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問唐朝歷代帝王
1.貞觀之後是高宗--李治(33);但中期因體弱多病,讓皇後(武曌-武則天)參政,歷史稱為;二聖時期.
2.後有中宗(李顯,1)和睿宗(李旦,1)即位,但因軟弱無能不能控制朝政,被武後廢掉,後有武自稱皇帝該國號為周.
3.武帝後期,內閣首輔狄仁傑\兵部侍郎張檢芝<!>兵變,擁中宗(顯,7)即位,復國號為唐,因其懦弱聽信讒言殺死張<!>被引起眾怒而廢.後眾臣又立睿宗(旦,4)即位.
4.之後是玄宗(李隆基,46),其前期,立志學貞觀,甚有作為;後期,因看上其七子之妻(揚,)後占為己有封為貴妃.只知玩樂,任小人離忠賢,終招來安史之亂差點滅國.因引眾怒處死揚氏一族,任忠良之臣平亂後,退位讓賢---肅宗(李亨,8).
5.肅宗--代宗(~豫,20)<有'亂說'其並非皇子,因其長相似被奸臣害死的太子,所以稱為代宗>.
6.代宗--德宗(~適,26)--順宗(~悀,1)--憲宗(~純,15)--穆宗(~恆,4)--敬宗(~湛,3)--文宗(~昂,14)--武宗(~炎,6)--宣宗(~忱,14)--懿宗(~凗,15)--僖宗(~儇,18)--昭宗(~曄,22)--哀帝(~祝1).
7.哀帝因年幼無能,被強臣分國,史稱: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⑵ 史記的前言和第一篇的概括
1、史記的前言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2、史記第一篇的概括
《五帝本紀》記載的是遠古傳說中相繼為帝的五個部落首領——黃帝、顓頊(zhuān xū,專須)、帝嚳(kù,酷)、堯、舜的事跡,同時也記錄了當時部落之間頻繁的戰爭,部落聯盟首領實行禪讓,遠古初民戰猛獸、治洪水、開良田、種嘉穀、觀測天文、推算歷法、譜制音樂舞蹈等多方面的情況。
(2)冊府元龜前言擴展閱讀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確鑿無疑。
今本《史記》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⑶ 急求《水滸傳》的序和前言誰知道
《忠義水滸傳序》
太史公曰:「《說難》《孤憤》,賢聖發憤之所作也。」由此觀之,古之賢聖,不憤則不作矣。不憤而作,譬如不寒而顫,不病而呻吟也,雖作何觀乎?《水滸傳》者,發憤之所作也。蓋自宋室不競,冠屨倒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馴致夷狄處上,中原處下,一時君相猶然處堂燕鵲,納幣稱臣,甘心屈膝於犬羊已矣。施、羅二公身在元,心在宋;雖生元日,實憤宋事。是故憤二帝之北狩,則稱大破遼以泄真憤;憤南渡之苟安,則稱滅方臘以泄其憤∫問泄憤者誰乎?則前日嘯聚水滸之強人也,欲不謂之忠義不可也。是故施、羅二公傳《水滸》而復以忠義名其傳焉。
夫忠義何以歸於《水滸》也?其故可知也。夫水滸之眾何以一一皆忠義也?所以致之者可知也。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理也。若以小賢役人,而以大賢役於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恥乎?是猶以小力縛人,而使大力者縛於人,其肯束手就縛而不辭乎?其勢必至驅天下大力大賢而盡納之水滸矣。則謂水滸之眾,皆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人可也。然未有忠義如宋公明者也。今觀一百單八人者,同功同過,同死同生,其忠義之心,猶之乎宋公明也。
獨宋公明者身居水滸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專圖報國,卒至於犯大難,成大功,服毒自縊,同死而不辭,則忠義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單八人者之心,故能結義梁山,為一百單八人之主。最後南征方臘,一百單八人者陣亡已過半矣;又智深坐化於六和,燕青涕泣而辭主,二童就計於「混江」。宋公明非不知也,以為見幾明哲,不過小丈夫自完之計,決非忠於君義於友者所忍屑矣。是之謂宋公明也,是以謂之忠義也,傳其可無作歟!傳其可不讀歟!
