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楔子」跟「序」「前言」有何不同
楔子
這個東西,在生活里大家應該知道是什麼吧?不過可能住在城市裡的孩子不大清楚。這個是墊在縫隙里,讓一個東西更穩定的,比如你的桌子因為其中一個桌子腿短了一小塊,來回晃,這時你找了本詞典墊在那個腿上,就不晃了,OK,你墊的這個詞典,就叫楔子。
那麼放在小說里,其實就是說,這個東西可以算做小說之外的,可以不算小說的一部分;詞典能算桌子的一部分么。但是有時候沒它不行。它是個很關鍵的東西。不過,如果你的桌子本身很牢固,那完全不需要這個東西。就是說,你的小說本身很有實力,或者說情節本身很完整,那完全可以不寫楔子,直接入正題。
總的來說,楔子的作用就是起到增加小說對讀者的吸引力,它是放在文章前面的,沒頭沒尾但是很精彩的一部分故事,給讀者讀下去的動力。它可以直接進入關鍵情節,前面沒有說明,後面也沒有繼續,就這么一段懸疑放著。只有讀者慢慢讀下去,才慢慢發現楔子說的是什麼事。 序
又叫序言,或者其他什麼無聊的稱呼。總之這個也是放在文章整個前面的,但它跟前言基本相反,它是用來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以及其他東西的,是一個鋪墊。比如作者自序,就是交代寫作背景的;而小說里的序,多半用來交代整個故事的基礎,讓讀者明白小說里提到的內容之間大略是什麼關系。
序言可以與正文銜接,也可以不銜接,比如一些小說通常的寫法是,序章交代一下大陸基本狀況,稍微寫一個事情,比如魔族入侵了人類,然後正文寫這個事情發生多少年之後,怎樣怎樣。這是似是而非的銜接,序言和正文是一個順序的關系。
總的來說,序言是小說構成的非必要條件,序言可以讓讀者更明朗小說提到的結構,但處理不好會有一直不入正題的啰嗦感,比如千篇一律的大陸最多的是人類,到處都是;精靈森林在人類難抵達的XXX;半獸人在苦寒之地,矮人在山洞裡……這些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的交代,這樣的序還是不要再寫了。
前言
前言,自然是說在前面的話。有些時候前言跟序言的區別並不大,可以混用;很多概念說,序言又叫前言。而且,隨著網路小說的流行,前言跟序言跟楔子之間的界限已經模糊了。前言很少有人用,大部分是序或者楔子。
不過我還是稍微說下我的理解。在我看來,前言應該是更側重於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介紹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包括時代背景和地理背景等,站在客觀不帶個人色彩的角度來交代。
『貳』 四大名著的前言
《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紅樓夢》: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水滸傳》: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評議前王,並後帝,分真偽,占據中州,七雄繞繞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西遊記》: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道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叄』 作文前言格式
用應用文寫作格式及範例
考綱要求
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
實用類文章即指常用應用文 ,近兩年考查了書信、演講稿、發言稿等。並曾考過啟事、通知、新聞、電報稿、廣播稿、申請書等。
應用文的格式 :
(1)關於稱呼語。啟事不必開頭寫稱呼語,通知如標題已明確通知的對象,不加稱呼語了。其餘都要求抬頭頂格寫稱呼語,稱呼語後面必須有冒號,問候語不能和稱呼語同一行。
(2)關於正文首行,空兩格開始寫。
(3)關於致敬語。結尾不寫致敬語的有:倡議書、建議書、啟事、電報和通知。結尾必須寫致敬語的有:祝賀信、申請書、感謝信、表揚信和一般書信。致敬語不能與其它內容寫在同一行。在正文之後,轉行空兩格寫「此致」,再轉一行頂格寫「敬禮」。「敬禮」之後一般不點標點符號,要寫也只能寫一個嘆號。
(4)另起一行右署名。在正文結尾後的偏右處署名,再在署名的下一行右下方寫上年、月、日。
一、演講稿
(一)演講稿的內容
演講是在公眾面前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的口頭語言活動。
1、內容上的現實性
演講稿是為了說明一定的觀點和態度的。
2、情感上的說服性
演講的目的和作用就在於打動聽眾,使聽者對講話者的觀點或態度產生認可或同情。
3、特定情景性
演講稿是為演講服務的,不同的演講有不同的目的、情緒,有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聽眾,這些構成演講的情景,演講稿的寫作要與這些特定情景相適應。
4、語言、結構
演講稿還要在情緒上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語言上做到生動感人。
(二)演講稿的結構
演講稿的結構通常包括開場白、正文、結尾三部分。
開場白是演講稿中很重要的部分。
常用的開場白有點明主題、交代背景、提出問題等。不論哪種開場白,目的都是使聽眾立即了解演講主題、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演講稿的正文也是整篇演講的主體。
主體必須有重點、有層次、有中心語句。由於演講材料是通過口頭表達的,為了便於聽眾理解,各段落應上下連貫,段與段之間有適當的過渡和照應。
結尾是演講內容的收束。
它起著深化主題的作用。結尾的方法有歸納法、引文法、反問法等。歸納法是概括一篇演講的中心思想,總結強調主要觀點;引文法則是引用名言警句,升華主題、留下思考;反問法是以問句引發聽眾思考和對演講者觀點的認同。
演講稿的結尾也可以用感謝、展望、鼓舞等語句作結,使演講能自然收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必要時需要在後面加上署名和日期。
