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前言與序言有什麼區別
1)前言,也稱「前記」、「序」、「敘」、「緒」、「引」、「弁言」。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書籍中的前言,刊於正文前,主要說明基本內容、編著(譯)意圖、成書過程、學術價值及著譯者的介紹等。由著譯、編選者自撰或他人撰寫。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說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也可以理解成所寫的東西的精華版。
2)序(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亦稱「敘」,或稱「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寫的叫「自序」,內容多說明它的內容,寫作緣由,經過,旨趣和特點;別人代寫的序叫「代序」,內容多介紹和評論該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⑵ 作品集的前言和後記怎麼寫啊拜託指導一下
前言是由作者向讀者說明撰寫本書的意圖及書中闡明的主要問題。其內容包括對書稿的介版紹,閱讀時應注意的權問題,以及適用范圍、編寫方法(如果是工具書、手冊,還應寫清楚使用方法)、編者分工、審校人和作者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切忌採取把書中每一章的章題抄一遍、然後再說一下讀者對象的這樣一種應付差事的態度。
修訂再版的書,應有再版前言,說明本書初版以來的一些情況,新版書有哪些內容作了補充或修改,以及修訂的原因等。
序言分為自序和他序兩種情況。自序是由作者說明著作意圖、寫書經過、內容體例等情況;他序是由權威人士評介、推薦著作和作者以及對書稿有關問題的研究闡述。比如說寫你是怎麼想到這個題材的
或斜的時候有什麼遺憾有什麼不足
或是突然想到了其他什麼事,提一提
都可以
只要和你寫作的開頭、經過、結果有關都可以。
建議你還是自己網上查下著名作家的傑作,只要靈感來了就不會受到這樣的小問題煩惱了。
⑶ 書法作品展前言怎樣寫
《可能的世界——邱振中書法作品展》前言
最近三十年對於中國書法是個特殊的時期。它從一個邊緣學科成長為中國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並且受到文化界的普遍關注。書法已經成為中國當代文化建設中一份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資源。邱振中是這三十年中書法發展的親歷者。他在書法創作、教學、理論研究的各個方面做出了努力,留下了有影響的作品和著作。
書法創作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是他所有藝術創作的出發點。他謙遜地面對民族和人類的一切遺產,細心體察,從不盲從,從不粗心地舍棄,這使他能夠獲取來自更多方面的滋養。即使是接續傳統的書法創作中,我們也能感到支持他的廣闊的背景。這些書法作品的展出,使我們能夠看到一位中國當代藝術家怎樣竭盡全力深入我們民族藝術的源頭,然後從那裡出發,去探尋藝術在當代的各種可能。書法是一項傳承久遠的事業。人們普遍認為,我們已經無法繼續在這部歷史中書寫新的輝煌,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個可能的世界。
中國美術學院展覽館
2011年12月30日
⑷ 怎麼寫自己作品集的前言
前言最重要的一點要吸引人,讓人看了前言後有看作品的沖動!至於前言想吸引人的話,可以引用詩句,或寫些自身的感受,一定要寫的富有哲理感的,使人信服的,不一定要與作品緊密聯系,但一定要寫的美輪美奐。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要突出自己的個性,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
⑸ 求書畫作品集 序言範文
最近,長期在我省戍邊的一位青年軍旅書畫家楊中文同志,把他近年來創作的一批中國書畫作品送來讓我看看。因為他正籌備舉辦一次個人書畫展,並把作品出版一本集子,即將付梓,囑我寫點意見,並也作為序言吧。 楊中文這個名字,我在書畫界尚少聽到。或許因為退職掛名,自己年老目昏,少過問當前書界活動的緣故,難免孤陋寡聞。但也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有許多真正有志並潛心於探索與創構優秀藝術作品的年輕藝術家,不那麼急功近利,不大自我宣傳的原因。在我們這個時代有太好的媒體信息傳播手段,也有方便迅捷的出版方式和渠道,良莠不齊,人才庸才並存、藝術與垃圾共處的現象,在書法界尤其熱鬧。而不善於自我推銷和張揚的藝術探索者就很不大為人們所注目。中文是因為不太見諸媒體,還是因為只是我的漠然才不知情,都並不要緊。因為自古以來,藝術家奉獻於時代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抄作。