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本前言 » 幸福感前言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幸福感前言

發布時間: 2021-03-22 01:24:14

⑴ 時間溢出,我的愛如此輕巧,猶如苦難 這句話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時間往往是有很多的,但是在這么多的時間里,我的愛就是特別的輕易就能得到,就像苦難一樣,所以說他就愛特別的輕巧,很容易一樣。

⑵ 智慧引領幸福的前言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是人的一切行為的終極目的,正是為了它,人們才做所有其他的事情。」這無非是說人人都想要幸福。然而,這個人人都想要的幸福,卻似乎是一個難以捉摸的東西,若問究竟什麼是幸福,不但人言人殊,而且很不容易說清楚。幸福這個詞,一般用來指一種令人非常滿意的生活。什麼樣的生活令人滿意,的確是因人而異的。有人因此說,幸福完全是一種主觀感受,自己覺得幸福就是幸福。當然,主觀滿意度是幸福的必要條件,自己覺得不幸福的人,你不能說他是幸福的。但是,這不是充分條件。我們應該問一個問題:對於什麼樣的生活令人滿意,人們的感受為什麼如此不同?很顯然,有一個東西在總體上支配著人們的主觀感受,那就是價值觀。價值觀不對頭的人,對幸福的感受必定是膚淺的,也是持久不了的。為了使幸福的衡量有據可依,興起了幸福指數的研究,試圖給幸福制定客觀標准。其方法大抵是列出若干因素,比如個人方面的收入、工作、家庭、健康、交往、休閑,社會方面的公平性、福利、文明、生態等等,給每一項規定一個分值,據此統計總分。作為嘗試,這並無不可。我本人對幸福能否數據化持懷疑態度,並且要指出一點:對各個因素重要性的評價,所給的分值,歸根到底也是取決於價值觀。由此可見,撇開價值觀,幸福問題是說不清楚的。哲學正是立足於價值觀來探討幸福問題。在哲學史上,對幸福的理解大致分兩派。快樂主義認為,幸福就是快樂,但強調生命本身的自然性質的快樂和精神的快樂。完善主義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完善,但承認完善亦伴隨著精神的快樂。兩派的共同點是重生命、輕功利,重精神、輕物質。無論是哲學家們的賜教,還是我自己的體悟,都使我得出一個結論:人身上最寶貴的價值是生命和精神,倘若這二者的狀態是好的,即可稱幸福。怎樣才算好呢?我的看法是,生命若是單純的,精神若是豐富的,便是好。所以,幸福在於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現代人只從物質層面求幸福,卻輕慢了人身上最寶貴的兩種價值,結果並不幸福,毛病就出在價值觀。為了幸福,我們要保護好生命的單純。人應該享受生命,但真正的享受生命是滿足生命本身那些自然性質的需要,它們是單純的,而超出自然需要的物慾卻導致了生活的復雜,是痛苦的根源。人是自然之子,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幸福的永恆前提。在當今這個崇尚財富的時代,財富是促進幸福,還是導致不幸,取決於有無正確的財富觀。人是精神性存在,精神需要的滿足是幸福的更重要源泉。在物質生活有保障之後,幸福主要取決於精神生活的品質。良好的智力品質表現在智力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在此基礎上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這個意義上的成功才是會帶來有著巨大幸福感的真成功。良好的情感品質表現在自我的充實、內在生活的豐富、愛的體驗和能力,這是自己身上的快樂源泉。良好的靈魂品質表現在善良、高貴的品德,真誠的信仰,這是做人的最高幸福。幸福是相對的,現實的人生必然包容痛苦和不幸。因此,承受苦難乃是尋求幸福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也因此,在智慧的引領下,想明白人生的道理,與身外遭遇保持距離,與命運結伴而行,才能在尋求幸福之路上從容前行。人人都在尋求幸福,通往幸福沒有現成的路可走,我們必須探路。以上是我探路的心得,按照這個線索,我對以前寫的文字做了選擇和整理,又補充了一些新的文字,編成這本書,供別的探路者參考。
2012年4月11日