(三)真題示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2019國卷1)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慧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範文展示】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管子》有言:「一農不耕,民有飢者;一女不織,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飢寒。管仲又說:「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耕織不僅是衣食之源,也是禮儀文明的基礎。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勞可安邦。(提出論點)
回首歷史,但凡偉人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黃帝建造屋宇,縫制衣冠,製造舟車,創制樂律;虞舜種田補魚,燒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無事;蘇秦熟讀兵法,不舍晝夜,終有所成,名垂青史。無論是囊螢映雪、懸梁刺股的歷史佳話,還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無不展現著勤勞使人傑出的真理。
不僅如此,勤勞也是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華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綿延至今?有人說是外儒內法的治國之道,有人說是農耕文明的穩固保守,有人說是大海、大漠、大山對於外來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說是中華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諸如此類的回答,不勝枚舉。我想,中華民族的延續性與長期紮根於農耕的中國人自然形成的勤勞淳樸、任勞任怨的精神特質也不無關系。因為勤勞,我們在黃河岸邊的黃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跡;因為勤勞,我們走過了坎坷屈辱的抵禦列強的近代重生之路;因為勤勞,我們堅定不移、從容自信地追逐著我們的復興之夢。
同學們,因為勤勞,我們也才有了聞名於世的國家名片。上面印著蒼茫山脊上的萬里長城,恢弘壯麗的兵馬俑,莊重神聖的莫高窟,橫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鐵路,深入海底的鑽井平台,靜默不言的跨海大橋,呼嘯而過的中國高鐵。當然,仔細看去,上面還寫著一排無形的大字——勤勞的中國人。
反觀當下,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卻存在著回家葛優躺,洗衣靠父母,吃飯等人送,掃地不積極,學習變懶散等不正之風。英國有句諺語:「懶惰沒有牙齒,但卻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長此以往,我們失去的不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動力。有人說勞動的事可以交給人工智慧,誠然,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科技給予了我們越來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決我們人類的全部需要,相反,人類需要更高級的勞動和更高的智慧來管控科技。否則,被奴役的只會是我們自己。
在未來人工智慧流行的年代裡,我希望我們仍然能夠時刻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在黃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們,想起那句:「只有勞動才能使人尊嚴的活著,勞動對每個人來說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生存需要,而是體現一個人生命的價值,任何勞動都會受人尊重。」
同學們,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二、發言稿
(一)內容
發言稿是參加會議、活動等發言的稿子。發言稿可以是談心得體會、介紹經驗教訓,也可以是匯報情況、陳述建議等。
(二)格式
發言稿的格式一般包括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
1、標題 應由發言者、發言會議名稱、發言內容和文種類別(發言)「四要素」組成,也有時僅標明發言者、會議名稱和文種類別,不在標題中標出具體內容,還有的用括弧註明發言時間。
2、正文 發言稿的正文寫作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相當於「前言」或「序」,俗稱「開場白」。一般寫發言的緣由,引入正題,也有的開頭有「各位領導、各位代表」之類的稱呼;或者在「序」中以東道主身份對來賓表示歡迎,這要看具體情況而定。第二部分是發言稿的主體部分,寫發言的具體內容。第三部分是結尾,可適當概括、申述一下自己的主要觀點,也可寫一些要求或者省略這一部分。
3、落款作者、日期 很多時候這項內容標在標題之下、正文之前。
(三)寫作要求
寫發言稿時,要注意三點:
1觀點要鮮明。對問題持什麼看法,要明確表態。對尚未認識清楚的問題,要實事求是的說明; 如果是匯報性的發言,要中心明確,重點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2條理清楚。一篇發言稿要談幾方面的問題,每一方面問題要講哪些條目。都要安排得有條有理,讓人聽起來容易抓住重點。
