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本前言 » 百喻經引言原文英文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百喻經引言原文英文

發布時間: 2021-03-19 13:05:31

『壹』 愚人食鹽,愚人比喻哪一類人

愚人食鹽的故事說了什麼

愚人食鹽的故事是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經》,那麼故事是說了些什麼,又教會我們什麼道理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愚人食鹽的典故。

愚人食鹽
原文
昔有愚人,適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譯文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飯,他嫌主人煮的菜餚沒有味道。主人聽到後,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他吃了後,覺得菜餚十分美味。於是他有了一個想法:因為有了鹽,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親已經准備好飯菜。他說:「有鹽嗎?有鹽嗎?」母親拿出鹽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只看見自己兒子只吃鹽不吃飯菜。母親說:「怎麼可以這樣?」愚人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盡在鹽中。」愚人不停吃鹽,口味敗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愚人食鹽的故事說了什麼
愚人食鹽典故分享
啟示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所以,凡事均有度,過猶不及。
知識鏈接:
愚人食鹽選自《百喻經》。《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經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頌共為百則。《百喻經》全文兩萬余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採用兩步式,第一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此經一經流傳,就受到閱讀者的歡迎。
以上就是關於愚人食鹽典故,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不要過於貪婪,一旦過了限度美好的事情也會變得荒誕。

『貳』 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惟無益,反害之。 的翻譯

1、原文

昔有愚人,適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2、譯文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飯,他嫌主人煮的菜餚沒有味道。主人聽到後,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他吃了後,覺得菜餚十分美味。於是他有了一個想法:因為有了鹽,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親已經准備好飯菜。

他說:「有鹽嗎?有鹽嗎?」母親拿出鹽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只看見自己兒子只吃鹽不吃飯菜。母親說:「怎麼可以這樣?」愚人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盡在鹽中。」愚人不停吃鹽,味覺遭到破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3、出處

出自《百喻經》

(2)百喻經引言原文英文擴展閱讀

1、寓意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所以,凡事均有度,過猶不及。

2、《百喻經》簡介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現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頌共為百則。

《百喻經》全文兩萬余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採用兩步式,第一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叄』 《百喻經》引言疑問

原典
聞如是①:一時,佛在王舍城②,在鵲封竹園③,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④三萬六千人俱。
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
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
答曰:「亦有亦無。」
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
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
問曰:「人從何而生?」
答曰:「人從谷而生。」
問曰:「五穀從何而生?」
答曰:「五穀從四大⑤火風而生。」
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
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
問曰:「空從何生?」
答曰:「從無所有生。」
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
答曰:「從自然生。」
問曰:「自然從何而生?」
答曰:「從泥洹⑥而生。」
問曰:「泥洹從何而生?」
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問曰:「佛泥洹未?」
答曰:「我未泥洹。」
「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
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
答曰:「眾生甚苦。」
佛言:「雲何名苦?」
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
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
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⑦,悟須陀洹果⑧,復坐如故。
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⑨

