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本前言 » 不遵守禮儀規範例子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不遵守禮儀規範例子

發布時間: 2021-03-23 20:37:50

Ⅰ 舉出不符合禮儀禮節的五個例子

不合乎禮儀的意識:不尊重老師和校工
對同學不友善
不合乎禮儀的語言:講粗話,罵人
不合乎禮儀的打扮:穿著太暴露,
不符合學校的要求.

Ⅱ 求不遵守規則的事例

1、房祖名、柯震東不守法律的規則而偷偷吸毒,作為一個公共人物帶壞社會風氣,最後自身的名氣什麼的都大大降低。

2、仲永被人稱為神童,卻因驕傲,不繼續學習,導致長大後一事無成。

3、拿破崙不遵守用兵之法,導致滑鐵盧戰役慘敗。

4、天寶後期,唐玄宗懈怠政事,貪戀女色,整天飲酒作樂。他與唐太宗李世民背道而馳,導致前所未有的盛世開始走向衰敗,讓光芒四射的李唐王朝褪去了昔日的風采。

5、項羽因為驕傲,不遵循謹慎之道,而把江山拱手讓給了劉邦。

(2)不遵守禮儀規範例子擴展閱讀:

關於不守規則的古代人事例:

包公鍘包勉包公自幼父母雙亡,全靠兄嫂撫養成人,供養讀書,科舉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一的獨子包冕作為地方官,利用職務便利,貪污用來賑災的糧錢,後被人舉報。作為監察官的包拯,親自審理此案,查明事實真相後,下令處死自己的親侄子包冕。

臨行刑時,面對嫂子的責罵,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而是因為職責所在,要嚴格執法,「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為了解脫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願代替侄子為她「養老送終「。

Ⅲ 不遵守規則但成功的事例

項羽巨鹿之戰時,先是破釜沉舟,然後巨鹿決戰時不等對方列好陣勢就混亂的發起沖擊,這都是不遵守規則的表現。先秦打仗都是網開三面或網開一面,到了韓信這兒,不依古格,十面埋伏,滅了項羽