3語言簡潔明快。發言要直接面向聽眾,所以,發言的語言一定要簡潔明快,盡量不使用啰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奧的詞句,最好運用大眾語言。
(四)、示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在近日舉辦的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上,89歲高齡的袁隆平用英文致辭,且全程脫稿,發音認真清晰,顛覆了人們印象中挽著褲腿、俯身在稻田裡的形象。除了英語流利,袁隆平俄語也不差,還會拉小提琴、跳踢踏舞……網友們紛紛點贊道:原來你是這樣的袁隆平。
在致辭中,袁隆平表示自己正致力於研究超級雜交水稻,並非常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為了更多地與國際友人溝通,能夠更好地幫助世界解決糧食問題,袁隆平勤於練習英語。
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科研中的袁隆平,依舊會遵循自己的愛好,空閑時練習小提琴,他不光是一名水稻專家,更是一個不斷學習,永遠不知疲倦的人……
上述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與聯想?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發言稿,參與振華中學團委與學生會聯合舉辦的「致敬大師,放飛青春」的主題座談會,體現你的思考,表達你的看法。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追慕大師風范,讓青春閃閃發言
(或者:在「致敬大師,放飛青春」的主題座談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能參加由振華中學團委與學生會聯合舉辦的「致敬大師,放飛青春」的主題座談會,我感到非常榮幸。我發言的題目是《追慕大師風范,讓青春閃閃發光》。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耄耋之年的袁隆平不斷追逐自己的「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心中夢想澎湃如昨,奮斗熱情依舊高漲,這位「當代神農」,不僅讓更多人遠離了食不果腹之憂,還以自身經歷給了世人另一種精神財富:對科研的忘我投入與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不斷學習、不斷突破,對未來充滿希望,為理想傾盡畢生精力,讓自己活出閃閃發光的樣子。(提出論點)
心繫天下蒼生的袁隆平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讓所有人遠離飢餓」的夢想,發現水稻「雜種優勢」,攻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難關等,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綠色神話。在89歲高齡之時,袁隆平用發音清晰的英文致辭,且全程脫稿,盡顯大師風范。袁隆平在致辭中表示,自己努力練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與國際友人溝通,更好地幫助世界解決糧食問題,這種胸懷世界、胸懷人類的思想正是大師的情懷和風范,值得世人致敬!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袁隆平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偉大的英雄主義精神。美國的摩西奶奶認為「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熱愛生命的她,70歲拿起畫筆,80歲首次開個人畫展,她堅持繪畫,不斷創作,活出了勇於挑戰自我的境界。他們的事跡告訴我們:對於一個真正有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
我們正值青春年華,面對未來和自我的挑戰,只有放飛理想,青春才能變得色彩斑斕!只有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拿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態,我們的每一天才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追夢的路上怎能不跌跌撞撞?唯有一路向前,才能讓青春在夢想的天空下自由翱翔。當我們用辛勤的汗水鋪成通往理想的大道,越過泥濘奮勇向前,高揚青春的旗幟,才能讓青春的顏色變得多姿多彩,讓青春的價值在進取中彰顯。
大師終會老去,手握歷史接力棒的青年人,理應責無旁貸地扛起使命,不負青春年華,追逐屬於自己的「星辰大海」,在人生的航程不斷劈波斬浪,用奮斗書寫輝煌的明天。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
三、書信
(一)內容
包括祝賀信、感謝信、慰問信、表揚信、建議書、邀請函、介紹信、證明信、倡議書、請柬、申請書、決心書等。
一般書信包括五個部分:
(1)稱呼。信紙第一行頂格寫,後面加冒號;
(2)正文。第二行空兩格寫起,轉行頂格。可有若干段落;
(3)結尾。正文寫完,如果正文最後一行空格比較多,可以接著寫「此致」、「祝」等詞語,否則,另起一行空兩格或四格寫「此致」、「祝」等詞語。然後另起一行頂格寫「敬禮」、「進步」等祝頌語。
(4)署名。一般寫在祝頌詞下行的後半行;
(5)日期。寫在署名下一行,靠右邊寫上寫作的年月日。
另外,還要注意信封的寫法。要寫清收信方的郵政編碼和詳細地址。收信人的姓名、稱呼位置居中。稱呼是郵遞員對收信人的稱呼,不宜寫「父母大人」、「姐姐」等稱呼。發信人的詳細地址及郵編要寫清楚。如果是掛號信,還要寫清發信人姓名。
請柬除具有書信的特點外,還要特別寫明出席的具體時間、地點。用語要客氣有禮貌。
(二)書信格式:
ⅹⅹ老師:
您好!