⑶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序言:關於幸福,我們知道什麼

關於幸福,古往今來、古今中外有無數種解釋。關於幸福的這種眾說紛紜的狀態,既說明了人們對於幸福的關注,又說明了人們對於幸福的爭議。人們渴望幸福,希望獲得幸福,祝願幸福永遠留在身邊。但是,因為對於幸福千差萬別的理解,究竟如何才算幸福,人們很難有一個共同的答案。不同地區的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不同自然條件下的人,對於幸福的理解或幸福的內涵都有各自的認定。哲學家、道德家、宗教家、社會學家們皓首窮經的努力目標之一,就是想給予人們一個關於幸福的解釋。然而,即使是這些思想家之間,矛盾和爭議也總是存在,何況普通人?世界上沒有關於幸福的同一認定。事實上,古代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對於幸福的各自解釋,例如中國人的「知足常樂」,西方人的信仰上帝。然而,當西方文明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席捲全球的時候,類似「知足常樂」這樣的幸福原則,似乎已失去了普遍意義。追求更大的成功,追求實現人生夢想,已經替代了人們以往的生存方式。此外,西方文明又基於一種科學的、統一的理論方式,使得幸福這樣的概念,也變得有統一的必要。然而,它始終無法做到這一點,它徘徊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類歷史上各種關於幸福的解讀之間,不知道是應該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還是改變人類歷史上其他關於幸福的認知,由此,造成當今世界無數生活在現代化環境中的人們對於幸福產生迷惑,從而感覺不到幸福,不知道幸福究竟為何物。我把幸福當成一個很簡單的原則:慾望的滿足,就是幸福。這種慾望可以是最基本的生理慾望,例如餓的時候、渴的時候,有食物、有飲料,就是一種幸福。對於異性的嚮往也是生理慾望的一個最主要的領域,除此之外,對於生的渴望,希望擺脫死亡的宿命,也是人類最基礎的生理慾望。慾望也可以再高一點層次,食物、飲料不匱乏的時候,對於食物、飲料品質的講究,構成了另一個境界的幸福。除了生理慾望之外,精神慾望的滿足,同樣也是幸福的體現。例如,人們對於父母、孩子的感情,對於藝術的追求等等。每一種慾望的滿足,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幸福感。解釋雖然簡單,事實卻不簡單。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在我看來,「需求」就是「慾望」的不同描述,本質上一樣,強度不同而已。馬斯洛提出5個層次的需求,即: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實現。在相對平穩的社會,需求一樣存在,但實現需求有多種途徑,有些需求由社會來提供,個人不容易產生無法滿足的焦慮。但在現代社會,高度競爭使得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在滿足需求方面呈現巨大的差異。尤其是,滿足需求的多種方式也不存在了,只剩下靠金錢就能滿足的唯一方式。途徑的單一化、手段的單一化,造成中性色彩的需求變成強烈色彩的慾望。幾乎所有人,在現代文明環境中,都被趕上了慾望滿足的獨木橋,這是「不快樂」的所在。當我們說,幸福就是慾望滿足、需求滿足,問題在於:一個人究竟有多少慾望?一個人應該有多少慾望?一個人的慾望必須全部得到滿足嗎?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社會和現代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區別。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古代文明,都不約而同地強調這樣一個觀點:慾望應該得到控制。然而,在觀念和具體實踐中,它又表現出很大的不同。古代常見的一種方式是,剋制慾望,將慾望減低到最小的程度。它其實是對於幸福的一個反向理解:如果慾望很少,那麼幸福感就很容易來到。典型代表就是宗教。例如,西方古代的基督教,就強烈要求人們克制慾望,剋制的范圍包括對財富的慾望,也包括對異性的慾望,還包括對於現實社會一切事物的慾望。基督教視富人為罪惡,強制實行一夫一妻制,要求人們在現世中受苦,等到死後上了天堂才盡情享受幸福。西方文明在推翻基督教統治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慾望不應該克制,滿足所有的慾望就是幸福。而且,由於人的慾望層次,最容易被感受的,是人們物質層面的慾望,因此,西方文明自文藝復興以後500多年來,基本上將滿足慾望的幸福感建立在物質慾望的領域。即便在馬斯洛的不同需求層次上,基本上每個層次的滿足手段也都是金錢化的物質。以滿足慾望來獲得幸福感,道理說起來簡單,但在實踐中,卻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如果慾望太容易被滿足,幸福感便索然無味,除非更多、更頻繁地滿足。舉個例子來說,喝牛奶不容易的時候,有牛奶喝就不錯了。