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底地形的具體分類
整個海底可分為三大基本地形單元: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一語有兩種含義:廣義的泛指大陸架和大陸坡以外的整個大洋;狹義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陸邊緣之間的深洋底。這里所用為後一種含義。三大地形單元又可進一步劃出一些次一級的海底地形單元。
大陸邊緣
為大陸與洋底兩大台階面之間廣闊的過渡地帶。約占海洋總面積的22%,通常將大陸邊緣劃分為大西洋 被動大陸邊緣的演化
型大陸邊緣(也稱被動大陸邊緣)和太平洋型大陸邊緣(也稱活動大陸邊緣)。前者由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三單元構成,地形寬緩,見於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極洲的大部分周緣地帶;後者陸架狹窄,陸坡陡峭,大陸隆不發育,而被海溝取代,可分兩類:海溝-島弧-邊緣盆地系列和海溝直逼陸緣的安第斯型大陸邊緣,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周緣地帶,也見於印度洋東北緣等地。大陸架是濱臨海岸、向海緩斜的淺海地帶。陸架外緣水深多為100~200米,這里坡度發生明顯轉折,下延為陡斜的大陸坡。大陸坡向下或過渡為大陸隆(在大西洋型大陸邊緣),或陡降至深海溝(在太平洋型大陸邊緣)。
大洋盆地
位於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它的一側與中脊平緩的坡麓相接,另一側與大陸隆(大西洋型大陸邊 深海平原
緣)或海溝(太平洋型大陸邊緣)相鄰。約占海洋總面積的45%。大洋盆地被海嶺等正向地形所分割,構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軸狀,水深約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窪地,稱海盆。寬度較大、兩坡較緩的長條狀海底窪地,叫做海槽。海盆底部發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大洋中脊
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球性洋中山系,占海洋總面積的33%。太平洋內,山系位置偏東,起伏程度小於大 大洋中脊
西洋中脊,稱東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輪廓平行(圖2)。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連接,北端分別經淺海或海灣潛伏進大陸。大洋中脊軸部高出兩側洋盆底部約1~3公里,脊頂水深一般為2~3公里,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島。中脊被一系列與山系走向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斷裂錯開,沿斷裂帶出現狹長的溝槽、海脊和崖壁,斷裂帶兩側海底被分割成深度不同的台階。 大洋中脊分脊頂區和脊翼區。脊頂區由多列近於平行的嶺脊和谷地相間組成。脊頂為新生洋殼,上覆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嶇。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軸部,一般有深約1~3公里的裂谷夾峙於兩側裂谷山脊之間。至脊翼區,隨著洋殼年齡增大和沉積層加厚,嶺脊和谷地間的高差逐漸減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積物充填呈台階狀,遠離脊頂的翼部可出現較平滑的地形。
B. 地質構造地貌的類型及其特徵、成因
地貌形態類型:指根據地表形態劃分的地貌類型.目前世界各地的形態分類並不統一.我國的陸地地貌習慣上劃分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形態類型.由中國1:1 000000地貌圖編輯委員會審定的《中國1:1 000 000地貌圖制圖規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確定了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四個基本形態類型.在這一形態分類中,把盆地和高原視為有關形態類型的組合.較小的形態類型,大多與其成因結合起來進行劃分,如新月形沙丘、冰斗、溶斗等,只有這種形態—成因結合的分類,才能更好的反映這些形態類型的特點。
地貌成因類型:指根據地貌成因劃分的地貌類型.由於地貌形成因素的復雜性,目前也沒有統一的成因分類方案.根據外營力,通常劃分為流水地貌、湖成地貌、乾燥地貌、風成地貌、黃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緣地貌、海岸地貌、風化與坡地重力地貌等.外力地貌一般又可以劃分為侵蝕的和堆積的兩種類型.根據內營力,通常劃分為大地構造地貌、褶曲構造地貌、斷層構造地貌、火山與熔岩流地貌等.無論是外營力地貌還是內營力地貌,在動力性質劃分的基礎上,都可以按營力的從屬關系和形態規模的大小,做進一步的劃分。
C. 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區別 要重點,簡短能被會的
1陸地地形全為正地形,都在海平面以上,海底地形全為負地形,都在海平面以下.
2海底的各種地形都較陸地的各種地形要大,要廣.
3陸地地形的不同對生物的分布的影響要比海底地形大.陸地地形對生物的分布的影響主要是海拔,受日照長度影響的氣溫,和植物對光的需求不同.海底則是水深與鹽度,
D. 海底地形的基本類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大陸盆和______等
現代探測技術揭開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紗,海底地形有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陸盆)、大洋中脊等.
故答案為:大陸架;大陸坡;海溝;大洋中脊.