故有國者不可以不讀,一讀此傳,則忠義不在水滸而皆在於君側矣。賢宰相不可以不讀,一讀此傳,則忠義不在水滸,而皆在於朝廷矣。而部掌軍國之樞,督府專閫外之寄,是又不可以不讀也,苟一日而讀此傳,則忠義不在水滸,而皆為干城心腹之選矣。否則不在朝廷,不在君側,不在於城腹心,烏在乎?在水滸。此傳之所為發憤矣。若夫好事者資其談柄,用兵者藉其謀畫,要以各見所長,烏睹所謂忠義者哉!
前言:《水滸傳》時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說之一,成書於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它以發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題材,生動地敘述了起義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塑造了一系列農民起義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會人民大眾對統治者階級的反抗斗爭。它運用純粹的白話,達到了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的藝術效果,確立了白話文體在小說創作方面的優勢,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崇高地位,對後代文學具有深遠的影響。
《水滸傳》的故事源於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在《宋史》以及其他一些史料中有簡略的記載:一支以宋江為首領、共有36個頭領的武裝一度「橫行齊魏」,「轉略十郡,軍官莫敢攖其鋒」,最後被張叔夜伏擊而降。宋江起義雖然失敗,但其影響深入民間。南宋以來,在封建壓迫之下的大廣人民中間,以口頭創作為主要形式,逐步形成了很多贊美起義人物的民間傳說。據《醉翁談錄》記載,當時極為興盛的「說話」就有描述這次起義的人物和故事的篇目,如「石頭孫立」、「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名目。民間流傳的故事,也刺激了文人的興趣,南宋畫家龔開曾作《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並《序》,記載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與綽號。南宋末年出現了一部《大宋宣和遺事》,記載了晁蓋智取生辰綱、宋江怒殺閻婆惜、張夜叔招降、宋江平方臘等故事情節,已經初步具備了《水滸傳》的雛形,對《水滸傳》的成書具有重要意義。到了元代,出現了大量「水滸戲」,流傳下來的有李文尉的《燕青搏魚》、康進之的《黑旋風負荊》、高文秀的《雙獻功》等。在這些作品中,李逵式最主要的角色,勇猛而富有正義感的壯美形象得到了人們的贊賞。到了元末明初,相傳由施耐庵在長期流傳於民間的水滸故事的基礎上編寫而成長篇小說《水滸傳》。
《水滸傳》真實反映了農民起義的全過程,它由相對獨立、完整的各個故事聯結成一個整體。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傳》是由層次分明而又統一連貫的前、中、後三大段落組成。作者首先寫了林沖、晁蓋、武松、魯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種形式的「逼上樑山」,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各路英雄逐漸聚集,梁山隊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書中第四十回「梁山泊英雄劫法場,白龍廟英雄小聚義」就是這個發展過程的重要標志。自第四十回至第八十二回,寫各路英雄匯聚梁山,開始了與軍官、地方豪紳武裝的更大規模的戰斗,這支隊伍越戰越強,終於成為由108位將領組成的具有強大戰鬥力的起義軍。第八十三回之後,寫梁山起義隊伍在宋江的帶領下接受招安後的悲劇。這三個段落,也就是梁山起義由開端、發展到高潮再到結局的三個階段,自然連貫,首尾完整。
《水滸傳》充滿了官逼民反的悲壯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義」的悲歌。小說通過對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的全過程的描述,展現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敗、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的社會面貌,在封建專制社會具有普遍意義。作為對社會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層,有高俅、蔡京、童貫、楊 等一群禍國殃民的高官;在政權的中層,有受前者保護的梁士傑、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守等一大批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鄭屠、西門慶、蔣門神、毛太公一類胡作非為、欺壓良善的地方惡霸。如此廣泛的對於社會黑暗面的揭露,是隨著長篇小說的誕生而第一次出現。
