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本前言 » 甲午中日戰爭論文分析引言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甲午中日戰爭論文分析引言

發布時間: 2021-03-22 08:16:43

『壹』 甲午中日戰爭的論文應該怎樣寫

甲午戰爭最具爭議的地方就是中國為什麼失敗。在這方面我也沒有好的回建議,你最好答去收集一些有權威性的甲午戰爭的歷史資料,例如甲午戰爭前中日的戰備情況(包括軍隊戰前訓練及武器保養的情況),中日之間相互了解的程度,開戰時彈葯儲備,中日高級將領的狀態乃至於那一時期中日雙方能進行比對的一切資料,等等。。。。。。當然,你可以單純的從一個層面去分析,比如從軍事層面看甲午戰爭,或者從當時決策層的角度來審視甲午戰爭等等,總之,工作量很大,我也只能幫你這么多了。

『貳』 《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 1000-1500字論文

你這片論文至少值200分。樓主太小氣了。

哥們最討厭寫論文,我畢業那會天天鼓搗論文,鬧得都怕了。
也沒必要寫那麼多字,我給你提點要點,你自己再重新整理一下
按重要性排序:

1.清廷畏戰的習慣,很多將領沒有誓死報國的思想(這就看出d的思想教育重要性了),比如:黃海大戰有艘軍艦掛白旗逃跑,比如守朝鮮那傢伙叫什麼來著,跑了就跑了,除了煙槍,作戰用的槍炮彈葯和軍餉全留下捐給日本人了,還有中國陸上還跑了一個,叫什麼也忘了,歷史書上有。
還有個慈溪傻13,一聽日軍快到了新京(長春),為了避免日軍騷擾長春皇陵,居然停戰求和。

2.腐敗,剋扣軍費,導致海軍買裝備的錢被挪用,裝備漸漸落後(兩艘鐵甲艦倒是不落後,但是清廷沒那意識發揮威力)。黃海大戰很多艦炮炮彈裡面不是火葯是沙子。

3.戰術呆板,不重革新,還是清朝「刀箭立國」那一套,拿刀箭、人海戰術填人。兩艘鐵甲艦(名字忘了)雖然航速比日本最快的慢3節,但是船堅炮利,為什麼不去東京灣炮擊東京?要知道日本聯合艦隊能追上他們的打不過這兩艘艦,打得過的那一群主力艦又追不上。但是這倆艦窩在港口不動被生俘。

4.都是拉山頭搞得禍。這也是李鴻章拉山頭為了保存實li、在朝廷說話有分量,有意不讓北約水師出戰。另外有一點其實老李挺不容易的,他這么做還有一個原因,萬一被日本海軍全殲以後拿什麼抵抗。可是他想不到,當時不抵抗,還是被全殲。整個北洋水師主力艦隊全部窩在威海衛不去迎戰日本艦隊,陸上守軍又一觸即潰,僅有的幾個猛將寡不敵眾(丁汝昌),加上有漢奸作祟(盜用丁汝昌名義投降),整個艦隊被人家憋了王八,結果日本人佔領威海衛以後,調轉炮口,把北洋艦隊大部軍艦轟沉,剩下幾艘被生俘。

『叄』 求一篇甲午中日戰爭的分析

准備不足,依賴調停,崇尚武器,喪失海權
一、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准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
二、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
三、信奉「武器決定論」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
軍隊戰鬥力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直接因素,但戰鬥力的強弱不僅決定於武器裝備,還有軍隊的指揮、管理、訓練、精神狀態,戰略和戰術等。甲午戰爭的情況也是這樣,把戰敗單純歸於武器裝備說不過去,是一個長期形成的認識誤區。
四、放棄和喪失制海權是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

『肆』 甲午海戰論文

甲午海戰論文_網路文庫
甲午海戰論文 - 甲午海戰 120年前,日本海軍不宣而戰,偷襲北洋水師。從此,以洋務運動為標志的中 國近代現代化進程戛然而止, 四萬萬中華兒女進入了更痛苦的沉淪。甲午中日海 戰爆,發伴之以令...

『伍』 誰有關於甲午海戰的論文啊要3000字的,

甲午戰爭

——
日本

百年國運

之豪賭

G1001
張詩錦

甲午戰爭,一個中國人人皆知的名詞。
1894
年爆發,伴之以令國人不堪回首的恥辱,再
一次用鮮血染紅了中國近代史。
泱泱大國的中國慘敗於東方小邦日本,
腐朽的清政府在又一
次重擊下搖搖欲墜,
而日本則在戰爭賠款下青雲直上,
一躍成為亞洲強國,
完全擺脫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
中國朝貢體系被打破,
日強中弱改變了千年以來在東亞以中國為中心的平衡局
面。日本賭贏了,它改變了東亞的面貌,甚至世界的面貌,直至當代„„