———
『肆』 論文前言怎麼寫
之一: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相對消沉。這種消沉是必然的歷史過版程?筆者認為,只要權其植根的社會載體沒有消亡,如何對待中國傳統養生文化,關繫到現代及未來社會健康發展的問題,關繫到人類如何從歷史遺產中吸取營養以求更好地生存與發展的問題。
之二:通過探究以西方現代休閑體育、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以及現代瑜伽等體育形式為代表的現代體育文化精神,來考察中國傳統養生體育的現代價值,發現它既具有獨特的精神內涵,同時又蘊含著具有普遍意義的現代價值。因此,中國傳統養生體育之走向現代有其內在的邏輯根據。不僅如此,中國傳統養生體育的現代發展本身亦將為西方身體文化走出異化的困境、重塑現代身體文化價值提供了精神資源。
之三: 經濟、文化全球化的現實,意味著中國傳統養生體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欲謀求更好的生存與發展,必須盡快走上現代化的道路。應該說,中國傳統養生體育的現代化不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更是一種現實的可能。本文將立足於現代主流體育文化的視野,對中國傳統養生體育獨特的文化品格、精神價值及其先天蘊含的現代性價值元素進行考察,以探究中國傳統養生體育之走向現代的可能性。
『伍』 古詩集前言
在這次旅行中,你將盡情的漫遊。生活有多麼廣闊,古詩的世界有多麼廣闊。詩,是唐朝的一株柳,搖盪在古風河畔;詩,是宋時的一尾魚,游弋於清澈柔波;詩,是元時的一首曲,傳頌在天山草原;詩,是明時的一股風,悠揚在深深胡同;詩,是清時的浣紗女,在河邊唱著絕代的歌。
華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間,人才輩出驚世絕,諸子百家齊爭鳴。不必說夏時的古老傳說,不必說商代的甲骨銘文,光是古代的著作文化就足以讓我們驕傲良多,銘表、詞賦、雜說、詩歌……在這萬古奇妍中,唯有詩歌是萬古不倒的青松,是萬千瑰麗的亮點,長存於世,永不消逝……
千百年來,我們一直在傳誦著「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知君」,被那朋友間誠摯的關懷深深感動;吟唱著「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為那至愛真情而熱淚盈眶。更有那浸著桃花潭水的酒情,令遠行的朋友熱淚沾巾;面對樓高危欄的關切,令多少愁男怨女徹夜難眠。這一句句詩,一幅幅畫歷久彌新,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始於《詩經》,歷唐風宋雨的濡染,經元曲明戲的擴張,千里萬里,千年萬年,生出多少流韻生香的詩文?沒人能數得清,說得明。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詩文,我們被它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豐富的哲理所深深震撼。學一點古詩文,有利於陶冶我們的情操,增強我們的修養,豐富我們的思想。
為了便於中學生朋友更好地領悟必背古詩文的意境、思想、內涵,我們除了對「課標」指定篇目和人教版七至九年級教材指定「課外背誦古詩詞」作以翻譯、介紹外,還對其作了精闢的賞析。這是本書的亮點之一。相信你讀了它,一定會感覺與眾不同,受益更多。除此之外,我們依據「課標」精神和中考實際,精心設計了賞析類思考題。它實用性強,對於我們加深對詩文工團的理解以及應對考試,都是大有裨益的。此乃本書亮點之二。為了擴大朋友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文史知識,我們還適當地選編了一些「資料鏈接」短文。相信朋友們一定會喜歡它。此乃本書亮點之三。
胭脂紅散著鮮艷的色,招示明媚的美;
碧螺春沁著迷人的香,透著醉人的綠。
誰人不愛那胭脂紅?誰人不愛那碧螺春?讓我們一起到本書中去找那胭脂紅,尋那碧螺春吧!