當牛奶鋪天蓋地,喝牛奶的滿足感已經很弱,於是,有人認為,用牛奶洗澡更容易獲得幸福感。如果慾望很不容易滿足,追求慾望滿足的動力則容易變成不滿和破壞力。例如,在媒體和輿論的宣傳影響下,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應該享受像美國人一樣的生活,有車、有房、到世界各地旅遊。事實上,要讓地球上每個人都滿足這樣的慾望,是非常困難的,於是,慾望目標已被激發的人們,當看不到慾望滿足的希望時,就容易產生憤怒。慾望與幸福的關系,還有一個獨特的現象。我們在很多美國電影里經常能看到一類英雄,他們本領高強,勇敢地同惡勢力斗爭。惡勢力往往斗不過他,但是,英雄常常受制於惡勢力,使得他因為有所顧忌而不能向惡勢力做最堅決的斗爭。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英雄受制於惡勢力,最常出現的情節就是英雄的父母被劫持或威脅,或者是英雄的孩子、女朋友,或者是其他普通人。換句話說,英雄因為有了某種無法消除的慾望,而產生了致命的弱點,結果被惡勢力抓住,成為控制英雄的手段。這樣的情節說明了一件事情:如果一個人的慾望被別人控制,他就很容易成為被別人操縱的棋子。從這個角度說,孫悟空的厲害在於,它沒有任何慾望,沒有任何可以被他人操縱的弱點,它連死亡都不存在,連求生的慾望都不需要。這應了中國的一句話,「無欲則剛」。普通人在現代社會中產生的很多慾望,並不是主動產生的,而是被刺激之後,被動產生的。滿足這些慾望,也不全是個人能力能夠實現的。於是,現代社會的普通人,為了自己滿足慾望的幸福感,不得不求助於他人,例如,個人希望能夠獲得銀行貸款,以便提前住上房子。然而,由於這樣一個慾望的存在,個人往往就被銀行控制,像好萊塢電影里的英雄那樣,因為一個致命弱點而失去了自由。可怕的是,現代人被激發的慾望遠不止住房子這一項,簡直可以說多如牛毛。比方說,媒體上到處都是袒胸露乳、花枝招展的俊男美女,使得每個人很快就對身邊的丈夫或妻子感到厭倦,追逐異性(行動追逐或頭腦追逐)變成生活的常態。在諸如此類的慾望之下,現代人往往成為操控這些慾望機構的奴隸,如賽狗場上的賽狗,前頭永遠有一個逮不到的兔子,死命地狂奔,幸福只是得不到的誘餌,焦慮常常因此而生。反過來,我們可以看看中國的傳統。中國的傳統之一叫做中庸,在慾望和幸福的關繫上,中國人很好地體現了這種中庸。中國傳統沒有像西方宗教那樣嚴厲要求人們克制慾望,也沒有像現代西方文明一樣,鼓勵人們滿足一切慾望。中國古代也有宗教,例如佛教,在中國古代社會,佛教塑造了將慾望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典型榜樣。出家人戒斷一切塵世慾望,連生理慾望都降到最低,吃最簡單的食物,睡最簡單的床,把物質慾望滿足停留在維持生命必要的最低水平,將幸福更多地寄託在精神慾望的滿足上。然而,中國的高明在於,沒有要求每個人都像出家人一樣做,出家人只是一個出世的參照,而非現世的標准。中國人很早就實行了政教分離的原則,使得宗教斷絕一切慾望的做法,對於大多數人只產生間接影響,而沒有像歐洲宗教那樣,強迫每個人接受宗教原則。此外,中國的中庸還體現在對每個人慾望的剋制上。中國傳統主張一種將心比心的原則,你不希望別人這樣對你,那你首先不要這樣對待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這個原則的另一種表述。這個原則的前提是,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成是相對平等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在每個人的慾望之上,放置了一個更高的道德原則:滿足自己的慾望,以不傷害他人為前提。這里的「他人」首先是父母等親人,其次是生活中的朋友、熟人,再其次是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不能說這個辦法百分之百有效,於是,中國傳統還會藉助法律。那些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傷害他人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中國人的中庸還體現在物質慾望滿足與精神慾望滿足並重的方式上。物質慾望滿足具有排他性,這塊肉我吃了,別人就吃不到了。而精神慾望的滿足沒有這種排他性,這首詩我讀了喜歡,別人讀了也可以同樣喜歡。中國傳統並沒有像歐洲宗教那樣,只要求人們沉浸在以上帝為中心的精神世界裡,而是在一種以人文為中心的精神世界裡,同樣不排斥物質慾望的存在。中國古人比現代西方人高明的地方在於,中國古人認為,精神慾望的幸福感,比物質慾望滿足的幸福感地位要更高。因此,當今天的人們問:我們為何不快樂?答案並不只是說我們個人已經沒了中國傳統的價值觀,而是整個社會在西方文化影響下,讓傳統的社會形態和傳統的價值觀難以存在。西方文明提供了很多豐富的物質滿足,但是,如果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只能靠物質來滿足,不同的需求和願望也只能通過物質、金錢這一唯一方式獲得滿足,那麼,我們將註定不會快樂。看不到這一點,當你不快樂的時候,你甚至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因而你永遠難以真正地快樂。是為序。

