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汽車氧感測器的檢測與維修論文
技師專業論文
工種:汽車維修工
題目:凌志LS400轎車故障燈亮故障排除及氧傳器系統報警檢測
姓名:錢亞亮
校:西安北汽車修理職業培訓校
期:200912月3
凌志LS400轎車故障燈亮故障排除及氧傳器系統報警檢測
作者:錢亞亮
間:200912月3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部99凌志LS400轎車行駛儀表內發機故障指示燈點亮用儀器讀取故障碼25或26(25代表混合比稀26代表混合比濃)知供油系故障維修汽車行駛再點亮意味著維修能完全依據故障碼修理要全面考慮
關鍵詞:故障碼;供油系統;氧傳器
前言:汽車電控制燃油噴射發機機電體化高新技術產物尤其發機控制系統設置傳器、執行器電控制元件控制系統工作各種信號相互交叉滲透控制進氣、噴油點火發故障則症狀界限模糊且系統現故障使電腦控制顯示另系統故障碼所我必須全面深刻解電控制燃油噴射發機結構原理掌握關功能作用運用科析維修技巧制定切實行維修案
文
故障現象:輛凌志LS400(UCF10 發機)轎車發機故障燈亮讀取故障碼25或26
故障排除:根據資料知供油系統故障(25代表混合比稀26代表混合比濃)般情況讀取故障碼顯示25或26知供油系統故障步便應先檢查油電路即檢查火花塞、高壓線等點火元件更換汽油濾清器、清洗噴油嘴等做目保證發機點火、通暢供油確噴油些工作做完消除故障碼則故障燈滅車輛維修廠行駛200Km左右發機故障燈亮起廠返修讀取故障碼25或26供油系統應該沒問題我仔細查找與點火供油關元件結發現氧傳器電壓波值明顯符合規定要求(標准:輸電壓低於0.35V或高於0.7V10S內跳4)更換氧傳器故障燈便再亮
故障析:明明氧傳器工作良卻顯示混合比稀或濃故障碼25或26顯示氧傳器故障21、27或28根據燃油噴射工作原理析知噴油間短電腦依據各控制元件所提供輸信號修由於氧傳器工作良(並未完全失效)即輸電壓值符合規定要求電腦氧傳器處確電壓信號給噴油嘴錯誤噴油脈沖寬度造噴油量
少或混合比稀或濃故障數累計事實電腦便形故障記憶便維修廠行駛200km左右故障燈亮起原
種故障給我啟示即凌志LS400發機故障燈亮調取故障碼顯示25或26應先測氧傳器否若低於規定電壓值定要更換再檢查油電路便徹底消除故障
總結:情況則恰恰相反即氧傳器本身故障電控汽油噴射發機氧傳器用於燃料系統閉環控制電器元件主要用測廢氣氧含量並所測量數據用電壓信號形式反饋給ECU控制發機空燃比保持14.7;同種故障信號報警元件
氧化鋯傳器種見氧傳器其故障表現表面鉛化物或碳化物覆蓋使氣體能滲透、氧離能擴散導致失效故障燈報警並讀取傳器故障碼必須其進行故障診斷氧傳器系統報警定表示傳器故障其報警信號受列素影響:①點火系統工作狀況;②進所系統密封性能;③排氣系統否堵塞;④噴油器工作狀況;⑤供油系統油壓高低
1. 氧傳器故障診斷
由氧化鋯傳器特性知:空燃比維持14.7,報警信號基準電壓0.4-0.5V;空燃比於14.7,其電壓升至0.8-1V,表混合氣濃;空燃比於14.7,電壓降至0.2V左右,表明混合氣稀.
診斷氧傳器工作狀況:
(1) 保持發機轉速2500r/min左右,預熱傳器2min.
(2) 拔傳器插線(加熱線圈傳器注意插腳位置),用萬用表測量反饋電壓,檢查10S內電壓表指針擺數;(1)若電壓表指針擺數少於8應再預熱傳器,並每檢查10S內指針擺數.若指針擺8表明氧傳器工作;(2)若仍少於8,則應脫傳器線束插,再測量其反饋電壓;電壓於4.5V脫進氣管真空管,若壓仍於0.45V,說明傳器損壞;若於0.45V,說明混合氣濃,應燃料\進氣或控制系統進行檢查.電壓於0.45V,拔水溫傳器插,接4-8KΩ電阻,,若電壓仍於0.45V,說明傳器損壞;若於0.45V,則表明混合氣稀.