Ⅳ 5個文明禮儀的標准,5個不文明的例子

干凈利落近來臟兮兮

Ⅳ 不講禮貌的事例

原來以為上了幼兒園,睿睿小朋友的壞脾氣能收斂一些,行為能規矩一些,結果這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雖然多多少少對他有些正面的影響,但是感覺小傢伙現在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壞,越來真沒分寸,越來越沒禮貌,有時達到讓人忍無可忍的地步。當然並不是說因為上了幼兒園而變成這樣,而是覺得幼兒園里的規矩似乎對他的約束作用不大,尤其是在家裡,簡直就是無法無天,不教訓確實是過不去了!
在家裡,除了媽媽,其他人幾乎都享受過被睿兒驅趕的待遇。特別是對爺爺,睿兒從小到大就沒怎麼親近,打小就不喜歡爺爺抱,稍大一些還總嫌爺爺「臟」,因為爺爺開的是修車店,每天與各式各樣出了問題的自行車打交道,手上沾的油污有很多已經沒辦法清洗干凈,睿睿小朋友一歲多剛剛會說單字時一看到爺爺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命令」爺爺洗手,「臟,洗!」幾乎是每天他對爺爺說得最多的話,洗了又洗還叫「臟臟」,不肯要爺爺抱;兩歲後懂事些了,對爺爺的態度卻一直沒有改變,反而是在行為上越發的抵觸,一看到爺爺回來,就嚷著「不要爺爺,爺爺走!」,輕則推開爺爺不讓呆在他呆的地方,重則直接將爺爺關在門外;有時媽媽忙著沒時間陪他,讓爺爺陪他一會兒,他總不讓爺爺進門兒,爺爺只能在門口遠遠看著他,可一旦被他發現,總是尖叫著用力把門關上。不明白為什麼睿兒會對爺爺有這么深的「成見」,爺爺發自內心地疼他愛他,但他卻不領情,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對爸爸,睿兒一直也不太「感冒」,雖然父子倆好的時候也能打成一片,可是大部分情況下小傢伙也總不喜歡爸爸陪他,現在更是見到爸爸就趕,尤其是媽媽在的情況下,基本上不讓爸爸靠近,總是不耐煩地讓爸爸「走開」;只有在媽媽不在時,爸爸用些招數吸引小傢伙和他一起玩兒,倆人才能和平共處一會兒,可是媽媽一來,爸爸就得遭遇被趕的命運了。更讓人忍無可忍的是,有時小人兒發脾氣使壞鬧得太過份,爸爸生氣地沉下臉拿出鞭子准備「教訓」,小傢伙居然也黑著臉反抗,順手操起手上的東西用力爸爸砸過去,汗!還真是沒大沒小,不打不成器!
睿睿小朋友這種不禮貌的行為,現在發展到不關是對家人,對鄰居或其他熟識的人居然也常作出出其不意的舉動,讓人尷尬不已。有時鄰居看到睿兒在玩耍,喜歡來逗逗他,可是小傢伙一看到人家過來,沒有禮貌的邀請也就罷了,直接「砰」地一聲用力關上大門,讓人哭笑不得,莫名其妙;爺爺奶奶或爸爸的朋友有時過來玩兒,人家還沒進門呢,小傢伙先讓人吃一閉門羹,搞得人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讓家人顏面全無。記得剛學會走路那會兒,小傢伙雖不會說話,但在行動上可有禮貌啦,特別是對老人,不管是認識不認識的,到我們家小傢伙都會搬出椅子請人坐,有時還會塞吃的給客人,總是讓人家感動一大把。睿兒的太奶奶過來我們家,一到門口,小傢伙總是主動拿出拖鞋遞上,還搬著椅子熱情地招呼老奶奶坐,招呼老奶奶吃飯,曾無數次讓老奶奶感動得淚盈於睫,很開心感動於曾孫這么小就能這樣孝順;可是現在大些懂事些了,居然禮貌上反而變得越來越差,老奶奶來了也要把門關上,真不知他這關門的習慣是從哪兒來的。
曾無數次教育他小朋友要講禮貌,客人來了要說「你好!請進!請坐!」,引用了很多他喜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和書本上正面的教材分析給他聽和他講道理,並用他對別人作出的行為反過來加之他的身上作為事例來引起他的共鳴,小傢伙表面上總是回答知錯了明白了,下次不會了,可是事情一來又故態復萌,屢教不改。「巧虎」里好的沒學到,反面的教材反倒成為他的「座右銘」,學得維妙維肖,真是暈啊!在這個似懂非懂的年紀,讓他這樣胡作非為還了得,將來形成習慣了可不好,「三歲定終生」這話可一點兒也不假,一定要慢慢加以引導,樹立起做人的基本准則和行為規范了,必要時讓小PP吃些苦頭也是沒辦法的事,總之不能再這么下去了!

Ⅵ 5個因違反合作或禮貌原則而失敗的例子

我在中國生活了4年,常常聽到的,來自外國人的抱怨是——「中國人實在是太沒禮貌了。」他們所說的沒禮貌反映在許多方面,比如在車站買車票時插隊,又比如在前一位乘客還沒來得及下車甚至付錢之前就迫不及待地鑽進計程車。

一些外國人對此感到非常沮喪,而他們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變得比當地人更為粗魯。一天,他們當中的一位這樣告訴我,他現在到商店買東西時從不排隊,只是擠到前邊大聲招呼店員,於是他比其他所有人都能更快地買到東西。在飯館點餐也是一樣,嚷嚷的聲音越大,吃上飯的時間就越早——一個人要在歐洲這么做,老闆可早就因為客人太沒教養而把他趕出門外了。

我曾把計程車的例子拿來向我的一些中國朋友徵求意見。為了獲得更全面的了解,我還分別找了來自大陸和台灣的中國朋友。我們就此討論了很久,發現其實不能簡單地將其定義為「禮貌」或者「不禮貌」,這要依具體情況而定。我們都贊成,平白無故地打擾一位計程車上的客人是一件不太禮貌的事情,但是如果恰逢外邊下著瓢潑大雨或者發生了其他一些特殊的情況,那麼這樣的行為就變得情有可原了。

可見,禮貌和禮節既跟社會的習俗和傳統相關,也取決於當時的具體情況。那麼有所謂的世界通行的禮貌標准嗎?我的一個朋友表示,她相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應該有一個基本的禮貌原則,比如說「謝謝」、「請」、「對不起」等等。但這個原則又是怎樣定義的呢?