E. 海底地貌主要類型、特徵、和成因分析
洋底構造地貌
(一)大洋中脊(洋脊)
大洋中脊是洋底的重要地形,是地球上最長的海底山脈,全長約80000公里。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均有分布,並相互連通。其上水深約3000~4000米。
洋脊的地形較為復雜,由兩列平行脊峰和中間的洋脊裂谷構成,並被一系列橫向轉換斷層切斷成不連續的段落。
洋脊裂谷是地慢物質上涌地方,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新生代玄武岩岩漿噴發溢流活動帶,是新洋殼形成地帶,伴有頻繁的淺源地震。當地幔物質上涌時,洋脊頂部受拉張而形成縱向的洋脊裂谷。同時,岩漿溢出,新洋殼不斷地在中脊頂部形成,並不斷向兩側擴展,因而離洋脊越遠,洋底年齡越老。洋脊上缺乏深海沉積物,保存了熔岩溢流、火山噴發及轉換斷層所造成的原始地形。
(二)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位於大洋中脊兩側,向外與大陸邊緣相接。它是洋殼從洋脊向外遷移過程中形成的。這里構造運動相對平靜,岩漿活動微弱,缺少地震活動。其中主要地貌類型有:
l.海嶺
海嶺是大洋盆地內部大型正地形的總稱。
其成因類型有火山海嶺、斷裂海嶺和陸殼海台等。
2.深海平原
大洋盆地中被海嶺分隔開的低地,又稱海盆。平均水深5000~6000米,其原始狀態為大約300米起伏的丘陵地形,主要是化學沉積和生物沉積,速率較慢,約0.2厘米/千年。
3.海溝
海溝在構造上是岩石圈板塊相撞的產物。洋底一側的洋殼以一定角度向大陸邊緣一側陸殼下面俯沖,在俯沖帶位置上形成了海溝。與島弧伴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圍。
F. 海底地形地貌的成因是什麼
海底地形與陸地地形一樣,是內營力和外營力作用的結果。不過,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內力作用的直接產物,與海底擴張、板塊構造活動息息相關。大洋中脊軸部是海底擴張中心,宏偉的中脊地形實際上是上涌的熱膨脹地幔物質的反映。海底在向兩側擴張的過程中伴隨著冷卻下沉。海底擴張慢,有充分時間冷卻沉陷,中脊兩坡較陡,如大西洋中脊;海底擴張快,則兩坡較緩,如東太平洋海隆。自中脊軸帶向兩側,隨著海底年齡變老,水深加大,沉積層加厚;相應地大洋中脊過渡為大洋盆地,中脊頂部崎嶇的地形被深海丘陵以致深海平原所代替。深洋底缺乏陸上那種擠壓性的褶皺山系,海嶺和海山的形成多與火山、斷塊作用有關。自大洋盆地向大陸一側,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未發生板塊俯沖活動,形成寬緩的大西洋型大陸邊緣;二是板塊的俯沖形成深邃的海溝與伴生的火山弧(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地形高差懸殊,火山弧陸側可因弧後擴張作用形成邊緣盆地。外營力在塑造海底地形中也起一定作用。較強盛的沉積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嶇的火山、構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地貌上的差異實際上取決於沉積厚度的大小。海底峽谷則是濁流侵蝕作用最壯觀的表現。波浪、潮汐和海流對海岸和淺海區地形有深刻的影響。海底滑坡、深海底流等也會造成海底陡崖、流痕等小地形或微地形。但除大陸邊緣地區外,在塑造洋底地形的過程中,侵蝕作用遠不如陸上重要。
G. 黃海的形成時期及海底地形特點 論文
全部為大陸架所佔的淺海。因古黃河曾自江蘇北部沿岸匯入黃海,海水含沙量高,水色呈黃褐色,因而得名。它位於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西面和北面與中國大陸相接,西北面經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通,東鄰朝鮮半島,南以長江口北岸的啟東嘴與濟州島西南角連線同東海相連,東南至濟州海峽西側並經朝鮮海峽、對馬海峽與日本海相通。山東半島深入黃海之中,其頂端成山角與朝鮮半島長山串之間的連線,將黃海分為南、北兩部分。黃海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4米,最大深度位於濟州島北側,為140米。
黃海東部和西部岸線曲折、 島嶼眾多。 山東半島為港灣式沙質海岸,江蘇北部沿岸則為粉砂淤泥質海岸。主要海灣西有膠州灣、海州灣,東有朝鮮灣、江華灣等。主要島嶼有長山列島以及朝鮮半島西岸的一些島。注入黃海的主要河流有淮河水系諸河、鴨綠江和大同江等。
北部(指海州灣以北)中央略偏東處,有一狹長的水下窪地(亦稱黃海槽),自濟州島伸向渤海海峽,深度自南向北逐漸變淺。窪地東面地勢較陡,西面較平緩。北部從鴨綠江口到大同江口之間的海底,分布著大片呈東北走向的潮流脊,構成黃海北部海底地貌的一個重要特色。這是由於此處潮差大、潮流急,致使海底沙灘在潮流沖刷下形成與潮流平行的「潮流脊」。在北緯 38°以南的黃海兩側,還分布有寬廣的水下階地。西側比較完整,東側受到切割,分布的深度不一致。黃海南部的海底發育著大型潮流脊群。它們是在古黃河——古長江復合三角洲的基礎上,經潮流的長期沖刷塑造而成的。蘇北沿岸潮流脊群南北長約200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由70多個大小沙體組成,並以弶港為頂端向外呈輻射狀分布。南部有一系列小岩礁,如蘇岩礁、鴨礁、虎皮礁等,它們與濟州島聯成的一條島礁線,是黃海與東海的天然分界線。
地質
表層沉積物為陸源碎屑物,局部地區有殘留沉積。自岸向海沉積物由粗到細呈帶狀分布。沿岸區以細砂為主,間有礫石等粗碎屑物質。東部海底沉積物主要來自朝鮮半島,西部系黃河和長江的早期輸入物。中部深水區是泥質為主的細粒沉積物,主要是黃河輸入的物質。粗、細沉積物之間有寬窄不等的粉砂質沉積。
黃海基底由前寒武系變質岩系組成。北部屬於中朝准地台的膠遼隆起帶,在第三紀時基本上處於隆起背景。南黃海在新生代時經受了大規模的斷陷,接受了巨厚的沉積。海域內的主體構造走向為北北東,由大致平行相間排列的隆起帶與拗陷帶(盆地)組成。膠遼隆起帶和南黃海——蘇北拗陷帶構成了黃海的海底構造骨架,其東南緣經浙閩隆起帶延伸入東海。這些隆起和拗陷帶成為黃海陸架發育的基礎和邊界條件。晚近地質時期以來,黃河、長江帶來豐富的泥砂填沒了構造拗陷、水下谷地、構造隆起和水下丘嶺,從而形成了現在寬廣、平坦的大陸架。第四紀以來冰期、間冰期更迭交替、海面頻繁升降,使大陸架多次成陸,又多次受到海侵。最後一次海侵是在距今2~1.5萬年間開始的。距今6000年左右,海面才上升到接近現在的位置。