我還有故事集一起發給你吧
古詩中的花鳥魚蟲
帶「花」的詩句
一,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賞析: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餘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一,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賞析: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裡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詩人送友人遠行,對老朋友要去繁華的揚州充滿了羨慕,詩中洋溢著歡快的情緒。詩人在江邊極目遠送,可見兩人友情的深厚。全詩自然清麗、境界開闊、形象傳神。
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張志《漁歌子》
賞析: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 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 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 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 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後,不僅一 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 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 又,舊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張氏《漁歌子》詞共五首,分詠西塞山、 釣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其地都不在湖州。當依陸游 《入蜀記》所說,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磯:「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 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風』者。」蘇軾謫居黃州時,曾游其地,有雲:「元 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其語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鷓鴣天》 詞跋,見《樂府雅詞》卷中)蘇軾《浣溪沙》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 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長江之中,與西塞山相對。徐俯《鷓鴣天》詞:「西 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钁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亦以西塞山在長江邊。
三,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賞析:《錢塘湖春行》生動的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贊歌。
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又給讀者以動感,說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後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捲的白雲和湖面盪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築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並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奼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麼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這兩聯細致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准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卧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集中飽滿的感受給讀者無盡的回味。
帶「鳥」的詩句
五,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四首》
賞析: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動亂,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亂平定,再過一年,嚴武還鎮成都。杜甫得知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這時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這生氣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寫下了這一組即景小詩。興到筆隨,事先既未擬題,詩成後也不打算擬題,乾脆以「絕句」為題。
詩的上聯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翠」是新綠,「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剛抽嫩芽。「兩個黃鸝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成行。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詩的下聯也由對仗句構成。上句寫憑窗遠眺西山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氣不好時見不到,只有空氣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見。用一「含」字,此景彷彿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近在目前。觀賞到如此難得見到的美景,詩人心情的舒暢不言而喻。下句再寫向門外一瞥,可以見到停泊在江岸邊的船隻。江船本是常見的,但「萬里船」三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當人們想到這些船隻行將開行,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游時,就會覺得很不平常。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隻是不能暢行萬里的。而戰亂平定,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隻,詩人也可「青春作伴好還鄉」了,怎不叫人喜上心頭呢?「萬里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次何等開闊!
全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而一以貫之,使其構成一個統一意境的,正是詩人的內在情感。一開始表現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游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四句景語就完整表現了詩人這種復雜細致的內心思想活動
六,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賞析:頷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主要描寫射獵時的情景。這里,「草枯」、「雪盡」在繪景的同時,給我們傳達出了冬末春初的季節信息;「鷹眼疾」、「馬蹄輕」正面寫戰馬、獵鷹狩獵時的動作體態,並未直接描繪將軍的神情,但"疾"、「快」卻是將軍內心的感覺,從而准確地從側面渲染出了將軍駕鷹縱馬追逐獵物時身勢的靈巧敏捷和鬥志的昂揚旺盛。