2.點火系統工作狀況檢測
首先微機控制點火系進行規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火花塞、高壓線工作狀況及火花能量、點火、點火提前角等點火:燈紅夾接蓄電池傳器接缸高壓線點火燈准發機前皮帶輪點火標記發機轉速升高點火提前角應增用手錘或扳手敲擊爆震傳器固定螺釘或缸蓋四周點火提前角應明顯推遲
3.進氣系統密封性能檢查
進氣歧管接真空表發機怠速運轉進氣管真空度應57.33-70.66kpa范圍內,否則進氣系統漏氣.若真空表指針逐漸零,則表示排氣系統阻塞.
4.噴油器性能檢查
噴油器噴油量取決於噴油脈沖寬度,脈沖寬度定,則取決於噴孔斷面噴油壓力.噴油器試驗台噴油器噴油量、霧化性能、密封性能進行測試其主要性能參數噴油持續間2ms針閥升程0.15mm ,穩定電流2A,電磁線圈電阻3-15 Ω,15S噴油量45-55 ml,各缸差值於5 ml.
5.供油系統油壓檢測
發機工作,燃油配管測壓孔或節氣門體噴射(TBI)燃油壓力測試點接油壓表測量油壓.點應200--350kpa,單點應62--90 kpa;或發機工作,夾住油管,油壓應升100 kpa,發機轉速升高100r/min,說明供油系統.
參考文獻:
發機傳器原理與檢測:遼寧科技術版社:主編:張 偉
電控汽車維修數據手冊:黑龍江科技術版社:主編:張月相
趙英君
② 感測器技術及應用的目錄
前言第1章檢測技術基本知識11 1感測器基本知識11 2測量誤差的分析與處理4思考與練習9第2章電阻式感測器102 1電阻應變片式感測器102 2熱電阻式感測器192 3其他電阻感測器22思考與練習29實訓項目一電阻應變式感測器實訓30實訓項目二熱電阻式感測器實訓31第3章電容式感測器333 1電容式感測器的工作原理與類型333 2電容式感測器的測量轉換電路373 3電容式感測器的應用39思考與練習41實訓項目三電容式感測器的位移特性試驗42實訓項目四電容式感測器的壓力檢測43第4章電感式感測器464 1自感式感測器464 2差動變壓器式感測器494 3電感式感測器的應用544 4電渦流式感測器55思考與練習60實訓項目五電感式感測器——差動變壓器性能測試61實訓項目六電渦流式感測器的應用——振幅測量63第5章壓電式感測器655 1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655 2壓電感測器的測量轉換電路685 3壓電式感測器的應用70思考與練習73實訓項目七壓電式感測器的振動試驗74第6章熱電偶式感測器756 1熱電偶工作原理和結構形式756 2熱電偶的實用測溫電路和溫度補償846 3熱電偶溫度感測器的應用89思考與練習93實訓項目八熱電偶變送器校驗93第7章霍爾式感測器957 1霍爾式感測器的工作原理957 2霍爾集成電路1027 3霍爾式感測器的應用104思考與練習108實訓項目九霍爾式位移感測器實訓108第8章光電式感測器1108 1光電效應1108 2光電器件1118 3光電式感測器的應用124思考與練習127實訓項目十光敏二極體、光敏晶體管特性檢測128第9章數字式感測器1319 1光電編碼器1319 2光柵感測器1359 3磁柵感測器1389 4容柵感測器1419 5感應同步器143思考與練習145實訓項目十一感應同步器的安裝與調試145第10章新型感測器14710 1超聲波感測器及應用14710 2集成溫度感測器及應用15310 3磁敏感測器15510 4光纖感測器161思考與練習164第11章感測器信號處理及微機介面技術16511 1感測器信號的預處理16511 2感測器信號的放大電路16711 3感測器與微機的介面技術16911 4抗干擾技術173思考與練習178第12章感測器實用小製作17912 1電子溫度計製作17912 2電子稱的製作18012 3超聲波測距儀的製作18312 4轉速測量儀的製作18512 5霍爾開關的製作18712 6熱釋電自動化節能裝置的製作188參考文獻191
③ 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論文 誰告訴我前言和摘要要怎麼寫,要中英版的.還要總結和感謝,誰發個給偶啊#53
基於51單片機的溫度測量系統
摘要: 單片機在檢測和控制系統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溫度則是系統常需要測量、控制和保持的一個量。 本文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介紹了AT89C2051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對硬體原理圖和程序框圖作了簡潔的描述。
關鍵詞: 單片機AT89C2051;溫度感測器DS18B20;溫度;測量
引言
