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布迪厄是什麼意思 《法語助手》法漢
皮耶·布迪厄(法語: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著名法國社會學大師、人類學家,和哲學家。《衛報》評價他為「許多人心目中的當代知名學者」,一位可與米歇爾·福柯、羅蘭·巴特、雅各·拉岡等人齊名的思想家。國際社會學協會將他的著作《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評定為20世紀最重要的十部社會學著作之一。布迪厄並不是一個出世的學者。承左拉和薩特的衣缽,他積極投身社會運動,招來不少爭議。
B. 布迪厄的研究內容
布爾迪厄幾近網路全書式的作品完全無視學科界線,從人類學、社會學和教育學到歷史學、語言學、政治科學、哲學、美學和文學研究,他都有所涉獵。
布爾迪厄向當今的學科分類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戰。他在涉及范圍極廣的不同領域中提出了很多專業性的質詢:從對農民、藝術、失業、教育、法律、科學、文學的研究,到對親屬關系、階級、宗教、政治、體育、語言、住房問題、知識分子、國家等的分析。
布爾迪厄還具有融合各種不同的社會學風格的能力,從艱苦的人種論闡述到統計學模式,到抽象的元理論的和哲學的論辯等等,布爾迪厄一律照單全收,他向已被公認的社會科學的思維模式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戰。
布爾迪厄1930年出生於法國貝恩亞,他早年學術生涯一直未能擺脫結構主義的陰影,他試圖以索緒爾為基點發展一種「普遍的文化理論」。
在他批判性地重新思考了索緒爾的理論命題之後,尤其是思考了作為實踐和言語對立面的文化和語言之後,他放棄了這一計劃,並開始探索一種有關文化實踐的理論,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只有當分析超越了傳統的對立關系及二分法,超越了由此造成的視野的局限性之後,理論的發展才會成為可能。布爾迪厄覺得只有從這一立場出發,才能建立一種對古典社會理論的批判。
布爾迪厄認為古典社會體現了主觀論與客觀論的一種對立。主觀論者往往對信念、慾望、行動者(agent)的判斷等估計過高,而客觀論者則力圖從物質、經濟條件、社會結構或文化邏輯等方面來解釋社會思想與行為,並把這些因素看成是非同一般的,比行動者的象徵結構、經驗和行為更為強有力的東西。
布爾迪厄認為,無論是客觀論還是主觀論都不可能真正理解社會生活。在他看來,社會生活必須從下列角度來理解,即既要公平對待客觀物質、社會的和文化的結構,又要公平對待正在建構的實踐和個人與團體的經驗。
布爾迪厄在許多文章中還試圖克服與之相關的兩種知識之間的對立,即一方面是外部觀察者建構的有關社會世界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是由那些對他們自己的世界具有實踐性把握的人所運用的知識。
最終,布爾迪厄試圖超越科學與其對象之間的對立。他把科學看作社會場(field)的一部分,把科學家看作社會場的產物。他認為科學場並不擁有不同於其他場的特權;它也是行動者為了改善其地位而通過權力來建構的。科學在分析行動者的觀念對建構社會現實所作的貢獻時,同時也認識到那些觀念經常也會誤認社會現實。同樣地,科學家對自身現實的建構(科學場和科學行為的動機),也會經常誤認科學場的現實。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布爾迪厄認為必須倡導一門反觀性的(reflexive)社會科學,必須克服主體與客體、文化與社會、結構與行為等普遍存在的理論對立面。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布爾迪厄有效地把現象學和結構方面的探索融入到一種完整的、認識論的連貫性模式之中,這一模式是具有普遍運用價值的社會質詢的模式,是康德意義上的人類學,但卻是一種具有高度區分性的人類學,因為它包含了對分析者自身活動的分析,而分析者正是通過這一活動從理論上來解釋他人實踐的。 「習性」