⑷ 什麼樣的生活才算是幸福

幸福不會時時等著你,愛你的和你愛的人不是隨時可以出現,請你學會珍惜。
當一個深愛著你的人為你而改變,那是因為他愛你,當你遇到一個人,他為你收起他的頑固脾氣;也因為他愛你,他把你的興趣也變成是他的興趣時,,……還是因為他愛你.
喜歡一個人是沒有理由的,無悔的付出
都認為是值得的,只要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其實我們的身邊都有一些這樣的人,只是(你.我.他)還沒發現,最懂你的人,總是會一直的在你身邊守護你,不讓你有一絲的委屈;真正愛你的人,也許不會說許多愛你的話,卻會做許多愛你的事。
如果你發現
身邊有這樣的人的話,請你好好珍惜……。
請你記住!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溜掉的小魚,總是最美麗的。錯過的電影,總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
總是最懂你的。
這世界
上,
每個
人都有個
想要尋找的人,一但錯過了,
就在也不會回來。
如果愛上,就不要輕易說放

。鬧別扭了,可能你後悔一陣子;但是你放棄了,可能使你後悔一輩子。經歷過愛
情的人生才是美好,經不起考驗的愛情是不深刻的。美好的愛情使人生豐富,經的起考驗的愛情才是完美的..........

⑸ 幸福心理學的序言

幸福是什麼?
尼采說:幸福就是隨著權力的增加,阻力被克服了的那種感覺;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說:幸福是有健康的身體和易忘的記憶;盧梭認為:幸福是銀行有豐厚存款,家中有美食佳餚,加上良好的胃口;哲學家羅素認為幸福存在於心靈的寧靜與淡泊;蕭伯納與雨果則認為幸福來自於與他人真正的分享;亞里士多德與奧古斯丁認為幸福是一種美德的體現。
職業經理人認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我的手裡,把公司做成一個世界品牌。」小學老師覺得:「幸福就是我的學生都能成才,我的兒子將來有所作為。」工人說:「幸福就是工資再高一點,加班的時間少一點,能和妻子、女兒散散步、逛逛公園。」起早摸黑的農民說:「我的牛越長越壯,奶賣得越來越多,就能給兒子娶媳婦了,這就是我一輩子的幸福。」 一名井下工作的礦工說:「幸福就是馬上要出井的時候。」不同個體對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
人類對幸福的追求和思索,古已有之,但抱怨不幸福者眾。錢勒在其自傳中說過:「當你自問自己是否幸福時,幸福就離開了你。」作家埃里克·賀 佛(Eric Hoffer)也說過:「思索什麼是幸福正是許多人不幸的最主要的原因。」
心理學研究表明,幸福需要客觀基礎,但是客觀基礎不是幸福本身。幸福感不僅是一種心理現象,更是社會構造。美國著名的政治學教授羅伯特·萊恩認為:「當人們連衣食住行這樣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滿足時,他們不會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前,收入每提高一點,就會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收入帶動幸福的效應就開始呈遞減態勢,並且收入水平越高,這種效應越小,以至達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這就是所謂的『快樂鴻溝』現象。」當前我國國民也在重視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幸福感的提升,小康社會建設要顯著提高民眾的幸福感,應在精神文化方面投入更多,因為客觀物質條件對民眾幸福感提升的貢獻將越來越小,心理和精神層面的需求將日益突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在復旦大學推出了《幸福心理學》課程,幾年來課程頗受學生歡迎,選課踴躍,我們因此而頗受鼓舞,就幸福這個話題從心理學的角度作一個系統的梳理,因而有此書的誕生。 本書由復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詢師肖永春副教授擔任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復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劉明波和復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曹高舉擔任副主編,由具有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經驗的復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體老師編撰而成,各章撰稿人為:曹高舉(第一章、第七章),朱臻雯(第二章),肖永春(第三章、第十三章),劉明波(第四章),丁志強(第五章、第六章),范潔瓊、馬敏芝(第八章),李淑臻(第九章、第十章),余蓉蓉(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因而本書也是多年從事心理學教學和實踐的同志們的集體智慧結晶。但因編者學識限制,本書恐難免有疏漏、不當之處,敬請讀者諒解。此書得以面世,感謝復旦大學出版社副總編孫晶同志和責任編輯馬曉俊同志的關心支持。同時,本書在構思和編寫中參考了國內外同行的大量有關資料,也一並致謝。

