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對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方案進行審核
某住宅小區結構設計的探討與做法
摘要:本文根據筆者在2014年獨自完成的浙江某地區一個住宅小區的實際情況,對一些常見的或容易忽視的問題做一些的探討與思考,並給出相關建議或做法。
關鍵詞:住宅結構;常見或易忽視問題;探討與做法;
引言:設計的依據是我們所熟知的規范,對規范的理解不同,在設計中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顯而易見,有些問題可能需要妥協,當然有些問題是需要好好探討與思考的。筆者就以一住宅小區的實例來談一些想法,希望對結構工程師有所幫助。
1工程概況
該住宅小區總建築面積13萬多方, 2層地下室,地上6幢塔樓並帶有一4層的商場,商場與周邊3棟塔樓在地上部分分別設置抗震縫脫開,嵌固端為地下室頂板,商場部分抗震設防類別為重點設防類,商場採用框架結構,其餘塔樓採用框剪或剪力牆結構。左圖為平面示意圖。
2樁基礎方面
本工程採用旋挖鑽孔灌注樁,並且可以擴底。根據地勘樁端持力層為中風化泥質粉砂岩,按嵌岩樁計算。單樁承載力特徵值由樁身強度控制。例如:φ900/120,C35,單樁承載力5200KN,配筋12φ18,試樁砼強度C45。這里有兩個問題值得探討:樁身配筋如何取值、試樁砼強度能否提高。地下室的地梁與底板可以考慮平衡柱底彎矩,樁就按軸心受壓樁來計算,所以樁身配筋滿足樁基規范4.1.1條及國家或地方圖集的配筋即可。當然如果樁周有軟弱土層或液化土層時,應另行計算,切忌想當然的按構造配筋;至於試樁的話,採用提高砼強度,其實是一種弄虛作假的表現。因為根據樁基規范5.2.2,樁承載力要有2倍的安全系數,為了使試樁不被壓壞,採取提高砼強度的方法,這成為很多結構設計人員的常識了。筆者在想,2倍的安全系數能否利用砼的強度標准值與強度設計的比值1.4;例如上面提到的樁,0.7x16.7x3.14x450x0.45x1.4=10406KN,Ra取值10406/2=5203KN,試樁根本不用去提高砼的強度等級;也有同行說把樁施工的工作條件取值1.0,這個並不可取。但是最終均應通過單樁靜載試驗確定。對於樁間距的問題,根據高規和基礎規范,都有3d的樁距要求。鑽孔灌注樁作為非擠土樁,按照樁基規范的要求,完全可以控制在2.5d,並且對擴底樁滿足1m的凈距就可(擴底樁徑大於2m時不小於1.5m凈距)。這樣做能有效減小承台尺寸,也能降低承台的配筋,更有利於樁平面的布置。最後探討下單樁承台的尺寸及配筋率的問題。筆者認為,單樁承台可當做樁帽,基本上每邊從樁邊擴出去200mm就行,配筋就按φ12@200。不過結合各方的意見,最後還是按照兩倍樁徑及0.15%的最小配筋執行。譬如,800mm樁徑的單樁承台尺寸為1600x1600x1000,配筋按φ14@100配置;但是對於多樁承台包括樁筏板,按0.15%的最小配筋率控制,筆者認為並不全面,應該按0.15%與0.45ft/fy的較大值控制。對於梁式承台更應該按0.2%與0.45ft/fy的較大值控制。
3剪力牆方面
第一,為了提高得房率,戶型上做一梯四戶的住宅非常普遍,而且剪刀梯基本是最北面布置。對結構來說,最北側的地方,盡量不要設置剪力牆。該剪力牆從底層至屋面,中間無樓板,必須考慮在豎向力與風吸力共同作用下的整體穩定問題。當然,可以利用梯板作為橫向隔板,但是構造上與施工上就比較麻煩,所以盡量不用。第二,底層單片剪力牆的剪力不應大於底層總剪力的30%。這點因為軟體里並未進行量化,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如果你在布置框剪結構時,只有核心筒電梯井的剪力牆,其他都是拐角的短剪力牆,就要重視,看不看會不會出現單片剪力牆剛度特別大的現象。這在大震下,很容易被各個擊破。第三,剪力牆約束邊緣構件配筋時,特別注意底部加強區剪力牆厚度的變化。根據高規底層剪力牆軸壓比小於0.2(一級),0.3(二三級)可按構造邊緣構件設置。這樣會造成底層按構造,上部按照約束邊緣的情況,明顯頭重腳輕,本末倒置,是不可行的。所以需要結合整個底部加強區的剪力牆的軸壓比情況,對剪力牆邊緣構件進行合理的配筋。第四,住宅小區南面的兩幢31層91.1m的住宅,用了含少量框架柱的剪力牆結構體系。原先柱子只有四顆,按照高規8.1.3條、8.1.4條,發現柱子及相連的框架梁超限或者超筋。這里可以探討一下,既然是剪力牆結構,再對極少數框架進行0.2V的剪力調整是否合理。筆者認為不合理,但是又沒有辦法進行反駁,圖審的專家也要求這么做。所以實際工程中,盡量避免使用這樣的結構體系。筆者最後對結構布置進行了調整,增加了部分框架柱,雖然結構體繫上仍是含少量框架的剪力牆結構,但解決了框架的剪力調整引起的超限問題。
4框架結構方面
第一,特別注意短柱,也即剪跨比不大於2的框架柱。不應採用全部是短柱的框架結構。第二,框架梁配筋時,不應忽視下鐵與上鐵配筋面積的最小比值,一級抗震不應小於0.5,二三級不應小於0.3;框架梁端配筋率大於2%時,不應忽略箍筋最小直徑應增加2mm;一二三級的框架梁貫通柱子的鋼筋不應大於相應柱截面的1/20。第三,懸挑梁是上部受彎的構件,但是下鐵不能因其不承受正彎矩而配置很少的主筋。實際上應配置足夠的受壓鋼筋,筆者建議0.3-0.5的上鐵鋼筋面積,以減少挑梁因徐變而產生的附加撓度。第四,主樓與地下室交界處的框架柱,按錯層柱考慮,抗震等級提高一級。
