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範本前言 » 百喻經引言全文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百喻經引言全文

發布時間: 2021-03-12 07:11:43

A. 與兒期早行喻文言文翻譯

《與兒期早行喻》原典
昔有一人夜語兒言:「明當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兒聞其語已,至明清旦,竟不問父,獨往詣彼。既至彼已,身體疲極,空無所獲,又不得食,飢渴欲死。尋復回還,來見其父。父見子來,深責之言:「汝大愚痴,無有智慧,何不待我?空自往來,徒受其苦,為一切世人之所嗤笑。」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設得出家,即剃須發,服三法衣①,不求明師諮受道法,失諸禪定道品功德,沙門妙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虛作往返徒自疲勞,形似沙門,實無所得。

《與兒期早行喻》注釋
①三法衣:一是僧伽胝,梵文Samghati,系三衣中最大的,所以稱為大衣,此衣由許多布條縫合而成,所以又稱雜碎衣、復衣,凡入王宮、乞食、說法時,須穿僧伽胝。二是郁多羅僧,梵文Uttarasanga,繫上衣,由七條布製成,所以又稱七條衣。三是安陀會,梵文Artanvasaka,系下衣或內衣,又稱五條衣。

《與兒期早行喻》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夜中對兒子說:「明日與你一道到那村落去,有些東西想去索取。」兒子聽了,至次日清晨,竟不問父親索取什麼,獨自直奔那兒去了。到了那地方,身體疲憊極了,卻一無所獲,又吃不著東西,飢渴得要命。隨即又往回跑,來見父親。父親見兒子回來,訓責道:「你這愚痴的人,沒有智慧,為何不等等我?空空地來回跑,白白地受飢苦,被眾人嗤笑!」
凡夫俗子也是這樣,倘若得以出家,就剃除須發,穿上三類法衣,卻不向明師諮詢道法,失掉了種種禪定道品的功德,沙門應有的妙果都失掉了。就如那個愚人一樣,空佬佬來回跑,徒然受疲勞,外形雖似沙門,其實一無所得。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現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頌共為百則。《百喻經》全文兩萬余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採用兩步式,第一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此經一經流傳,就受到閱讀者的歡迎。

B. 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惟無益,反害之。 的翻譯

1、原文

昔有愚人,適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2、譯文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飯,他嫌主人煮的菜餚沒有味道。主人聽到後,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他吃了後,覺得菜餚十分美味。於是他有了一個想法:因為有了鹽,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親已經准備好飯菜。

他說:「有鹽嗎?有鹽嗎?」母親拿出鹽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只看見自己兒子只吃鹽不吃飯菜。母親說:「怎麼可以這樣?」愚人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盡在鹽中。」愚人不停吃鹽,味覺遭到破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3、出處

出自《百喻經》

(2)百喻經引言全文擴展閱讀

1、寓意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所以,凡事均有度,過猶不及。

2、《百喻經》簡介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現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頌共為百則。

《百喻經》全文兩萬余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採用兩步式,第一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C. 《百喻經》引言疑問

原典
聞如是①:一時,佛在王舍城②,在鵲封竹園③,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訶薩及諸八部④三萬六千人俱。
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
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
答曰:「亦有亦無。」
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
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
問曰:「人從何而生?」
答曰:「人從谷而生。」
問曰:「五穀從何而生?」
答曰:「五穀從四大⑤火風而生。」
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
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
問曰:「空從何生?」
答曰:「從無所有生。」
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
答曰:「從自然生。」
問曰:「自然從何而生?」
答曰:「從泥洹⑥而生。」
問曰:「泥洹從何而生?」
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問曰:「佛泥洹未?」
答曰:「我未泥洹。」
「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
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
答曰:「眾生甚苦。」
佛言:「雲何名苦?」
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
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
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⑦,悟須陀洹果⑧,復坐如故。
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⑨