譯文
以下這些是我親耳從佛聽聞的:那時,佛居住在王舍城,在迦蘭陀竹園和眾多大比丘、大菩薩及天龍等八部眾神總共三萬六千人聚集在一起。
這時法會中有五百學習《吠陀》的青年婆羅門,都從座席上站起來,對佛說道:「我們聽說佛道洪大玄深,其他諸說沒有能及得上的,所以來這兒請教幾個問題,深切希望佛為我們宣說。」
佛說:「很好。」
青年婆羅門便問:「世界是存在的還是虛無的?」
佛答道:「也是存在的,也是虛無的。」
婆羅門問道:「如果世界現今是存在著的,卻為何說是虛無的?如果世界現今是虛無的,則為何說是存在著的?」
佛答道:「生者說是存在著的,死者說是虛無的,所以說成也是存在的,也是虛無的。」
婆羅門問道:「人是從什麼東西中產生出來的?」
佛答道:「人是從五穀中產生出來的。」
婆羅門問道:「五穀是從什麼東西中產生出來的?」
佛答道:「五穀是從地、水、火、風中產生出來的。」
婆羅門問:「地、水、火、風從什麼東西中產生出來的?」
佛答道:「是從空而生。」
婆羅門問:「空從什麼東西中產生出來?」
佛答道:「從本無自性的因緣而生。」
婆羅門問:「本無自性的因緣從何而生?」
佛答道:「從自然而然的狀態而生。」
婆羅門問道:「自然而然的狀態從何而生?」
佛答道:「從泯滅了生死因果的無為狀態而生。」
婆羅門問道「泯滅了生死因果的無為狀態從何而生?」
佛答道:「你們今日問的事情為何這般深入呢?泯滅了生死因果的無為狀態是不生不死之道。」
婆羅門問:「佛進入這泯滅了生死因果的無為狀態沒有?」
佛答道:「我還沒有進入。」
「若是這樣,怎麼能知道那無為的狀態是常樂的呢?」
佛說道:「現在我反問你們,天下眾生是苦還是樂?」
婆羅門答道:「眾生很苦。」
佛問道:「為何說眾生苦呢?」
婆羅門答道:「我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所以知道死苦。」
佛說道:「你們眼下還未死,也知道死苦。而我見到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所以知曉這泯滅了生死因果的無為狀態是常樂的。」
五百青年婆羅門心開意解,求佛讓他們受持五戒,進而悟得須陀洹果,便又坐回原席,聽講如故。
佛說:「你們好生聽著,而今我為你們廣說種種譬喻。」

注釋
①聞如是:釋典多作如是我聞。如是,指結集之時這經是這樣的;我聞,表示親自從佛處聽聞而得。又,如是還有表示信順的意思,信,那麼所說的道理就順,也才能進入佛法的大海,從而有大收獲。
②王舍城:即《大唐西域記》卷九所稱的曷羅闍姞利呬城(Rajagriha),這座城在頻婆沙羅王時已經奠基,阿闍世王時進行擴建,並遷都於此。繁華異常。佛教徒的第一次結集就在此城舉行,佛陀也常住在此地,因而是佛教的一個聖地。此城故址在今印度東北部比哈爾城(Bihar)西南約十五哩處的臘季吉爾(Rajgir)。
③鵲封竹園:即迦蘭陀竹園(Kalanda-venuvana)。迦蘭陀是王舍城的長者,曾將一座大竹園施給外道,後來改信佛法,便驅逐了外道,以園奉佛。這是天竺僧園的嚆矢。
④八部: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闥婆(此神身體憑嗅香而長養),五阿修羅(此神常與天帝釋戰闘),六迦樓羅(金翅鳥神,以龍為食),七緊那羅(歌神),八摩睺羅伽(大蟒神)。
⑤四大:指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本質為堅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稱為地大;本質為濕性,而有攝集作用者,稱為水大;本質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稱為火大;本質為動性,而有生長作用者,稱為風大。
⑥泥洹:即涅盤。意譯作滅、無生。原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
⑦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⑧須陀洹果:脫去凡夫的意識,初步進入聖道的法流,所以也叫預流果。
⑨這段引言《麗藏》闕,今據宋、元、明三藏補入。

解說
這則引言涉及到世界的本質、人的源起、四大元素、空、泥洹之類的問題,問題的提法和內涵具有濃厚的婆羅門思想色彩,即尋求著宇宙之所以形成的一個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說,竭力面對現實,試圖了解現實。問題環環相扣,漸次進入佛教教義的核心——泥洹,從而顯示了要尋求的並不是事物的源起和本質,因為一切都是互為因果、互為條件的,沒有什麼根本的原因,這樣,事物就沒有自性,沒有質的規定性。人執著於其中的某一端,都必然是一種妄見,諸種煩惱也由各類妄見而生。認識到這一點,便煩惱消散,慾望湮滅,入和平寧靜之境,出離了生死輪回,處於不死不生之道。佛陀的學說戰勝了與他同時代的其他各派學說,這是由於他不去追究事物的原因,而是致力於給煩惱的心帶來安寧。
引言藉助於問答,正面闡述了佛陀的觀念,含攝了《百喻經》的要義,此後的一連串譬喻則自反面去破各種妄見。引言中對諸類問題的回答型式,可參見本經第五十八則<二子分財喻>說及的四種論門。