七,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張志和《漁歌子》
賞析: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
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
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
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
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後,不僅一
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
八,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賞析: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在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里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竟使山鳥驚覺起來。鳥驚,當然是由於它們已習慣於山谷的靜默,似乎連月出也帶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後景象頓時發生變化,亦可想見。
繪「蟲」的詩句
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楊萬里《小池》
賞析: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陰、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彷彿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細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於生命和動態感的新景象,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
十,今夜不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月夜》
賞析: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入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入。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徵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藉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詩人是以一顆純凈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思的新穎別致,決定於感受的獨特。
十一,無意帶將花數朵,竟挑蝴蝶下山來。
——清•朱景素《樵夫詞》
賞析:無意之間身上帶著幾朵花(應該是樵夫走在山上時,有花飄落在他的身上),居然把蝴蝶都帶了下來(花香,蝴蝶聞香而落在樵夫肩膀的花上,被他用肩膀「挑」了下來)。
十二,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瑩。
——唐•杜牧《秋夕》
賞析:前兩句已經描繪出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在一個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給屏風上的圖畫添了幾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調。這時,一個孤單的宮女正用小扇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輕羅小扇撲流螢」,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層意思:第一,古人說腐草化螢,雖然是不科學的,但螢總是生在草叢冢間那些荒涼的地方。如今,在宮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螢飛動,宮女生活的凄涼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從宮女撲螢的動作可以想見她的寂寞與無聊。她無事可做,只好以撲螢來消遣她那孤獨的歲月。她用小扇撲打著流螢,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驅趕包圍著她的孤冷與索寞,但這又有什麼用呢?第三,宮女手中拿的輕羅小扇具有象徵意義,扇子本是夏天用來揮風取涼的,秋天就沒用了,所以古詩里常以秋扇比喻棄婦。相傳漢成帝妃班婕妤為趙飛燕所譖,失寵後住在長信宮,寫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此說未必可信,但後來詩詞中出現團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寵的女子聯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齡的《長信秋詞》:「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王建的《宮中調笑》:「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都是如此。杜牧這首詩中的「輕羅小扇」,也象徵著持扇宮女被遺棄的命運。
繪「魚」的詩句
十三,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送張丞相》
賞析:於是下面再進一步,向張丞相發出呼籲。「垂釣者」暗指當朝執政的人物,其實是專就張丞相而言。這最後兩句,意思是說:執政的張大人啊,您能出來主持國政,我是十分欽佩的,不過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隨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欽羨之情罷了。這幾句話,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的古語,另翻新意;而且「垂釣」也正好同「湖水」照應,因此不大露出痕跡,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難體味的。
作為干謁詩,最重要的是要寫得得體,稱頌對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辭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這首詩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藝術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是一首述懷詩,寫得很委婉。在唐代,門閥制度是很森嚴的,一般的知識分子很難得有機會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尋找出路,知識分子須向有權有勢的達官貴人求助,寫些詩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賞識,引薦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遊長安,時值張九齡出任朝廷丞相,便寫了這首詩贈給張九齡,希望他給予幫助。但由於詩人顧慮多、愛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說,所以只好委婉地表達自己的願望。這種苦悶的心情,是不難領會的。
十四,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宋•范仲淹《江上漁者》