在社會中所有社會成員的行動的關鍵原則。Habitus中文嚴格說沒有對應翻譯,該字是布氏界羅馬文所改用而來,的確具有習慣、習性的意味,但是卻不是單純反射性的習慣,而是一個透過長時間生活實踐,累積下來的,視為理所當然的一種習性,諸如中國人覺得吃米飯才算吃飯,吃漢堡不算。放到社會階層與場域理論去看,當在特殊社會環境下成長的個體,自然受到該環境文化深刻影響,很多日常生活視為當然的東西,未必在另一個環境視為當然。比如,一個沒落王孫,雖然經濟無法支持,但仍有深刻對精英生活懷念,無法降格習慣庶民生活。
「場域」
一個社會被分割成許多不同的場域,在這些不同的場域(已經結構化了的一些場所)進行一些為了特定目標的競爭。場域一辭,原文也有田野的意思。布氏從人類學起家,自然受到田野方法非常深的影響。場域不是一個實體存在,而是一個在各個個人之間,群體之間想像上的領域,場域其實有邊界,但是各個在特殊場域內的行動者,都難以說清楚場域為何,但是如果他真的從屬於各個場域,就會知道該怎麼作,誰是老大,誰在挑戰。
場域一般可分作資深/資淺者,或可分為掌握資源者與資源匱乏者。兩者之間又可交錯,處處形成斗爭關系。很多時候為了爭取場域內其他人的認可,於是會形成象徵斗爭。
場域,布氏導入義大利馬基亞維利的理論,指出掌握資源者,通常會用獅子策略,表面靜默,但力量強大;而未具資源者,通常要挑戰既得利益者,於是雖然力量較小,但是會點起戰火。
對布氏來說,社會科學家的任務,就是要清楚描繪場域邊際,場域特色,裡面有何種角色、籌碼是什麼。布氏認為,通常籌碼有: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
「象徵暴力」
一個社會是由象徵暴力主導運作。象徵暴力意謂說,宰制的力量如何讓被宰制的人體認不出來他們正被宰制,這種宰制的能量即是象徵暴力。
社會空間
皮埃爾·布迪厄結合馬克思和韋伯的傳統,特別在《區隔》一書中建立了一種復雜的社會空間理論。該理論主要提出對以下方面的解釋:1)以社會分級化的各種方式為出發點來構建社會群體的邏輯學;2)這些社會群體採用的生活方式及斗爭;3)社會等級及社會群體再生產的方式。
反身社會
布迪厄提倡反身社會學(reflexive sociology),即社會學者利用自己的研究工具來更了解自己的領域。社會學者的工作就是將社會世界的各個面向轉化成研究的對象,因此他們有時候必須將自己的研究客體化。
如果用布迪厄自己的術語來說,他想要檢視社會學者在社會學領域以及在學術界領域的慣習和實踐,以及這些領域和這些領域的階層結構和政治之間的關系。他也會關注為了能達成區別,社會學者個人的策略及學說策略為何。例如,社會學者個人也許會使用學術術語來達成領域中的高等地位,社會學也許會將自己包裝在科學的外衣下來讓自己相對與世界的實踐有所區分。
事實上,布迪厄宣稱,社會學聲稱的科學性以及其他社會科學其實都是在聲稱權力。當然,這種立場對布迪厄自己的論述也隱藏著困窘的暗示。因為布迪厄企圖尋求維持自己的象徵性權力,同時卻批評自己論述所使用的科學方法。
當布迪厄主張,正從事研究的社會學者必須避免成為作用於他們和他們論述之上的社會力的玩具時,他等於提出一個有趣的後設論述範例。避免此種命運的惟一方法是了解某一歷史時點上影響這些社會學者的力量的本質。這種力量只能借後設分析來加以了解,布迪厄稱這種後設分析為社會性分析。一旦社會學者了解作用於他們身上的力量(尤其是社會之外和智識之外的力量)本質時,他們也就處於較好的位置,能去控制這些力量對他們論述的影響。布迪厄自己本身總試圖以社會學摒除他所受的社會決定因素的影響。