⑹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讓你很開心

這個問題是問你,也是問我自己。
為什麼想到要寫這個話題?
因為我想要留住那些令人開心的時刻。
我是一個容易被滿足,容易開心,但不容易快樂的人。
因為我總喜歡給自己找許許多多形而上學的問題,比如,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
我知道,一旦問到這種看起來深刻地很有必要,實際上沒有意義的問題,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於是我趕緊給它一個答案:人生本沒有意義,只不過每個人可以給它賦予不同的意義。
一個獨一無二的,只屬於自己的意義,那就是生命的過程——過程就是意義。
最近看的一本書《人生的枷鎖》里,也有提到這個話題,我覺得書里的一個解釋更貼切:人生就是一張波斯地毯。
每一張地毯的花紋圖案都不一樣——每個人的一生,都在編織自己的花紋,獨一無二的、隨機的、毫無規律可循的。
但是,如果編織出來的花紋自己並不喜歡怎麼辦?
這又是一個給自己找麻煩的問題。
畢竟,圖案一旦編織出來,就不可修改。

我覺得有時候,自己可能太過注重全局,太浮於生活的表面,從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細微點滴。
它們其實並不那麼糟糕,甚至還很美好,只是我太不懂得感激。
所以,我想試著回憶起自己的一些開心的時刻。
知道自己會因為什麼而開心,也是一個了解自己、和自己更好地相處的方法。
就像你喜歡吃糖,不喜歡吃葯,就可以在吃葯之前含一顆糖,葯就會不那麼苦了,對嗎?

其實我是「被迫」開始每天自己做早餐的。
因為搬了家之後,樓下荒涼地見不到一家小店。
也因為離公司近了,所以早上也有大把時間揮霍。
以前每天早上慌慌張張去上班的時候,總覺得起床之後還能做早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事實上,它還是一件提升生活質量的事情。
一件標記著「開啟美好的一天」的事情。
想想看,在一個微風清涼的早上,陽光還很溫柔,你在廚房燒開一鍋水,煮一把面條,聽著鍋里「咕嘟咕嘟」的聲音,再磕入一個雞蛋,撒上翠綠的蔥花……
然後一個人享用自己親手做的「大餐」。
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其實不僅僅是早餐,只要是關於廚房,關於食物,都能讓我靜下心來,感覺到生活的美好滋味。
除了「一顆大蒜怎麼切的更均勻」,「鍋里要放多少油」,「這個菜好好吃,我簡直就是個天才」,其他的事情我都可以暫時忘記。
所以,感謝「做早餐」這件事,感謝廚房的煙火氣,感謝做早餐的自己。

我喜歡雨天,僅限溫溫柔柔的小雨。
打一把傘走在雨中,聽著傘面的滴滴答答,節奏有序,令人安心。
空氣中混雜著樹葉、草根和泥土的香氣,迎面而來的風可以拂去長久的燥熱。
空中細雨成絲,遠方霧氣蒙蒙,整個世界都沉靜了下來,還有一絲浪漫傷感的味道。
如果是我不用出門的時候,那即便是來勢洶洶的大雨,也非常「可愛」。
坐在窗前,捧一杯熱茶,看著雨水沖刷在窗戶的玻璃上,形成快速變換的花紋,光這一幕,我就可以看很久很久。

當然了,最開心的事情,還是趁著雨聲,來一場午睡。
平時只要有一點噪音就睡不著的我,竟然總是可以在「嘩啦啦」的大雨聲中睡的又快又沉,這是一件很費解的事情。
我想,可能是因為,大自然的聲音是不能算噪音的。
就像小時候在老家,睡覺的時候總是伴隨著各種青蛙蛐蛐的叫聲,如果現在能聽到,那簡直就是一首美妙的催眠曲。
還有一個原因是,下大雨的時候格外令人安心。雨水沖洗著一切,雨後的世界就會變得干凈清爽。
雨天不適合外出,大部分人都窩在家裡,於是又給了自己一個安心休息的理由。
雨天天氣涼爽,溫度適宜,不用空調風扇,適合蓋著被子睡覺。
好吧,想睡覺的我,能給自己一千個理由。