貫穿《水滸傳》全書的精髓,是對農民起義的歌頌,即對農民起義的英雄人物——梁山好漢的歌頌,歌頌他們反抗封建統治、除暴安良的英雄主義等品格。樑上好漢或勇猛過人,或智謀超群,或深具異能。而胸襟豁達,光明磊落,敢做敢為,則是他們的共同特點。這是一群傳奇式的理性化的人物,《水滸傳》對後世的深遠影響,主要通過這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而產生的。
《水滸傳》具有鮮明的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呈現出既質朴明快,又搖曳多姿的審美情趣。特別是在人物塑造、細節描寫、結構安排和語言藝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水滸傳》中的人物形象多達數百,特別是作者以濃墨重彩描繪的梁山英雄形象最為出色,其中血肉豐滿、個性鮮明的典型人物不下一二十個。他們組成了一道美輪美奐的英雄畫廊,在文學史上大放光芒。諸如:反抗性最激烈的,革命性最徹底,純朴真誠而又魯莽直的黑旋風李逵;嫉惡如仇,濟困扶危,粗而不蠻,勇而又智的花和尚魯智深;心雄膽大,勇武剛烈,果敢沉著,富於傳奇色彩的打虎英雄武松;耿直剛正,頑強堅韌,「忍」、「狠」兼具,逼上樑山的典型林沖等,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成功地塑造出梁山好漢的英雄群像,是《水滸傳》最突出的藝術成就。
曲折生動的情節,卓越的細節描寫,是《水滸傳》對小說藝術的重大開拓。它很少靜止地描繪環境、人物外貌和心理,而是在情節展開中通過人物的行動來刻畫人物的性格。這些情節又通常包含著激烈的矛盾沖突,包含偶然性的作用和驚險緊張的場面,包含著跌宕起伏的變化和傳奇色彩。使非凡人物和非凡故事相結合,也使整部小說引人入勝。《水滸傳》不僅長於敘述生動曲折的情節,更長於描寫,特別是在細節描寫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代的出色成就。如寫武松景陽崗打虎,虎的「一撲」、「一掀」、「一剪」、「一兜」,武松的「一閃」、「一躲」、「又閃」、「一棒」,寫得明明白白,細致入微。一幅人虎相搏的驚心動魄場面,逼真而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同時武松的勇猛神威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水滸傳》精雕細刻般的細節描寫,體現了小說藝術的發展,對後世小說特別是《金瓶梅》、《紅樓夢》的創作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寫成的長篇小說,它標志著古代通俗小說語言藝術的成熟。《水滸傳》的語言生動、活潑,極富表現力,充滿生活氣息。無論寫人敘事,還是描景狀物,其語言或細膩,或簡潔,或誇張,或明快,都顯得粗 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國古代長篇小說中,《水滸傳》是運用日常口語達到爐火純青藝術境界的典範。
《水滸傳》不僅是農民起義的壯麗史詩,而且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的光輝典範。它以輝煌的藝術成就彪炳文學史冊。
⑷ 《古詩中的名勝古跡》詩集前言以及後繼
描寫西湖的古詩名句
春江花月夜(好美的意境)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西湖十景》詩:
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兩峰插雲)
湖氣冷如冰,月光淡於雪。肯棄與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斷橋殘雪)
夜氣滃南屏,輕嵐薄如紙。鍾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鍾)
煙柳幕桃花,紅玉沉秋水。文弱不勝夜,西施剛睡起。
(蘇堤春曉)
頰上帶微酡,解頤開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風原似酒。
(麴院風荷)
深柳叫黃鸝,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詩腸,不應比鼓吹。
(柳浪聞鶯)
殘塔臨湖岸,頹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礫,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見皓月,冷氣入林皋。靜聽孤飛雁,聲輕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無端造魚獄。今來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花港觀魚)