C. 布迪厄的《區隔:趣味判斷的社會批判》這本書有中譯本么
現在還沒看到這本書,我也在關注這個,據說正在翻譯中,就連這個譯名都內不知道是不是能用上呢。估容計還得有段時間。
他的書我看過的不多,看過的有:實踐理性:關於行為理論和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發生和結構
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著名社會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主要著作有《區隔:趣味判斷的社會批判》、《學術人》、《實踐理論大綱》、《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發生和結構》、《文化生產場:論藝術和文學》、《遏止野火》等
希望能盡快出譯本,也好學習下
D. 布爾迪厄 藝術法則
《藝術的法則》是布爾迪厄社會學研究中專門探討文學問題的專著,中譯本由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出版,劉暉譯。
P.Bourdieu在國內一般譯為「布爾迪厄」或「布迪厄」,但我也見過離譜如「布熱迪約」、「布爾迪約」的譯法,而且是在同一套書中給一個人譯了三個相差甚遠的名字。
如果早點看到《藝術的法則》,我就不會傻乎乎地寫去年那篇《文學意識形態社會系統》了。不過,「文學場」的概念和我提出的「意識形態社會系統」還是有區別的,布爾迪厄更多地直接繼承了馬克思、塗爾乾和韋伯的思想,而我的理論則來自比格爾和阿爾都塞。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布爾迪厄的方向是對的,我將沿著他的路走下去,同時,我會想辦法把部分形式主義文論匯進布爾迪厄的社會詩學。
老人家他已經在02年掛掉了,2000年後,隨著一批老傢伙的告別(德里達、薩義德……),知識界恐怕又將崛起新的學術英雄,但是,就像布爾迪厄在《學術人》中說的那樣,他們將只不過是「文化資本」的繼承者罷了。
布大爺的書國內已經譯介了不少,細數數,大概有快10本的樣子,我搞到了小多半。要是想了解一下布爾迪厄的思想概況,我推薦上面這本陶東風翻譯美國佬的作品。我正在看,還不錯,就是貴了點兒。
高宣揚這本也可以看,作者生前和布老爺有交往,應該理解了布老爺的思想精髓。就是書有點薄,價格也不算公道。
邵燕君運用布爾迪厄的核心概念「場域」寫作的這本《傾斜的文學場》,是西方理論與國內當代文學研究實踐相結合的一部佳作,在國內當代文學研究界,這本書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布爾迪厄的原作。
剛才那兩張照片把他拍得太帥了,其實老爺子晚年是這樣的……還賊有激情嘞。
定價26元,目前各大舊書店都為5折左右。436頁,39萬9千字。
文藝研究必備的!他的那本《區隔》國內似乎還沒有引進,真遺憾。
E. 社會學中社么是區隔分化,差序格局
老費的理論,看 費孝通 《江村經濟》一書就知道了。這本書也算經典了【當然,在我看來就是一狗屁,理論力比我還差】。大致意思就是中國人按照和自身的親疏遠近來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就像一粒石子投入湖中,一圈圈的波擴散開來,這一圈圈就是一個個的人際關系網。
F. 布迪厄的文化資本:有文化有什麼用
如同所有不平凡的事情一樣,人們事先預料不到,1930年的夏天,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里,會誕生一位當代最偉大的社會學家。
每當看到他的臉,我總是忍不住被那一對眼珠所吸引。不是因為他的眼睛裡閃爍著智慧和批判的光芒,而是因為他有點斜眼。