.
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的原因

日本人不僅想稱霸世界,而且還制定了一整套戰略方針。這就是所謂的「大陸政策」

公元
1865
年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
推翻了幕府統治,
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資本主義經
濟迅速發展。
但是由於日本地域狹小。
資源短缺難以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
日本需要擴展自
己的發展空間。中國當時處於清朝末期,政治腐敗,軍事落後,經濟分散。面對西方國家的
侵犯只有招架之力。
面對日本步步緊逼,
清政府並沒有認真備戰,
把大量資源用於興建頤和
園和操辦慈喜的生日慶典,
其實中日兩國關系在此之前就已經極度惡化,
1874
年日本侵犯台
灣,
1890-1899
年間強佔了大清的附屬國——琉球王國。對中國來講,朝鮮是中國的戰略屏
障,
中國絕對不願意看到在朝鮮出現一個敵對勢力。
而對日本來講,
朝鮮就像一把匕首插向
它的腹部。
因此朝鮮一有風吹草動,
中日兩國全都緊張起來。
而在
1894
年朝鮮爆發了東學黨
起義,這成為中日戰爭的導火索。

列強的態度:
面對中日戰爭,
西方國家肯定不會漠不關心,
俄羅斯本來把東北和朝鮮看
成自己的勢力范圍,
不會允許日本插足這一地區事務,
但是由於歐洲的形勢更為嚴重,
俄羅
斯的戰略重心在巴爾干半島,它無暇東顧。對日本的行動只能睜一眼,
閉隻眼。英國面對俄
羅斯的戰略壓力只能尋求日本的幫助來平衡俄羅斯。對日本的行動表示支持。美國、德國、
法國都有某種投機心理,希望在中日戰爭中有所收獲,因此也支持日本發動對中國的戰爭。


.
中日甲午
戰爭失敗的原因

甲午戰前的幾年,平均年度軍費開支高達總收入的
31%

1887
年天皇下令從皇室經費中
擠出
30
萬元作為海軍補助費,
這筆錢雖然不算很多,
但表達了最高統治者的決心,
勢必對全
國產生很大激勵。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國富豪紛紛捐款,一年就有
100
多萬元。這不
僅增加了軍費,
也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氣。
日本一面擴軍,
一面派出大批間諜在中、
朝活動,
在甲午戰前繪成了包括朝鮮和我國遼東半島、
山東半島和渤海沿線的每一座小丘,
每一條道
路的詳圖。
日本就像一架製作精良的戰爭機器,時刻不停地運轉著,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
不猶豫地訴諸武力。
與之相比,
清政府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
對遭受侵略
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

一些有識之士,
如兩江總督沈葆禎,
台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
,但朝廷
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
「蕞兒肖邦」
的階段,
「不以倭人為意」
。在日本傾全國
之力擴充軍備,
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
清政府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
以財政緊張為
由,削減軍費預算,從
1888
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
1891
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葯經費。


.
中日甲午戰爭對日本的影響

戰後日本國內迅速彌漫起一種自大而又鄙視中國的風氣。
當時日本的各大報刊紛紛主張
通過這次戰爭進一步征服中國
,
由天皇來統治中國。
《時事新報》
刊登社論說
「日本開戰是為
了文明開化的進步」
,
內村鑒三甚至以英語發表論文說「中國是進步的大敵」
,
這樣一來
,

日本的一般國民中就產生了
「戰爭有理
,
蔑視中國」
的心理
,
為日本全面侵略打下了民意基礎。
就連日本小孩都唱起
「支那佬
,
拖辮子
,
打敗仗
,
逃跑了
,
躲進山裡不敢出來」
這樣輕侮清朝人
的歌謠。另據記載
,
當時許多日本人甚至公然以「豕尾奴」之類的字眼直接辱罵首批清朝留
學生
,
使後者因無法忍受此種侮辱而憤然歸國。

還應指出,
以上數目尚未將日本通過此次戰爭從清朝掠奪的財物計算在內。
據統計,

本通過甲午戰爭所得的賠款及財物,
總計約合庫平銀
3.6
億兩,
摺合日幣
5.1
億元。
這是一筆
巨大的財富,
其數目是日本實際軍費支出的
3.4
倍,
也是日本當時全國年度財政總收入的
6.4
倍。這筆巨款相當於日本當時
7
年的財政收入,日本朝野對此歡欣鼓舞,日本外相陸奧宗光
高興地說:
「在這筆賠款之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幾億,本國全部收入只有
8
千萬日元,一想
到現在會有
5

1
千萬滾滾而來,無論政府和日本國民都覺得無比的富裕!
」甲午戰爭後,日
本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飛速擴張,
為其在上世紀
30
年代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埋下了伏筆。
當時日
本共有工業資本
7000
萬元,銀行資本
9000
萬元,年進口額
1.7
億元,年出口額
9000
萬元,年
財政收入
8000
萬元,
這些指標除了進口量與清朝相當外,
其它都低於中國,
說明當時日本的
經濟實力和中國一樣並不強盛。賠款中
80%
投入了工業建設和購置軍備,特別是重工業,三
菱集團等均曾受益,
日俄戰爭時日本的戰列艦全是在甲午戰爭後進的貨。
其他的即全都應用
在擴軍侵華的准備上;
一方面從娃娃抓起,
培養了三十年後全面侵略中國的後備軍;
另一方
面用於製造殺人武器的物質基礎,使得日本徹底走上了軍國主義侵略擴張之路。