地形
黃海是太平洋西部的邊緣海之一。其范圍北起鴨綠江口,南至長江口北岸啟東角至朝鮮濟州島西南角的聯線,西接遼東半島、渤海海峽、山東半島、蘇北海岸,東界是朝鮮半島。黃海和渤海都是大陸架淺含通過渤海海峽把它們串通起來。 黃海絕大部分水深不足60米。黃海底部非常平緩,大陸架的內緣坡度大於外緣坡度,平均坡度是0°01′21〃,較渤海的平均坡度稍陡些。海底的最大特點是從西、北、東3個方向向中央傾斜。北黃海占黃海總面積的1/6,平均深度為38米;南黃海占黃海總面積的5/6,平均深度為46米。黃海中部海區為狹長形水下堆積盆地,深度在50~80米之間。盆地底部地勢平坦,局部地區有高差不大的窪地與隆起,但盆地兩側坡度變陡,尤其是山東半島外側坡度大。黃海南部在靠近蘇北一帶海面,暗沙、沙壩多,形態變化快。黃海的海岸,除海州灣和連雲港-長江口段為粉沙淤泥質海岸外,其餘皆為基岩沙礫質海岸,其中尤以朝鮮半島西岸最為曲折,多島嶼和岬灣,並呈相間分布。黃海東岸的海灣有西朝鮮灣、江華灣、群山灣等。黃海西岸的主要海灣有榮成灣、桑溝灣、石島灣、乳山灣、丁字灣、膠州灣、海州灣等。主要島嶼有朝鮮的濟州島、雙子群島、白翎島和中間的靈山島、大公島等。在濟州島與朝鮮半島之間的水域是濟州海峽,該海峽南北寬約47海里,北側島嶼眾多,南側島嶼少,水深較大,約90米左右。 北黃海是指黃海狹部以北的海面,它是被膠東、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北部所環抱的半封閉淺海盆地,面積為7.13萬平方公里。盆地周圍的傾斜度較渤海明顯,並呈向南、向黃海狹部微傾,平均坡度0°00′44〃,平均水深38米。45米以淺的面積佔北黃海面積的大半以上,最大深度為85米,位於朝鮮白翎島西南側。 北黃海的中心為泥質-粉沙質堆積平原。在海盆北部有內、外長山島水下階地,呈台階式下降,其水深為20、30、40、50米。島間或島麓常出現較深的掘蝕窪地。海盆西南部是環膠東半島的大海崖,崖上面是平坦的被現代粉沙埋沒的20米的階地,至膠東半島端點,岸下出現兩個大而深的窪地,致使階地面在此變窄,陡度加大,構成成山角和榮成角等岸坡外深窪地的外圍堤壩。在海盆的東部是被白翎島-海洋島-鴨綠江沿線圈閉的西朝鮮灣海區。這是溝脊並列、呈NNE-SSW向延伸的沙脊平原區。愈向灣頂,沙脊分叉愈甚,並變窄,溝脊水深高度差亦變小。成山角外側海崖下的黃海狹部,海底是60~75米的水下階地面,階地面被朝鮮半島岸外的陸緣深槽(古河道)縱穿,並有數列階梯狀,溺谷在各級平面上均有岩礁和海底突起的分布。南黃海的面積為30.94萬平方公里,平均坡度為0°0′50〃。海盆的東側起伏較明顯,坡度較大,平均坡度為0°1′40〃。 南黃海海底保留有沉溺地貌和現代動力地貌-陸緣深槽(古河道或水下谷地)。陸緣深槽縱貫南北,谷地底部的水深在75~90米之間,谷地的東西兩側地貌差異明顯。東側是南黃海堆積平原,由現代沙質覆蓋,底部平坦,水深在60~80米之間,堆積平原的東側接高起的海崖地形,由海崖至海岸間分布著長200公里、寬30公里的水下階地,階地的後緣連接坡度和緩的水下岸坡,水下岸坡上島嶼眾多,切割破碎。在海岸外20米階地之下,尚見有30~40和60~75米的階地,呈階梯形下降,並有數條溺谷橫切階地,直插40米水深處。在濟州海峽底部,有海底沖刷槽,在海峽中部及其附近,相間分布著梳狀脊和凹地,水深多在110~125米之間。在陸緣深槽的兩側,從海州灣向外,有20、30、40米兩級階地,分界大致是嶗山頭-大、小公島-靈山島連線的延伸。20米階地寬100公里,其上覆蓋著薄層細沙-粉沙。在膠州灣口,有基岩裸露。30~40米階地面寬200公里,階地面起伏較大。在30~40米階地外側,有60~75米階地面以較大傾斜降至陸緣深槽西側的南黃海泥質堆積平原。
黃海南起北緯31°40′,北至北緯39°50′,西起東經119°20′,東至東經126°50′。它與東海的分界線是從江蘇省的啟東角向東直到朝鮮半島附近的濟州島的聯線。習慣上以山東半島東端成山角至朝鮮半島西海岸的白翎島聯線以北的海域稱北黃海,以南的海域稱南黃海。從地質構造上說,南黃海介於膠遼地塊、郯廬斷裂和閩浙地塊之間,由兩個走向NEE的大型中新生代盆地所組成。黃海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
黃海海岸,除從江蘇灌雲縣至長江口一段為粉沙淤泥質海岸外,其餘岸段均為基岩砂礫質海岸。岸線曲折,多深水港灣。黃海西岸的主要海灣有芝罘灣(灣內有煙台港,注入的河流有大沽夾河)、膠州灣(灣內有著名的青島港,注入的河流有大沽河等)、海州灣(灣內有連雲港,注入的河流有新沭河、薔薇河等)。
構造特徵
(一)北黃海構造 北黃海與膠遼隆起相似,亦屬長期隆起上升地區,構造變動及岩漿活動具有共同特點,主要構造線呈北東及北東東向,無明顯褶皺,規模較大的北東向新斷裂均伸展到海域中。 1、西部平度-招遠大斷裂。從蓬萊閣伸入北黃海與遼東的金州斷裂相連。沿斷裂帶有規模較大的玲瓏花崗岩、燕山期花崗閃長岩和少量新生代玄武岩。 2、即墨-牟平斷裂帶。由一系列北東向斷裂組成,明顯地控制中生代萊陽盆地的沉積和發展,斷裂帶可能穿過北黃海與鴨綠江大斷裂相接。 3、乳山-榮成大斷裂。可能從榮成越過北黃海與朝鮮臨津江斷裂相接。沿此斷裂帶有大量燕山期花崗岩活動。 近年來中國石油部門在北黃海西半部進行的地震勘查工作,證實了北黃海西半部的構造是膠遼隆起向海底的延伸。膠東文登隆起沿北黃海南部延伸入海並組成劉公島隆起,它屬長期隆起構造單元,僅第三紀和第四紀時接收沉積,該隆起的基底是由前震旦紀變質岩系所組成。北黃海北部亦屬隆起構造單元,稱海洋島隆起,該隆起是遼東登沙河凸起向海域的延伸。 劉公島隆起與海洋島隆起之間為斷陷區,稱中部斷裂區。中部斷陷是膠遼隆起張性斷裂局部下陷所致,中生代時明顯的發育與膠萊坳陷相似的晚侏羅世-白堊紀的沉積。至第三紀萎縮,沉積的范圍和厚度逐漸減小,顯然,北黃海西部的兩隆-凹構造格局與膠遼地區具有成因上的聯系和一致性。燕山運動對該區影響很大,斷裂發育,形成眾多的斷陷盆地。 (二)南黃海構造 南黃海屬揚子地台東延部分,構成一大型的南黃海中、新生代沉積區。物探資料證實,南黃海構造斷裂發育特徵,從展布方向看,大致分為北東、東西和北西向三組。北東向斷裂為區內主幹斷裂,與區域構造線方向一致,往往構成隆起與坳陷、凸起與凹陷的分界,以斷距大、延伸長和長期多次活動為特點。東西向斷裂,一般規模較小,斷距不大,延續性差,對次級和局部構造起到一定的控製作用。北西向斷裂不太發育,屬次要地位。 