5非框架梁的設計
住宅梁寬均為200mm,根據11G101-1,非框架梁的底部錨入主梁不小於12d,那麼最大直徑可以用16mm,筆者看到過好多其他項目的非框架梁配筋,底筋用20mm,22mm,這是不對,構造措施比少配一點鋼筋重要的多。至於非框架梁端支座麵筋構造,11G101-1走了兩個極端,一是鉸接,二是充分利用,水平錨固段長度,鉸接按0.35La,充分利用按0.6La。對於支座寬度只有200mm的情況,只能按照鉸接處理,能滿足要求的鋼筋最大直徑為12mm。筆者在做這個項目時,對於非框架梁端支座麵筋按nφ12配置,同時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2.6條的要求,這樣處理也得到了圖審的認可。同樣道理,擱置在剪力牆平面外的梁支座也可按鉸接處理,並對相交處的剪力牆設置暗柱,暗柱滿足相應框架柱的要求。可以避免剪力牆平面外設置牆肢影響住宅內部的使用。
6板的設計
該小區,除了陽台、衛生間、廚房的板厚最小用100mm,其餘均不小於120mm。對於板跨3.6m以下的,半牆下盡量不設置梁,板承載力足夠大。住宅中也經常出現客廳與餐廳中間不設置梁的異形板,按補齊缺角的板跨大小來確定板厚,並在異形板的陽角處設置放射筋。
7總結
以上所述,是實際工程中普遍存在的,應該引起注意和重視。多些探討和思考,會讓我們找出更多更好的思路,也會讓我們在設計領域里更快地進步。
參考文獻:
[1]朱炳寅,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2013.4
[2]劉錚,建築結構設計誤區與禁忌實例,2009
[3]曾曉峰 布丁,跳出設計做設計,2016.3
⑵ 對居住區規劃布局進行分析主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對即使的分布的話,他是有很多的呀,主要是從他那個居室的整體面目來
⑶ 居住區規劃的規劃內容
1.選擇、確定用地位置、范圍;2.確定規模,即確定人口數量和用地大小;3.擬定居住建築類型、層數比例、數量、布置方式;4.擬定公共服務設施的內容、規模、數量、分布和布置方式;5.擬定各級道路的寬度、斷面形式、布置方式;6.擬定公共綠地、體育、休息等室外場地的數量、分布和布置方式;7.擬定工程規劃設計方案;8.擬定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和造價估算。
⑷ 居住區規劃論文的參考文獻要10個!
1 突破居住區規劃的小區單一模式
[期刊論文] 《城市規劃》 ISTIC PKU CSSCI - 2001年2期- 鄧衛
現代居住區規劃的審美價值取向--以德克薩斯州林地社區規劃為例
2[期刊論文] 《規劃師》 ISTIC PKU - 2006年2期- 裘鴻菲 , 陳益峰 , Qiu Hongfei , Chen Yifeng
3 對《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若干問題的思考
[期刊論文] 《規劃師》 ISTIC PKU - 2005年8期- 李旭光 , LI Xuguang
4源於自然融於環境營造特色--杭州"都市水鄉"居住區規劃設計構思
[期刊論文] 《規劃師》 ISTIC PKU - 2003年11期- 顧浩
5 論居住區規劃的概念設計
[期刊論文] 《建築科學》 ISTIC PKU - 2009年4期- 劉艷梅
6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的適用范圍
[期刊論文] 《城市規劃》 ISTIC PKU CSSCI - 2002年10期-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居住區規劃設計研究中心
7 淺析城市居住區規劃
[期刊論文] 《安徽建築》- 2008年4期- 葛嵐 , Ge Lan
8 淺議我國居住區規劃與住宅設計
[期刊論文]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年6期- 王小俊
9從城市社區的組織管理新模式談居住區規劃結構--以杭州市為例
[期刊論文] 《規劃師》 ISTIC PKU - 2003年7期- 王劍雲 , 應四愛 , 文旭濤
10城市居住區規劃中的抗震防災問題研究
[期刊論文] 《建築學報》 ISTIC PKU - 2009年1期- 卜雪暘 , 曾堅 , Pu Xueyang , Zeng Jian
由於不知道你需要的是哪方面的規劃,先找這些,大家都是要寫論文的人,希望可以幫到你。
⑸ 居住區規劃分析圖需要分析哪些方面
日照,綠化,交通,配建等
⑹ 居住區規劃設計理念要寫什麼內容大概多少字合適跟設計說明有什麼區別
理念 主要要講你的居住區的優點和亮點。大概不需要太多字,區別設計說明的就是 要簡練,有亮點有設計核心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