.
中日甲午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甲午中日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果是中日雙方簽訂
了《日中媾和條約》通稱《馬關條約》
,它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喪權辱國的條約,
是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社會的極其重要的步驟:
首先在領土方面,
日本割佔了中國台灣,

繼沙俄之後在中國割佔領土最多的國家,
迫使台灣和祖國隔離,
並且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
野心,此後帝國主義各國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
,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其次在賠款方面,巨額的賠款接近於清政府全年總收入的
3
倍,遠遠超過了中國財政的
承受能力,
迫使清政府不得不以主權作抵押大借外債,
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
命脈。
再次在設廠方面,
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
滿足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的需要。戰前列
強在中國設立工廠還不算「合法」
,現在卻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國待遇條款,先後
享有這項新的特權。他們在中國「合法」地經營許多輕工業,利用中國廉價原料和勞動力,
直接增強了對中國民族工業的壓迫,阻礙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最後在開放口岸方面,
《馬
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個口岸的通商通航,又使中國最富庶的長江流域,
從江浙到四川全部向帝國主義開放。總之,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
界的侵略要求。
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
大加深了。但同時促使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覺醒,中國人民掀起了愛國救亡運動的高潮。


.
中日甲午戰爭對當今中國的啟示

很多人認為甲午海戰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敗,但是,科技實力不濟同樣不可忽視。
聯系當前中國的許多先進設備仍然需要進口,
我們應當引起相應的重視。
中國現在已經成了
「世界工廠」,
「但真正有多少東西的核心技術是我們自己的?」中國國內對科學技術的作
用也有一定的認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早已令人耳熟能詳。但是,更多的是喊口號,
熱血沸騰,
而日本在科技上的投入已經超過了
GDP

3
%,中國尚且不到
1
%。除此以外,在
投入程度並不充足,
科技水平並不高的情況下,
中國科學界的道德建設同樣令人擔憂。
中國
科學院近日完成名為
《我國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基本分析和建議》
的咨詢報告,
抨擊中國科
學界存在「抄襲剽竊」「弄虛作假」「盜名欺世」「屈從權力」「學術霸道」「權學交
易」「心態浮躁」「科研欺詐」等八宗罪,直指中國科學界「道德淪喪」。

中國的改革在改革開放後也逐漸開始全面化,
剛開始是經濟,
現在政治體制改革也在逐
步開始,而其中加入
WTO
,參與到整個世界體系中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另一位專家也對本報
記者指出,
中國應該從
1894
年被日本擊敗的現實中吸取教訓,
身為當時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北
洋艦隊全軍覆沒,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腐敗。
而目前官員中存在的一些腐敗問題也應該引
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在政治體制上如何更好地使國家得到發展,
無論任何時代都是一個必須
不斷探討的命題。
他認為「當時造成戰爭失敗的一些原因近年來甚至也有一些苗頭,
當然程
度上沒有那麼嚴重」。盡管今非昔比,但是以史為鑒能夠讓中國發展得更好。眾所周知,修
建頤和園的款項很多都是從北洋海軍的軍費中挪用的。
據統計,
這些錢足夠再組建
10
個北洋
海軍。
一個突出的事例是,
撞沉「致遠艦」的日艦「吉野號」原來就是中國在諾丁漢船廠定
購的,
但是由於缺乏經費,才被日本所購買。
聯繫到前段事件的審計風暴,
大量的款項被各
級政府機關挪用或者截留。當時,北洋海軍陷入浴血奮戰之際,南洋海軍卻在一旁看熱鬧。
「這反映了一個什麼問題?宏觀調控不力,
地方割據,
各自為戰。
而中國今年以來在經濟過
熱上的調控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中間也出現了像鐵本事件這樣的不和諧音符,
其他
諸如三農問題,
拆遷問題仍有不少得不到解決,
這其中地方保護主義的因素仍然存在。
這些
其實都是我們要從甲午戰爭中吸取的教訓。」

雖然甲午戰爭中我們慘敗於日本,
但日本為准備這場戰爭而付出的一切也讓我們清醒地
認識到,
戰爭的成敗並非是偶然因素造成的。
它得益於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時刻警惕以及一隻
常備不懈的軍隊。
國家的強大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它來源於國家長期的戰略籌劃和全國若
干代人的辛勤努力。