單片機在電子產品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並且在很多電子產品中也將其用到溫度檢測和溫度控制。為此在本文中作者設計了基於atmel公司的AT89C2051的溫度測量系統。這是一種低成本的利用單片機多餘I/O口實現的溫度檢測電路, 該電路非常簡單, 易於實現, 並且適用於幾乎所有類型的單片機。
一.系統硬體設計
系統的硬體結構如圖1所示。
1.1數據採集
數據採集電路如圖2所示, 由溫度感測器DS18B20採集被控對象的實時溫度, 提供給AT89C2051的P3.2口作為數據輸入。在本次設計中我們所控的對象為所處室溫。當然作為改進我們可以把感測器與電路板分離,由數據線相連進行通訊,便於測量多種對象。
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產的一線式數字溫度感測器,具有3引腳TO-92小體積封裝形式;溫度測量范圍為-55℃~+125℃,可編程為9位~12位A/D轉換精度,測溫解析度可達0.0625℃,被測溫度用符號擴展的16位數字量方式串列輸出,支持3V~5.5V的電壓范圍,使系統設計更靈活、方便;其工作電源既可在遠端引入,也可採用寄生電源方式產生;多個DS18B20可以並聯到3根或2根線上,CPU只需一根埠線就能與諸多DS18B20通信,佔用微處理器的埠較少,可節省大量的引線和邏輯電路。以上特點使DS18B20非常適用於遠距離多點溫度檢測系統。解析度設定,及用戶設定的報警溫度存儲在EEPROM中,掉電後依然保存。DS18B20使電壓、特性有更多的選擇,讓我們可以構建適合自己的經濟的測溫系統。如圖2所示DS18B20的2腳DQ為數字信號輸入/輸出端;1腳GND為電源地;3腳VDD為外接供電電源輸入端。
AT89C2051(以下簡稱2051)是一枚8051兼容的單片機微控器,與Intel的MCS-51完全兼容,內藏2K的可程序化Flash存儲體,內部有128B位元組的數據存儲器空間,可直接推動LED,與8051完全相同,有15個可程序化的I/O點,分別是P1埠與P3埠(少了P3.6)。
1.2介面電路
圖2 單片機2051與溫度感測器DS18B20的連接圖
介面電路由ATMEL公司的2051單片機、ULN2003達林頓晶元、4511BCD解碼器、串列EEPROM24C16(保存系統參數)、MAX232、數碼管及外圍電路構成, 單片機以並行通信方式從P1.0~P1.7口輸出控制信號,通過4511BCD解碼器解碼,用2個共陰極LED靜態顯示溫度的十位、個位。
串列EEPROM24C16是標准I2C規格且只要兩根引腳就能讀寫。由於單片機2051的P1是一個雙向的I/O埠,所以在我們在設計中將P1埠當成輸出埠用。由圖2可知,P1.7作為串性的時鍾輸出信號與24C16的第6腳相接,P1.6則作為串列數據輸出接到24C16的第5腳。P1. 4和P1.5則作為兩個數碼管的位選信號控制,在P1.4=1時,選中第一個數碼管(個位);P1.5=1時,選中第二個數碼管(十位)。P1.0~P1.3的輸出信號接到解碼器4511上作為數碼管的顯示。此外,由於單片機2051的P3埠有特殊的功能,P3.0(RXD)串列輸入埠,P3.1(TXD)串列輸出埠,P3.2(INTO)外部中斷0,P3.3(INT1)外部中斷1P3.4,(T0) 外部定時/計數輸入點,P3.5(T1)外部定時/計數輸入點。由圖2可知,P3.0和P3.1作為與MAX232串列通信的介面;P3.2和P3.3作為中斷信號介面;P3.4和P3.5作為外部定時/記數輸入點。P3.7作為一個脈沖輸出,控制發光二極體的亮滅。
由於在電路中採用的共陰極的LED數碼管,所以在設計電路時加了一個達林頓電路ULN2003對信號進行放大,產生足夠大的電流驅動數碼管顯示。由於4511隻能進行BCD十進制解碼,只能譯到0至9,所以在這里我們利用4511解碼輸出我們所需要的溫度。
1.3報警電路簡介
圖3 溫度在七段數碼管上顯示連接圖
本文中所設計的報警電路較為簡單,由一個自我震盪型的蜂鳴器(只要在蜂鳴器兩端加上超過3V的電壓,蜂鳴器就會叫個不停)和一個發光二極體組成(如圖3所示)。在這次設計中蜂鳴器是通過ULN2003電流放大IC來控制。在我們所要求的溫度達到一定的上界或者下界時(在文中我們設置的上界溫度是45℃,下界溫度是5℃),報警電路開始工作,主要程序設計如下:
main()//主函數
{unsigned char i=0; <br/>unsigned int m,n; <br/>while(1) <br/>{i=ReadTemperature();//讀溫度}
if(i>0 && i<=10) //如果溫度在0到10度之間直接給七段數碼管賦值
{P1=designP1[i];}
else//如果溫度大於10度