賞析:這首語言朴實、形象生動、對比強烈、耐人尋味的小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後二句牽過的視線,指示出風浪中忽隱忽現的捕魚小船,注意捕魚的情景。鱸魚雖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
十五,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張志和《漁歌子》
賞析: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 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 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 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 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後,不僅一 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 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 又,舊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張氏《漁歌子》詞共五首,分詠西塞山、 釣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其地都不在湖州。
十六,一夜海潮河水滿,鱸魚清曉入池塘。
我還有故事集一起發給你吧
『陸』 前言、後記怎麼寫
前言:也稱「前記」、「序」、「敘」、「緒」、「引」、「弁言」。寫在內書籍容或文章前面的文字。書籍中的前言,刊於正文前,主要說明基本內容、編著(譯)意圖、成書過程、學術價值及著譯者的介紹等。由著譯、編選者自撰或他人撰寫。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說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也可以理解成所寫的東西的精華版。
後記:寫在書籍或文章之後的文字。多用以說明寫作經過,或評價內容等,又稱跋或書後。寫完一篇文章後,如果要有補充的或遺漏的問題,都可以用後記的形式。有些采訪性的或新聞性的文章,在事後有了新的發展而又不便單獨介紹的,都可以後記的形式加入文章。既能豐富文章內容又不耽誤出版,兩全其美。有時作者故意用後記的形式對某個問題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讓讀者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有題記不一定要有後記。後記只是對你的文章中心的升華。你可以在最後用一個自然段來表達中心,而不一定用後記。有時用了後記反而顯得文章過於累贅。
『柒』 概述、緒論、序言、導言、引言和前言有何區別
概述、緒論、序言、導言、引言和前言的區別為:指代不同、出處不同、側重點不同。
一、指代不同
1、概述:大略地敘述。
2、緒論:學術著作的開頭部分。
3、序言:寫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4、導言:書籍或論文開頭說明主旨和內容的部分。
5、引言:寫在書或文章前面類似序言或導言的短文。
6、前言:前面說過的話。
二、出處不同
1、概述:辛小羽《我的小學》:老師簡要地概述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2、緒論:瞿秋白 《海上述林·別林斯基的百年紀念》:「 別林斯基論普希金的許多文章的前面,還有一篇很長的關於歷史的緒論,是說明從狄爾若文到普希金的俄國文學史的。」
3、序言:宛思鴻《感情專家》:感情是人生的一部分,親情是序言,友情是目錄,愛、恨、戀、想是感情故事的主題。
4、導言:《楚辭·離騷》:「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白話譯文:理由不足說話就顯得笨拙,驚恐中說話就很難鏗鏘有力。
5、引言:葉聖陶 《文心》十七:「 振宇把方才的一段話作了引言。」
6、前言:所雲平 史超 《東進東進》第七場:「 陳將軍 ,聽說省韓終於撕下偽裝,背棄前言,出動大軍向黃橋進攻了?」
三、側重點不同
1、概述:論述需要詳細的描述該事實的前因後果。
2、緒論:緒論里會講一些這門課程的基本概念,以及所學這門課程的方法和實用性和這門課程所關注的領域重點以及前景。
3、序言:通常是該書的導讀和說明,如創作意圖,創作原則。
4、導言:用於說明自己撰寫著作的目的、過程、資料來源,並扼要地說明書中闡述的觀點和結論。
5、引言:提出文中要研究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
6、前言:由作者向讀者說明撰寫本書的意圖及書中闡明的主要問題。其內容包括對書稿的介紹,閱讀時應注意的問題。
『捌』 緒論,序言,引言,前言,導言之間有什麼區別
引言又稱前言、導言、序言、緒論,它是一篇科技論文的開場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寫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緒言、緒論。引言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圍,即為什麼寫這篇論文以及要解決什麼問題;前人在本課題相關領域內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識空白,作簡要的歷史回顧和現在國內外情況的橫向比較;研究的理論基礎、技術路線、實驗方法和手段,以及選擇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預期研究結果及其意義。
『玖』 畢業論文前言怎麼寫
根據學術堂的了解,畢業論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論文的開場白,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來龍去脈,吸引讀者對本篇論文產生興趣,對正文起到提綱掣領和引導閱讀興趣的作用。
明確書寫引言的基本問題:
你想通過本文說明什麼問題?有哪些新的發現?是否有學術價值?為此,在寫前言以前,要盡可能多地了解相關的內容,收集前人和別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資料,說明本研究設想的合理性。
論文引言的寫作原則:
言簡意賅,突出重點,尊重科學,實事求是。
一篇畢業論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幾個部分:
1、問題的提出;
講清所研究的問題「是什麼」。
2、選題背景及意義;
講清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來研究,即闡述該研究對學科發展的貢獻、對國計民生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等。
3、文獻綜述;
對本研究主題范圍內的文獻進行詳盡的綜合述評,「述」的同時一定要有「評」,指出現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講出自己的改進思路。
4、研究方法;
講清論文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
5、論文結構安排。
介紹本論文的寫作結構安排。「第2章,第3章,……,結論前的一章」的寫法是論文作者的研究內容,不能將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區分地摻和進來。
『拾』 求一段意林前言 帶題目
換個方式看自己
不悲觀、不沮喪,生命中的危機就會成為轉機。
有個朋友工作很辛苦,工作很多、指責很多,但薪水卻很少。他原本總是埋怨,但有一天突然設想到:如果我的頭頂上有個天使,它會用什麼眼光、什麼表情看著我?
他想像著,那個天使正笑眯眯地為他祝福,因此他體會到:這樣的環境只是為了磨練他;也惟有先經歷過磨練,才能擁有將來的成功。此後,他每天面對工作都快樂許多。所有的一切都成了美好的祝福。
你是否也正在忍受什麼?試著思考一下為何必須承受這些?又能從中學到什麼?
生命中的經驗沒有絕對的好壞,重點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它。一樣被裁員,有人從此一蹶不振,也有人因此創造出事業的第二春;有人被活生生打敗,卻也有人越挫越勇,永遠精力充沛,活力十足。
用不同的方式看自己,不悲觀、不沮喪,生命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