『陸』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 論文

一向為李鴻章所倚重的北洋艦隊竟會在甲午海戰中敗給日本,這是李鴻章及其他清朝統治者所萬萬料想不到的。他們雖然對西方列強畏之若虎,但對日本卻從沒用正視的眼光去打量過它,因為臣伏了千年的小小島國,不過是個蠻夷小邦,是決沒有掀起黃海千尺浪的能耐的。然而就是這么一個蠻夷小邦掀起了千層浪,掀翻了清政府賴以自慰的新式海軍——北洋艦隊,使清朝的海岸線一下子暴露在正覬覦中國這塊肥臠的列強的眼前。
那麼究竟是什麼使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艦隊如此不堪一擊呢?這,值得我們深思。北洋艦隊是洋務運動的產物。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的開明地主為了挽救清王朝瀕危的統治,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用於壯大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終於,在80年代中期,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初步組建完成,其中以北洋海軍的實力最為雄厚。但是雖然引進了先進的艦只,軍隊的管理模式卻依舊陳舊、僵化。這支艦隊自組建以來就很少進行訓練演習,艦艇也不知保養,以至於炮管上經常晾滿水兵的襪子,炮筒中一摸一把黑灰。曾有一位日本將領參觀艦隊後說:「這種艦隊,噸位再大也是沒用的。」
為什麼有了艦隊卻不訓練呢?其原因在於清政府根本就不重視艦隊的存在與發展。在他們眼中,這支艦隊只是用來向世人顯威的、自欺欺人的工具。再加上慈禧大搞「萬壽慶典」挪用了海軍的軍費,極度緊缺燃料、彈葯成為艦隊不得不面對的嚴峻現實。在關鍵的時刻,英美等國也從中作梗,把質量低劣甚至根本無法使用的炮彈出售給中國。因此,北洋艦隊在海戰中吃虧很大。
中日甲午海戰的失利最終又使中國套上了《馬關條約》這一沉重的枷鎖。隨著條約的簽定,外國列強極大地加緊了對中國的輸出和原料掠奪,外國勢力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
甲午中日戰爭後,素來夜郎自大的清朝統治者不得不對昔日的蠻夷小邦刮目相看。中國的仁人志士更是為此苦苦思索日本強盛的根源。
日本的近代化始於1868年的明治維新。當時以明治天皇為首,中下層武士為主的倒幕派以暴力推翻了幕府統治,阻礙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最大毒瘤被割除了。通過大刀闊斧地改革,如廢藩置縣、改革土地制度推行「文明開化」政策等,擺脫了封建制度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束縛,走上獨立發展的強國之路,在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的同時,它還進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體轉變為君主立憲政體,由天皇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也賦予了公民以言論、集會、出版、結社的自由。日本還順應時代潮流,大力吸收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豐碩的科技成果,並使之轉化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動力。壟斷組織的形成及壯大,促使日本於20世紀初向帝國主義過渡。為解決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轉移人民斗爭的視線,日本出台了「大陸政策」,把中國和朝鮮劃入了其「利益線」范圍。
而此時清朝的洋務派們卻只知引進技術和設備,對於政治制度卻視而不見。他們認為中國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是先聖們制定出來的,一旦涉及到政治制度的徹底改革不僅損害到他們自身的利益,還會遭來由於褻瀆祖先而帶來的滅頂之災。這種主觀上的桎梏影響了洋務運動的進程及其發揮的作用,無法形成中國近代完整的工業基礎和新的生產關系。洋務運動所創辦的學校雖然引進了一些新的教育形式,但僅限於與「師夷長技以制夷」有關的內容,未能從真正意義上建立起近代教育體系。這一切都決定了洋務運動以失敗而告終的結局。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其經濟基礎是密不可分的。在當代社會,凡是在國際事務中指手劃腳、甚至粗暴動武干涉他國內政的無不是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正因為有了強大的經濟後盾,他才有膽量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行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甲午戰爭慘敗的鍾聲時時撞擊,提醒整個中華民族清醒地面對中華發展之大計。
新中國歷經五十年,特別是近二十年的奮斗,開創了經濟騰飛的新局面,但問題與不足卻仍不容忽視。雖然中國有了如此輝煌的業績,但卻不是世界強國,沒有在國際事務上充當主角的能力。而且隨著日本經濟的崛起,日本右翼勢力掀起歷史逆流,使中國和亞洲的和平面臨挑戰。
腐敗與落後是甲午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經濟決定一切,腐敗的政治、落後的生產力必將導致經濟的衰弱,從而把民族、國家引向敗亡的深淵。
中國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各方面如政治、軍事、文化的突飛猛進。九七年的金融風暴中,中國站住了,站穩了,經受住了沖擊,說明中國經濟已具備了一定實力。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的經濟將進一步走向世界,將再掀起國內經濟發展的新高潮。而且隨著中國的綜合實力的進一步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會大大提高,她將是穩定亞太乃至世界的鎮石。
世界局勢,風雲莫測,中國既面臨機遇,又面臨挑戰。中國只有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堅持兩個文明建設,消除腐敗,穩定社會。