{m=i%10;//先給第一個七段數碼管賦值 <br/>D1=1; <br/>D2=0; <br/>P1=designP1[m]; <br/>n=i/10;//再給第二個七段數碼管賦值 <br/>D1=0; <br/>D2=1; <br/>P1=designP1[n]; <br/>if(n>=4&&m>=5)%%(m<=5)//判斷溫度的取值范圍,如果大於45或小於5度,則蜂鳴器叫,發光二極體閃爍 <br/>{ int a,b; <br/>Q1=1;//蜂鳴器叫 <br/>for(a=0;a<1000;a++)//發光二極體閃爍 <br/>for(b=0;b<1000;b++) <br/>Q2=1; <br/>for(a=0;a<1000;a++) <br/>for(b=0;b<1000;b++) <br/>Q2=0;}}}
④ 我自考感測器與檢測技術,那位能給我推薦點輔導材料呀
http://www.8.com/books/sep3fbs.html
你去這里看看這本書
內容提要
--------------------------------------------------------------------------------
前言
--------------------------------------------------------------------------------
0 感測器與檢測技術概念
--------------------------------------------------------------------------------
·0.1 感測器的組成與分類 ·0.2 感測器的作用與地位
·0.3 感測器技術的發展動向 ·0.4 檢測技術的定義
·0.5 檢測技術的作用
1 感測器的特性
--------------------------------------------------------------------------------
·1.1 感測器的靜態特性 ·1.2 感測器的動態特性
2 電阻式感測器
--------------------------------------------------------------------------------
·2.1 電位器式電阻感測器 ·2.2 應變片式電阻感測器
3 電感式感測器
--------------------------------------------------------------------------------
·3.1 自感式感測器 ·3.2 變壓器式感測器
·3.3 渦流式感測器 ·3.4 壓磁式感測器
·3.5 感應同步器
4 電容式感測器
--------------------------------------------------------------------------------
·4.1 電容式感測器的工作原理及類型 ·4.2 電容式感測器的靈敏度及非線性
·4.3 電容式感測器的特點及等效電路 ·4.4 電容式感測器的設計要點
·4.5 電容式感測器的轉換電路 ·4.6 電容式感測器的應用舉例
5 磁電式感測器
--------------------------------------------------------------------------------
·5.1 磁電感應式感測器 ·5.2 霍爾式感測器
6 壓電式感測器
--------------------------------------------------------------------------------
·6.1 壓電效應 ·6.2 壓電材料
·6.3 等效電路 ·6.4 測量電路
·6.5 壓電式感測器的應用舉例 ·6.6 影響壓電式感測器精度的因素分析
7 光電式感測器
--------------------------------------------------------------------------------
·7.1 光電效應 ·7.2 光電器件及其特徵
·7.3 光電式感測器的測量電路 ·7.4 光電感測器及其應用
·7.5 光纖感測器 ·7.6 電荷耦合器件(CCD)
·7.7 光柵式感測器 ·7.8 激光式感測器
8 熱電式感測器
--------------------------------------------------------------------------------
·8.1 熱電阻 ·8.2 熱電偶
·8.3 熱敏電阻
9 核輻射感測器
--------------------------------------------------------------------------------
·9.1 核輻射的基本特性 ·9.2 核輻射感測器
·9.3 核輻射感測器的應用舉例 ·9.4 放射性輻射的防護
10 智能感測器
--------------------------------------------------------------------------------
·10.1 概述 ·10.2 智能感測器實現的途徑
·10.3 智能感測器輸出信號的預處理 ·10.4 數據採集
·10.5 智能感測器的數據處理技術 ·10.6 智能感測器的硬體設計