沒有精力保持足夠禮貌

在我印象里,許多到過中國的歐洲女性都提到中國人隨地吐痰的壞習慣。其中有一位更表示,因為她覺得這個習慣實在令人作嘔,因此她不會再來中國。這些歐洲人會對這一點如此深惡痛絕,究竟是因為他們的「水土不服」,還是這根本就要歸入陋習的行列,中國人對此也頗為痛恨呢?

其實,中國的人口如此之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想要為每個人設定相同的禮貌標準是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此之外,在中國,大家每天要面對那麼多不同的人,他們不可能有足夠的精力對每個人都保持足夠的禮貌。這是中國人以及在中國的外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我阿姨認為外國人普遍比中國人有禮貌,但是仔細想來,這根本不足為奇。就拿我來說吧,我在奧地利出生長大,在那裡,我每天遇到的人跟在中國遇到的人相比少得可憐。也就是說,我每天在工作、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同一個人的幾率非常高,正是這種人際交往壓力使得我不得不時刻保持禮貌。

說到我在中國的個人經歷我還是很開心的,因為通常中國人對我還是非常禮貌也很樂於幫助我的。當我迷路或者遇到其他問題的時候,總有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這讓我感到非常溫暖。但是,我不得不說,他們對我的態度通常好過對其他中國人。這或許是因為他們認為我在這里人生地不熟,因而需要更多的幫助;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的外表跟中國人差別很大,他們覺得跟我打交道很有趣;還有可能是他們認為我有可能是某個外國駐中國大使或者外企老闆的朋友,跟我建立起比較好的關系日後能幫助自己。總之,作為一個外國人,我似乎能夠享受更多來自中國人的禮貌。

不過,事情也並非都是如此。前幾天我去超市買東西,並和一位幫助了我的女孩子聊了一會兒,我發現她的同事開始關注我的購物袋,希望知道我都買了什麼。我對此感到非常生氣,因為我知道,如果我是中國人,那她就不會對此產生這樣不恰當或者不禮貌的好奇心。

中國人的禮貌與對方身份有關

就此看來,關於禮貌有太多值得討論的話題,但這些話題通常沒有定論可言,禮貌和不禮貌之間的界限也並不那麼清楚。

在探究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英漢字典中對於英文「禮貌」一詞的解釋不僅是禮貌,還有客氣。這樣的「中國式禮貌」令我非常迷惑,於是向我的一位中國朋友請教。他給我舉了這樣的例子,在筵席上,如果你向最尊貴的客人敬酒,那就是禮貌;相反的情況則可視為客氣。也就是說,禮貌是你應該做的事,而客氣是你能夠做的事。

對於這樣一種解釋,我不知道是不是全體中國人都會認同。不過,它令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中國人的禮貌通常是和與之交往的對方的身份有關。人們對待家人、朋友或者同事等人通常會更有禮貌,他們不僅會表現得彬彬有禮,還會互贈禮物。但對飯店服務生一類的人,他們的態度就惡劣得多。由此看來,中國人對能給自己帶來越多好處的人就會越有禮貌。如果這一結論正確,根據我朋友的定義,中國應該是一個充滿了禮貌的國度。

德國有一句諺語:「你怎樣沖森林叫嚷,森林就會給你怎樣的回聲。」它說明,我們如何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我們自己。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承認,每個國家都有講禮貌的人,也有不講禮貌的人。關鍵我們要牢記「回聲原則」,盡可能對別人有禮貌,這樣我們也會得到更多禮貌的回報。惟其如此,我們才能看到一個更有禮貌的中國。 <其實我這是在網路上搜的>