他就是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於2002年去世。我們現在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文化資本」,就是他的發明。
為了增強我們的思維能力,我們必須擴充自己的思維詞彙量(不同於英語詞彙量或漢語詞彙量)。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下,文化資本,這個有趣的新概念。
資本的四種類型
說起資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錢。沒錯,現金是一種典型的資本。其實不動產、股票、汽車等容易轉化成現金的財物,也算是資本。這種資本,只是布迪厄所劃分出的四種資本中的一種,叫做經濟資本(financial capital)。
另一種不難理解的資本,叫做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社會資本大致可以理解成俗稱的關系、人脈。你的親人、朋友、同學、老師、同事、同行、同階層等群體和你的關系,就是你的社會資本。這些社會資本可以實際或潛在地幫助你獲得經濟或地位上的發展。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則是我們接下里要強調的重點,它是指你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你頭腦中的知識和技能,你的綜合文化氣質,等等。
第四種資本是符號資本(symbolic captial),也就是「榮譽」、「信用」等貼在你身上的符號。這些符號能讓人覺得你很厲害,讓人對你的素質產生更強的信心。比如,戰爭英雄、反戰英雄、榮休教授、前總理、女權鬥士、大教育家、勞動模範、先進標兵、大慈善家,等等。這一頂又一頂看不見的「帽子」,自帶發光效果。
不難理解,這四種資本可以有限制地相互轉化。比如說,你有了經濟資本,就可以購買書籍、課程等文化資本產品,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後,就能具備文化資本。如果你是和一群人一起學習,那些「同學」將可能成為你的社會資本。如果你的學習成績特別突出,拿到了某些榮譽獎項,這樣就有了符號資本。
文化資本的三種儲存方式
經濟資本可以存在銀行里,也可以存在床底下,還可以借給他人,存在別人口袋裡。同樣,文化資本也有不同的儲存方式。
最顯而易見的儲存方式,就存在一個人的頭腦里。布迪厄稱之為具身化的文化資本(embodied cultural capital)。我們從小到大,從父母、老師、同伴、文化大環境中所吸收的信息,它們都將變成我們的某種神經網路結構。有了這些知識,我們就能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務,從而獲得更高的收入。
文化資本還可以儲存在具體的物件中,這就是客體化的文化資本(objectified cultural capital)。比如書本、唱片、畫作、儀器等等。書本只是將幾百頁印刷了字的紙裝訂在一起而形成的普通物件,它之所以有價值,恰恰是因為它凝結了文化資本價值。
文化資本如果儲存在整個社會中,那將是制度化的文化資本(Institutionalized cultural capital)。文憑、職業資格證書等被各類社會機構廣泛認可的標志,制度化文化資本的體現。勞動力購買者可以通過這些標志,判斷那些試圖出售文化資本的人的能力和價值。
文化資本的使用方式
如果我們把人的生活目標設定為維持並改善自己的生存狀態,那和其他幾種資本一樣,文化資本也是用來維持並改善自己的生存狀態的。
以我為例,我有了文化,就可以去從事一些需要這些文化才能從事的工作,換來經濟收入。用這些經濟資本,我又可以去市場上換來水、食物、衣物、牙膏等生活用品。如此維持並改善自己的生存。
