人接觸機會多起來,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成為戰友加朋友。1943年的時候,為反抗日偽軍的「掃盪」,轉移到山西繁峙縣境的孫犁,還在戰爭間隙,翻山越嶺跑去看過梁斌一次。

抗戰勝利後,孫犁有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他想搞創作,就在1946年3月專門去了趟蠡縣。正擔任中共蠡縣縣委宣傳部長的梁斌為方便孫犁的寫作,安排孫犁住進了劉村。孫犁在這年的3月30日寫給康濯的信里。

這樣描繪了當時的生活:「因為梁斌同志的照顧,我的寫作環境很好,自己過起近於一個富農生活的日子,近於一個村長的工作,近於一個理想的寫作生活。」在蠡縣的三個月里,孫犁寫下了《「藏」》、《鍾》和《碑》等幾篇小說。

解放初期,孫犁在《天津日報》主持副刊工作。梁斌則隨解放大軍南下,先後任《襄陽日報》《武漢日報》社長。1953年6月,梁斌請了創作假,正式動筆書寫《戰寇圖》(即後來的《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三部曲),他每天伏案疾書十多個小時。

三十多萬字的《戰寇圖》初稿在一年後即告完成。對於當時的創作情況,梁斌曾有以下描述:「我的創作欲、靈感升到高潮,欲罷不能。

1955年夏季,梁斌到天津就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那時河北的省會還是天津。就這樣,梁斌花了兩年時間,到1956年年底,完成了《紅旗譜》的創作,1958年1月,《紅旗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當即震動了中國文壇。而梁斌因身心透支,大病了一場。

《紅旗譜》的成功,孫犁從未對人說過自己曾在其中起過作用。要不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梁斌與同事談起這段感人往事,讀者們是無法知曉的。這裡面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孫犁和梁斌之間深厚的友誼,也體現了老作家孫犁的高尚人品,以及梁斌的朴實。

❻ 紅旗譜讀後感

讀完《紅旗譜》總共花了一天大約整整十四小時,不算快,但由於是一次讀完,所以明顯倉促。何況,本身對這類小說帶一些成見,雖然讀時盡量避免,然亦必有影響。所以下文的許多是非,都全屬個人的主觀意見,寫之前也只看過極少的評論它的書。對觀點的正確與否,不敢自信,聊資一說而。想分幾點來說說我對《紅旗譜》的看法:
第一, 有關內容主題方面。
首先在主題定位上,大都認為是為「中國的革命」立下「英雄的譜系」,這一說法我認為有人為自作之嫌。小說描繪的誠然是北方農村乃至城市革命運動的代代興起,但明顯並不是很有代表性。首先就說北民的粗獷顯與南方不同,而革命之星火實起於南方,而北方受五

❼ 《紅旗譜》,是反映我國什麼時期,什麼內容的長篇小說

《紅旗譜》,是反映我國什麼時期、什麼內容的長篇小說

  • B.民主革命時期華北農民反帝反封建革命

❽ 紅旗譜的劇情簡介

大型話劇《紅旗譜》節選改編自現代著名小說《紅旗譜》,講述了在革命年代,以朱老鍾為代表的貧苦農民大眾與地主馮蘭池進行斗爭,最後取得勝利的故事。該劇綜合原作小說中「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傳統精神,充滿濃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廣背景等,充分反映了北方農民革命運動的發展。其間穿插了朱家與馮家上一輩的恩怨、運濤與春蘭的相戀、共產黨員賈先生點燃共產主義革命的星星之火等情節,充分表現出貧苦人民內心的反抗,體現了在革命的浪潮下,舊勢力必將衰弱並被連根拔起的主題。
在此劇結束時,創意地加入了現代舞蹈《江南style》,用新鮮明快的曲調,詼諧滑稽的舞姿,為此劇結尾,很好地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青春與活力,將經典名著學生化、生活化,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