Ⅶ 不遵守禮儀的例子有哪些

什麼是文明禮儀?簡單地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乘車讓座是文明禮儀,遵守排隊秩序是文明禮儀,愛護公共財產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我國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們真的做到這一點了嗎?我們自己所看到的校園內外的不禮貌不文明的現象: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過馬路不看紅燈不走人行道;乘坐公共汽車拚命搶座,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不屑於說對不起;食堂里、開水房裡總是處於無秩序狀態;停車場上傾倒一片的自行車,自習教室里隨處可見的佔座課本,和突如其來的手機鈴聲,等等。很多很多不文明現象發生在我們周圍.面對這樣的事實,組員們都陷入了沉思,中國,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講文明、講禮儀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我們要想成為合格的學生,就得有最起碼的文明禮儀。我們做出的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卻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我們或聽或看到的國外的許多在文明禮儀方面的良好表現。對比之下,大家都看出了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素質上的差距。心裡都很不是滋味。
那文明禮儀到底該怎麼做?文明禮儀要從小事做起,細節處見文明,我們每個人都應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古往今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成功的偉人,必定有他有條不紊的行為准則,同樣,我們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學生,就要規范自己的言行,為將來走向社會做一個很好的鋪墊。 有的同學提到尊重他人也是種文明禮儀。比如學會在別人講話時給與充分尊重,聆聽他人,就體現了很高的文明素質。文明禮儀不僅僅是在道德層面上,而也是一種知識一種文化。在北語這個擁有一百七十個國家人民的小聯合國里,我們對外國朋友展現的就是中國,就是中國文化。外國人看中國人的素質怎樣就是從我們身上看到的。我們當然要在意我們的一言一行,把文明的文化展現給他們,而不是讓他們看到我國國民素質中鄙陋的一面。作為北語的中國學生,我們還為外國學生起著師范作用,我們每天早晨狂擠電梯的結果就是外國學生為了適應環境也學會了擠電梯。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了解其他國家的文明禮儀,尊重它們,學會它們,以免在國際社交場合鬧出知識上的笑話,讓外國人覺得我們中國人缺乏禮貌。文明禮儀需要我們潤物細無聲地改變我們周圍這些不令人滿意的現狀。而且重要的是不僅我們要以身作則,我們廣大群眾都要接受教育,樹立文明禮儀的意識。
總的說來,大家都通過關於文明禮儀從我做起的討論中感悟並收獲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致認為,通過這次團校活動我們不僅重新找回了團員的意識,明確了團員的目標,更清楚地認識到文明禮儀的現存問題和我們肩負的任務。 2008年越來越近,如何使北京奧運體現中國人的有禮、有節,體現禮儀之邦的文明、友好,無疑是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為團員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以我做起,帶動一大批群眾共同為這項事業付諸努力。

Ⅷ 不講禮儀的事例並分析其危害

我給你分別說一個古代和現代的把。《事件1》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托著浪花越來越遠……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裡拚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面,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來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見了,只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孩子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游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棄吧他對自己說。這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那張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里後,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里,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的最後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長終於發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里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勸:「這么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去找。又有人說:「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船長大喝一聲:「住嘴!」
終於,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當孩子蘇醒過來之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孩子問:「孩子,你怎麼能堅持這么長時間?」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
「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的?」
「因為我知道您是那樣的人!」
聽到這里,白發蒼蒼的船長撲通一聲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淚流滿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而恥辱……」
一個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種幸福。他人在絕望時想起你,相信你會給予拯救更是一種幸福。事件2》《史記》三十二卷《齊太公世家》記載:
(齊襄公)十二年。初,襄公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及瓜而代。往戍一歲,卒瓜時而公弗為發代。或為請代,公弗許。故二人怒,因公孫無知謀作亂。......或見人足於戶間,發視,乃襄公,遂弒之,而無知自立為齊君。

這段歷史記載的是春秋時期周莊王九年,齊國聯合宋、魯、陳、蔡四個諸侯國攻打衛國,衛國被攻陷後,齊國諸侯齊襄公擔心周王會派兵來討伐,就派大夫連稱為將軍、管至父為副將,統領兵馬在葵邱那個偏遠的地方戍守。二位將軍臨行前請示齊襄公道:「戍守邊疆雖然勞苦,但是作為你的臣子不敢推辭,只是我們去駐守得有個期限,主公以什麼為期限呢?」當時,齊襄公正在吃瓜,就順口應付說:「現在正是瓜熟時節,等到明年瓜再成熟的時候,朕會派遣別人替代你們的。」