同時,特定的文化資本也是特定的審美活動和娛樂活動的前提條件。我只會漢語和英語,不會其他語言。對我來說,美劇和英劇就比日劇、韓劇、德劇等電視節目要更有趣。因為我可以直接聽懂他們說的話,視線不會受到屏幕下方的字幕的干擾。假設一個人的英語水平不高,那他看美劇時,可能時常要暫停一下,讀完字幕,再繼續播放。對這個人來說,可能中文電視劇更對他的口味。不難想像,我更喜歡《漢尼拔》、《豪斯醫生》、《真探》等美劇,而那個人更喜歡《三國演義》、《射鵰英雄傳》、《亮劍》等國產電視劇。
文化資本同時也是劃分階級的標志。中國目前是經濟的高速發展期,一些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迅速積累起大量經濟資本。但這些人的文化資本擁有量依然很低,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娛樂活動和審美活動,可能會被「城裡人」斥之為「Low」。從快手這款app中的一些內容就能看出來。有些人則相反,他們通過讀書、做學問、搞藝術等方式,積累了大量文化資本,但這些文化資本尚且沒有成功轉化為經濟資本。如此,他們的審美偏好往往會去追求不太花錢的「高雅」活動。例如各種文藝演出、展覽、讀書會、學術講座等等。那些擁有相似文化資本(以及其他幾種類型資本)的人,就會組成同一個階級。
這里我們又要引入布迪厄所強調的一個新概念,可以翻譯作區分、區隔、秀異。它是指一個階級的人,通過消費獨特的文化活動,而維持自身這個階級獨特性。比如說,富裕階級的人,可能會通過打高爾夫球、馬術、出席高檔舞會、進行國際旅行等文化活動,顯示出自己的富裕階級身份。而中間階級會嘗試模仿富裕階級的文化消費活動,試圖提升自己的階級。但這通常很難做到,因為富裕階級的文化消費活動,一般價格昂貴。
但也有例外。傳言,拿破崙三世貴為皇帝,卻使用鋁碗就餐。而他宴請的賓客,都是使用銀碗。這是因為在當時,鋁的煉制比銀要難很多,所以鋁是大多數人所消費不起的貴重金屬。拿破崙可以通過使用鋁碗將自己和他人區隔開來。後來,因為鋁的冶煉技術提升,鋁碗已經起不到區隔作用了。現在的富裕家庭,可能會使用銀器或金器來顯示自己與其他階級的不同。
假設馬術這種活動,突然因為一些意外,而變得異常流行和普及。那麼馬術會立即從富裕階級的區隔性標志活動,變成普通活動。富裕階級也就不再熱衷於馬術了。
這不是說富裕階層中的人有意識地秀異。一個富裕階層的孩子,從父母的消費習慣和文化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也養成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習慣。對於這個孩子來說,他也許從小就打高爾夫,那他自然會認為自己應該去打高爾夫,而不是應該去跳街舞。他的那些同伴(同樣是富裕階級家的孩子)也和他一起打高爾夫。而跳街舞的那些人,會組成另外一個階級。
換言之,人們的品味已經被自身所屬的階級所塑造,他們不是在裝模做樣,他們的確有著不同的審美偏好。而且,這些審美偏好常常被人為地劃出優劣之分。也就是說,某一類審美偏好並不是天然比另一類審美偏好要優越。這種現狀是社會建構的結果,是一群占據了話語權的既得利益者所營造出來的局面,目的是要讓較低階級的群體付出極大的努力來模仿自己,而自己則能繼承來自父輩的先天階級優勢。
總結一下。文化資本不僅僅可以用來換取經濟資本、社會資本、符號資本,它還是維持自己階級身份的標志。一個人的文化資本決定了他能從什麼樣的文化活動中享樂,不能從什麼樣的文化活動中享樂。我在Youtube上看Stive Pinker的語言學講座,津津有味,樂在其中。但對於一個不具備相應文化資本的人來說,他可能會選擇去看喜劇電影,而不是英語學術講座。而一個具備古典音樂文化資本的人,也許能從一場音樂會中享樂。但我不具備相應文化資本,我可能會選擇去看喜劇電影。
知道這些概念和理論,有什麼用?