『柒』 求甲午中日戰爭1000字論文一篇

你可以先寫 甲午戰爭的起因 還有簽了 馬關條約 對中國的影響 還有中國當時的社會 和中國近代社會的對比 對比可以有很多方面 比如經濟 軍事 國民
下面是甲午戰爭的資料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日甲午戰爭
1894~1895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爆發,按中國干支紀年,是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甲午戰史
一八九四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甲午中日戰爭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
從中法戰爭結束到甲午戰爭爆發的九年,是中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一段最好的時期。在此期間,國內無大亂,遠東的國際環境緩和,中國與西方各國都處於和平狀態。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歷經三十年,效果明顯。這表現在: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戰的勝利;馮子材在鎮南關及諒山之役中大敗法軍;劉永福的黑旗軍屢創法軍;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鮮開化黨人製造政變遭到失敗等。當時中國的國勢並不比日本弱。英國權威人士評論說:「亞洲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俄國、英國和中國。」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共進行了五次對外戰爭,中法和約是唯一一個沒有割地賠款的和約。當時的環境應當說對中國的自強相當有利。
甲午戰爭前,遠東地區基本是俄、英爭霸,中國和日本的情況雖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條約的制約。甲午戰爭的勝利,使日本一躍成為亞洲強國,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國的國際地位則一落千丈,財富大量流出,國勢頹微。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的震動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國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殲北洋水師,索得巨款,割走國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喪失殆盡。清政府的獨立財政至此破產,靠向西方大國舉債度日。
甲午一戰,日本成為亞洲的暴發戶。戰爭賠款二億三千萬兩庫平銀;艦艇等戰利品價值也有一億多日元。而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當時的日本外務大臣高興地說:「在這筆賠款以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好幾億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所以,一想到現在有三億五千萬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還是私人都頓覺無比的富裕。」佔領朝鮮、台灣後,在戰略上對東北、華東構成了直接威脅,成為進攻中國大陸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嘗到了侵略的甜頭,極大地刺激了其擴張的慾望。
『魏』典韋回答採納率:39.5%2009-10-05 18:02
中日甲午戰爭與中華民族的覺醒
摘要由於清政府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與日本簽仃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
約》,刻地賠款,加劇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民族危機.這種亡國滅種的厄勢,促使了中華
民族的覺醒。
關鍵詞甲午戰爭《馬關條約》民族覺醒
1894年,日本政府挑起一場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因歲次甲午,史稱中日甲午戰爭。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在
這場戰爭中一敗塗地,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清政府被迫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割讓遼東
半島、台灣全島及所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賠償軍費2億兩白銀,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4個通商口岸,日
船可駛入以上各口;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時,只按進口貨納稅,並准在內地
設棧寄存;為保證中國履行條款,日軍暫駐威海衛。該條約喪失主權之重,被割領土之多,賠款數額之巨,都開
創了中英《南京條約》以來的最高記錄。它給中國人民套上了新的枷鎖,加劇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民族
危機,使中國殖民地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然而,中日甲午戰爭又是中華異族覺醒和團結奮斗、振興中華的新起點。「殷優所以啟聖,外患乃以興
邦」,一些災難性的事件往往成為時局轉換的契機。甲午戰敗,創巨痛深,中華民族岌岌可危,正是這種亡國滅
種的厄勢,引起了社會思潮的急劇變化.「中國被日本打敗以後,舉國都為一個原來遭輕蔑的鄰國,經過社會
變革而成為現代化軍事強國而感到展撼,中國的改革派也因此重新復活。確中國的有識之士看到了清政府的
積弱和國力的衰微,進而認識到了要救亡先自強,要自強必須改革舊制的道理.於是,全國上下出現了「言變
法乃紛紛」的局面。誠如梁啟超所說:「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償二百兆以後始也.」②
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上書光緒皇帝,反對簽訂不平等條約,請求變法,掀起了一場改良主
義的政治運動。康有為指出:《馬關條約》的簽訂,必將導致「外患內江,禍在旦夕」的嚴重危機。為了自強圖存,
他們要求光緒皇帝當機立斷,立即「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③。
光緒皇帝也「不欲為亡國之君」④,以他為首的宮廷貴族在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時,也開始尋找救國之策。
《馬關條約》簽訂後不久,康有為寫了《上清帝第三書》,陳述自強雪恥之策,提出富國、養民、教士、練兵四項主
張,要求變祖宗成法,改革政治軍事制度,廣求人才,發展資本主義。光緒皇帝看後「極嘉許」,認為康有為「深通
外務」,並贊成他「變法當全變」的主張。1895年7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二十七日),光緒皇帝頒布了