11 感測器的標定
--------------------------------------------------------------------------------
·11.1 感測器的靜態特性標定 ·11.2 感測器的動態特性標定
·11.3 測振感測器的標定 ·11.4 壓力感測器的標定
12 感測器可靠性技術
--------------------------------------------------------------------------------
·12.1 可靠性技術基礎概述 ·12.2 可靠性設計
·12.3 可靠性管理 ·12.4 可靠性試驗
·12.5 敏感元件及感測器的失效分析
13 檢測技術基礎
--------------------------------------------------------------------------------
·13.1 檢測技術概述 ·13.2 測量方法
·13.3 測量系統 ·13.4 測量數據處理方法
14 多感測器信息融合技術
--------------------------------------------------------------------------------
·14.1 概述 ·14.2 感測器信息融合的分類和結構
·14.3 感測器信息融合的一般方法 ·14.4 感測器信息融合的實例
15 現代檢測系統
--------------------------------------------------------------------------------
·15.1 計算機檢測系統的基本組成 ·15.2 匯流排技術
·15.3 虛擬儀器 ·15.4 網路化檢測儀器
附錄1 習題與思考題
--------------------------------------------------------------------------------
附錄2 《感測器與檢測技術》實驗
⑤ 工程測試技術的前言
機電測試技術是機械、電子、計算機及物理等學科領域先進技術的高度綜合,是信息時代科技進步的重要標志。機電測試技術擔負著現代工業生產系統運行中的信息採集、處理、分析及相關儀器系統設計的任務,是設備安全、可靠運行的保證。本書是在結合多所院校機電一體化、儀器儀表等相關專業本科教學培養要求的基礎上組織編寫的。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相關書籍,內容安排上盡量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從創新的角度組織測試系統設計所需要的感測器技術、信號處理技術、測試系統設計技術等相關基礎理論和實踐環節等內容。教材編寫力求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先進性,並且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使讀者通過學習具備測試領域專業技能並具有主動創新能力。
本書是理工類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內容組織上重點圍繞測試系統的設計能力培養,具體內容包括電量和非電量的檢測技術、測試信號的獲取與調理技術、信號處理與分析技術、計算機自動測試系統的設計與評價技術等,並進一步探討了測試技術的發展方向。
全書共分9章。河南機電學院鄭艷玲編寫第1章和第4章的4.9、4.10節,付廣春編寫第3章和第5章,李曉敏編寫第2章的2.4節和第4章的4.11節,並同聶永芳聯合完成第6章,聶永芳編寫第7章,宋長源編寫第4章的4.1~4.5節;河南理工大學張登攀編寫第2章的2.1~2.3節和第8章;河南農業大學的李建偉編寫第4章的4.6~4.8節和第9章。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華中科技大學何嶺松教授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得到了相關參與編寫本書的院校老師和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心。感謝所有給予本書以關心和幫助的朋友,以及所參閱的相關文獻的作者。
盡管參與編寫的全體作者盡心盡力,但疏漏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和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⑥ 哈工大感測器
來工大的學友書店,或二手書店看看
二手書店的存書特別多
很有可能有
你可以
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