『肆』 愚人食鹽,文言文翻譯

從前,有一個愚人,到別人家去做客。主人請他吃飯,愚人覺得菜的味道太淡。主人聽了之後,立刻在菜里又加上一些鹽。愚人吃了後,感覺這菜餚十分美味。於是對自己說:「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為有了鹽。很少就如此美味,何況多了?」愚人他沒有智慧,就只吃鹽(不吃菜)。(只吃鹽)味覺敗壞,反而成為他的禍患。

(4)百喻經引言原文英文擴展閱讀

原文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字詞翻譯

昔:從前

聞已:聽罷

益:增加

所以:表原因

緣:因為

口爽:味覺敗壞

道理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

"返"通「反」,是通假字,意為「反而,反倒」。

『伍』 愚人食鹽的全文翻譯

The past has the fool, suitable friend others, altogether eat with the master. Dislikes insipidly. The master already heard that benefits the salt. Food it, is really beautiful, then from reads said: 「therefore therefore the US, the reason has the salt.」At sk to family, mother already food. Saying: 「has the salt? Has the salt?」The mother leaves the salt, but blames it, but sees only the table salt not to eat the vegetable. The mother said: 「encoreter so?」The fool said: 「I know delicacy of the world salty in the salt.」Fool table salt, taste defeat, instead for its trouble. Matter of the world all however, must only useless, counter-evil it.

『陸』 愚人食鹽的選自

版本二選自《百喻經》。《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經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頌共為百則。《百喻經》全文兩萬余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採用兩步式,第一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此經一經流傳,就受到閱讀者的歡迎。

『柒』 孫伏園《憶魯迅先生》(原文)

原文:

我最初認識魯迅先生是在紹興的初級師范學堂。那一年是宣統三年,我十八歲,在紹興初級師范學堂上學。浙江光復以後,紹興軍政府發表師范學堂的堂長是原來紹興府學堂學監周豫才(樹人)先生,就是日後的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到校和全校學生相見的那一天,穿一件灰色棉袍,頭上卻戴一頂陸軍帽。這陸軍帽的來歷,以後我一直也沒有機會問魯迅先生,現在推想起來,大概是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的制服罷。

魯迅先生的談話簡明有力,內容現在自然記不得了,但那時學生歡迎新校長的態度,完全和歡迎新國家的態度一樣,那種熱烈的情緒在我回憶中還是清清楚楚的。

我是一個不大會和老師接近的人:一則我不用功,所以不需要請教;二則我頗厭倦於家庭中的恭順有禮的生活,所以不大願意去見師長。我和魯迅先生的熟識卻是因為職務,我那時正做看級長,常常得見學校的當局。

記得一件奔走次數最多的事是學生轟走了英文教員,魯迅先生的態度以為學生既要自己挑選教員,那麼他便不再聘請了。我於是乎向校長和同學兩方面奔走解釋。

出處:出自孫伏園的《憶魯迅先生》。

(7)百喻經引言原文英文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孫伏園(1894年-1966年1月2日),原名福源,字養泉,筆名伏廬、柏生、桐柏、松年等。紹興人。現代散文作家、著名副刊編輯,在新聞學上有民國「副刊大王」之稱。

早年在山會師范學堂(現為紹興文理學院)、北京大學學習,兩度成為魯迅的學生。1921年任北京《晨報》副刊編輯,人稱「副刊大王」。魯迅名作《阿Q正傳》即在該報首次連續發表。後又應邀主編《京報》副刊。

1927年3月,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 至冬回上海,創辦嚶嚶書屋,出版《貢獻》半月刊。1928年主編《當代》,旋即赴法國留學。抗日戰爭時期,曾任重慶中外出版社社長。