一道「因時制宜」的「上諭」,指出要「圖自強而餌隱患」,必須采擇「中外臣工條陳時務」,「如修鐵路,開各礦……
立學堂」等。他把這些主張歸納為「以籌晌練兵為急務,以恤商惠工為本源」⑤。這道上諭可以說是光緒皇帝在
甲午戰後圖謀改革的一個綱領.由此可見,光緒皇帝在甲午戰後所欲推行的經濟、政治方略有明顯地支持民
族資本主義商辦企業的趨向。1898年,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維新派知識分子,在中
國掀起了一場頗為壯觀的戊戌變法運動,以圖效法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來挽救中國的危亡。但以慈禧太後
為首的清廷頑固派殘酷地鎮壓了維新派,囚禁光緒皇帝於旅台,戊戌變法宣告失敗。實踐證明了上層改革道
路在中國是走不通的。
戊戌變法失敗後,中國下層人民繼之探索新的救國道路。1900年,在山東等地爆發了以農民為主體的群
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將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甲午戰後,面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現實,義和團高舉「扶清滅洋」的大旗,「保護中原,驅逐洋寇」,「免被割據逞奇能」,動員、
組織、影響了千百萬民眾來抵制瓜分,反抗侵略、壓迫和奴役,奮不顧身地為民族解放而斗爭。但由於義和團
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還缺乏本質的認識,又沒有形成統一的領導和行動,最終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聯
合進攻下慘遭失敗.但他們的斗爭卻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於外來侵略的英雄氣概,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
中國的迷夢。八國聯軍的統帥瓦德西說:「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
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⑥同時,義和團「扶清滅洋」的失敗,《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人民進一步看
清了清政府的賣國殘民的丑惡嘴臉,得出了中國要想禦侮圖強,只有推翻這個「洋人的朝廷」的結論。
甲午戰爭中清廷的敗北,也給孫中山以很大的震動,使他思想上發生了重要的轉折。在此之前,他對改良
主義還「深表同情」,相信「以和平之手段,漸進之方法請願於朝廷,伸倡行新政.其最要者,則在改行立憲政體,
以為專制及腐敗政治之代。」⑦甲午戰後,他清算和擺脫了改良主義的影響,走上了爭取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的征途。1894年n月,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第一個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政治團體—興中會。他在《興中會章程》中說:「近之辱國喪師,菊落壓境,堂堂華夏不齒於鄰邦,文物冠裳被輕於異族。有志之士,能無撫膺l夫以
四百兆蒼生之眾,數萬里土地之饒,固可發憤為雄,無敵於天下;乃以庸奴誤國,茶毒蒼生,一撅不興,如斯之
極。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瞬,久垂涎於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於接踵;瓜分豆AlI,實堪慮
於目前。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巫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⑧第二年,他在香港成立了興中會總部,提
出了「創立合眾政府」的明確政治主張,並於同年10月,以發動廣州武裝起義為開端,走上了武力反清的正確
道路.其與日俱進的推翻滿清,恢復中華的政治主張,隨著戊戌變法的夭折及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而逐漸為國
人所理解,1911年的辛亥革命滿清政府垮台,終於推翻了延續2。。o多年的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使資
產階級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雖然辛亥革命的果實被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軍閥所竊取,後又轉到以蔣.
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新軍閥手中,但這只證明軟弱的中國資產階級無力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中
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自由、民主的斗爭始終沒有停止,直到先進的無產階級成為領導階級,有了正確的理論
作指導,建立了中國共產黨後,斗爭形勢才發生了根本轉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
爭的洗禮,中華民族終於消除了內優外患,以獨立的姿態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回顧中國近現代史,我們可以看到,中日甲午戰爭促使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從開明皇帝到接受歐洲文明
的新型知識分子,以至於下層民眾,都以高度的民族激情,從不間斷地高舉起反對外族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
旗幟,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民族革命運動。從維新變法到義和團運動,由義和團運動到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
命,以及繼之而起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雖然歷經磨難,但絲毫沒有動搖中華民族的鬥志。這
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浴血奮戰,終將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⑧的理想變為現實。以至周恩來1971年3月接見
日本關西學生友好訪華團時,談到明治維新後日本對外擴張的歷史時,他不無幽默地說,從1894年起一直到
1945年的半個世紀,「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是很大的教育。所以,過去南鄉三郎就日侵華事向毛主席道
歉時,毛主席說,不要道歉,我們還要謝謝日本軍國主義,是它「教育」了我們。.也就是說,正由於日本發動了
以甲午戰爭為開端的一系列侵華戰爭,才促使中華民族於危難中奮起自救,再次煥發出青春的容顏。「生於優
患,死於安樂」。在甲午戰爭10。周年之際,反思這場戰爭,勿忘國恥,繼續發揚甲午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的這種
基於愛國的優患意識,去勇敢地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以圓我數代炎黃子孫的富國強兵之夢。