譯文
以下這些是我親耳從佛聽聞的:那時,佛居住在王舍城,在迦蘭陀竹園和眾多大比丘、大菩薩及天龍等八部眾神總共三萬六千人聚集在一起。
這時法會中有五百學習《吠陀》的青年婆羅門,都從座席上站起來,對佛說道:「我們聽說佛道洪大玄深,其他諸說沒有能及得上的,所以來這兒請教幾個問題,深切希望佛為我們宣說。」
佛說:「很好。」
青年婆羅門便問:「世界是存在的還是虛無的?」
佛答道:「也是存在的,也是虛無的。」
婆羅門問道:「如果世界現今是存在著的,卻為何說是虛無的?如果世界現今是虛無的,則為何說是存在著的?」
佛答道:「生者說是存在著的,死者說是虛無的,所以說成也是存在的,也是虛無的。」
婆羅門問道:「人是從什麼東西中產生出來的?」
佛答道:「人是從五穀中產生出來的。」
婆羅門問道:「五穀是從什麼東西中產生出來的?」
佛答道:「五穀是從地、水、火、風中產生出來的。」
婆羅門問:「地、水、火、風從什麼東西中產生出來的?」
佛答道:「是從空而生。」
婆羅門問:「空從什麼東西中產生出來?」
佛答道:「從本無自性的因緣而生。」
婆羅門問:「本無自性的因緣從何而生?」
佛答道:「從自然而然的狀態而生。」
婆羅門問道:「自然而然的狀態從何而生?」
佛答道:「從泯滅了生死因果的無為狀態而生。」
婆羅門問道「泯滅了生死因果的無為狀態從何而生?」
佛答道:「你們今日問的事情為何這般深入呢?泯滅了生死因果的無為狀態是不生不死之道。」
婆羅門問:「佛進入這泯滅了生死因果的無為狀態沒有?」
佛答道:「我還沒有進入。」
「若是這樣,怎麼能知道那無為的狀態是常樂的呢?」
佛說道:「現在我反問你們,天下眾生是苦還是樂?」
婆羅門答道:「眾生很苦。」
佛問道:「為何說眾生苦呢?」
婆羅門答道:「我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所以知道死苦。」
佛說道:「你們眼下還未死,也知道死苦。而我見到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所以知曉這泯滅了生死因果的無為狀態是常樂的。」
五百青年婆羅門心開意解,求佛讓他們受持五戒,進而悟得須陀洹果,便又坐回原席,聽講如故。
佛說:「你們好生聽著,而今我為你們廣說種種譬喻。」

注釋
①聞如是:釋典多作如是我聞。如是,指結集之時這經是這樣的;我聞,表示親自從佛處聽聞而得。又,如是還有表示信順的意思,信,那麼所說的道理就順,也才能進入佛法的大海,從而有大收獲。
②王舍城:即《大唐西域記》卷九所稱的曷羅闍姞利呬城(Rajagriha),這座城在頻婆沙羅王時已經奠基,阿闍世王時進行擴建,並遷都於此。繁華異常。佛教徒的第一次結集就在此城舉行,佛陀也常住在此地,因而是佛教的一個聖地。此城故址在今印度東北部比哈爾城(Bihar)西南約十五哩處的臘季吉爾(Rajgir)。
③鵲封竹園:即迦蘭陀竹園(Kalanda-venuvana)。迦蘭陀是王舍城的長者,曾將一座大竹園施給外道,後來改信佛法,便驅逐了外道,以園奉佛。這是天竺僧園的嚆矢。
④八部: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闥婆(此神身體憑嗅香而長養),五阿修羅(此神常與天帝釋戰闘),六迦樓羅(金翅鳥神,以龍為食),七緊那羅(歌神),八摩睺羅伽(大蟒神)。
⑤四大:指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本質為堅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稱為地大;本質為濕性,而有攝集作用者,稱為水大;本質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稱為火大;本質為動性,而有生長作用者,稱為風大。
⑥泥洹:即涅盤。意譯作滅、無生。原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
⑦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⑧須陀洹果:脫去凡夫的意識,初步進入聖道的法流,所以也叫預流果。
⑨這段引言《麗藏》闕,今據宋、元、明三藏補入。

解說
這則引言涉及到世界的本質、人的源起、四大元素、空、泥洹之類的問題,問題的提法和內涵具有濃厚的婆羅門思想色彩,即尋求著宇宙之所以形成的一個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說,竭力面對現實,試圖了解現實。問題環環相扣,漸次進入佛教教義的核心——泥洹,從而顯示了要尋求的並不是事物的源起和本質,因為一切都是互為因果、互為條件的,沒有什麼根本的原因,這樣,事物就沒有自性,沒有質的規定性。人執著於其中的某一端,都必然是一種妄見,諸種煩惱也由各類妄見而生。認識到這一點,便煩惱消散,慾望湮滅,入和平寧靜之境,出離了生死輪回,處於不死不生之道。佛陀的學說戰勝了與他同時代的其他各派學說,這是由於他不去追究事物的原因,而是致力於給煩惱的心帶來安寧。
引言藉助於問答,正面闡述了佛陀的觀念,含攝了《百喻經》的要義,此後的一連串譬喻則自反面去破各種妄見。引言中對諸類問題的回答型式,可參見本經第五十八則<二子分財喻>說及的四種論門。

D. 你們說,《百喻經》好看嗎

1.百喻百喻,以百個左右之故事以喻經歷。

2.《百喻經》是一部愚人的傳奇。

3.書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個人在火上驗金子的成色,另一個人偷了一塊,藏在布里,結果燒過的金子把布給引燃了,不但偷藏的金子敗露了,自己的布也燒掉了,以此來喻剽竊佛經的行為。(思考ing。。。。。。)

4《百喻經》就是這樣,笑話著笑話,又覺得自己就是笑話。

5.老師借給你就是說,你有不足一面,希望你在中考前能全面認識自己,改正自身的毛病,我認為這個老師很不錯。

6.不要心虛,老師借給你書就說明他對你這一次中考取得好成績抱有很大的希望,不只是這些,還有對你未來的希冀,做一個勇於自我批評、剖析的人。

7.這本書是好書,語文老師是好老師(廢話ing。。。。。。。)