1939年3月, 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後歷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設計委員兼《士兵月報》社社長,齊魯大學國文系主任,大竹鄉村工作人員訓練班主任。1945年去成都,先後在華西大學和銘賢學院任教,同時主編成都《新民報》。

建國後,孫伏園被任命為政務院出版總署版本圖書館館長。其著作主要有《伏園游記》《憶魯迅先生》和《魯迅先生二三事》。

『捌』 愚人食鹽翻譯

譯文: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飯,他嫌主人煮的菜餚沒有味道。主人聽到後,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他吃了後,覺得菜餚十分美味。於是他有了一個想法:因為有了鹽,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親已經准備好飯菜。他說:「有鹽嗎?有鹽嗎?」

母親拿出鹽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只看見自己兒子只吃鹽不吃飯菜。母親說:「怎麼可以這樣?」愚人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盡在鹽中。」愚人不停吃鹽,味覺遭到破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原文

昔有愚人,適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

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出處:《百喻經》——古天竺·僧伽斯那

(8)百喻經引言原文英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本書為第五世紀印度僧伽斯那所集。書末有作者的後記六頌。頌後記雲:「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花鬘》竟。」《痴花鬘》當是本書的原名。宋元明藏本第一喻前有序品三百餘字,說佛在王舍城鵲封竹園,為異學梵志五百人說此經,與僧伽斯那跋頌不符,顯然是後人所加。

譯者求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聰慧強記,能誦大小乘經十餘萬言。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誦習,並深明其意義旨趣。

他於南齊建元初(479)來建業,住毗離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譯出此書,同時並譯出《須達長者經》及《十二因緣經》各一卷,後於建業止觀寺攝受徒眾,甚為有名,中興二年(502)寂於止觀寺。

『玖』 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斷句怎麼斷

斷句為: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意思是: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出自《愚人食鹽》,原文節選如下:

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譯文:

母親取出鹽,感到有點奇怪。看到自己兒子吃鹽不吃飯菜。母親問:「怎麼可以這樣呢?」他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鹽中。」愚人一直不停地吃鹽,口味敗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9)百喻經引言原文英文擴展閱讀:

愚人食鹽,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是看到事物內部的聯系,不能單一形而上學的看問題,二是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

《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現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頌共為百則。

『拾』 《愚人食鹽》一文 字詞解釋和全文翻譯

字詞解釋:

昔:從前

適:到……去

乃:於是就

益:增加

甚美:(味道)很美。甚:十分,非常

所以:······的原因

緣:因為

故:原因

薄暮:黃昏

具:准備、置辦

出:拿出

怪:對···感到奇怪

安:怎麼

咸:盡,全部都

已:停止

味敗:口味敗壞

為:成為

患:害

皆:一樣

然:這樣

全文翻譯: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飯,他嫌主人煮的菜餚沒有味道。主人聽到後,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他吃了後,覺得菜餚十分美味。於是他有了一個想法:因為有了鹽,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親已經准備好飯菜。

他說:「有鹽嗎?有鹽嗎?」母親拿出鹽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只看見自己兒子只吃鹽不吃飯菜。母親說:「怎麼可以這樣?」愚人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盡在鹽中。」愚人不停吃鹽,味覺遭到破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出自:僧伽斯那[南朝]《百喻經》。

譯者:於澤瑞。

原文:昔有愚人,適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⒁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10)百喻經引言原文英文擴展閱讀:

文章創作背景

愚人食鹽,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是看到事物內部的聯系,不能單一形而上學的看問題,二是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現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頌共為百則。

《百喻經》全文兩萬余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採用兩步式,第一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本書譯者求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聰慧強記,能誦大小乘經十餘萬言。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誦習,並深明其意義旨趣。

他於南齊建元初(479)來建業,住毗離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譯出此書,同時並譯出《須達長者經》及《十二因緣經》各一卷,後於建業止觀寺攝受徒眾,甚為有名,中興二年(502)寂於止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