1、構造區劃:據目前資料研究,將南黃海區域劃分為6個構造單元,自北向南依次是: (1)千里岩隆起:分布於南黃海北部,是膠東隆起向南黃海的延伸部分,隆起的基底主要由膠東結晶基岩構成,缺失古生代地層,中生代沉積及火山岩系僅局限於斷陷內發育,隆起南部有厚約300~500米的上升的基岩隆起,該隆起帶斷裂發育,有北東、東西及北西向3組斷裂,以北東向斷裂為主,例如吳山-干榆斷裂、榮成-青島斷裂均屬北東向斷裂帶。 (2)北部凹陷:北以千里岩隆起南緣深斷裂帶為界,與千里岩隆起呈斷層接觸,向東延伸至東經124°線以東,面積3.8平方公里。磁場以寬緩平靜的負異常為背景,基岩埋深約1~5公里,重力反映為平行間列的串球狀負異常帶。根據地震資料推斷,中、新生界厚度達4公里以上。北部坳陷還可劃分為南北兩個凹陷帶及界於凹陷帶之間的中間凸起帶,構造線以北東為主。地震資料表明,北部坳陷有由西南向東北逐漸下傾,沉積層加厚,坳陷變寬的趨勢。新生界底界面有的深達4000~5000米,具備生油條件及儲蓋條件。 (3)中部隆起:與北部凹陷呈斷層接觸,是蘇魯隆起向海域的延伸,走向近東西向,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地磁場以平緩塊狀正異常為特徵,磁性基岩埋深6~7公里,而新生界反射界面僅400~800米。推測基底由南相古生代、中生代地層組成。 (4)南部坳陷:與北部隆起和南部的勿南沙隆起呈斷層或過渡關系,西部與蘇北東台凹陷相連,面積約2.8萬平方公里。磁場以幅度大的升高正異常為背景,重力反映南北重力低、中間重力高的特點。南部坳陷總體上呈南深北淺的大型箕狀斷陷,具有南斷北超的特點。凹陷內新生界反射面深4000~5000米,據陸上鑽井揭示,下第三繫上部三垛組、戴南組厚度有自西向東逐漸變薄的趨勢。 (5)勿南沙隆起:大體呈東西向,北部與南部坳陷呈斷層接觸。以重力高區和寬緩平靜的負磁場為背景,磁性基底埋深3~4公里,據蘇南陸上鑽井資料,該隆起主要由中生界中下三疊統和古生界組成,地震資料表明該隆起帶上缺失下第三系地層,僅在重力低區,上覆有不厚的上第三系鹽城組和第四系地層。 上述隆起帶除南部為基岩裸露外,其他區均為新第三紀地層所覆蓋,通常缺失老第三紀地層,上第三系沉積中心轉向海上並有加厚的趨勢。由此看來,在中生代晚期,南黃海-蘇北凹陷奠基時,福建-嶺南隆起帶隨之抬升,以堤壩作用將海水阻攔,使南黃海盆地呈現陸相湖盆性質。第三紀時,海水曾局部侵入,第三紀末該隆起中部下沉,海水廣泛侵入黃海,更新世時海面升降頻繁,黃海幾經滄桑。 2、斷裂及岩漿活動:南黃海的斷裂非常發育,大致分為北東、東西和北西3組斷裂。其中以北東向斷裂為主,與區域構造線方向一致,往往構成隆起與坳陷、凸起與凹陷構造單元的分界。以斷距大、延長遠和長期多次活動為特點。重、磁、地震均有反映,它對中、新生界沉積起主要控製作用。例如嘉山-響水-千里岩大斷裂,在地貌上控制了膠東半島的南岸邊界,大地構造位置上成為中朝地台與揚子地台的分界線,也是千里岩隆起和本部坳陷的分界線。 東西向斷裂,局部呈斷裂組出現,如北部坳陷之間有明顯展布。一般規模小,斷距不大,延續性差,對次級局部構造起一定的控製作用。北西向斷裂不發育,規模不大,常以錯開主幹斷裂的形式出現。 南黃海地區受頻繁的燕山運動作用,伴有花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活動,沿北東向斷裂出現磁性體可能是燕山期岩漿活動的反映。地震資料和鑽井資料揭示,南黃海新生代喜馬拉雅運動有兩幕伴隨喜馬拉雅山玄武岩噴發活動。綜述南黃海具有下列特點: (1)南黃海屬揚子地台東延部分,為蘇北-南黃海整體盆地的一部分。南黃海盆地從晚白堊紀開始出現,基底由前寒武系、古生界和部分中生界(白堊紀以前)所組成,志留紀時,東部抬升,沉積薄或缺失。 (2)南黃海盆地的坳陷面積廣闊,占盆地面積71%,具較厚的中、新生界沉積,具備了形成油氣的基本條件,是一個有希望的含油氣盆地。 (3)盆地內北東向斷裂起控製作用,大多數凹陷均以斷陷為主。 (4)南黃海是晚燕山運動以來所形成的一個中、新生代盆地,經歷了斷陷、充填、坳陷沉積和總體坳陷3個發展階段。
基底與蓋層
(一)北黃海 北黃海在大地構造上屬華北地台東部的上疊斷陷盆地。其西側為膠遼隆起,東側為朝鮮狼林地塊和平南坳陷。它們不同程度地向北黃海海底延伸。據黃海周邊地質分析,中國與朝鮮地質情況類似,具有共同的基底。朝鮮半島北部的狼林地塊與膠遼地塊的基底岩性一致,均為古老的變質岩系,其中朝鮮元古代的祥原系的千枚岩、頁岩、石英岩和石灰岩等可與中國華北的晚元古界對比。寒武紀地層和中國寒武系相當(位於旅大東北海域的石城島和海林島均分布寒武紀和奧陶紀地層)。朝鮮的狼林地塊也有零星的早古生代地層分布,朝鮮的平南凹陷下古生界主要發育了一套碳酸岩及碎屑岩為主的地台型沉積,稱朝鮮群。其岩相與華北古生代地層相同,說明朝鮮平南坳陷的古生代地質發展歷史與中國華北地台上的台向斜發展歷史相似。 北黃海的基底主要由前寒武紀的混合岩、片麻岩、結晶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等變質岩組成。包括膠遼鞍山(Ar)、膠東群(Ar-Pt)、粉子山群、遼河群(Pt????2??)、蓬萊群(Pt????3??)和朝鮮的狼林群(Ar)、黃海群(Pt????1~2??)以及祥原群等。其上覆蓋零星的早古生代地層,在此基礎上形成中生代新生代的沉積,因此,北黃海古老基底的埋藏深度可能較淺。 古生代沉積主要分布在北黃海的北部和南部,遼東地區和朝鮮平南地區,震旦紀早期可能屬同一沉積區,為陸源碎屑沉積。晚震旦紀遼東地區以碳酸鹽沉積為主,而平南地區多為千枚岩、頁岩、石灰岩等沉積。寒武紀至下奧陶紀,上述兩個區域均為淺海相碳酸鹽沉積,中奧陶世之後屬上升隆起,長期經受風化剝蝕,沒有接受沉積。泥盆系為海相碎屑岩及碳酸鹽岩沉積。中石炭世至二迭紀為海陸交互相碎屑岩建造。 從侏羅紀開始該區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地質發展階段,斷裂活動強烈並伴有強烈的火山活動。中、晚侏羅世時,北部遼東地區形成若干盆地,以砂頁岩含煤建造及火山建造為特徵。上侏羅世以後逐漸向南轉移,膠東地區斷裂,火山活動強烈顯著,且沉積了上侏羅-下白堊世巨厚的陸源碎屑及火山岩,膠東萊陽盆地分布有晚侏羅世萊陽組的陸源碎屑岩(厚1000~4500米)、早白堊世青山組的碎屑岩、泥岩、灰岩(厚6760米)和晚白堊紀王氏組的河湖砂岩(厚2000米);遼東復縣南部有碎屑岩和煤系組成的侏羅白堊系盆地。 朝鮮半島北部中生代地層可與膠遼兩區對比,下侏羅世為砂頁岩含煤地層,中侏羅世為火山岩堆積,上侏羅世地層分布零星。朝鮮半島北部有一系列侏羅紀、白堊紀盆地,並明顯地向黃海擴大。