E. 愚人食鹽翻譯

譯文: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飯,他嫌主人煮的菜餚沒有味道。主人聽到後,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他吃了後,覺得菜餚十分美味。於是他有了一個想法:因為有了鹽,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親已經准備好飯菜。他說:「有鹽嗎?有鹽嗎?」

母親拿出鹽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只看見自己兒子只吃鹽不吃飯菜。母親說:「怎麼可以這樣?」愚人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盡在鹽中。」愚人不停吃鹽,味覺遭到破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原文

昔有愚人,適友人家,與主人共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

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出處:《百喻經》——古天竺·僧伽斯那

(5)百喻經引言全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本書為第五世紀印度僧伽斯那所集。書末有作者的後記六頌。頌後記雲:「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花鬘》竟。」《痴花鬘》當是本書的原名。宋元明藏本第一喻前有序品三百餘字,說佛在王舍城鵲封竹園,為異學梵志五百人說此經,與僧伽斯那跋頌不符,顯然是後人所加。

譯者求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聰慧強記,能誦大小乘經十餘萬言。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誦習,並深明其意義旨趣。

他於南齊建元初(479)來建業,住毗離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譯出此書,同時並譯出《須達長者經》及《十二因緣經》各一卷,後於建業止觀寺攝受徒眾,甚為有名,中興二年(502)寂於止觀寺。

F. 百喻經的介紹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現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頌共為百則。《百喻經》全文兩萬余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採用兩步式,第一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此經一經流傳,就受到閱讀者的歡迎。

G. 佛家經典《百喻經》共有多少篇比喻故事

《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經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頌共為百則。

H. 百喻經 入海取沉水 譯文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長者的兒子,到海中打撈沉香這種木料。過了一年,才打撈了一車,並把它運回家。他把沉香木拿到市場上去賣,由於價格昂貴,一直沒有人買。過了許多天,他都沒能賣出去,感到很疲勞厭煩,十分苦惱。他看到賣木炭的,都很快地將木炭賣了出去,便想不如把沉香燒成木炭,這樣就可以很快賣出去了於是就把沉香木燒成木炭,運到市場賣掉,只賣了不到半車木炭的價錢。

世間上的愚人也是這樣,本來按照佛教里的各種修行方法,努力精勤地修行,希望得到佛的果位,因為難以達到,便退失菩提心,想不如去修聲聞乘法了生死,證阿羅漢果(從而失去了很大的功德利益,乃至背了很大過失)。
(摘自《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不知道是不是啊!!!!!!!

I. 愚人食鹽,文言文翻譯

從前,有一個愚人,到別人家去做客。主人請他吃飯,愚人覺得菜的味道太淡。主人聽了之後,立刻在菜里又加上一些鹽。愚人吃了後,感覺這菜餚十分美味。於是對自己說:「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為有了鹽。很少就如此美味,何況多了?」愚人他沒有智慧,就只吃鹽(不吃菜)。(只吃鹽)味覺敗壞,反而成為他的禍患。

(9)百喻經引言全文擴展閱讀

原文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字詞翻譯

昔:從前

聞已:聽罷

益:增加

所以:表原因

緣:因為

口爽:味覺敗壞

道理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

"返"通「反」,是通假字,意為「反而,反倒」。

J. 百喻經,駱翁俱失的譯文

是駝瓮俱失

原文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駱駝入頭,瓮中食谷,復不得出。既不得出,以為憂惱。有一老人來,語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語,必得速出。汝當斬頭,自得出之。」即用其語,以刀斬頭。既復殺駝,而復破瓮。如此痴人,世間所笑。凡夫愚人,亦復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宜持禁戒,防護諸惡。然為五欲,毀破凈戒。既犯禁已,舍離三乘,縱心極意,無惡不造。乘及凈戒,二俱捐舍。如彼愚人,駝瓮俱失。

翻譯
從前有個人,先是在瓮中盛了穀子。駱駝伸頭進瓮中吃穀子,過後伸不出來了。如此,這人很是憂惱。有一位老人來對他說:「你不要愁啊!我教你怎樣弄出來,你聽我的話,必定能快快弄出。你應斬掉它的頭,自然可出來了。」就採用了他的話,以刀斬頭。既殺了駱駝,又破了瓮,如此愚人,世間所笑。
凡夫愚人也是這樣,一意嚮往正覺,志在求得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果,那麼,就應該受持禁戒,防止種種惡行,然而為了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的享受,毀破了凈戒。既犯了戒,又舍離三乘,縱心極意,無惡不作。三乘和凈戒,兩樣都喪失了,如那個愚人一樣,駱駝和瓮都失掉了。

寓意
1對他人的建議和意見不能不作自我分析和判斷,缺乏主見。
2不能不懂裝懂,好為人師。
3做事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