因此,我抽空把中文的書畫作品認真讀了幾遍,還是就作品論人吧。 中文的書畫,以隸書和行草為主。其隸書出自漢碑,漢碑為隸書之源,凡習隸書有成績者,幾乎無不是從漢碑入手的。只摹唐以後乃至今人隸體者,乃至故點蠶頭,矯描雁尾,波磔做作,筆弱體呆,多成俗書,了無可取。中文是一個來自豫東沃土,心懷報國丹心,熱血澎湃的中原赤子。他經十多年部隊訓練的磨礪,長期感悟軍旅人生,其風雨歷程,鑄就了一種北方男兒豪放的性格,所以在隸書的研習中,他主要宗師漢隸。大漢之風曾橫掃中原,立足天下,而隸書是漢朝盛極之藝術表象,亦是中原文化之核心。中文選擇了隸書作為創作主體,並以漢隸為宗主,則表達了一種軍人氣質。中國的兩漢時代,在長達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奠定完善了具有奇麗渾朴,庄嚴厚重的隸書書寫風格。達到了令後代難以企及的一個高峰。直到清中葉以後考古風起,出土碑刻數以千記,從而有了碑學復興之風影響及於現代。在汲取漢隸作為自我風格方面,中文以睿智的選擇和擇優的學習方法,遍臨漢碑精華。他把傳統藝術根植胸中,熟悉掌握各種運筆技巧,諳熟各碑家法,其中尤以好大王碑古樸方正、沉著渾厚的結體作架,省略隸書波磔,參以楚簡使轉流利,自然隨意的線條,結構造型奇詭善變,用筆堅定疾厲,斬釘截鐵,勢沉力雄,一氣貫之,往往會令觀者懍然而生敬畏之感。中文在隸書創作中大漢之風舒展明朗,瀟散空靈之氣溢漫於字里行間。而在具體的結構和用筆方面,則又勇於探索新路,立意寫出自家面目。他的結字,並未全依漢隸的端莊嚴整,而是隨勢流走,布白自由,字體大小錯落變化,用筆則更顯得自由奔放,從而有了許多的新意象。他還汲取了漢簡的隨勢波磔,篆書的中鋒鋼柔並用,乃至於行草的點畫交錯和側鋒靈動,時見章草波捺的態勢。這些書法創新的創作方法,遠遠不受傳統隸書的程式化的限制。這樣一種新藝術氣象的追求,勿論如何是值得探索的。盡管我們也許認為尚不能稱盡善盡美,但中文在走著自己的創作道路。如果把以古為體和創新為用的探索之路走好走通,美的意象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隸書之外,中文較擅長的還有行草。說實在的,我對行草書有更多的偏愛,因而也難免有更多的偏見。手不莫高而眼光卻很嚴酷。當今中國書壇的「行草書」被兩種「書法」(如果也真是行草書法藝術的話)搞的讓人啼笑皆非。一種是大量的誤把「寫毛筆字」當作書法的「學者」充斥國中。其「毛筆字」既缺乏傳統功力,字中無帖意也無碑味,「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孫過庭語),結字蠢笨,用筆滑俗。有的乾脆不用筆而用手、用棍子,似乎中國人只要會用墨在紙上寫漢字就可以是書法家。另一種是充斥於當今各種「權威」書展甚至一再「獲獎」的那種完全拋開傳統審美感知的流行書風。這些「書家」有功力,但卻故意搞怪,自我結體,偏鋒橫掃,以丑為美。因為有人占據書壇,並累累以「金獎」鼓勵「丑書」,結果一次大展,競相比丑。不知中國書法還有沒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審美觀點。 我看中文的行草書,感覺他在傳統臨習方面是下過一番功夫的。他寫的魏晉碑體正書,雖不能說很好,但也能筆筆到位,字字嚴緊,古拙而不失雅秀,是完全重傳統的作品,可看出用功不少。他的行草書尤以小品條幅見佳。其書結字秀美,細看幾乎字字有古意,用筆灑脫靈動。書寫中時出險絕,但不怪誕,從而使整篇章法富於變化。去掉卷中險字,就十分清雅俊美,歸之於傳統一路,並毫無遜色。然而無此中險境則難免單調,故通篇能在傳統中生發出創新意象。有的作品能做到一起呵成,思維敏捷,行雲流水,氣勢縱橫,蒼茫華滋,或題跋、或創作,常透出一種大家風度。有的行草寫得較稚拙,有較多的變體,其中夾有秦簡漢碑筆法,又感到他是在意圖追求一種時尚,偶有流行書風的探索和試驗。這種探索只要把握好「度」,是可以開拓新意象的。和當今那些因為自己是「名家」、「大師」而故意寫「丑」唬人欺世的評委們不一樣,中文有習漢隸的功底,若用之於行草,其藝術創作的道路當有進步。而中文以如此年輕而有這樣的審美感受,是很可喜的。中文作為一個年輕的藝術探險者,在傳統與現代、古樸與時尚的夾道中苦苦追求藝術的天地,是勿論如何值得支持與鼓勵的。清代有碑派、帖派之宗,也出過不少大家。中文也學習清人的一些東西,只要不斷進取,將來必有更好的成績。 藝術史上常有畫掩書名,書掩畫名的現象。而中文的書法始終是為繪畫服務的,其在入伍前以擅工筆畫而聞名,人物、花鳥各具神采,造型基本功扎實,色彩淡雅,線條硬朗。然而他也深知中國畫的靈魂是書法,故在書法達到一定的高度時,不自覺的又進入寫意畫的創作,使其創作漸入佳境。入伍前,他曾在美術學院攻讀中國畫,所以他的工筆畫創作有著扎實的造型基礎,加之對色彩的敏感性和書法筆墨功夫的領悟,再加上軍營生活的創作激情,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幾年真切的生活體驗,面對大自然賦予的創作源泉,他一發而不可收,速寫稿曾數以千計。他以花鳥畫作為創作主體,大量汲收了如青藤、八大、昌碩、蒲華、虛谷、白石等古代大師們的筆墨技巧和表現手法,加上雨林自然景觀的提煉,成為他筆下溢情流采最富表現力的藝術塑造。