『捌』 中日甲午戰爭論文

經濟上戰爭失敗洋務運動破產,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但客觀上促進中國近代化進程,對我過資本主義有利也有弊。
政治上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喪失領土等主權,半封建半殖民地大大加深,清政府日益腐敗,成為列強瓜分中國的幫凶,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
思想文化上推動了西方先進科技注入中國的進程,為洋務運動等日後一系列愛國運動和改革奠定思想基礎。洋務運動培養了一些科技人才和引進了先進技術。

『玖』 急需一篇以甲午中日戰爭為題材的5000字論文!!!!

甲午戰/爭前清政府的日/本觀
——從決策者錯誤知覺角度分析中國甲午戰/敗的成因
摘要:1894年甲午戰/爭中,「天齤朝上國」的大/清國竟然敗在「東夷小國」日/本手下。筆者認為,甲午戰前,中國國內自上而下充滿一片輕視藐視日/本的風氣,在這種情況下,對日的認識產生了嚴重的錯誤知覺,而這種錯誤的認知則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國走向戰/爭的失/敗。
關鍵詞:清政府日/本觀;錯誤知覺;甲午戰/敗
引 言: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乃至遠東近代歷史上劃時代的重要事齤件,這次戰/爭不僅對中日兩國和兩國關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使遠東國際關系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關於甲午戰/爭失/敗原因問題,有研究深度已經深入甲午戰/爭中慘遭失/敗的某些深層次原因,即認知層面上的問題。有鑒於此,本文試圖從認知這個角度對甲午戰/敗的成因作一探討性研究。
一、甲午戰/爭前日/本的變化
日/本位於亞洲東北部,是西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國。其領土同我國大陸最近處僅相隔 400 余海里,同台灣島更僅相隔 100 多海里,因而被稱作我國的「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僅有4000萬多的人口,37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因此不管從人口還是國土面積來說,日/本都是一個面積小且資源睏乏的小島國。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成為日/本發展歷史上由弱小向強大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後的二十年,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進步最快的20年,日/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本逐步成為強大的新型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了強大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實力;同時,日/本也明確地制定了侵華戰略,並把侵\略中國作為一項重要的國策,為此,日/本全力備戰,一旦時機成熟就要付諸行動。
而此時,面對日/本發展的重大變化以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野心和決心,當時的清政府是怎樣認識的呢?他們是否真正認識到了日/本的變化呢?
二、 甲午戰前清政府的日/本觀
中國是最早認識日/本的國家,《山海經 •海內北經》中有「南倭北倭屬燕」之語,此為中國稱日/本為倭的開始。《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段關於日/本的歷史記載: 「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成書於三世紀的《魏書•倭人傳》對日/本列島作了將近兩千字的描述。以後中國官修正史中都專門列有日/本傳。在中國古籍中日/本往往被描寫成虛無縹緲的仙島神州,任意塗抹神秘色彩。正史中的日/本傳也是因襲陳說,很少有對日/本做深入的調查研究,也不願意為此花費力氣。
到清代中後期,中國對日/本的了解仍然甚少,對於日/本的地理都沒有正確認識。福建巡撫徐繼畲在自己1848年所編的《瀛環志略》中把日/本說成由對馬、長崎、薩摩三島組成,實際上長崎、薩摩同在九州島,而對馬則是朝鮮海峽的一小島。魏源名著《海國圖志》60卷中也無日/本的記載。
1.傳統看法:日/本為「蕞爾小國」,挑戰中國「不自量力」 ,不值得在乎
在中國官僚士大夫傳統的思想中,國土面積的大小一向被看作國家強大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准。因此,小瞧日/本的觀點在清/朝官僚士大夫中比較流行。他們一直認為日/本國小民貧,完全不可與中國比擬,舉不足恃。
兩江總督劉坤一曾說:「以日/本手掌之地,而又土瘠民貧,如欲與中國為難,多見其不知量矣!」 福建道監察御史臣安維峻在1883年日/本侵/略台灣期間,他曾對日/本有如此評價:「倭夷之在外洋,國小而俗貪。其地,曾不能當中國一二行省之大」。
另有御史龐鴻書在奏摺中也稱:「日/本蕞爾小國,近年以來,諸事張皇,國弩久虛,必不能於倭日久征戰。」 工部尚書懷塔布等同樣認為:「日/本彈丸,狡焉思啟,皇上挾中國人全力取矢,零以加遺,鼯鼠、螳螂自救不暇。」
晚清名臣張之洞指出:「我不能庇累朝臣僕之琉球,復不敢抗蕞爾暴興之日/本,日/本甚窮,華市一絕,商賈立窘,嚴修海防靜以待之,中國之兵力財力,縱不能勝俄,何至不能御倭哉?相持一年,日/本窮矣。」
可見,當時清/朝官僚士大夫們大都形成輕視「蕞爾小國」日/本的觀念,這種成見實際上妨礙了他們對日/本的正確認識。
2.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對日看法:日/本「外強中干」,變法「難持久遠」
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內發生了重大變化。而對日/本的變化,國內官僚士大夫們要不然不知道,要不然對此也是一知半解。日/本國力的迅速發展,並未引起清政府及整個中國社會的關注。