二位將軍於是帶兵前往葵邱駐扎。不知不覺間一年光景過去了。由於軍務繁忙,二位將軍把臨行前和齊襄公的約定也漸漸地忘記了。忽然有一天,手下的兵卒向二位將軍進獻剛成熟的瓜讓他們嘗嘗新鮮。這時二位將軍才想起和主公之間的瓜熟之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心裡禁不住泛起了嘀咕:「此時正該換防,為什麼主公還不派人來替代我們呢?」於是特地差遣心腹前往國都打探情況,得知主公與他的同父異母的妹妹文姜整天在一起尋歡作樂,不理朝政。二位將軍很氣憤:「你在國都享盡人間富貴榮華,驕奢淫逸,讓我們在邊疆吃苦受累,用生命保護你的安全,卻想不到派人來替代我們!」於是,就派人向齊襄公獻上剛成熟的瓜,希望主公看到這成熟的瓜能想起他們臨行前的約定,就此請求派人替代他們駐守邊防。齊襄公看到瓜時大怒,說:「替代不替代是我的主意,也應該是我說了算,為何還要來請求啊!等到明年瓜再熟時方可派人去替代你們!」

二位將軍聽了回報,氣得咬牙切齒,當即密謀起兵造反。隨後便暗地裡與公孫無知聯合,殺死了齊襄公,擁立公孫無知為新的國君。

一代君主只是因為不講誠信,違背諾言,惹得人怒,葬送了身家性命,可恨可悲可慘啊!

Ⅸ 舉幾個遵守禮儀和違反禮儀的例子

初次見面說「久仰」;
好久不見說「久違」。
等候客人用「恭候」;
賓客來到稱「光臨」。
未及歡迎說「失迎」;
起身作別稱「告辭」;
看望別人用「拜訪」;
請人別送用「留步」。
陪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告辭用「失陪」。
請人原諒說「包涵」;
請人批評說「指教」。
求人解答用「請教」;
盼人指點用「賜教」。
歡迎購買說「惠顧」;
請人受禮稱「笑納」。
請人幫忙說「勞駕」;
求給方便說「借光」。
麻煩別人說「打擾」;
託人辦事用「拜託」。
向人祝賀用「恭喜」;
贊人見解稱「高見」。
對方來信稱「惠書」;
贈人書畫題「惠存」。
尊稱老師為「恩師」;
稱人學生為「高足」。
請人休息為「節勞」;
對方不適說「欠安」。
老人年齡說「高壽」;
女士年齡稱「芳齡」。
與人相見說「您好」
問人姓氏說「貴姓」
問人住址說「府上」
仰慕已久說「久仰」
長期未見說「久違」
求人幫忙說「勞駕」
向人詢問說「請問」
請人協助說「費心」
請人解答說「請教」
求人辦事說「拜託」
麻煩別人說「打擾」
求人方便說「借光」
請改文章說「斧正」
接受好意說「領情」
求人指點說「賜教」
得人幫助說「謝謝」
祝人健康說「保重」
向人祝賀說「恭喜」
老人年齡說「高壽」
身體不適說「欠安」
看望別人說「拜訪」
請人接受說「笑納」
送人照片說「惠存」
歡迎購買說「惠顧」
希望照顧說「關照」
贊人見解說「高見」
歸還物品說「奉還」
請人赴約說「賞光」
對方來信說「惠書」
自己住家說「寒舍」
需要考慮說「斟酌」
無法滿足說「抱歉」
請人諒解說「包涵」
言行不妥「對不起」
慰問他人說「辛苦」
迎接客人說「歡迎」
賓客來到說「光臨」
等候別人說「恭候」
沒能迎接說「失迎」
客人入座說「請坐」
陪伴朋友說「奉陪」
臨分別時說「再見」
中途先走說「失陪」
請人勿送說「留步」
送人遠行說「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