他的繪畫清致淡雅,墨法淋漓,用筆放逸,情趣橫生,有時加上長跋感悟,詩情畫意躍然紙上。筆法上他力求避免層層疊加,色彩艷麗的非中國畫僵化構圖模式,章法構圖疏密有致,以畫寓情,既是對生活過的雲南邊疆土地的熱愛,也是對戍邊軍營生活真實的寫照。 以上就是我看了中文的部分書畫作品後的一些感想。或許有幾處過譽,但我以為這也是情理之中。須知中國書畫特別是標志涵泳著中國傳統藝術的書法,確乎太悠久、太深厚。當今出個真正的書法家太罕見。對於一個來自軍旅中的年輕書畫家,一個有才華、有追求的青年藝術人才,我們就應該激勵,助他成長。 我又看見一個出生於黃河邊,成長在紅土地,熔鑄於軍隊,潛心於藝術的新人向我們走來。也應該感謝我們偉大的黨和光榮的軍隊,有部隊正確的政治素質和優良的訓練作風,才能夠培養造就出許多年輕有為的藝術人才,為我們軍隊乃至全中國書畫藝術的未來作出更多更大的奉獻。 是為序。
⑹ 前言和序的區別
前言就是序,只是叫法不同。
序(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亦稱「敘」,或稱「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別人代寫的序叫「代序」,內容多介紹和評論該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作者自己寫的叫「自序」,內容多說明它的內容,寫作緣由,經過,旨趣和特點。
前言,也稱「前記」、「序」、「敘」、「緒」、「引」、「弁言」。書籍中的前言,刊於正文前,主要說明基本內容、編著(譯)意圖、成書過程、學術價值及著譯者的介紹等。由著譯、編選者自撰或他人撰寫。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可以理解成所寫的東西的精華版。
刊印在圖書正文前面,用以說明寫作目的、經過和資料來源等或對圖書內容加以評介。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說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
前言:作者對作品的引言,通常用以說明下面要說的和寫的主題和范圍。
序言:作者對作品的引言,通常用以說明下面要說的和寫的主題和范圍、宗旨和經過別人所寫的對作品的介紹或對本書內容的評論。
(6)書畫作品集序與前言擴展閱讀
序的寫法
通常用來說明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寫作經過。也有他人代寫的,多用來介紹和評論本書內容。常見的有作者序、非作者序言和譯者序三種。
作者序是由作者個人撰寫的序言,一般用以說明編寫該書的意圖,意義,主要內容,全書重點及特點,讀者對象,有關編寫過程及情況,編排及體例,適用范圍,對讀者閱讀的建議,再版書的修訂情況說明,介紹協助編寫的人員及致謝等。
它的標題一般用「序言」或「序」,比較簡單的作者序有時也用「前言」。當另有非作者撰寫的序言時,為區別起見,可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翻譯書的原作者專為中譯本撰寫的序言,標題用「中譯本序」。作者序一般排在目錄之前,如果其內容與正文直接連貫的,也可排在目錄之後。
非作者序言是由作者邀請知名專家或組織編寫本書的單位所寫的序言,內容一般為推薦作品,對作品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介紹作者或書中內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它的標題用「序」或「序言」,文後署撰寫人姓名。非作者序一般都排在目錄及作者前言之前,如果是為叢書寫的序,也排在叢書序之前。
譯者序一般著重說明翻譯意圖,有的也包括翻譯過程中的某些事務性說明,一般以「譯者序」為標題,內容比較簡單的也可以「譯者前言」或「譯者的話」為標題,一般排在目錄之前。
參考資料:網路-前言
⑺ 個人作品集的序言怎麼寫
序言分為自序和他序兩種情況。自序是由作者說明著作意圖、寫書經過、內容體例等情況;回他序是由權威答人士評介、推薦著作和作者以及對書稿有關問題的研究闡述。比如說寫你是怎麼想到這個題材的
或斜的時候有什麼遺憾有什麼不足
或是突然想到了其他什麼事,提一提
⑻ 序言和前言有什麼不同
前言是由作者向讀者說明撰寫本書的意圖及書中闡明的主要問題。其內容包括回對書稿的介答紹,閱讀時應注意的問題,以及適用范圍、編寫方法(如果是工具書、手冊,還應寫清楚使用方法)、編者分工、審校人和作者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切忌採取把書中每一章的章題抄一遍、然後再說一下讀者對象的這樣一種應付差事的態度。
修訂再版的書,應有再版前言,說明本書初版以來的一些情況,新版書有哪些內容作了補充或修改,以及修訂的原因等。
序言分為自序和他序兩種情況。自序是由作者說明著作意圖、寫書經過、內容體例等情況;他序是由權威人士評介、推薦著作和作者以及對書稿有關問題的研究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