平南凹陷所堆積的三疊紀含煤砂頁岩建造之上又覆蓋了侏羅紀的火山碎屑岩系,可見北黃海應有中生代沉積。 據近年來中國航磁和綜合物探資料,北黃海的地質情況與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的情況相似,沉積蓋層不發育,僅有中、新生代孤立小盆地分布於隆起構造背景上。由於北黃海是一個新生的海盆,晚第三紀早期和中期還同膠遼連成一體,晚第三紀末才開始解體下沉被海水淹沒接收沉積,雖晚第三紀和第四紀沉積廣泛分布,但厚度不大,下第三紀分布零星具有厚度小的特點。 (二)南黃海 南黃海在大地構造上屬揚子地台的下揚子台褶帶的東部。其北部山東半島近岸海域的千里岩隆起屬華北地台的膠東地盾的組成部分。它們之間以千里岩隆起南緣深斷裂為界。東經124°以東可能屬於朝鮮半島的京畿地塊和沃川坳陷的海中延伸部分。南黃海盆地主體是疊置於揚子地台上的中、新生代坳陷。向西南與蘇北坳陷相連,構成統一的蘇北-南黃海坳陷帶。 航磁結果表明,南黃海的基底在海域中部存在具磁性的古老剛硬地塊,它在磁場上顯示為寬緩變化的塊狀正異常。它是由幾個大小及走向不同的具磁性結晶岩塊拼合而成。岩塊分布零亂,走向復雜,主要為近東西向、北西向、北北西向和北東向。它們在區域磁場上均顯示為形狀不定的寬緩變化的正異超顯然它代表了經高度混合岩化和花崗岩化作用的結晶雜岩核心,並構成了黃海結晶地塊的主體。航磁還表明整個南黃海海域的結晶基底是不均一的,這說明它是周圍陸區不同構造基底的延伸。北部千里岩隆起與膠南隆起的膠南群(Ar+Pt)片麻岩、片岩、淺粒岩、變粒岩夾大理岩組成的中、低級變質岩系和文登隆起的膠東群(Ar+Pt????1??)片麻岩、片岩、混合岩、混合花崗岩、變粒岩等中級變質岩系組成的基底岩系相似。西部與蘇北連雲港附近出露的東海群(Ar)淺粒岩、各種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局部混合岩化強烈的變質岩系及海州群(Pt)磷灰岩、片岩、變粒岩、淺粒岩等低級變質岩系組成的基底岩系相似。南部勿南沙隆起塊狀異常被北東東向的正、負異常所代替,推斷是上海隆起上板溪群(Pt)的反映。東南部磁異常急劇變化,推測已進入福建-嶺南隆∞帶,是前泥盆系變質基底隆起和中生代火成岩的綜合反映。晚元古代末晉寧運動形成統一的變質結晶基底。 根據物探綜合解釋及陸區地質資料,南黃海的蓋層大致可分為三個構造層: 1、下構造層:從構造關系看,為揚子型震旦系-下、中三疊系組成,與下揚子地區相似。震旦系至志留系,下部為碎屑岩建造(震旦系下部),中部為碳酸鹽建造(震旦繫上部-奧陶系),上部為筆石頁岩及砂頁岩建造(志留系)。泥盆-下石炭統,下部是陸相的五通石英砂岩,上部是下石炭統淺海灰岩和濱海砂質岩。中石炭-中三疊統基本為碳酸鹽建造,夾含煤地層(晚二疊世龍潭煤系)。中三疊晚期印支運動使下構造層發生統一褶皺。印支運動結束後,南黃海已結束海浸環境,轉入接受陸相沉積。燕山運動發生強烈斷裂和褶皺,並伴有火山活動,造成了隆起和坳陷,為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侏羅紀主要為河湖相碎屑沉積,南厚北薄;早白堊統基本為淡水河湖相沉積,並夾少量火山岩;晚白堊世盆地整體下沉,除一些復背斜外,不同部位均有超覆沉積浦口組和赤山組紅色碎屑沉積。 2、中構造層:燕山運動後,南黃海中部發生隆起,在南北兩側分別形成坳陷,形成新生代的沉積中心,形成了晚白堊世與老第三紀的連續沉積。上白堊統泰州組下部為河流相砂泥岩夾黑色泥岩,上部為河湖相黑色泥岩夾棕紅色砂泥岩,是南黃海盆地的生油層之一。下第三系始新統阜寧組為河流相及濱海湖相暗色泥岩、油頁岩、炭質頁岩夾砂泥岩、石膏及薄層灰岩,是良好的生儲油岩。漸新統下部戴南組為湖沼相夾炭質頁岩和薄煤層的深灰色泥岩砂礫岩互層及棕紅色泥岩夾砂岩。上部三垛組河流相棕紅色泥岩夾砂礫岩互層及黑色泥岩、薄層油頁岩,是良好的儲油層。下第三紀三垛組沉積之後,發生三垛運動,形成上、下第三系之間的不整合。並使下第三系遭受褶曲和斷裂,最後全區露出水面遭受剝蝕。 3、上構造層:相當於上新統鹽城組和第四系東台組。三垛運動以後,構造活動逐漸減弱,控制盆地發展的斷裂活動,代之以區域性下降,鹽城組及東台組分布全區,且產狀近於水平,以河湖相砂泥岩為主。第四紀開始海浸,初期為海陸過渡相,後期為近岸淺海相碎屑沉積。
H. 海底地形類型有哪些,其形成的原因是
海底地貌 如同陸地上一樣,海底世界有高山,有平原,還有深溝峽谷。這個世界並不象人們所想像的或是象表面看起來那樣平緩和寧靜,相反卻是地球上最活躍最動盪不安的地帶。地震火山活動頻繁,形成高山峻嶺,只不過一切都掩蓋在海水之下進行而已。 海底地形與陸地一樣,有山嶺、高原、盆地、丘陵等形態。海底地貌按洋底起伏的形態特徵,大致可分為大陸架、大陸坡和大洋底三部分。大陸架是指陸地向海洋延伸的平淺海底。大陸坡是大陸架 與深海底之間較陡的陡坡。大洋底是海洋主要部分,有海嶺、海脊、海底高原等正地形;也有海溝、海槽、深海盆地等負地形。 海盆:大洋的主體部分。洋底下凹並為海嶺或海底隆起所分割的盆地。面積大,外形呈圓形或橢圓形,底部較平坦,深度3,000-6,000米(大多為4,000-5,000米)。覆蓋著深海沉積,以化學沉積和生物沉積為主。 海底山脈:又稱「海脊」或「海嶺」。深海底部狹長綿亘的高地。長度可達上萬公里,寬1,000-3,000公里,高2,000-4,000米。個別山峰出露水面成為島嶼,如此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南大西洋的阿森松島等。大西洋中央海底山脈,縱貫南北,山脈走向與大洋輪廓一致,呈S形。太平洋海嶺分布在中部,南北綿延1萬公里以上。印度洋海嶺分布呈人字形。 海溝:大洋中水深超過6,000米的狹長陷落地帶。長可達數千公里,寬一般在百公里左右,兩側坡度陡急。海溝常與海嶺相伴分布。海嶺出露水面成為島嶼,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一系列島嶼呈弧形,成島弧。海溝一般在島弧的凸面,鄰近大陸沿海山脈或緊靠島嶼,大洋的邊緣上。海溝多數分布在太平洋,尢以西海岸最著名。世界上最深海溝是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東南側的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長2,550公里,平均寬度70公里。海溝分布地區是地殼最不穩定地帶,火山、地震頻繁。 象山港在浙江省象山縣以北,自東北向西南,伸入陸地內部,長約50公里,寬僅6公里。港外有六橫島為屏障,形勢險要,為優良港灣之一。