《人類簡史》這本書中說,由於遠古時代,女性主要負責採集,所以購物和囤貨的慾望被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基因里。
看來女孩子愛買東西這事,還是我們老祖宗的鍋。
相比逛街購物,我覺得還是網購更讓人有期待感。
從下單成功的那一刻開始,我的小心情就開始雀躍起來了。
等待發貨,關注物流,等待取件,都是一個充滿期待的過程。
尤其是到快遞拆開的那一刻,彷彿是心愛的人送了個超大的驚喜一樣開心,其實呢,也只不過是一條裙子,一盒零食那麼簡單,但就是能獲得收禮物的幸福感和驚喜感。
所以說,不開心的時候,就要買買買,可能是真的。

其實我不喜歡啤酒的味道,還是帶著水果味的低度雞尾酒更得我心。
然後配上超辣的鴨脖鴨架子,海帶藕片等等,和閨蜜幾個,盤腿坐在地上,一場「小型狂歡」就這么開始了。
有時候覺得這種食物做的很辣,是一件很巧妙的事情。
辣到張著嘴巴用手扇風,說不出話,辣到一直喝酒,辣到流眼淚,辣到一直在聊它有多麼辣……
總之無論如何,整個過程不會讓人覺得尷尬。

其實我們都是孤獨的個體,聚在一起也不一定就要掏心置腹,有一搭沒一搭,前言不對後語,也沒關系。
重點是,我們在一起,而且會一直在一起。

不知道這算不算一個概率事件。
不知道是不是兩個人在一起久了,互相發的消息多了,就會出現「同時給對方發消息」「同時說到同一件事」這樣的情況。
每當這種時候,我就像收到一個小小的驚喜,可以開心好一會兒。
就會覺得對方其實離自己不遠,似乎近在眼前。
似乎能看到我在做什麼,能猜到我在想什麼。
這可以帶來很大的安全感。

他們都說異地戀是一件很艱難很冒險的事情,但我卻沒怎麼擔心過。
我覺得兩個人不一定要時時刻刻在一起,偶爾分開一段時間,其實也有好處。
比如,一個人更容易靜下心來理清思路,或者學著獨立生活。
或者會從相看兩相厭到重拾心動的感覺,會發現對方對自己有多麼重要。
不過異地戀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對對方的信任和理解。
而這對於有一定的感情基礎的情侶來說,會容易一些。

如果你問我一天當中最舒服愜意的時候是什麼,我想是洗完澡之後鑽進被窩,然後捧著書靠在床頭的時候。
卸去一天工作的疲憊和負擔,全身清清爽爽,在舒適溫暖的被窩,不用再想任何事情。
然後自在地暢游於書中的故事。
每天能有半小時這樣的時間,於我是一件很值得感恩的事情。
它告訴我,這一天不管有多糟糕,終究是過去了,終究是有一個完滿的結尾,所以,其實也不算太糟。
之前看過一個問題:「你在哪一個時刻發覺自己老了?」
我覺得這也算一個答案——
在我「睡覺之前不再刷手機,不再追電視劇,不再困到把手機砸臉上也不願意睡,而是像個老幹部一樣,看看書看看報,到了點就睡覺」的時候。
老就老吧,沒所謂啦。
畢竟,睡覺多舒服哇。
睡一覺之後,明天又會是嶄新的一天。