我知道大家都很懶,對於一篇較長的文章,不是那麼有耐心讀完,那我直接總結一些要點吧。
1.文化資本可能是四種資本中最容易積累的,賺錢難,找關系難,獲得榮譽難,但學習則相對容易。幸運的是,重視教育已經成了當代人的「政治正確」。雖然偶有反智主義者跑出來秀異,但都興不起風浪。
2.一個人所屬的階級對這個人有著很大的影響。孩子不僅僅會繼承父母的經濟資本,還會繼承父母的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如果要讓較低階級的人向上流動,無論是底層往中層流動,還是中層往頂層流動,或是頂層維持自己不下降,都需要依靠制度設計,使得每個人都有提升自己文化資本的機會。
3.其實,大多數國家也正在這么做。大多數國家都會提供從低到高的全套教育制度,為貧困階級的學生提供助學金或貸款,努力幫助其積累文化資本。但整個過程可能要花幾代人的時間,哪怕國家提供免費的教育,家長和孩子也可能意識不到文化資本的重要性。整個社會從靜態來看,始終是不平等社會,從動態來看,人們都有提升自己的機會。
4.從區隔性身份的設立來看,由於我們已經知道了社會游戲的規則,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去玩自己想要玩的社會游戲,而不是被某個社會游戲玩。如果不想要無意識地模仿較高階級人的消費習慣,從而浪費自己的經濟資本,那麼學一些社會學理論,是有幫助的。這和心理學中的心理分析有些相似,知道自己為什麼有癔症,癔症就可能痊癒。如果從社會學的角度,理解了自己的消費行為,那麼就可以反思自己是不是要繼續維持自己的消費行為,從而具備更多的選擇自由。
5.如今的社會比起布迪厄當時的研究,有了不少改變。最重要的改變,就是變得更加多元化了,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亞文化。甚至可以說,已經去中心化了,不存在所謂的主流文化。我們現在有電子競技文化,現代詩文化,科學文化,網路小說文化,電影文化,各種舞蹈文化,各種傳統文化,各種宗教文化,各種公益文化,各種教育文化,各種學術文化,等等。由於文化變得特別多,文化間沖突和文化內競爭的強度,或許變小了不少。
來源:知乎
作者:Andy Lee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G. 布迪厄的《區隔》有中文版沒
暫時是沒有中文版的 等一段時間看看
H. 布迪厄的代表作品
布迪厄至少發表了343種作品,還有大量論文至今未曾問世。其中《論電視》、《世界的貧困》、《繼承者》、《區隔》、《社會學諸問題》、《再生產》的影響超出了學術范疇,引起了全球性的廣泛關注與爭議。除外,他的重要作品還有《男性宰制》、《學術人》、《背井離鄉》等。
I. 皮耶·布迪厄是什麼意思 《法語助手》法漢
皮耶·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皮耶·布迪厄(法語: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著名法國社會學大師、人類學家,和哲學家。《衛報》評價他為「許多人心目中的當代知名學者」,一位可與米歇爾·福柯、羅蘭·巴特、雅各·拉岡等人齊名的思想家。國際社會學協會將他的著作《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評定為20世紀最重要的十部社會學著作之一。布迪厄並不是一個出世的學者。承左拉和薩特的衣缽,他積極投身社會運動,招來不少爭議。
布迪厄開創了許多調查架構和術語,如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和符號資本,以及慣習、場域或位置,以及象徵暴力等概念,以揭示在社會生活中的動態權力關系。他的作品強調實踐與體現(embodiment)在社會動態和世界觀的建構所扮演的角色或其型態,經常處在反對普世化的西方哲學傳統的立場。他的理論基礎創建在路德維希·維根斯坦、莫里斯·梅洛-龐蒂、埃德蒙德·胡塞爾、喬治·康居朗、卡爾·馬克思、加斯東·巴舍拉、馬克斯·韋伯、艾彌爾·塗爾干、歐文·潘**斯基以及牟斯。值得一提的是布萊茲·帕斯卡對他的影響,布迪厄將他的討論群命名為「帕斯卡學派沉思者」(Pascalian Meditations)。
布迪厄拒斥由尚-保羅·沙特所體現的知識分子「先知」或「全能知識分子」的這個概念。他最著名的書是《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La Distinction)。他認為,品味判斷關連到社會地位。他結合了社會理論以及來自調查研究、照片與訪談的數據,來提出這個論點,試圖調和若干知識難題,例如如何在客觀結構之內理解主體。在這個過程中,他試圖調和外部社會結構與主觀經驗對個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