I. 南海北部海底微地貌特徵與近代變化
蔡秋蓉
摘要根據大量測深和旁側聲納資料,對南海北部海底微地貌特徵進行了分析,並探討了近代微地貌動態變化。濱海地貌主要有河口港灣、水下淺灘、水下岸坡、水下三角洲、潮流三角洲、海底沙波、潮流沙脊、海釜等;內陸架地貌主要有陸架堆積平原、水下階地、古海岸線、古河道、小丘和坑窪群等;外陸架地貌主要有陸架平原、古淺灘、古三角洲、淺槽、沙波、沙丘、埋藏古河道、海底滑坡等等殘留地貌。濱海地區水動力作用強,加上人為因素,地貌形態變化較大,內陸架和外陸架水動力作用較弱,地貌形態基本處於相對穩定。
關鍵詞海底地貌特徵動態變化南海北部
1前言
開發海洋,向海洋索取資源已成為當今世界強大的時代潮流,是解決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三大問題的首要途徑。隨著海洋油氣資源與固體砂礦的勘探與開發、沿海港口的建設和航道的整治、海塗圍墾與利用、水產養殖與捕撈、濱海旅遊業的發展與海水浴場的建設,海底微地貌特徵與近代變化之研究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根據大量測深和旁側聲納資料,對南海北部海底微地貌特徵進行了分析與討論,並對其近代變化作了初步探討。
2海底地貌類型與分布
2.1濱海地貌
主要指水深15m以內的地貌形態。
河口、港灣廣東沿海有130個河口與港灣。按地貌成因可分為山地溺谷港,如廣海灣、鎮海灣、海陵灣等;台地溺谷港,如湛江灣、流沙灣等;瀉湖港,如沙扒港、水東港、烏石港等;河口港,如珠江口、韓江口、漠陽口、釜江等。具有規模大,水深條件好,是海洋與內陸交通樞紐,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門戶。
水下淺灘、岸坡由於地理環境不同,各地水下淺灘寬窄不一。水下淺灘發育地區往往見有河口扇、潮溝、潮灘、水下沙堤、沙壩等。水下淺灘向外即水下岸坡,下限水深可達20~40m。近岸一側陡,平均坡降750×10-3,向外海逐漸變緩,坡降為60×10-3。由岸向海物質組分由粗變細地有規律地變化。
台灣淺灘位於台灣島西南側,由40m水深線圍成,面積達8800km2,分布著數以百計的水下沙丘和沙壟。沙丘大體呈北東—南西向展布,即與200m之內等深線走向基本一致。有些沙丘排列均勻,高低相近,寬窄基本一致。有些沙丘排列不均勻,高低、寬窄差異很大,但形態基本相似。沙丘北陡南緩,雖然目前仍受到風浪影響,但顯然不是現代形成的。
水下三角洲珠江、韓江、漠陽江、鑒江、廉江等河口均發育有水下三角洲,一般寬1~8km,呈舌形向南偏西方向突出。水下三角洲內一般發育逕流沖溝、潮溝與沙脊。
珠江是華南最大的水系,水下三角洲發育較完善,由於晚更新世海平面下降,海底發育有多期水下古三角洲。
Ⅰ期水下古三角洲位於上川島-萬山群島-擔桿列島一線之南,水深30~62m。該古三角洲南北長50km,東西寬92km,古三角洲表面平坦,平均坡降為14.5×10-3,兩翼發育了數條順岸分布的沙壩,高0.5~1.5m,沙壩之間距1~3km不等。該三角洲上發育6條淺槽,深2~3m,寬2000~5000m,是珠江的古溺谷。Ⅱ期水下古三角洲位於珠江口盆地水深80~100m處,這期古三角洲規模大,分東、西兩個,等深線明顯向南突出,縱長58km,寬110km,平均坡降0.4×10-3~0.7×10-3。在古三角洲外緣見有沙堤或沙壩,高2~3m,且有許多溺谷淺槽。其中有兩條較大的古河道,貫穿整個古三角洲。Ⅲ期古三角洲水深100~160m,頂部與Ⅱ期古三角洲邊緣相連接或相互疊置,由一個大三角洲與一個小三角洲組成,長47km,寬128km,平均坡降0.8×10-3~1.2×10-3。但在水深140~150m處有一北東向延伸的陡坡,相對高差2~4m。古三角洲前緣地形復雜,坡陡,且見一大型海底滑坡帶,由滑坡壁、崩塌谷、滑坡體和台地等組成,寬約3km,滑坡壁相對高差10~25m。三期古三角洲各具特色,以Ⅱ期古三角洲最為壯觀。
潮流三角洲南海北部潮流三角洲朋顯的有4個,即湛江灣口門外、閘坡口門外以及瓊州海峽東、西口。
瓊州海峽西口三角洲形態單一,4條淺槽及其相間的淺灘呈指狀向西延伸,由東向西水深逐漸變淺,最淺的淺灘水深僅6.5m。西口兩岸沒有較大河流入海,陸源碎屑補給不多,所以形成的三角洲規模小且穩定。
瓊州海峽東口潮流三角洲由內、外2個三角洲相疊置,形態復雜。內三角洲有4個淺灘與槽溝組成,規模較小,灘、槽相對高差大,呈指狀伸展。淺灘的基底為基岩,表層覆蓋沙,淺槽底部有少量礫石堆積。外三角洲由4個淺灘、淺槽組成,規模大,灘槽相對高差小,且成北東或近東西向展布。淺灘水深小,一般為0.2~0.5m,羅斗沙淺灘已露出水面。該三角洲除局部地段受季節性水動力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外,總體而論,它是穩定的。
潮流沙脊潮流沙脊為強大的潮流作用所塑造,如企水-江洪外海,海康-東里外海,珠江口的崖門口、磨刀門、伶仃洋,粵東的柘林灣等。潮流沙脊順潮流方向呈隆窪相間排列,隆起與窪地比高一般為3~5m,個別地段可達15~25m。潮流沙脊長3~7km,寬0.7~3.2km。由於受現代水動力作用常常改變其形態,所以其具有不穩定性。
海釜海釜僅見於瓊州海峽,由於強勁的潮流沖刷刨蝕海峽底部,形成「深水盆地」,長約60km,寬1~3km,最大水深127m,主要由玄武岩岩體組成。西段見零星的玄武岩塊,東段則有少量礫石或礫砂,並發育有次一級小海釜,它們呈橢圓形或卵形,居於最大水深處。
海底沙波沙波的分布范圍較廣,如雷州半島東、西海區,台灣淺灘海區。由於水動力條件比較活躍,發育有各種各樣的沙波,形態復雜,大小不一,方向各異,它們是波浪、波流、潮流、海流等作用的結果。水深10m以內波浪對沙波形態起著主導作用,塑造的沙波走向基本上與海岸線平行,一般波長8~10m,波高0.5~2.0m,波與波緊密排列。水深小於10m的沙波,海浪、波浪起重要作用;水深大於10m的沙波,沿岸流、潮流、波流的塑造作用明顯增強。規模較大的海底沙壟也可見,沙壟與沙壟之間距為30~40m,沙壟峰谷比高3~4m,形態不對稱。早期的沙壟比較順直,後期逐步發展到彎曲,並進一步發展成新月形沙丘。沙波形態不穩定,冬季和夏季不一樣,台風前和台風後也不一樣。當熱帶風暴過境時,破壞了原有地貌形態。原來的沙波、沙壟被沖刷移動,窪地迅速填平。海底電纜或輸油管道應避開沙坡區,否則可能發生移位或折斷,鑽井平台樁腳也可能發生位移,迫使鑽井工程中斷,乃至鑽井報廢。
2.2內陸架地貌
內陸架一般指50m水深范圍內,是現代海洋沉積最強烈的海區。