直到1874年,日/本公然派軍隊侵/略台灣,中國的官僚士大夫們才開始睜眼看日/本。對日/本明治維新的最早評價的是1874年浙江海寧人陳其元所寫的《日/本近事記》。他把明治維新看成是一次篡權奪位的改朝換代。 對於明治維新,王韜的觀點代表了當時大部分一般官僚士大夫們的看法。他認為:日/本「維新以來,崇尚西學,仿效西法,一變其積習,而煥然一新,甚至於改正朔,易服色,幾與歐洲諸國無異。蓋其意以為非此不足與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財用益絀,帑藏益虛,國債積至巨萬,外強中槁,難持久遠。」「其實所學西法,亦徒襲皮毛,未得其精,而已囂然自足矣。」
3.甲午戰/爭前10年:輕日思想根深蒂固
19世紀70年代中國與日/本建交之後,清政府中,駐日和駐朝公使、南北洋大臣、總理衙門、禮部、軍機處的官員大都在與日/本交往過程中逐漸加深了對日/本的認識。在甲午中日戰/爭前10年,作為對日主要決策者李鴻章和清/朝其他高層官員雖然已在防日,但他們的輕日思想根深蒂固。早期在防日的同時,對日/本極其輕視。「為我患者,日/本其小小耳」然「以中國之力,拒泰西中國則不足,拒日/本一國則有餘」李鴻章雖然看到日/本的嚴重威脅,但認為「韓雖可慮,有俄在旁,日斷不遽生異心,我當一意聯絡俄國,使俄不侵佔韓地,則日必縮手」。另一方面,他又認為「日/本地狹財匱,今雖倔強東海之中,其力量亦斷不能多購鐵甲也」同治十二年(1873年),李鴻章在《覆孫竹堂觀察》函中說「鄙意當時彼即出京,拙不在我,何至起釁,釁既由彼,何至動兵,即使興兵,有何畏此小國……其遽能強壓我國耶?」李鴻章後來也曾經說過「方倭事初起,中外論者皆輕視東洋小國,以為不足深憂。」
中日戰/爭爆發之初,西方列強也都普遍認為中國海防力量強於日/本,對最終獲勝的希望為「中國七,日/本三」。中國通赫德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中國除了千分之一的極少數人以外,其餘九百九十九人都相信大中國可以打敗小日/本。」
在甲午中日戰/爭初期,國民輕視日/本之心膨脹到極點。國內報刊認為日/本不堪一擊的論調鋪天蓋地。1894年7月20日,在中國城市頗有影響的上海《申報》論道:「日人本短小若侏儒,從無高至四尺以上者,不似華人之身體高大體態昂藏。一經開仗,我華兵以大壓小,其不致糜爛者幾希,日人其奈之何哉?」 7月28日《申報》再次評論曰:「以我堂堂天齤朝,幅順之廣大,人民之多,財賦之厚,兵卒之精,十倍於爾,爾乃不自量力,輕啟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勢矣。」這些評論充分暴露了評論者對日/本變化的一無所知以及陳腐的舊觀念。而可悲的是,這種自大輕日的成見在整個中國社會的國民意識中占據絕對主流的地位。
三、清政府對日/本的錯誤知覺
從前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甲午戰前清政府對日/本的情況認識不足,又由於認識不足,清政府內部從上而下存在對日輕視、藐視之風。清政府官員對日/本的看法存在著很大的錯誤知覺:
一是藐視日/本,稱日/本是蕞爾小國。在清政府眼中,把國土面積大小當作評價國家強大與否的標准,對日/本有很強的歷史成見,日/本歷史上就是師從中國,跟在中國後面。這一錯誤認知表現明顯,從官僚士大夫們到清政府高官對日/本基本上都是持如此觀念,不管是守舊派的還是後來對日有所了解的,對日/本的評價都是從日/本小國無作為的想法先入為主。
二是鄙視日/本明治維新。晚清官僚士大夫對日/本明治維新後的情況,或是一點都不知道,或是一知半解。清政府對日/本明治維新也不大關注,更不用說專門去了解與研究,即使後來有一些游日學者以及後來清政府派到日/本的考察團對日/本明治維新情況有所介紹,這些介紹也並沒有真正認識到日/本明治維新後資本主義的建立和國內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巨大變化。清政府對日/本的看法已形成一個定勢,雖然看到日/本發生的一些新的變化,但是認識上沒有根據日/本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從而導致認識僵化。
三是看輕日/本意圖,認為日/本不敢發動侵華戰/爭。當時清政府內都有日/本潛在威脅的認識,但是因為局限於對日/本的輕視態度,所以當時陷入了一種矛盾心理:一方面知道對方有這個野心,但是另一方面又認為對方不具有這個實力和決心來實現自己的野心;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他們的決策也就出現了很大的矛盾性,即一方面對日/本有防範措施,在日/本侵/略台灣之後的大興海軍,各地加強防備;但是另一方面沒有真正重視防禦日/本,更沒有全力以赴的去做好抵禦日/本的物質上准備,導致海軍軍費挪用,不再購買新艦的事齤件的發生。
四是小看日/本國力和軍力,過高估計本國的國力和軍事海軍力量,未能對雙方軍事力量有一個正確的、確切的認識。七八十年代清政府自以為中國海軍和陸軍力量足夠強大,日/本不是中國的對手。
正是由於清政府從上到下這種輕視日/本之風的存在,戰前清政府沒有做好完善的准備來加強國防;戰/爭前夕沒有緊急籌措兵力全力作戰,一心藉助調停;而到了戰/爭後期,局勢一再惡化的情況下,仍然自欺欺人認為可以扭轉戰局;這一系列的行為最終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結語:
甲午戰/爭前的三十年,是日/本國力發生變化侵/略戰略開始制定的三十年,但是清政府大部分人沒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日/本的變化,仍然用蔑視的眼光看待日/本的國力、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侵/略備戰,最終導致了沒有積極對日防範。清政府對日/本認識不足導致對日/本的輕視和多方面的錯誤認知,進而導致對日預防不足和決策的失誤,是戰/爭失/敗的認知方面的原因。
參考文獻
[1]中國史學會主編 邵循正等 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 中日戰/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版
[2]《同治朝籌辦夷務始末》.(台)文海出版社 , 1966年影印本
[3]戚其章主編 ,山東省歷史學會編 .《甲午戰/爭九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濟南 : 齊魯書社,1986年版
[4]戚其章 王如繪主編, 《甲午戰/爭與近代中國和世界—甲午戰/爭1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美)羅伯特•傑維斯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