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宋)蘇軾
天欲雪,去滿湖,樓台明滅山有無。
水清出石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
臘日不歸對妻孥,名尋道人實自娛。
道人之居在何許?寶雲山前路盤紆。
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
紙窗竹屋深自暖,擁褐坐睡依園蒲。
天寒路遠愁僕夫,整駕催歸及未晡。
出山回望雲木合,但見野鶻盤浮圖。
茲游淡泊歡有餘,到家怳如夢蘧蘧。
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難摹。
梅花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梅花(三首錄一)
(宋)林逋
小園煙景正凄迷,陣陣寒香壓麝臍。
湖水倒窺疏影動,屋檐斜入一枝低。
畫名空向閑時看,詩俗休徵故事題。
慚愧黃鸝似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林逋即當年隱居杭州孤山)
長至日與同舍游北山
(宋)范成大
歲晚山同色,湖平霧不收。
寒雲低閣雪,佳節靜供愁。
竹柏森嚴立,蒲荷索莫休。
瘦筇知腳力,政爾耐清游。
柳梢青
(宋)周密
夜鶴驚飛。香浮翠蘚,玉點冰枝。
古意高風,幽人空谷,靜山深幃。
芳心自有天知。任醉舞、花邊帽敧。
最愛孤山,雪初晴後,月未殘時。
點絳唇 暗香
(宋)王十朋
雪徑深深,北枝貪睡南枝醒。
暗香疏影,孤壓群芳頂。
玉艷冰姿,妝點園林景。
憑欄詠,月明溪靜,憶昔林和靖。
孤山雪梅
(明)凌去翰
凍木晨聞尾畢逋,孤山景好勝披圖。
翠禽巢失應難認,皓鶴籠空不受呼。
已見萬花開北隴,莫教一片落西湖。
快晴更待黃昏月,疏影隨身不用扶。
柳梢青 別憶孤山
(清)夏基
孤嶼梅花。林公舊宅,煙水橫斜。
月白無雲,風清不雨,香落誰家。
先生一望城涯,憶別時春吐奇葩?
夏日魚沉,秋來雁杳,悉付征霞。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東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白居易
和風熏,楊柳輕,鬱郁青山江水平,笑語滿香徑;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斷橋雲西行,月影醉柔情。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西湖的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蘇軾《開西湖》詩: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歐陽修《西湖》詩: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西湖的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蘇軾《開西湖》詩: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凈,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歐陽修《西湖》詩: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留得杯前興,偕游意與俱。
⑸ 古詩前言怎麼寫
首先,我想說一下,你這個問題很好,表現了你對詩的喜愛。我也是愛詩之人,亦愛愛詩之人。
其次,我可以給您指點一下,呵呵:
寫詩要有以下知識:
1、必須精於了解格律之道,無格律的詩詞之作,只能是打油之作,上不了檔次的。關於格律,我已學習了三年,小有數得,推薦您可以多讀一下王力的 詩詞十講 之類的格律介紹的書籍。
2、必須有深厚的文學功底,與文化積累。比如,詩詞中常用的典故之義,出自何處呀,可以用於何處等等,你必須精於此道。又如,古代表示美女的代指的,你須知道有 娥眉 蕭娘 莫愁 粉黛等,你均須有詳細知曉。
3、以上兩點是基本的了,第三點,就是靈性與想像了。因此,前兩點要三年以上的研究,後一點呢,則於自己的情商有關了,也可以培養呢。
(呵呵,願我的答案符合你的要求。不過,一個如此難於回答的問題,你竟然 一分也不給呢,呵呵。在提收答案時,還是加個20-30分吧?)
⑹ 古詩《江南逢李龜年》課堂展示前言
同學們,你們見過怎樣的雪景?你們看見過在漫天大雪裡釣魚的情景嗎?詩人柳宗元就看到了這樣的情景。 (出示雪景圖)
⑺ 求天官賜福作者最前面的序言
●首刷千萬別看評論,小心劇透,會很影響體驗。
●預防針:一三五卷為現在時,二四卷為過去式。十分慢熱,可能不熱。有歷險,有日常。時而烏龜慢爬,時而野狗脫韁。
內容標簽: 靈異神怪 情有獨鍾 仙俠修真 勵志人生搜索
關鍵字:主角:謝憐(受),花城(攻) ┃ 配角: ┃ 其它:花憐,主CP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