內陸架堆積平原內陸架堆積平原屬近代海相堆積地貌,海底平坦,平均坡降為0.7×10-3,海底沒有明顯突變性的隆起或窪坑。陸源物質來源豐富,現代沉積作用強盛,主要為粉砂質粘土或粘土質粉砂,厚度大於3m,最大厚度大於25m,目前海洋沉積作用仍在進行,沉積物正在不斷加厚,堆積平原范圍在逐漸擴大。
水下階地南海北部內陸架海區發育有4級水下階地,一級水下階地的水深15~20m,見於雷州半島的東部海區,北部灣海區,汕頭海區,階地面平坦,平均坡度為0°01′20″左右,寬約10~20km,階地的外緣海底地形變陡,坡度增至0°06′37″。水下二級階地水深50m左右,見於粵西海區、粵東海區、北部灣海區,階地面極為平坦,在大河口外圍該級階地為河流相砂泥所覆蓋。水下三級階地水深80m左右,是南海北部大陸架形態最典型的水下階地,分布范圍廣,寬度達30km,階地面上分布著一些沙壟、沙壩、壠崗、窪地及水下古河道等殘留地貌。水下四級階地僅見於珠江口南之陸架外緣,階地面寬闊,一般為7~15km。
古河道區內海底有多條埋藏古河道,斷續出現,呈樹枝狀展布於陸架平原,有的為現代沉積物覆蓋或正在被覆蓋,成為溺谷或埋藏谷。
小丘與窪坑群南海北部陸架海底常常有成群分布的小丘與窪坑,有的單體存在,有的成群分布,有疏有密,通常人們稱之為麻坑群。麻坑有圓形、橢圓形、彎月形、碟形、盆形等。它們常發育於某一區塊,相對密集,主要見於油氣田盆地地區的海底,可能是油氣田形成過程中,部分氣體沿地層的孔隙、裂隙、斷層界面上升到海底而形成小丘與窪坑。
2.3外陸架地貌
殘留堆積平原南海北部外陸架殘留堆積平原寬闊,西部最大寬度可達128km,中部寬100km左右,東部寬65km左右,自西向東逐漸變窄,平均坡降0.47×10-3~0.91×10-3。它是玉木冰期低海面及冰後期海面上升過程中形成的堆積型陸架平原,雖然後期受到珠江、韓江等水系攜帶來大量細粒沉積物影響與現代動力因素作用,但本區仍以殘留地貌為主體,地貌體物質組分多以細砂和中細砂為主體,是低海面時期的殘留沉積。在寬闊的外陸架殘留堆積平原上發育有淺槽、古淺灘、古三角洲、沙波、沙丘、埋藏古河道、海底滑坡等殘留地貌。
陸架外緣斜坡陸架外緣斜坡位於大陸架外部地勢較陡的區域,呈條帶狀分布,北東向或北東東向延伸,寬度5~40km,平均坡度在0°15′~0°30′之間,它是外陸架平原平均坡度的5~10倍。陸架外緣斜坡地形變化較為復雜,有的地方出現階梯狀地形,隨著深度增加,坡度變陡,並逐漸向大陸坡過渡。表層沉積物以細砂、粗中砂等殘留沉積物為主,可見到全新世地層零星分布,並發育有沙堤、沙丘、滑坡體、滑塌谷和小海丘等。
2.4大陸坡地貌
大陸坡從西北部陸架外緣坡折線起,向東南方向水深逐漸增加到3400m左右。本區陸坡地形起伏大,變化復雜,向東南方向呈階梯狀下降。地貌類型齊全,根據區內陸坡的形態特徵及排列組合,其三級地貌分為陸坡海台、陸坡海槽、陸坡斜坡、陸坡陡坡等。
陸坡海台位於水深300~350m之間,地形平坦,如東沙海台,檯面上分布著北衛灘、南衛灘和東沙島等。該海台外形似倒三角洲,東西方向寬約160km,南北方向縱長約105km。其南部為海台外緣斜坡,坡度明顯變陡,並有放射狀溝谷分布。
陸坡海槽區內只涉及到西沙海槽東部的一部分。該海槽近東西向展布,槽底較為平坦,槽底和槽壁的轉折點非常明顯,槽底由西向東微微傾斜,而寬度逐漸變窄,到東口寬度只有11km。西沙海槽是在元古代地塊基礎上,由於新生代拉張產生的裂谷,經歷過早期張裂產生斷陷,形成裂谷雛形;中期穩定沉降,接受沉積;晚期裂谷進一步發展,海槽逐步形成。
陸坡斜坡陸坡斜坡以堆積作用為主,沉積厚度大,地形較為平緩,其坡度大部分在2°~5。之間,以珠江海谷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
西部陸坡斜坡上陡下緩,形態較為單一,水深200~1000m左右,坡度較陡。其中水深約200~500m處局部出現小型的滑坡、坍塌和侵蝕溝群等。而水深1000~1800m以堆積作用為主體,坡度較為平緩,地貌類型也較為單一。
東部陸坡斜坡,地貌類型較復雜,上部和下部形態特徵有較大的差異。上部特別是陸架外緣和陸坡相接地段有多個滑坡區分布。這是因為該區沉積物是由陸架區向陸坡區不斷推進,沉積物較為鬆散,而地形坡度顯著變大,為不穩定地帶。下部地形較為平緩,以堆積地貌為主體。而水深1200~2800m附近地形明顯變緩,具有大陸隆和深海扇的地貌形態特徵。東南部有較多的海山、海丘分布,大型的海山有尖峰海山等,且大小斷層遍布,其延伸方向多變,但以北東向和北西向為主,也有少量近東西向分布。
陸坡陡坡陸坡陡坡是陸坡中坡度陡、地形變化最為復雜的海區,可分為兩個區。
其一位於西沙海槽北部上陸坡處。西沙海槽是在元古代地塊基礎上,由於新生代拉張作用形成裂谷,呈北東東向延伸,兩側及槽谷內斷裂活動強烈。在海槽北坡發育一系列張性斷裂,斷裂帶長200~300km,斷距可達1000~2000m。區內由於受成組成帶的階梯狀斷裂作用,並向海槽底呈階梯狀下降,形成一系列斷裂谷、邊緣溝、斷崖和陡坡。由於地層受到擠壓,隨之出現一系列滑坡、崩塌、濁流堆積體等各種地貌類型。
其二位於西沙海槽的北槽坡及其以東的陸坡與深海盆相接處。主要受北東—北東東向斷裂構造控制。而海底岩漿物質沿著斷裂帶侵入和噴發,形成形狀和大小各異的海山和海丘。
3近代海底地貌動態演化
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作用,海底地貌一直在變化之中。一般而言,海底地貌在河口海灣水動力作用強盛的海區變化比較大,而在外海水動力作用弱的海區變化相對較小。
3.1珠江口海區
近百年來,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珠江口海區地貌形態也隨之變化,變化程度各區不一,分別說明。
伶仃洋1900年到1960年間海底地貌形態相對穩定,東淺灘和汛石水道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只是伶仃水道淤淺,10m等深線退縮南移至內伶仃島的西南側。1960年以來變化較大,泥沙呈條帶狀大量堆積於川鼻水道和伶仃水道西側,海底增高4~5m。淇澳島西北水域泥沙也在迅速淤積,海底每年以50mm的速度增高。伶仃洋東部淺灘北段淤積較慢,而南段相反,海底侵蝕,淺灘後退。同時遭受侵蝕後退的淺灘還有汛石淺灘、伶仃攔江沙壩。伶仃水道南段淤積長高1~3m,北段沖蝕,虎門川鼻水道東側則受強烈沖蝕。
磨刀門1900年到1960年間海底地貌形態變化較大,白藤湖周圍原為一片淺海,成了海塗淺灘。泥灣門-龍屎窟水槽、大門深槽淤積填平,鶴洲-交杯沙淤積最快,且出露到水面,新出現的燈籠沙,更顯示出海底地貌形態的近代變化。1960年以來磨刀門海域普遍淤積,海底明顯增高,鶴洲交杯淺灘,白藤湖-三灶海灣,三灶以南海域淤積了0.5m,磨刀門攔門沙壩以南海域淤積最快,海底淤高2.0~2.5m。