所以,晚安咯。

⑺ 以幸福為主題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作為社會心理體系一個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等:文化因素如教育程度、價值觀念、傳統習慣、個人思想道德水平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國家政治政策等。
現在的大學生代表著今後社會發展趨勢,他們的思想直接影響著社會的改變,所以我們應該時刻了解大學生的思想。今天我就以學員幸福指數為主題展開調查,可以使我們全面了解學員目前的生活狀況並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加以調整,使社會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調查的對象與方法
1、調查時間:2011年7月---9月
2、調查對象: 當代大學生
3、調查方法:以訪談形式調查西法大學生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總體的滿意度和自己認為的幸福程度。
三、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大多數人認為自己還是幸福的,主要對國家制度和對生活水平等上面,這也說明了我們國家目前的形勢還是樂觀的。但是也是相當一部分同學認為自己不夠幸福,他們的主要集中在對自己的未來和社會的壓力。大學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大學生是學生與社會人的過渡,所以他們最能代表大眾人的思想,更具有說服力。對於那些認為自己不幸福的我們應該給予幫助,讓每個人都能夠幸福快樂的成長。
(一)社會關系
訪談結果說明84%的同學對於社會關系比較滿意,看來社會關系對主觀幸福感有重要影響。在集體主義文化中,個人必須時刻保持他人的協調(如服從他人的需要和期望),這有利於使他們體驗到更高的主觀幸福感。也就是說,對個體而言,良好的社會關系可以提高他們的幸福感。對於大學生而言,主要的社會關系是影響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其中與家庭、戀愛和室友的相關更為顯著。
(二)經濟狀況
有80% 的同學對於經濟狀況與幸福感的關系一直存在著爭論,認為收入與幸福並不成正比。有研究認為,收入與幸福感呈正相關。另外的研究認為,收入僅在非常貧窮時有影響,一旦人們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經濟狀況對主觀幸福感得影響就很小了。
(三)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過程中經歷的各種緊張性刺激。90%的同學認為,目前的狀況比較滿意。各種生活事件都沒有對學生產生明顯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對於幸福感更多的採取「未來取向」而不是「過去取向」的樂觀態度。但有70%的學生對目前的社會風氣感到悲哀。大學生是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群,思想覺悟一般比較高,所以對社會的不良風氣會有更多的感慨和氣氛,這一感覺會影響他們的幸福感。
(四)大學生自身的心理調節
65%的同學認為其實幸福感只有一部分是外界條件所造成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的調節問題。對於某些問題的看法是好是壞要看我們是積極或者消極的態度。對於大學生就業的壓力,如果抱著消極的心態你肯定會被它嚇到,然後憂郁不幸福:但是如果持著積極地心態你會感覺壓力大更有挑戰性,相信自己能很好的應對一切,那麼會更有力量更有活力,心情會更加振奮更幸福。
四、對提高電大學生幸福指數的建議
從個體自身和外部環境條件考慮,可從內外兩個方面來提高幸福感。
(一)個體自身
對於電大學生自身來說,由於自尊與主觀幸福感存在高相關,因此,可以通過提高自尊和改善自我評價的方式來提高主觀幸福感。因為歸因方式、自我價值感和消極的自我暗示會影響自尊的高低,所以要培養高自尊感就應該從這三個方面著手:
1、由消極的歸因方式轉變為積極的歸因方式,所謂積極的歸因方式是指將行為的成功歸為內部可控因素,例如努力程度。而將行為的失敗歸為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例如,運氣,任務難度等。
2、提高自我價值感,具體的做法是給自己設定可以通過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的目標,通過完成這些目標來培養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從而樂納自己,正確的評價自己。
3、糾正消極自我暗示的思維模式,部分個體之所以存在消極的自我暗示,其原因是片面的誇大了外部條件的困難性,同時貶低了自我處理問題的能力。因此,通過理性的分析外部因素的限制因素和內部可利用的資源來克服消極自我暗示的影響。
(二)外部環境條件
從社會因素,尤其是電大學生主要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來看,也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改善:
1、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和生活輔導,通過心理認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提高,特別是幫助電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確定恰當的期望值,從而把個體的主觀幸福感與個體實際結合起來。
2、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滿足電大學生的多種心理需求。盡可能多的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開拓視野,同時也為電大學生提供求職、社會交往、認識社會、服務社會的機會,創設電大學生生活的良好情境,環境育人,從而為其對生活的主觀認識達到一個希望的水平。
3、建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發揮班集體的積極的社會支持作用。良好的社會關系可以增加個人的主觀幸福感,對於電大學生來講,班集體是電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社會群體,對內向性格的學生引導其進行主動的人際交往,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使其融入集體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的幸福體驗,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不僅僅會提高電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而且可以有助於提高電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
總之,從電大學生自身而言,應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確處理金錢與人生、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防止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在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拼搏、努力、奮斗和奉獻中追求人生幸福,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保持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抓住在校期間一切發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質的機會,同時多關注企業單位用人的要求、標准,把自己培養成符合企業單位需要的人才,正視自己的人格缺點,不斷完善自己,培養積極、樂觀、嚴謹、開放、自信、自強、獨立而穩定的有利於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