黃茅海一百年前黃茅海原來是一片汪洋大海,到1960年已形成喇叭狀河口灣,本來2~3km寬的虎跳門,兩岸淤積成一水道。本區海底淤積明顯,5m等深線、10m等深線大幅度南移至荷苞島以南。1960年以來黃茅海南部灘地淤高了0.5m,而大硭島-南水島間的深槽局部遭到沖刷侵蝕。
總之,珠江口海區在柯氐力作用下,西側淤積明顯,近百年來珠江三角洲向海推進,尤以伶仃洋西側、磨刀門至大海環一帶較快,萬頃沙每年向海推進50m,磨刀門至大海環每年40~140m,最大為160m。
3.2韓江口海區
義豐溪口至萊蕪島以北海灘侵蝕退縮,義豐溪口以南的海灘也遭侵蝕後退,獅嶼、五嶼西側海灘遭侵蝕,大片淺灘高程下降0.5m,東溪口沖刷出一條2m深的新槽。五嶼以南至東溪口淺灘淤漲明顯,海塗發育,2m等深線往外推移,而風嶼至萊蕪島以北5m等深線向外推移更多。萊蕪至新津溪,海灘遭侵蝕,海塗遭沖刷,高程一般下降1.0~2.0m。新津溪口外的待狎金淺灘受沖刷降低了0.5m。海底侵蝕,2m,5m等深線向岸推進較大范圍。海山島南側,海灘受侵蝕,0m等深線向岸推進,而水下淺灘變化不大,5m等深線基本穩定。
3.3湛江灣、雷州灣海區
湛江灣湛江灣海底地貌形態較穩定,在深槽、水下岸坡、灣緣台地陡坎略有侵蝕。支叉水道及其附近出現少量淤漲現象。
雷州灣雷州灣海底地貌形態1956年與1978年相對比,變化比較大。西部灣頂邊灘向南淤進了300m,向北淤進了1800m,北壇附近淤進了900m,但後葛一帶遭侵蝕,水下淺灘出現溝槽,海岸侵蝕後退900m,邁旗深水槽淤淺1.2~2.4m。中槽西段侵蝕,槽深增加0.5m,槽床擴寬500m。中槽中段淤積,槽深減低1.2~2.5m。槽床縮窄300m。在中槽南、北之間的三角地帶,淺灘淤積增高,增幅最大者達2m之多。龍灣村對面淺灘侵蝕降低,一般淺灘比原來水深增加1.5~2.0m。
4結論
南海北部海底地貌形態復雜,類型齊全,微地貌種類眾多。水深15m以內的濱海地貌主要有河口、港灣、水下淺灘、岸坡、水下三角洲、潮流三角洲、潮流沙脊、海釜、海底沙波等類型;水深在50m范圍內的內陸架地貌包括內陸架堆積平原、水下階地、古海岸線、古河道和小丘與窪坑群;水深大於50m的外陸架地貌包括外陸架殘留堆積平原,其上發育有淺槽、古淺灘、古三角洲、沙波、沙丘、埋藏古河道、海底滑坡等殘留地貌,陸架外緣斜坡;大陸坡地貌包括陸坡台地、陸坡海槽、陸坡斜坡、陸坡陡坡等。海底地貌在河口海灣水動力作用強盛的海區變化比較大,而在外海水動力作用弱的海區地貌形態基本穩定。
[1]從鴻文等.1992.中國海區及鄰區地形圖(1:500萬).北京:地質出版社
[2]王文介.1995.瓊州海峽潮流通道地貌體系發育的動力效應.海平面變化與海岸侵蝕專集,南京大學海岸與海島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34~242
[3]毛樹珍等.1982.南海中部及北部海底地形特徵.南海海區綜合研究報告(一).北京:科學出版社
[4]馮文科等.南海北部海底地貌初步研究.海洋學報,1982,4(4),462~472
[5]陳俊仁等.1983.南海北部-50m古海岸線的初步研究.地理學報,38(2),176~187
[6]陳俊仁等.1985.南海北部-20m古海岸線之研究.中國第四紀海岸線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30~240
[7]謝以萱,毛樹珍.1985.南海海區的海底地形.南海海區綜合調查研究報告(二).北京:科學出版社,13~34
[8]謝以萱.1985.南海東北部海底地貌.熱帶海洋,2(3),182~190
[9]謝以萱.1986.南海的陸緣擴張地貌.熱帶海洋,5(2),12~19
[10]鮑才旺.1987.地形圖說明書.何廉聲主編.南海地質地球物理圖集.廣州:廣東地圖出版社,3~12
MICRO.GEOMORPHIC FEATURES AND THEIR DYNAMIC CHANGE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Cai Qiurong
Abstract: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bathymetric and side-scan data,the micro-geomorphic features and their recent change we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There exist the different geomorphic types including the branching bay,submarine shoal,subfluvial bank,subaquatic delta,tidal current delta,tidal sand ridge,sand wave and caldron in the littoral zone.In the inner shelf,the main geomorphic types have the accumulational plain,shoreface terrace,ancient costal line,ancient stream channel,mamelon and pit-and-pots.However the main geomorphic types in the outer shelf include shelf plain,ancient shoal,ancient delta,slack,sand wave,sand ne,buried ancient stream channel and submarine slumping.The geomorphic shapes changed greatly because of the strong hydrodynamic action and the anthropic factor in the littoral zone,whereas the geomorphic shapes are relatively stable because of the weak hydrodynamic action in the inner and outer shelf.
Key words:geomorphic feature,dynamic change,northern South China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